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新標準英語六年級下冊説課稿 Module8 Unit1 Helen Keller

新標準英語六年級下冊説課稿 Module8 Unit1 Helen Keller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標準英語六年級下冊説課稿 Module8 Unit1 Helen Keller,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標準英語六年級下冊説課稿 Module8 Unit1 Helen Keller

一、説教學內容

本課我所講授的是新標準英語(供一年級起始用)第十二冊《Module8 Unit1》Helen Keller。海倫·凱勒是20世紀最偉大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她身殘志堅的故事曾感染、激勵着無數人。

二、説教學目標

(一)語言知識目標:

1、詞彙:聽、説、讀、寫born,drew,could,couldn’t,model

2、功能:理解、複述海倫·凱勒的故事。

(二)語言技能目標:

1、聽:聽課文錄音理解課文

2、説:簡述課文。

3、讀:認讀單詞could,couldn’t,model。

4、寫:能夠正確抄寫could,couldn’t,model等重點詞。

(三)情感態度目標:積極模仿錄音,大膽聽説英語。學習海倫·凱勒身殘志堅的精神。

(四)學習策略目標:從網上或資料室查找海倫·凱勒相關資料。通過問題、信息詞理解課文、複述課文。

(五)文化意識目標:瞭解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通過回答問題及搜尋信息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複述海倫·凱勒的故事。

四、説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是人物傳記題材,教學內容故事性較強的特點,我採用課文整體教學法,以時間為線索配以圖片,形象直觀地呈現故事情節,讓學生表層理解課文。通過回答問題、記憶重要信息詞的方式,讓學生深層理解課文,分段複述、整體複述、角色複述故事情節。

五、説教學設計

教育家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

中小學英語應該是“一條龍”式的學習,小學英語作為龍身重要的一部分應積極的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這兩點是我本節課的設計理念。

一、渲染氣氛,激發熱情

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ell begun,half done、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意、親切的感覺,使學生迅速地興奮起來。由於本節課的特殊性,學生們面對的是新老師,新學習環境,因此開課前親切的自我介紹,可以進一步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消除陌生感。相互之間的瞭解與鼓勵,渲染了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動畫導入,激發興趣

在導入新知時,我尤其注意了小學生形象思維優於抽象思維的特點,通過向學生呈現海倫·凱勒的書,和動畫VCD版故事,很快吸引住學生,給學生深刻的第一印象,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同時還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

三、呈現新知,適度拓寬

學生在一個平等尊重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才能放鬆,才敢於説敢於做,教師要真正的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的啟發、點撥學生。因此,我把學生當成互動式的聽眾,以時間為線索,向學生介紹海倫·凱勒的人生主要經歷,並配以直觀、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所學內容,在此還對教材進行適度的拓寬。在講故事時,儘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四、循序漸進,做好鋪墊

本節課是六年級下半學期的學習內容,當學完這節課,再有幾個月的時間,學生們就要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那麼,進行一些閲讀理解教學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為初中英語的學習進行鋪墊和整合。在練習過程中,由看動畫VCD聽課文到讀課文,通過對知識的小結,幫助學生將本課的信息進行加工、儲存,逐步從表層理解,到深層理解。在循序漸進中,完成最高目標——複述課文。

五、趣味作業,課堂延伸

給家長講海倫·凱勒的故事,使英語變得生活化,同時,使課堂活動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多使用英語,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悦。

總而言之,在設計這堂課時,我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以對初中英語學習打基礎為宗旨。緊緊地抓住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中還存在着缺點和不足,願各位評委、各位專家提出您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六、板書設計

我採用歸納法,將重點詞彙和句型都展示出來,加上簡潔明瞭的簡筆畫,使學生一目瞭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32k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