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篇1

《找春天》是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就結合現在的季節特點,佈置讓學生提前觀察:在回家的路上、在校園中、在公園裏,去尋找春天的足跡。而且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剛巧那天早晨颳得風是暖洋洋的,我還發現有的同學跑完操後熱得想把外套給脱了。因此上課時我及時抓住這一情節開始導入課題,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春天的懷抱。學生興致高昂,爭先恐後地説着自己眼中的春天。接着我就説:“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學找春天的課文吧!”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打開書本大聲地朗讀起來了。在讀書過程中學生藉助拼音讀準生字。這時我出示生字卡片,通過“開火車”、男女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孩子讀準字音。通過動作表演來理解“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聞到了她”“觸到了她”等詞語,課堂中笑聲一片,學生在愉快中體會字詞理解字義。

教學中我又為學生創設一個春天的場景,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各種春天美麗的畫面,體會春光的美好,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讓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想象春天的美景。把音樂美與語言文字美圖畫美融合於一體,讓學生在美景中賞讀課文。隨後讓學生帶着問題精讀課文,岀示自學提示:我們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我們聽到了春天的什麼?我們聞到了春天的什麼?我們觸到了春天的什麼?想回答好這幾個問題,課文必得熟讀才行。於是,我讓學生四人一小組,在組內用喜歡的方式朗讀,把自主權讓給學生。有的邊讀邊加動作表演,還有的三人讀課文一人表演,有的是一人讀一段等,形式多了,學生自然願讀,想讀,課堂效果會很好。

在教學第二課時上,我想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於是我讓學生模仿4——7自然段寫幾句話。開始學生有些茫然,不知該寫什麼事物,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説出了可以寫柳枝、燕子、筍芽兒、風箏、桃花……我給了五分鐘時間,當多數孩子都寫完了時,我請了幾個孩子讀自己的作品。沒想到孩子們是那麼富有想象力,葉鍵祺寫的是:柳枝隨着春風輕輕地擺動,那是春姑娘的長辮子吧?李沁怡寫的是:粉紅色的桃花不知不覺地開放,那是春天的笑臉吧?黃曦寫的是: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一邊飛還一邊叫着,那是春天在歌唱吧?彭思慧寫道:風箏在春風的帶領下越飛越高,那是春姑娘在放飛希望吧?看到孩子們表達得這麼好,我由衷得感到高興。

這也讓我感受到其實小孩子想象力是很豐富的,很有語言潛力的,作為教師既要努力鑽研教材,尋找語言訓練點,又要善於引導學生,挖掘他們的潛力,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篇2

本課的教學以文本語言為基礎,立足於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以“美”為基調,以“情”為主線,以“言”為橋樑,通過朗讀、想象、補白等途徑,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1.入境,喚起閲讀期待。

葉聖陶曾説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就是説課堂教學要把學生帶入教學的情境中,才能使課堂如磁鐵一般深深地吸引着學生。在本課教學的開始,教師就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然後通過一組描寫春天的詞語展現春天的多姿多彩,接着又讓學生交流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去尋找春天的情景,這一系列準備活動讓濃濃的春意進駐學生的心間,為學生走進文本作好了情感上的鋪墊。

2.誦讀,品味語言美。

誦讀,是學生與言語作品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全身心地誦讀吟詠,才能直接有效地感知語言的優美,領悟作品的韻味。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美美地朗讀課文的第3~8自然段,然後根據語言文字展開想象,説説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生在讀、品、想、説等語文實踐中入情入境,原有的語言圖像被喚醒與激活,直至將意會到的春景訴諸外顯的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通過誦讀與想象的結合,調動了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體察到了語言的意藴和質感。

3.仿寫,提高“語用”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前前後後多處談及“語言文字運用”,旗幟鮮明地回答了語文課程的性質,即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一經過反覆研討後的慎重表述,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即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以“(  ),那是春天的(  )吧?”和“她在……”的典型句式為依託,引導學生模仿、遷移,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領悟,另一方面讓學生得到了切切實實的語言訓練。

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篇3

《找春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的散文。作者把春天比作一個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麗,有着嫩綠的秀眉和色彩斑斕的眼睛;她活潑,嫻熟地彈奏動人的音符,快樂地蕩着鞦韆,興奮地叫着、笑着……為使學生能在讀懂課文後,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轉化為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第二課教學中,設計了以下環節。

師:春天已不知不覺走進了我們的`心中,相信小朋友對春天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能説説嗎?

生:我讀了最後小節後,知道春天是個活潑的小姑娘,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的嘴裏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師:説得真棒!會讀書、會思考!誰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生:我也感覺春天很活潑,而且很愛唱歌,歌聲可動聽啦。“嘰嘰喳喳”“丁丁冬冬”“嘩啦嘩啦”……

師:你的表達就是一首動聽的歌,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生:我和××(指第一個發言的同學)一樣,從最後一小節可以感受到春天很活潑。我還想把這小節改一改,變成一首詩呢。

師:噢,改課文編詩!真不簡單。好,露一手吧!

生:春天,是個活潑的小姑娘,/她一路跑一路笑,/在柳枝上興奮地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頑皮地搖啊搖,/在喜鵲、杜鵑嘴裏快樂地叫……/(該生有聲有色地念着自己作的小詩,全班響起陣陣掌聲。“啊!寫詩就是這麼一回事兒”其他同學也躍躍欲試。紛紛想當小詩人,教師沉浸在濃濃的詩意中。)

學生興趣盎然地把自己對春天的種種感受匯聚成一首首小詩。有的寫道:春天,是個害羞的小姑娘。/她乘着春風悄無聲息地來了,/躲在小花彩色的笑靨裏,/藏在小樹綠色的手臂裏,/鑽在小河嘩嘩的琴聲中……還有的寫道:春天,是個美麗的小姑娘,/她帶着甜甜的小意款款而來,/嫩綠的小草是她的眉毛,/綻放的野花是她的眼睛,/柔軟的柳條是她的秀髮……

反思:新課標“倡導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因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本對話後,談談對春天的感受。其實也是把文本的語言轉化成自己個性化的語言。學生有了文本的憑藉,談感受自然是水到渠成。而值得一提的是,當學生在談感受時,教師千萬不能冷眼旁觀,以防學生漫無目的地無端發散,過度進行個性化解讀。表面看上去熱熱鬧鬧,學生海闊天空,説短道長,氣氛似乎很熱烈,但實際是彩色泡沫,“繁花滿園未必是春。”因此,當一個學生從文本的字裏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着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詩情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還有賴於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鬆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於此學生才會在課堂產生“改改課文,做回詩人”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悦。

新課標強調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找春天》一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課文改成詩歌,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文本來拓寬學生寫話的空間。由此可見,教材不應是碼頭,而應是航船。

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教學反思篇4

《找春天》是部編本二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文章結合時節,把孩子們引領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培養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的情感。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教學本課時,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引導學生説説自己發現的春天,雖然現在的天氣仍然給人一種冬天的氣息,但是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還是可以找到春天的跡象的:河裏的冰融化了,枯草下面探出了嫩芽,迎春花也綻放了……孩子們已經感受到春天來了。這一系列活動讓濃濃的春意進駐學生的心間,為學生走進文本作好了情感上的鋪墊。

二、誦讀感悟,品味語言。

在本課的教學中,安排了多種朗讀方式。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説“孩子們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去找春天的?”並讓孩子抓住“脱”“衝”“奔”等關鍵字詞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喜悦,興奮的心情,再讓孩子們小組討論讀課文、交流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是什麼樣的?再用出示第3~8自然段,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看圖,並讓學生圖文結合想為什麼把小草説成是春天的眉毛呢?用同樣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5、6、7自然段,學生再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段落比賽讀,説説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生在讀、品、想、説等語文實踐中,已經能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接着我説孩子們你們找到了美麗的春天,心情怎麼樣?孩子們會説“高興、愉快、興奮”等,那就用你們現在的這種心情讀課文第8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通過誦讀與想象的結合,調動了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體察到了語言的意境美。

三、課外延伸,積累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文字運用”,即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本課的教學中,以“(  ),那是春天的(  )吧?”和“她在……”的典型句式為依託,引導學生模仿、遷移,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領悟,另一方面讓學生得到了切切實實的語言訓練。

本課教學中有不足,在生字書寫的教學中,效果不是很好,由於過年和假期未練字的原因,多數學生連筆都不會用了,以後多加強寫字訓練和要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kl7dp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