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在語文教學的硬件和軟件上下真功(網友來稿)

在語文教學的硬件和軟件上下真功(網友來稿)

華東師大附屬東昌中學 時海成

在語文教學的硬件和軟件上下真功(網友來稿)

一個優秀的教師,總有他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而一種教學風格的形成,雖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諸如專業知識、非專業知識、文化積澱、人生閲歷、思想素養、職業精神、天資性格、興趣愛好,等等,因為這些因素或隱或顯地左右着一個人的教學風格的派生,然而,無論何種風格的教師,他們必定在教學的基本素養上,下過紮紮實實的硬功。而打下紮實的教學硬功,對每一位教師來説,這才是最為緊要的。

就語文教師而言,語文教學上的“硬功”不外乎兩套功夫--“外功”和“內功”。外功是指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它包括諸多顯性的技能因素,它是支撐教學工作的基石,可謂是語文教學的“硬件”;內功是指除技能性教學因素之外各種語文教學涵養的綜合表現,它是完成教學工作的支柱,可謂是語文教學的“軟件”。我們也只有在“硬件”、“軟件”相對齊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才可進而熔鑄個人的教學風格。

先説“硬件”,也即“外功”,我想,以下八件是必不可少的:

一、要能説一口純正而流利的普通話,堪為推廣普通話的模範;

二、必須掌握至少6000個常用漢字的讀音(3500是對學生的教學要求,《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是7000個),包括能夠分辨多音字;

三、不寫錯別字,並有很強的糾正錯別字的能力;

四、要有豐富的詞彙量,能夠見其詞,知其義,更會辨析和運用;

五、要具有較強的朗讀課文的能力。無論什麼文章,語文教師讀來,不僅應是字正腔圓,優美動聽,還應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處理得恰到好處;

六、要有堅實的記憶儲存,熟知習見的唐詩宋詞、名篇佳句,要能準確流暢地誦讀出來;文史常識、諸子百家,要有廣泛地涉獵,要隨時能夠説得清,道得明;

七、要有過硬的背功,凡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教師要先背出來,不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指名篇),教師也要能背出來,如《孔雀東南飛》、《鴻門宴》、《過秦論》、《荷塘月色》等;

八、語文教師要能寫一手好字,首先是粉筆字。字要寫得端莊大方,勻稱清秀,筆順要正確。要以正楷字為主,兼寫別體;其次是鋼筆字。語文教師給學生的作業寫批語,字體要工整、規範,要讓學生頷首稱讚。至於毛筆字,這理當是語文教師的拿手菜,只因現今應用甚少,可忽略不提。

老實説,能有以上八項硬件,已經是很不錯的語文教師了,已能站得住課堂了。然而,目睹現在的一些中青年教師(包括一些高級教師),在這八項硬件上,特別是在二、四、六、七這四項上實在是缺欠了。平時不愛查字典,讀錯了字還渾然不知;不關注文字改革的信息,還把“自作(zuò)自受”讀成“自作(zuō)自受”,不知道“裝璜”應寫成“裝潢”等;不能用簡潔的語言告訴學生諸如“以致”與“以至”、“必須”與“必需”、“贏利”與“營利”、“省悟”與“醒悟”這類詞語的區別;背不出任意一首李商隱的詩、李清照的詞(我校在招聘語文教師時曾多次面試過);離開譯文就讀不懂並不難的古文,其它常識知之甚少,更別説能夠説得清、道得明瞭;要求學生會背的而自己卻背不出,更是習以為常了。究其原因,除主觀上不努力、不鑽研,備課過於依賴教參、練習過於依賴答案外,一是現行的聽課研討太注重對老師的教材處理和課堂活動的分析評價,而對“硬件”出現的問題則視為“小節”而忽略不提,否則不是怕被認為評課沒水平,就是怕有“揪小辮子”之嫌疑;二是因現在“二期課改”不重視言語教學,考試也不涉及,所以日常不進行教學使得自己也就沒有長進了。

當然,僅有“硬件”是不夠的,還要有“軟件”,也即“內功”。因為一個人的教學成功,不可能是單純外在的或技能上的成功,還需要課堂教學諸多環節的“軟件”。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想,也應至少有如下六件:

備課層面的有兩件。

其一,要有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的能力。一篇課文,什麼需要講,什麼不需要講;重點是什麼,難點又是什麼;重點如何凸現,難點又如何突破,這是教學首先遇到的問題,也是備課必須思考的問題。雖然教參一般都有所提供,但還應有自己的解讀,自己的處理意見,因為教參提供的未必都恰當,也未必都適合你、適合你的班級。即便是採用教參的説法,也是在自己的完全解讀之後的認為可取的選擇。完全依賴教參的是缺乏內功的表現。

其二,要有優化課堂教學的能力。比如,怎樣導入課文,怎樣設置教學的突破口,採用怎樣的教學手段,是誦讀法、教讀法、討論法、問題法,還是其它的教學方法,這都需要根據教材和教學對象來確定的。這些,都應該是在備課時充分考慮過的,而這一“內功”是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勤於反思,不斷總結,方能練就的。

上課層面的有四件。

其一,要有駕馭課堂、隨機應變的處置能力。現在課堂教學常常是預先設置好的,常常是讓學生循着教師預先設計的軌道走,問題是,即便是很周密的教案,也常常會出現學生的思維偏離了你的軌道。就以我剛上過的《合歡樹》為例吧。因作者史鐵生是20歲雙腿癱瘓的,於是設計“20歲對你意味着什麼”來導入課文。然而在開講時,孰料學生回答“意味着解脱”(因為剛結束高考),第二個回答“意味着發愁”(因為大學畢業後就業難)。這些回答很出我意料,方知他們不可能回答“意味着美好青春生活的開始”,回答“意味着我開始走向我的理想”。這時需要老師隨機應變,要設法讓教學引導到正軌上來。於是我説“看來什麼時代説什麼話,存在決定意識。”“37年前我也20歲,20歲對我則意味着為理想而奮鬥的開始,但對史鐵生卻意味着理想的破滅,意味着生存意義的喪失”。這時需要一點應變的能力,這就是內功。

其二,要對教材(不單是指執教課文)爛熟於胸,課堂上要有生髮勾聯的能力。這要靠長期教學積澱下來的素養,也要熟悉初中的教學,這在教高一新生時特別需要。就如這學期我教高一,教《沁園春長沙》就要和《沁園春雪》掛聯起來,教《跨越百年的美麗》就要聯繫同為樑衡作品的《晉祠》,教《合歡樹》更要充分利用曾經學過的《秋天的懷念》一文,等等。沒有初中教學經歷的老師應主動的.去熟悉初中教材,而且每當教材改編時都要了解有哪些課文增刪,這對想要成為一個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軟件”。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學生的舊知,生髮勾聯和教材相關的內容,不是簡單的温故知新,而是把教材教活的需要。這就是“用教材教”,否則就是“教教材”。當然勾聯的內容也並不限於語文。往往一些難以理解的東西,勾聯一些其它知識,學生馬上獲得會意的愉悦。這叫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説,講古文就可以勾聯英語知識,這裏不妨舉幾例以説明。

《廉頗藺相如列傳》有一句“請指示王”,其中“示”字用漢語解釋是“給……看”,若補加一個英語解釋“show”,學生會記得很牢。《師説》中“問之,則曰”一句,是一個假設複句,但關聯詞只有一個“則”,翻譯卻要在“問之”前加一個關聯詞“如果”。這在文言文中是很普遍的現象,這又和英語的複句情況類似。在英語中,複句是不可以出現兩個關聯詞的,但翻譯成中文時卻是要補上的,我們學古文翻譯複句時豈不是也一樣?當然,課堂上其他學科也可以作這樣的生髮勾聯的,這會給課堂注入活水,學生既覺得新鮮,也容易接受。

其三,要有深厚的感情修養。有了深厚的感情修養,上起課來或如談話般,不急不躁,娓娓動聽;或能妙語如珠,風趣橫生,學生如痴如醉;或能感情飽滿,聲色起伏,富有感染力;或雖語調平穩,不張不揚,倒也絲絲入扣。然而這種感情修養不是課堂做作出來的,而是靠個人的綜合素養多年來培育起來的。這首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為它直接影響着你對一篇課文的喜好程度。這又和各人的人生閲歷有關,因為它不只影響你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同樣也影響你對課文的正確解讀。有些老師不愛上《邊城》,就是因為缺少沈從文先生的對邊城的那種感情修養,而我之所以喜歡教《邊城》,因為我曾經有過農村插隊的經歷,很能理解文中的那種自然樸實的民風世情,因而上起來特別動情,進而感染帶動了原本對課文很隔膜的學生。

當然,上課的這種感情修養是可以培養的。其途徑一是要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育深刻的人道主義情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二是要走近作者,走進課文,沉浸於課文的情感中,並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動以情感,再將情感積澱下來,練就內功。

其四,要能指導學生會學語文。我們知道,語文課分講讀課和自讀課兩種課型,教材也明確這麼要求,許多教師也擅長上講讀課,因為講讀課多半是預先設置、課上由老師調控的。而自讀課則是把課文交給學生,以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為目標的實踐課,這時教師會不會指導,是上好自讀課的關鍵。其實自讀課強調由學生自讀、自疑、自解,老師在指導上可以設計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拋給學生,然後引導讓學生議,讓學生解答。自讀課難在一個“導”字,老師要“導”得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興致來,讀出門道來,確實要有很深的內功,當然首先取決於對教材理解的透徹程度。我以為“導”的核心是六個字:“激其欲,得其法。”在給學生自由度、自信度的基礎上,一般來説,下列方法是有效的:批註式(讓學生邊自讀邊圈點批註),點撥式(教師用點撥方式誘發學生多角度思考),交流式(鼓勵學生把自讀所得進行討論、爭辯),質疑式(組織學生相互間質疑問難)。如自讀季羨林的《漫談散文》時,可以將王安憶的《情感的生命》發給學生,並拋一個問題給學生:兩篇談散文的有何異同?你認為哪一篇談的更好?理由什麼?然後採用交流式組織學生去讀,去討論,老師只須在疑惑處引一引、點一點即可。

當然,一個優秀語文教師的硬功並限於上述備課和上課的六個“軟件”,也不限於八個“硬件”,它還有命題研究、課題研究、論文撰寫、教材編寫等更堅實的“硬功”,但從完成課堂教學來説,上述八個“硬件”和六個“軟件”是必備的。“硬件”和“軟件”是一個語文教師的雙翼,缺一不可,在完成課堂教學上,“硬件”顯露於外,“軟件”藴含於內,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只有在語文教學的“硬件”和“軟件”上下真功,刻苦地修煉自己,不斷地磨鍊自己,是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的,也是可以成為自成風格的語文教師。

2007.10.20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jqon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