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馬教學反思

馬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馬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教學反思

馬教學反思1

這節課的可取之處有三點:

1.學習內容安排由淺入深,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序且有效。整節課下來,學生沒有感到特別容易而沒有挑戰性,也沒有因為特別難失去挑戰的興致。反而能時時讓學生體會付出就有收穫的滿足感。

2.課前導入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一組不同生活狀態的馬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看到了馬的生活狀態,也為下面學習活動中對課文內容理解奠定了基礎。這樣的導入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下面的學習埋下伏筆,潛在的降低了學生解決梳理課文思路的難度。

3.當堂練寫的安排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針對“馬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個環節學生會依據課文內容,有理有據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鍛鍊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一個過程,也突現了單元教學重點。

不足之處:

1.自學指導一讀課文的環節,時間上還是不夠充裕。這篇文章生字詞比較多,難寫的字較多,必須得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解決字詞障礙,這樣才能不給後面的學習留債務。

2.關於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對馬的偏愛,老師應該提出質疑,讓學生能更全面的認識課文,培養他們的質疑精神。文章中寫到馬的長相,與之對比的其他動物真的就那麼不可取嗎?只是作者的偏愛而已。這樣的對比,只是要達到自己的寫作目的。學習一篇文章,不是讓學生學會單純全盤接受作者的觀點,允許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學習才是新課程標準下希望培養的能力。

馬教學反思2

【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儲備點:

⑴ 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⑵ 理解積累一些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2、能力培養點:

⑴ 能夠通讀課文,利用文下注釋自己翻譯全文。

⑵ 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⑶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體驗點:

⑴ 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⑵ 教育學生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與學習環境,努力向上,不斷追求。

【教學設想】

1、重難點:

⑴ 掌握一些文言實詞的含義和虛詞的用法。

⑵ 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後生勤奮學習的。

2、課型及基本教學思路。

⑴ 課型:教讀課

⑵ 教學構思:

《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的名篇,編入了蘇教版八年級下冊,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能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淺易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在教授時,我指導學生課下預習,小組交流合作,完成文意疏通工作 。第一課時:課上為了強化學生的“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組,指導他們歸納文言文中的常見文言現象,如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現象,完成字詞積累活動。第二課時:據新課標要求,閲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我採用探究討論方式讓學生大膽發言,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 ,在交流中體會作者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懂得珍惜擁有,好好學習,不斷追求,不斷進步。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屏幕展示“囊螢映雪” “懸樑刺股”這兩個成語,讓學生講給大家聽。

生:“囊螢映雪”説的是車胤、孫康。他們很愛讀書,家裏很窮。車胤就捉螢火蟲放入袋子裏,晚上讀書用;孫康冬天在雪地裏,藉着月光讀書。

生:“懸樑刺股”,懸樑是説孫敬,發奮讀書為了少睡覺,就把頭髮綁到房樑上;刺骨是説蘇秦,讀書時常睡覺,就用錐子扎大腿。

師:兩位同學説得很好,故事中四位主人公刻苦求學的精神很令人佩服,孟子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弗亂其所為。因此,苦難並不一定都是壞事。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這樣的文章。

板書:《送東陽馬生序》

二、簡介作者(屏幕顯示)

宋濂,自幼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一生刻苦學習,“自少立志,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德為己任,為學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敍性散文為代表。文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劉基曾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

師: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詞,同學間互讀並糾正錯誤。

屏幕展示:(請同學讀,邊讀,邊顯示讀音)

叩問 叱咄 俟其欣悦 負篋曳屣 媵人 緼袍敝衣 以衾擁覆 皆被綺繡 容臭 燁然 皸裂

(學生讀完後,老師糾正。)

師:現在分組,或你讀我譯,或邊讀邊譯並找出常見文言文現象。一組找出一詞多義,一組找詞類活用,一組找通假字;一組找古今異義,大家圍坐交流。(巡迴指導)

師:分組發言。

生: 以:以衾擁覆(用,介詞)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連詞)

俯身傾耳以請(而,連詞)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因為,介詞/拿,把,介詞)

無從致書以觀 (來,連詞)

和:久而乃和 緩解、暖和 冠:勇冠三軍 天下第一

言和而色夷 謙和 既加冠 男子20歲成年

請:戰則請從 請讓我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俯身傾耳以請 請教 日再食 兩次

患: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擔憂

無凍餒之患 憂患

之: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的,助詞)

走送之 (代詞,指借的書)

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不譯)

弗之怠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之:指抄書。

其:門人弟子填其室 (代詞,代鄉之先達)

緼袍敝衣處其間 (代詞,代太學生)

而:足膚皸裂而不知 (錶轉折)

久而乃和 (順承連詞)

生: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 腰:名詞用為動詞,腰掛

生: 通假字:

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飼”,給飯吃

生: 古今異義:

媵人持湯沃灌 湯:古: 熱水 今: 菜湯

走送之 走:古: 跑 今: 行走

嘗趨百里 趨:古:快步走 今: 趨勢

或遇其叱咄 或:古:有時 今: 或者

卒獲有所聞 卒:古: 最終 今: 士兵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假:古:借 今:假期

師:同學們找的很好,可見大家預習的很到位,希望今後繼續保持。現在,我們再讀一遍課文,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生:齊讀

學習小結

本文中作者運用了現身説法,敍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達了他對馬生的殷切期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提問重點字詞句。

找學生概述課文。

二、研讀賞析

師:作者求學風餐露宿,困難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請找出相關句子加以印證。)

生:沒有書,只能借、抄。文中的句子: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手自筆錄

生:遇到問題,沒有老師指導,只能到很遠的地方找老師問。文中的句子是:無碩師名人與遊──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生:求學中風吹雨打,吃不飽,穿不暖,差點被凍死,多虧受人照顧。文中句子是: ,四肢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生:還有呢。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緼袍敝衣處其間──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俸不若人也。

師:很好。作者主要從無書、無師、求學中途艱難、學習生活艱苦四個方面描寫求學過程的艱辛。面對艱難,作者以堅韌的意志、勤學的精神一一克服了,終有所成。其精神可嘉。你在學習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呢?面對這些困難,你是怎樣做的?

生:我經常感到資料缺乏,就借閲資料或去好朋友家上網。

生:我是住校的,冬天太冷,學校又不供開水,沒有辦法洗腳。許多同學就免了這道“工序”,我呢,堅持用涼水,這樣既衞生,又鍛鍊了意志。

生:我課下不會做作業。但又害怕問老師,也羞於問同學。經常悄悄的把同學的本子拿來“參考參考”。(同學們都笑了)

師:你很誠實。不過抄作業可不是好習慣。作業是對所學內容的複習鞏固,抄別人的,就檢查不出自己的不足,老師也無法瞭解你的實際情況,上課就沒有針對性,也就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這樣對我們是有百害而無一益。老師希望大家都實事求是,勤學好問,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生:(異口同聲)好!

師:誰還想説説,你的困難老師或同學會幫你解決。你解決困難的好方法或者可以幫其他同學。希望大家踴躍些。

生:我英語單詞老是記不住,非常傷心,就不想學了。後來,老師主動找我談話,告訴我記英語單詞不能一兩個小時的看,這樣學習效率很低。老師給我訂了個巴掌大的本子,説:“你每天抄上10~20個英語單詞,隨身帶着,一有空就看看,比如上學的路上、課間、逛街時,時間長了,單詞就記住了。”現在我一點也不煩英語,反而更喜歡了。

師:非常好的方法,希望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也照着做一做,相信大家的英語會好起來的。

生:我的困難是爸爸、媽媽看我總不順眼,我作什麼他們都不放心。上次,我在學校問老師題,回去晚了。爸爸媽媽問也不問就把我罵了一頓,害得我哭了一個晚上。以後我很少跟他們説話。遇到不高興的事,寧願跟好朋友講,也不跟他們説。

師:可憐天下父母心呀!你的心情老師也理解。這就是我們常提的“代溝”。怎麼解決呢?逃避不行。交流才是好辦法。找個好時間,坐下來,與父母面對面的説説話,問題就解決了。

師:大家説的都很好,做得也很好。“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騏驥一躍,不能千里;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只要我們在學習生活中發揚那種持之以恆、頑強拼搏的精神,相信終有一天“鐵杵也磨成針”。

師:“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作者一心向學,不辭勞苦,那麼是什麼力量推動了他呢?

生:想當官。

生:想賺錢。

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生:為了自己的將來。

師:幾位同學説的很實在。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選這篇文章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國家倡導我們:你讀書吧,讀書就可以當大官、賺大錢、你就可以在眾人面前炫耀自己?

生:不是。

師:既然這樣,那麼大家再想一想。盡力從更深的一層意義去理解。

生:一個沒有知識的人是一個可憐蟲,作者努力學習是為了豐富自己。

師:很好,意思比剛才要深入一些。請其他同學繼續思考。

生:知識就是力量。

生:作者是苦中作樂,我有時也這樣。比如:我遇到不會的題,就不吃飯,直到做出來為止,那時,我會樂的一蹦三尺高。

師:你的學習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生:我們學過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於靈魂》,裏面有這樣一句話:人的內在精神追求甚於物質上的滿足。作者便是這樣。

師:(鼓掌)説的很精彩,而且能學為所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要我們保持着一種純正的追求,就可以領略到作學問的趣味,生活才更具價值。

三、拓展延伸

師:在討論中,大家明白了“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學習中我們必須勤奮好學,發揚“永不知足”的精神。但是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時也很“知足”請大家在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找出相關的語句)

生:餘則愠袍蔽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生:還有“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俸不若人也”。

師:同學們找的很正確。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飽、穿暖,有房子住就行。那麼,大家對作者的這種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處此種境況,你怎麼想?怎樣做?

生:我也會像他一樣專心學習。

生:我不是。我就很羨慕那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小學時,學校組織舞蹈表演,選上了我,媽媽沒錢給我買新白球鞋,讓我穿的是姐姐的舊的,同學們都怪怪的看着我,哪天,舞也沒跳好。

生:我也是。記得上次同學開生日party,我也去了。看着他身邊如山的精美禮品,看着他幸福的笑臉,看着那眾星捧月的場面,我眼饞極了,那一刻,我好想是他呀。

生:我也去了。因為這個我還好幾天多沒有理爸媽,誰讓他們沒本事呢!

生:我媽媽説過: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所以我雖然羨慕他們,但一點也不佩服他們,靠老子風光,無能!我要自己去掙!

生:我姥姥常給我説: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活法,一家子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比什麼都好。

師:大家能開誠佈公、實話實説,老師很感動。老師認為,但凡不是聖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那麼一點點的虛榮心。但是,如果我們虛榮心無限膨脹,就會形成強烈的攀比心理,可能會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於人於己都不利。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提倡要有一顆平常心,這就是幸福。所以,“追求幸福不能按別人的曲子跳舞,要自信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把自己的主客觀條件像接受陽光和空氣一樣接受下來,堅信人不能拔着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絕大多數人註定要在平凡中度過自己的一生。”(周國平)老師希望每一個同學都珍惜自己擁有的,在平凡中尋找幸福。

【教學反思】

本文重在調動學生的內心情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通過字詞疏通把握文意,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現在學習生活的幸福和優越,從而激發起了學習的熱情,也懂得了怎樣追求幸福。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勁頭很大,氣氛很好。

馬教學反思3

魏書生老師説:“真正的閲讀是與作者的心靈對話,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聯繫。”所以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採用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容量;幫助學生走進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並採用激發興趣法來激活學習思維、啟迪學生智慧。

在這節課上,我充分考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創設情景,組織教學,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採用了激發興趣、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發言積極性。教學過程如下:

一、情景導入,展示各種馬的圖片,播放背景音樂蔣大為的《駿馬奔馳保邊疆》。引領學生走近課文。

二、整體感知,檢查預習,疏通字詞。

三、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快速地閲讀課文,思考問題.

1、本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它們最突出的特徵是什麼?

2、找文中有關語句説説家馬的苦難有哪些?你有什麼感受?

3、天然野生的馬是什麼樣的呢?讀課文3-5段,思考問題.

4、作者對這兩種馬的情感態度分別是什麼?

5、如果你是一匹馬,你會選擇哪種生存方式?為什麼?

在這個環節中,側重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起到引領者的作用。設計的這幾個問題知識幫助學生深入的閲讀課文,理解課文,把握作者情感,與布封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在學生理解完課文之後,進行拓展思維,想象如果自己是一匹馬,會選擇哪種生存方式?為什麼?這裏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給學生自由發言的空間,其中趙光明同學的發言最為精彩,他説:“我願做一匹人工馴養的馬,因為他為人類奉獻自己的一生而無怨無悔,魯迅先生曾説過‘俯首甘為孺子牛’,那麼我亦心甘情願作一匹為人民服務的馬!”學生抱以熱烈的掌聲。

四、語言賞析:請找出文中你喜歡的語句或語段有感情地放聲朗讀並加以品味,並用下面的句式説話。

我喜歡“_____”(語句或語段),因為這個語句(或語段)_______

提示:可從內容、語言、寫法等方面與同學一起分享你的賞讀感受

五、探究性討論我們常説:“馬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結合課文説説你的看法.在這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六、總結儲存,拓展延伸,走進課外加油站:收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和諺語。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還是頗感欣慰的,美中不足的是課堂缺乏朗讀,如果能在第二個環節中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後,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放聲朗讀,這樣就更能深刻的體會作者的情感,這節課就更讓我滿意了。

馬教學反思4

是人教新課標版小語第十一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因為家境貧寒,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安心繼續看書的事。讚揚了作為書攤主人的殘疾青年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後的深深感激之情。

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內涵,學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能理解深透。課堂上,我讓學生圍繞“謊言”展開討論,學生們的討論十分激烈,最後,他們有一個共識:有時候,善意的謊言能夠撫慰人的心靈。

緊接着,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

請聯繫課文內容,續寫一個片段

【原文: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萎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我扭頭衝了出來,我突然間明白了……】

學生一:原來這一切都是“謊言”,一個善意的“謊言”,一個只不過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的“謊言”。真是用心良苦啊!

學生二:原來他家裏根本就沒有馬!他為了我能安心看書,不必為馬草賣不出去,無法換錢,失去看書的機會而擔憂,不想讓我白白地把這寶貴的光陰給浪費了。更何況藉此也讓我懂得要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讀書的機會。

文章所設的懸念學生徹底明瞭了,叫妹妹收馬草時,妹妹為什麼會有“茫然”神情?他又為什麼要以哥哥的口吻發出“命令”?當我要提馬草進院時,他為什麼“雙手拼命地搖着輪椅”要阻擋“我”?當我進入後院時,他為什麼叫“我”回來,還威嚇“我”那馬會踢傷你的?這一個個怪異的現象這才真相大白,殘疾青年真是用心良苦呀!

看來,課堂上適當運用小小的辯論和續寫,讓學生自己説,自己寫,自己感悟,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馬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學認9-15個漢字,繼續理解字與畫的關係。

2.繼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學認圖標小鉛筆小天平。

教學重點難點:

學認9個漢字,理解字與畫的關係。

教具準備:

字卡、圖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圖學習了8個生字,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這節課我們要學會9個生字,下面老師貼出字卡,請同學們看到認識的字就輕輕地點一下頭,看到不認識的字就輕輕地搖一下頭。

老師貼字卡

三、學習第一組生字禾竹鳥

1.出示相應的圖片,學生據圖猜字並説理由

2.講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莊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莊稼的樣子來表示禾苗的禾字,多麼形象!

3.比較圖與字的相似之處,小組合作。

4.觀察漢字的演變過程。

5.讀生字。

四、學習第二組目馬魚

小組合作學習:

1.看圖説字音討論:眼睛圖旁邊為什麼是個目字。

2.比較字與圖,説相似之處。

3.讀生字。

五、第三組人口木由學生自己學習

課中休息-----找朋友

六、遊戲

看誰反映快。

要求:老師任意指一幅圖,學生要迅速舉出相應的字卡並大聲讀出來。

七、口頭組詞

一字開花人

八、完成練習

1.認識圖標小鉛筆。

2.讀要求。

3.教兒歌。

小鉛筆,已出現,讓我描寫和連線。

4.觀察6幅圖和6個字,哪幅圖和哪個字應該連在一起?説理由。

5.指導用尺子連線。

6.認識圖標小天平。

7.讀要求。

8.教兒歌。

小天平,左右稱,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較日和目月和日藉助圖片進行區分。

小結:同學們,通過學習字與畫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漢字,藉助圖學漢字是一種識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長一起蒐集這樣的漢字,你會發現漢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把字與畫結合起來,利用圖記字,利用字理解圖,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既動口又動手,調動了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的特點很好地體現出來。教學中從故事入手,注意調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課中休息的安排從形式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內容上突出了本課重、難點,既讓學生得到了休息,又在遊戲中鞏固了所學知識。一字開花的練習則又一次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教學從課內走向課外,從課本走向生活,符合《課標》中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設計點評

一、挖掘教材特點,找準切入點。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過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初步認識象形字,瞭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從而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因此,從圖入手是本課的切入點。

二、充分了解學生,調動興奮點。

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課標》要求我們,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備課時把教材的特點與學生的特點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圖畫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時將兒歌、故事引入課堂,讓孩子們學得生動有趣。

馬教學反思6

《別餓壞了那匹馬》我已經是第二次教學,感受頗多,下面將自己的一點收穫與困惑反思如下:

一、得意之筆:

我一直把獨立閲讀課文定位於通向課外閲讀的橋樑,讓孩子掌握一些課外閲讀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閲讀的能力,既不把它當作精讀文章一般細品,也不因為不考就不教,而是把閲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聯繫起來。在閲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主題內容,用詞造句、謀篇佈局的,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但這只是紙上談兵,要把知識化為能力非多寫不可。這學期,我就經常在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課文後,就要求同學們進行一次小練筆,運用所學到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習。如學完了《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完後,我叫學生以“謊言”為題,寫隨筆。目的在於讓學生學習作者的那種謀篇佈局的巧妙,引導學生要把作文寫得有趣味,要有波折,不能平鋪直敍,效果不錯。

二、遺憾之處:

其實這不只是今天的發現,好多次學習或閲讀這一類極具感染力的文章時,總髮現有那麼一部分學生缺少一點什麼,本來我以為這一些文章會觸及孩子心靈最柔軟的那塊的,可是他們漠然的神色讓我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三、一點思考:

現在的課堂教學,雖然説對知識的傳授很系統,學生參與的人數相對來説也比較多,但細想起來,還是課堂上教師問得多,而學生只能跟着老師的問題走,很少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尤其是這樣的課外閲讀課,教學時間又很有限,課時較少,儘管我在思想上很重視讓學生獨立思考並鼓勵學生想問題,可怕完不成任務,總好給他們自學提示要求,控制他們,節省時間,只在課將結束時才問學生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

作為教師,應該反省了,對學生來説,得到的不僅要是知識,而且更重要的還有求知慾的滿足和思維習慣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學就是教會自學,教會自學就是教會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我們真的應該相信學生,想學生所想,培養學生所需。

馬教學反思7

這次綜合性學習,我將所帶的兩個班放在一起上,採取放手讓學生自己蒐集資料、自己寫串詞、自己主持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中,有很多亮點,但也有不少有待改進的地方,具體表現如下:

一、優點:

1、“蒐集資料、整理資料”自覺、紮實。活動前我給學生安排蒐集關於馬的知識,包括馬的種類、含馬的字、含馬的成語、詩句以及文章等。通過後來檢查發現每位學生都認真整理了,有的還整理了四五頁。蒐集的渠道也是多種多樣,有在書上搜的、有在電腦上搜的、有的查字典或詞典。總之活動前學生都動起來了,自己蒐集、整理,不僅掌握了蒐集信息的方式方法,也讓他們體會到了自己蒐集資料過程中的快樂。

2、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膽量。這節課我讓兩個班在一起上,一共八十多人,課上每個人都發言了,少則説一個成語,多則背詩、朗誦等。

3、整堂課學生積極性比較高。此前我比較擔心人多會不會亂成一團糟,畢竟是學生又是第一次主持,説錯話也難免,下面的學生會不會起鬨。事實證明不能小瞧學生的能力,整堂課學生都能跟着主持一起思考一起回答問題,只有極少數同學不過積極認真。

4、主持人在處理馬的諺語和俗語這兩塊放得開,處理的很好。

二、缺點:

當然這次綜合性學習課上也暴漏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主持人的培訓準備不夠充分致使主持人在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過渡上處理不夠好,對整個活動的時間把握有待提高。首先,在“認識馬”這一環節,步驟是先介紹幾種馬,然後讓學生看圖片區分是什麼馬。這一環節設置的目的在於考察學生快速蒐集整理記住主要信息的能力,(記住了前面最關鍵的信息便會認識這幾種馬,因為這幾張馬圖片區別還是挺大的。)但識圖之一環節好多同學分辨不出,追其原因對前面資料引導整理不到位。其次,瞭解馬字的演變過程,整個過程一閃而過,我想學生別説記住這些字的特徵,就是寫一個原字他都不有可能不認識。第三、成語接龍和古詩接龍這一環節方式改變一下,可以隨機抽查五到十個進行接龍,反覆兩到三次,或者組與組之間比賽,一組一次最後分出勝負,這樣這個地方會是活動的高潮部分。但他們是一人一個接龍似的傳下去,所以學生有預見性下一個是誰,只要自己説了就不管自己的事了,出現了一點小混亂。第四,關於馬的文章賞析誦讀完,主持人應該小結一下或者回顧一下內容再進行下一個朗讀。他們是每一個人朗誦完了接着説“接下來是某某某的什麼文章”,有些單調,也沒有評價。過渡還有待引導。

2、學生的傾聽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生能跟隨主持人的節奏,但沒能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例如在成語接龍是有部分同學説了前面同學説過的成語。

總之我覺得這次綜合性學習還算是成功,畢竟是初一學生畢竟是第一次主持,能有這樣的效果已經很好了。再説下來經過調查以及寫作中都可以看出學生多少都有收穫。至於活動中出現的缺點和不足,在以後的活動中加強完善加強指導爭取一次比一次好。

馬教學反思8

《羣英降馬》這篇課文節選自金庸的武俠小説《射鵰英雄傳》,課文中對馬的描寫非常生動,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非常傳神。課文中通過對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羣的動作描寫以及眾牧人對小紅馬來歷的議論烘托了小紅馬的神駿,通過對韓寶駒降馬的濃墨重彩地描寫,與郭靖降馬時那淡淡的一筆描寫相對比,從而反襯出小説的主人公郭靖的神勇。這段內容既有直接描寫,又有側面描寫,從內容到寫作方法,對學生都有啟發。

學生已經學習了一篇關於馬的課文和兩首關於馬的詩,對馬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馬的詩、馬的歌、馬的成語、馬的精神在學生頭腦中都有初步的認識。儘管如此,由於這是一篇小説,其中的語言與以往課文有所不同,所以在理解上仍有一定的難度。而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方法也是第一次接觸,這都要我們老師適時適當的引導,才能使其理解掌握。

基於對課標的把把握,對教材的理解,對學情的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能夠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抓住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羣的動作描寫,以及眾牧人對小紅馬來歷議論的語言描寫感知小紅馬的神駿。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讀中體會作者寫作的巧妙之處。

由於這是一部小説,所以瞭解小説的語言特點和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是這一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抓住重點,通過這樣幾個環節來突破難點。

1、課一開始,我通過一段視頻加上我的解説,來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創作背景,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接着通過讀題目來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通過研讀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羣的動作描寫,來感知小紅馬的桀驁不馴、奔跑迅速、機靈之極等特點。讓學生讀出自己對小紅馬的理解。通過反覆説這是一匹什麼樣的馬?來培養同學們對小紅馬神駿特點的理解。弄清正面描寫的特點。

3、通過對眾牧人對馬的議論的研讀,從中明白小紅馬的來歷,從而加深對馬的認識,瞭解側面描寫的妙處。

整節課我採用了評書的語言特點來設計引導語,讓學生了解小説的語言特點及朗讀方法的不同。

但由於當時有一些老師在聽課,加上自身素質有限,我的設計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課上我沒有進行評書式的範讀,並且口頭語太多,加上學生不夠放鬆,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這些都影響了我的教學效果。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力求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馬教學反思9

《別餓壞了那匹馬》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我的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讚揚了殘疾青年不計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後的深深感激之情。

文章所要表達的是攤主説謊是為了成全我看書,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學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深透,我就在我走進後院看到那些馬草後設計了一個小練筆來加深理解。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萎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我扭頭衝了出來我突然間明白了:

生: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個騙局,一個善意的騙局,一個只不過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的騙局。真是用心良苦啊!

生:原來他家裏根本就沒有馬!他為了我能安心看書,不必為馬草賣不出去,無法換錢,失去看書的機會而擔憂,不想讓我白白地把這寶貴的光陰給浪費了。更何況藉此也讓我懂得要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讀書的機會。

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已經徹底明白了:叫妹妹收馬草時,妹妹為什麼會有茫然的神情?為什麼殘疾青年要以命令的口吻叫妹妹收馬草?為什麼雙手拼命地搖着輪椅要阻擋我?繼而又以語言威嚇我真是用心良苦呀!

馬教學反思10

1、創造了看的機會,讓學生的眼“活”起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帶入課堂,給學生創造多看的機會,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課件把與課文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有序排列,大大增加了語文課堂的信息量。給學生的“看”創造了機會,使學生的眼睛活了起來。

在上《秦兵馬俑》一課時,我在課件中收集了許多有關兵馬俑的資料,如秦始皇的介紹,如秦兵馬俑中一、二、三號坑的介紹和圖片,各種神態的兵馬俑像……這一切,都為學生更真切地瞭解秦兵馬俑提供了視覺材料,讓學生在看的同時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

2、創造了説的機會,讓學生的嘴“活”起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發明千千萬,中國在一問。”有問題是積極思維活動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我鼓勵學生從各個角度質疑,如此一來,學生的口動起來了,問題多起來了,創新的思維活起來了。如通過速讀課文,讓學生説説課文共介紹了哪幾種類型的兵馬俑?並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進行詳細介紹。又如教學完第9自然段,讓學生模仿“有的……有的……”説一段話,加強語文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動口説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要創造做的機會,讓學生的手“活”起來:

有了知識,並不等於有了能力。只有知識內化了,才能説知識就是力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自己動手、自覺地探索知識的奧祕,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提高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同桌互相合作,瀏覽拓展閲讀中的文字及圖片等,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兵馬俑進行深入研究,説説他們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網絡課的互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要創造想的機會,讓學生的腦“活”起來:

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教學中,要善於引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奇思妙想”、“別出心裁”,這樣就能給學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語文教學中,教學生從多方面探求,多角度思考,多情景描述,多情節描寫,去求異,使思維縱橫擴散;去求佳,使思維聚合收斂,以引發發散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思維產生突破性的飛躍和敏鋭的頓悟,即突發奇想,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馬教學反思11

本節課屬於第二課時授課,在導入環節的設計中,以複習上節課生字為主,因此設計了猜字謎遊戲,以此來激發學生鞏固生字的興趣,但也應注意給大部分同學留出思考的時間,避免一生説出答案,其他同學放棄思考的現象。在研讀課文美景環節,教材第一次提出明確的要求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在閲讀指導時,要注重學生朗讀的層次性,並且能夠針對學生的朗讀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同時應注重閲讀形式的多樣化,避免大量的全班齊讀現象。

在仿寫學生喜歡的景物時,不應過多地講解比喻句這種修辭手法,而應採取更為靈活的方式,以直觀比較的方式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比喻句在文章中起到生動形象地重要作用,以此來激發學生運用比喻句的興趣。最後,在“一匹出色的馬”指的是什麼,為什麼稱它為“出色”的設計中,應多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相結合,切實加深學生對爸爸這種充滿智慧的關愛方式的理解。

馬教學反思12

《別餓壞了那匹馬》得意之處:

1、我一直把獨立閲讀課文定位於通向課外閲讀的橋樑,讓孩子掌握一些課外閲讀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閲讀的能力,不把它當作精讀文章一般細品,也不因為不考就不教。今天的《別餓壞了那匹馬》,我是預先推薦了同一系列文章,《天使的吻痕》、《最後一片葉子》、《媽媽愛吃魚頭》、《善意的謊言》、《高貴的施捨》……預先佈置學生閲讀這些文章,包括課文。這樣,有了這麼多相關文章的閲讀,孩子們對於藴涵其中的情感已經有了一定深度的感悟。這樣的主題教學,更符合語文的特點。

2、上課時,先交流課前所得,再抓住這篇課文中的精彩細節進行品讀,最後進行小練筆(圍繞這一系列文章,寫一篇讀後感;或是填補文章空白,“那夜,靜悄悄的,只有偶爾傳來幾聲小蟲子的鳴叫,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只有我躺在牀上,輾轉難眠……”)。從一篇篇讀後感,就知道學生學習的收穫了。這樣的教學,個人以為還是符合獨立閲讀課文的教學的。

遺憾之處:

其實這不只是今天的發現,好多次學習或閲讀這一類極具感染力的文章時,總髮現有那麼一部分學生缺少一點什麼,本來我以為這一些文章會觸及孩子心靈最柔軟的那塊的,可是他們漠然的神色讓我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馬教學反思13

我們班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不願意自己動手吃飯,或者吃飯時速度特別慢,在《多才多藝的手》這個主題中,我決定利用這個教材好好地教育一下孩子們。故事有四張掛圖,我改變看圖片聽故事的方法,把它設計成類似看圖講述的活動,旨在讓孩子通過觀察圖片的細節,以及根據我的引導語自己發現故事內容。

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教具哭泣的河馬,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們都在猜測,河馬為什麼在哭?天羽説:“河馬摔倒在地上所以哭了”,鑫宇説:“因為河馬餓了”,謙謙説:“河馬不會吃飯所以哭了”,宇超説:“媽媽離家出走了,所以哭了”。正當孩子們都在疑問時,我趕緊出示掛圖一、二,“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吧?”自然而然引出活動內容。

圖三是引導幼兒觀察描述的重點:青蛙為什麼不用大勺子?青蛙怎麼喂河馬?在這裏我設計了三個層次,讓小朋友們學習掌握詞組“一勺一勺又一勺”,同時體會青蛙的累。第一層次學説這個詞組;第二層次邊説邊稍慢動作模仿喂河馬;第三層次教師先説引導語“小河馬的嘴巴太大了,我們動作快一點吧!”邊説這個詞組邊動作很快地模仿若干遍。很快幼兒就能在學説和模仿中深切體會“青蛙累得滿頭大汗”。

圖四描繪的是小河馬自己拿勺子吃,出示圖片前,我用驚奇的語氣提了一個問題“小河馬在幹什麼?你能用好聽的話來説一説嗎?”馬上,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一勺一勺又一勺!”看來這個詞組掌握得不錯,不知大家能否聯繫在自己身上。

在午餐時,我故意盯着一個平時最懶於動手的孩子,他一看我就説:“我會一勺一勺又一勺吃飯!”旁邊的同伴聽見了,也説:“我也會一勺一勺又一勺地吃飯。”於是我趁熱打鐵:“今天晚上,誰還會在家一勺一勺又一勺地吃飯?”大家爭着説:“我會!”第二天我詢問了一下個別家長,果然孩子們有進步了!

馬教學反思14

一、成功之處

1、激趣導入,啟發學習。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伊始,我説:“我們都不希望被別人欺騙……但是有些謊言也是善意的。”接着導入新課。新課的導入即觸發了學生對新課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課堂教學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學生各抒己見,達到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的目的。

2、教路清晰,重難點突出。

“別餓壞了那匹馬” 圍繞這句話展開學習。文中幾次出現“別餓壞了那匹馬”,劃一劃,想一想每次的用意是什麼?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文中的青年具有怎樣的優秀品質。這一教學思路清晰,又抓住文章的重難點。

二、不足之處:

當然,我們的課堂永遠是遺憾的藝術,一節課難免會有不如意之處。在教學中,教師不敢放手,總是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學習。同時學生缺少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沒有體現略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三、改進措施

本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想在教學目標中就應該增加“領會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這一目標,因為這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不能只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品質,還應該引導學生透過字面,瞭解作者是如何表現人物品質的,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從而遷移運用。畢竟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也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

馬教學反思15

《別餓壞了那匹馬》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讚揚了作為書攤主人的殘疾青年不計較個人得失、想方設法讓“我”安心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後的深深感激之情。

對於略讀課文的字詞教學,我由學生自學為主,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來理解。文章圍繞"別餓壞了那匹馬" 這個善意的謊言被揭穿的過程,展現了人物的美好心靈。語言簡樸,主要通過人物的言行,神態和心理描寫表現人物的品質.我在教學中力求讓學生通過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心靈,體會"我"對青年的感激之情。在初步瞭解課文的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基礎上, 我引領學生去認真品讀殘疾青年説過的每一句話,從文中的一個詞、一個句子品讀出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心靈。我讓學生了解課文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麼.因為這既是課文的題目,也是推動故事發生的關鍵句.

文章用"別餓壞了那匹馬"貫穿全文,起到了層層推進的作用.最後,課文中有不少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的語句,集中表現了人物的美好品質.教學時,我通過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這些句子,然後用心讀一讀,想想自己為什麼感動,或者是説説自己從中體會到人物什麼樣的品質.

我讓學生用寫續寫的方式嘗試展開想象的翅膀,幫文章編一個結局, 我覺得進行小練筆很重要,經過練筆讓學生內心的情感和讓文章的情感交融,文章也就徹底明瞭了。

標籤: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87y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