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看雲識天氣》語文説課稿

《看雲識天氣》語文説課稿

我所説的篇目是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課《看雲識天氣》。

《看雲識天氣》語文説課稿

一、設計指導思想

“整體感知,設疑導學、師生共議、鼓勵創新”是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即通過教學激發學生“自主閲讀”的意趣,採取“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各抒己見,由教師相機點撥,在“讀讀議議”中撞擊出閲讀心得的火花。注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注重學法指導,提倡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通過科學的推理,培養聽障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的看、聽、説、寫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作者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由於運用了恰當的説明順序和説明方法,課文思路清晰,層次清楚,能抓住雲的特點來進行分類説明。文章語言優美,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把雲寫的生動形象,這是和作者的觀察和本身的文學功底分不開的。所以,學習本文時,應讓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學以致用,以提高聽障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學生情況分析。

聾生由於聽覺障礙,認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普遍較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力極差。閲讀是其獲得文字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由於聽覺缺陷及手勢語的侷限,儘管他們學會了一定數量的詞彙,但卻不能寫出通順、自然、有條理的語言,這種語言的欠缺又直接影響了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語言訓練,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彙和句子,並學習運用,發展聾生的語言,提高其綜合素質。這種聽力的缺陷還減少了聾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使他們知識面相對狹窄,而這個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如果沒有老師積極引導,他們很難了解到學校以外的事情。因此培養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養他們自覺主動地關注科學,熱愛科學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四、教學目標。

根據聽障學生的特點,將知識目標定為:

1、識記一些關於天氣的諺語,加深對看雲識天氣知識的瞭解。

2、複習、鞏固比喻的修辭方法,積累運用比喻句。

3、瞭解打比方、分類別的説明方法以及總——分——總的説明文的結構。

能力目標定為: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過程和方法目標定為:

學習快速閲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閲讀現代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定為: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1、學着快速閲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2、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五、如何突破重點、難點

新教材第一、二冊不強調文體的學習而是強調學生的閲讀概括能力,故將《看雲識天氣》一文的重難點定為概括課文內容要點並積累語言。

1、對於雲的認知不是重點,但將網絡上的豐富的知識、圖片等引入課堂卻能調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2、教師製作課件

讓學生儘快進入課文,理清結構。

3、通過欣賞雲圖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課前準備的看雲小短文比較並體會課文中使用比喻、諺語等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

4、最後利用網絡上的豐富知識拓展延伸。

六、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自覺地探索精神,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我主要運用情境教學法、發現法、啟發式談話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

七、學法指導。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的精妙,進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抓住特徵。

2、訓練用多種方法自學課文。

八、教學設計

根據學生特點和課文內容,共設計三個課時。

課前需要做的準備

1、預習生字和生詞,將查完字典後還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劃出來,課前上交給老師。

2、搜索有關天氣的諺語、成語和優美的句子,寫在摘抄本上。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疏通課文,整體把握。

(一)用謎語導入:(大屏幕顯示)

猜一猜:我是誰?

愛花的孩子説我像朵花,讒嘴的孩子説我是個棉花糖,説我像啥就像啥,全憑你想象。藍天是我家,任我隨處蕩。

從這個謎語引出雲的特徵,然後請同學們展示自己蒐集的材料。既而引出雲和天氣的關係。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整體感知。

1、因為聾生理解語言的能力較差,所以必須首先疏通文本,掃清文字障礙。教師將同學們預習的時候碰到的攔路虎(詞語和句子)投影在大屏幕上,由同學們先互相幫助,解決困難,比較難懂的由老師和同學一起探討。(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方式,比如詞語造句、選詞填空或者將這個詞語放在一個句子中,請同學們根據語境來猜測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等等來幫助聾生正確的理解語義。)

例如:嚴嚴實實:嚴密,沒有空隙或漏洞的。

(這個詞只看字典上的解釋,容易使學生理解偏差,學生可能造句:他的`推理很嚴嚴實實,無懈可擊。針對這種情況,就必須舉幾個恰當的例子來體現它適合什麼樣的語言環境。例如:箱子蓋得嚴嚴實實。被子蓋得嚴嚴實實。天冷了,他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藏得嚴嚴實實,誰也找不到。)

峯巒:山峯和山巒。峯巒疊嶂、峯巒起伏(學這個詞主要是為了掌握後面的兩個成語,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2、這個過程大約需要20分鐘。還要用5分鐘的時間讓他們消化,整理。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生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思考:雲和天氣的關係。

3、讓學生轉換角色,簡單講講如果讓你來繼續寫作文,接下來你會怎樣寫?學生會談出一些想法,有的抓住了重點,有的卻沒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質,這樣就暴露了認知上的差距。找到了問題,有助於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4、快速閲讀課文,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讓學生們就剛才的問題談談作者是怎樣分析的,幫助學生髮現: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沒有中心句的找關鍵詞概括),可以很快的理清層次結構,把握課文的大意。並讓讓學生自己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

老師總結:這種結構方式:總——分——總

學法指導:根據找到的關鍵句(段落中心句)判斷文章的結構。

學以致用,課文中其他的地方也有運用這種結構的,請同學們找出,並體會它的好處。(小組討論交流)

同學們寫作文的時候可以試着用這種結構方式。(順便進行作文指導,一語帶過)

(四)作業:

1、用今天學到的詞語造句或者寫一段話

2、作文片斷訓練:

任選一題:《我眼中的雲》、《假如我是一片雲》、

要求:仔細觀察,細緻描繪。

(五)板書:

一(1)關係密切總層次清晰

二(2—6)雲識天氣分思路明確

三(7)意義、侷限總一目瞭然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繼續練習快速閲讀課文,概括要點的能力。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尋點探究,並體味文中優美的語言。

首先,這樣來導入:上節課我們對課文作了整體的把握,跟據我們平日的觀察,我們瞭解到,雲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的。你可以告訴大家你眼中的雲是怎樣的嗎?然後,請幾位同學朗讀自己的作文片斷《我眼中的雲》,學生互評,教師點撥,師生共同修改病句。

其次,通過朗讀原文第一部分進行比較。學生自主探究,找出修辭方法,合作探究體會運用修辭的好處。

接着,研讀第二部分

1、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啟發學生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找出作者給我們介紹了哪些雲?

2、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第三段。(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第三段,可以用讀書法學習,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畫畫,可以列表格……)

學生交流學習方式和心得。

根據同學們所説的,進行快速圈點學習,師生共同完成這個表格。

然後對錶格進行小結,(設計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了解文中運用得的説明方法和説明順序,並體會它們的好處。)(大屏幕顯示)

a、作者介紹這四種雲的時候是不是隨便介紹的,亂七八糟?不是。那是怎麼介紹的?並討論:運用分類別、打比方的説明方法有什麼好處?

b、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的?

最後指導學生朗讀。

3、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四、五段,比較這一段在寫法上和第三段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小組討論探究)

A教師通過這兩段的對比引導學生了解另一種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用大屏幕顯示)

第三段: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這四種雲是依次介紹的)

聚集向前推進,越來越低,越來越厚更低更厚

第四段:捲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

連綿不斷的雨雪

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雲山

第五段:積雲、積雨雲、暴雨、冰雹或龍捲風

B設計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兩段中哪裏寫得精彩呢?來品位語言。

C、指導學生朗讀。(女生讀第四段,男生讀第五段)

最後,為了深入體會語言特點,鍛鍊聽障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行課堂語言訓練。(大屏幕顯示)課後練習二,有些事物很難描摹,打個比方,就容易講清楚,而且顯得生動活潑,很趣味。仿照下列事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雲……像峯巒,像河流,像雄師,像奔馬……

造句:1、暮色四合,周圍的羣山……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佈置作業:

1、把課文中精彩的句子抄下來,仔細揣摩品味。

2、作文片斷練習:《暴風雨來臨之前》描寫一下風雨來臨前的情況。包括周圍的環境、天氣情況、人的活動等。

板書設計:

説明方法:分類別

舉例子

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第三課時

用展示幻燈導入,説説這些雲各是什麼雲?你有什麼根據?(複習檢查上節課的內容,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請同學們互相交流想象作文《假如我是一片雲》。師生互評、共同修改。

再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讀第六七段。

1、展示幻燈,請學生有根據的推測這是哪種光彩現象。

2、體會其中諺語的意思以及作用。同學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諺語。

然後總結全文,設計兩個問題交流:(大屏幕顯示)

1、本文介紹這麼多的雲和雲的光彩現象,但條理清楚,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2、本文語言生動,而且嚴謹、準確,你從哪裏可以體會出來?

最後做拓展延伸及遷移閲讀

(大屏幕顯示)

拓展延伸:1、你還知道其他的辨識天氣變化的辦法嗎?

2、體會人類在認識大自然和利用大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

遷移閲讀《暈——大自然的天氣預告圖》

佈置作業:

走,看雲去!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並作出天氣預報。

板書設計

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gk9nm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