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三年級上冊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精選3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精選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精選3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

《筆算乘法》主要解決筆算過程的書寫格式和豎式中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問題,這是在學生會做表內乘法,整十、整百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以及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為乘法豎式書寫與加法相似,加上筆算方法與口算方法有相通性,對學生來説書寫格式與算理理解並不是特別困難。因此教學時,我將一環節交給了學生自己去嘗試,去探究,最後自己來概括。另外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滲透以下三個方面:

一、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往往採用正確計算的方法,不會主動的去用估算,甚至要求估算解決的問題,也會忽視而採用正確計算。教參中要求教學筆算前,先讓學生對例題進行估算,我覺得有種為估算而估算的味道,不利於學生自覺得應用估算。讓學生自覺得應用估算,能體會到做算的應用價值。當然例題中教學新知前也進行了口算方法的鞏固,算法交流中進行了口算方法與筆算方法的對比,意在讓學生明白,要計算正確的結果,不僅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筆算,要視數據而定,培養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

例題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練習中最多也只是三位數乘一位數,為了讓學生真正得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我在鞏固練習中通過做一做三道題的練習後的對比,使學生明白一位數去乘的次數與多位數有關,這樣為學生以後計算更多位數的數乘一位數作了鋪墊。這樣使教學不再侷限於教材中的知識點,而是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與能力。

三、通過練習拓展學生的思維。

其實我們在教學數學時要注意把握兩點:

一要充滿智慧挑戰,也就是數學味,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

二要有生活味,發揮數學的應用價值。

那麼要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在新授課教學時,教師除了要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外,練習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像這節這樣知識點比較簡單的課,適當的設計拓展性的練習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最後的練習題應該還算算得上吧。

不足之處:

這節課學生的表現還算可以,但自己還有一點做得不到位:幻燈片口算小木棒並沒有與黑板呈現的板書做到順暢的過渡,導致新授時間過長。

三年級上冊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2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雖然在乘法筆算的順序和數位的對齊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礎,但計算作為最根本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該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所以本節課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同時培養學生用“舊知”解決“新知”的學習方法及善於思考的.學習品質,養成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是理解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本節課在設計時考慮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着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再創造’”。即讓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自己去探究、去尋找正確的方法。這本節課中,在學習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時,通過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學習的思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讓學生真正自己領悟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組織學生創新,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介紹不同的計算方法。如“請在四人小組裏説説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誰願意與同學們分享你的計算方法?”“在這些算法中,你比較欣賞哪一種算法?”等等,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吸收,學會欣賞,學會評價。

2、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算法多樣化是問題解決策略多樣化的一種重要思想,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新課標指出:筆算教學不應僅限於豎式計算,應鼓勵學生探索和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同一道計算問題,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存在着差異,常常會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和解題策略,這正是學生具有的不同個性的體現。在本節課教學24×12時,放手學生試算,學生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有根據口算的方法來計算的;有把因數拆成兩個一位數,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計算的;有直接列豎式進行計算的;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傾聽同學的解法,進行小組內交流,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創新能力。有利於學生間的數學交流。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學到了不同的數學。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不足之處,老師還不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如在筆算乘法時,教師講得過細。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儘量克服這些不足,力爭課堂教學盡善盡美。

三年級上冊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3

1從本班實際導入,創設了問題情景。

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我在課堂開始就從班級買作業本入手,再現了學生熟悉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計算設置在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願意去主動探索知識。

2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了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請同學估一估,培養了學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學生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不少同學的口算能力很強,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引導學生試着用豎式解決這一問題,有了口算的基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平時一些發言少的、內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mgw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