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看雲識天氣

看雲識天氣

看雲識天氣1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瞭解雲和天氣之間的關係,瞭解怎樣看雲識天氣:學習課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介紹科學知識的特點,摘抄文中的佳詞妙句,積累豐富的詞彙;理清文章寫作順序,體會説明文條理分明説明事物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留心自然現象的興趣和習慣。

【課文解讀】

這是一篇事理説明文,介紹的是雲和天氣的關係,涉及的雲的種類繁多,相應的天氣現象也多樣,但仍能讓讀者一讀就懂,其原因有:

一、安排了合理的説明順序,採用了分類別的説明方法。文章開門見山説明了雲和天氣的關係,指出看雲可以識天氣,接着依次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同天氣的關係,雲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即説明了怎樣看雲識天氣,結尾點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體現了總──分──總的結構。

二、充分體現了科學小品平實準確的介紹而又不乏生動形象的描繪的特點,把抽象的事理力求形象化,如把雲和天氣的關係寫成雲是天氣的招牌,招牌這個比喻既生動形象又通俗易懂;又如,運用大量形象的比喻把千姿百態、變幻莫測的雲的形態生動描繪出來,既突出了雲的特點又給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多方引用諺語,突出了雲的光彩現象和天氣的關係,使人興味倍增。由此可見,本文是篇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科普佳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解題釋疑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到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為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從中也可看出作者對這一現象細緻入微的觀察。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留心觀察自然界,以便掌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來了解天氣的變化,並總結出許多相關的諺語、詩詞等,而在各種觀物識天氣中,最重要的方法莫過於看雲識天氣。俗話説:進門看臉色,出門看天色,雲就是天的臉色,通過雲的變化,可以識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

那麼,為什麼看雲可識天氣?怎樣看雲識天氣?《看雲識天氣》這篇科學小品將教你幾招。

解題:標題中看可以理解為觀察的意思,識可理解為識別、推測的意思。文章標題即點明瞭要介紹的事理。

投影出學習目標:

1、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認知方面)。

2、體會比喻的妙處,摘抄、背誦文中的佳詞妙句、語段,積累豐富的詞彙(技能方面)。

3、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留心自然現象的興趣和習慣(情感方面)。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

1、為什麼看雲可以識天氣?怎樣看雲識天氣?

2、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説明的?(提示:學會抓住重要句、段,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1:雲是天氣的招牌,亦即臉色,也就是説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根據雲的形態和光彩可以識天氣。明確2:文章首先從雲的形態、變化説起,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指出看雲可識天氣,接着介紹了可以通過雲的形態、光彩現象來識別天氣,最後指出看雲識天氣對農業生產的意義及存在的侷限性。全文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條理井然地説明事理,並採用分類別的説明方法進行介紹的。

(關鍵句、段:第二段説明可以根據雲的形態識天氣,是3、4、5段的綱,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後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6自然段首句是過渡句,説明還可以根據雲的光彩識天氣。)

三、研讀品味、語感體驗

研讀第一自然段,品味比喻的妙處:

1、朗讀第一段。

2、語感訓練。(投影出第一段有關練習)

天上的雲,姿態萬千,變化無常。有的像羽毛,A 有的像魚鱗,B 有的像羊羣,C 有的像一張大棉絮,D 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時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⑴ 下面四個短語是對文中的四個比喻的具體描述,它們各自在橫線上的適當位置是:

① 來來去去 ② 輕輕地飄在空中

③ 滿滿地蓋住了天空 ④ 一片片整整齊齊排列着

A── B──

C── D──

⑵ 這一段的中心句是 。

⑶ 概括第一段的內容及在全文中的重要性。

明確:文章開頭即介紹了雲千姿百態變化無常的形態和特徵,接着連用了八個比喻,緊扣姿態萬千進行生動細緻的描述,説明雲的姿態之多,接着又用剛才霎間來突出雲變化無常的特點,最後一句既是本部分的總結,也揭示了全文的中心為什麼看雲可識天氣。

⑷ 這一段突出運用了打比方的説明方法,説説其表達效果;請模仿前四個比喻句,再寫仿寫出兩個描繪雲的比喻句。

明確:運用打比方的説明方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雲的形態特徵及與天氣的招牌關係,通俗易懂,既便於我們明白事理,又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時激發讀者留心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四、師生對話、解讀文本

話題一:體會第二段在文中提綱挈領的作用。

明確:第二段是3、4、5段的綱:段中分號前的文字引出第三段的內容,分號後的 文字引出4、5段的內容。

話題二:

1、依次找出雲的四種形態並歸納出共同特徵:捲雲→ 雲→ 雲→ 雲。它們的共同特徵都是輕、高、薄,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2、雲有許多種類。將第一段文字與課文第三段進行比較閲讀,可以知道:第一段中像羽毛的雲指 雲,像羊羣的雲指 雲,並且推知,像魚鱗的雲是雲,像一張大棉絮的雲指 雲。

3、依次找出雲的四種變化並歸結出共同特徵:卷層雲→ 雲→ 雲→ 雲,它們的共同特徵是低、厚、密,常常是雨雪天氣的預兆。

話題三:雲的光彩現象及預示的天氣情況:暈、華、虹、霞,預示着晴、雨天氣。

五、交流展示、讀背積累

1、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雲和天氣關係的成語、諺語,進一步加深對看雲可識天氣這一事理的認識。

之後教師投影出有關諺語(課後可參照相關資料):

棉花雲,雨快臨。

天上鈎鈎雲,地上雨淋淋。

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雲往東,車馬通;雲往南,水漲潭;雲往西,披蓑衣;雲往北,好收麥。

2、朗讀、背誦並摘抄文中優美的比喻句及有關雲和天氣的諺語,積累豐富的詞彙。

六、討論探究、鏈接生活

探討:看雲識天氣有什麼意義?又有什麼侷限性?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氣象衞星的科學預報,還有沒有必要依據老經驗看雲識天氣?

七、梳理小結、拓展延伸

1、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雲及雲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涉及的內容多、術語多,但文章層次清楚、條理分明,關鍵在於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説明順序,先説什麼,後説什麼,做到了心中有數。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説明文,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能夠吸引讀者,這得益於運用了恰當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辭方法,更重要的還要歸功於作者對自然現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善於觀察,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2、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

形態 輕、高、薄雲──晴朗

看雲 低、厚、密雲──陰雨風雪

識天氣

光彩 暈 華 虹 霞──晴

看雲識天氣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層次美、語言美

2、培養觀察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3、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

課件,收集諺語

教學過程:

一、簡介説明文知識

説明文知識小解

(一)定義:以説明的表達方式為主,向人們介紹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二)説明文的特點:議論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記敍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説明文以知識喻人,知識性是它的主要特點。

(三)説明文的分類

1、以説明對象為標準可劃分為事物説明文和事理説明文。

2、以表達方式為標準可劃分為平實性説明文和文藝性説明文。

(四)説明的順序一般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可以綜合運用。

(五)説明的方法常見的有八種: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詩文)。

二、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多媒體屏幕上出現千姿百態的雲。(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

師:天上的雲,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學生小聲議論各種雲)

屏幕上出現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時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

師:雲就象是天氣的“招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解讀這大自然的文字。

三、初讀感知

默讀:1、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什麼?

2、框出依次介紹了哪些雲和光彩?畫出對它們進行描寫的語言材料,並明確它們將帶給我們怎樣的天氣?請設計幾個表格並依次填寫。

四、演讀深究

1、明確任務:請大家任選一種雲或光彩,以第一稱的方式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雲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教師示例:“Hai!大家好,我叫捲雲,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帶來晴朗的天氣。”

2、對照課文,學生各人自説自講,在書上作記號。(教師巡視,氣氛熱烈)

3、小組合作交流,後課堂交流,同一組同學點評。(形成一個高潮)

(烏雲瀰漫,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這就是我——積雨雲在作怪。我是由積雲變化而來,當積雲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雲山,羣峯爭奇,聳入天頂,就成了我。我有時惡作劇,還會帶來冰雹或者龍捲風。大家認識我了嗎?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説的就是我——霞。我很美麗,常在清晨或傍晚出現,你知道嗎?當太陽照到天空,雲層變成了紅色,我就又穿上美麗的紅衣裳……)

師:通過自我介紹,我們認識了各種雲彩,明白了它與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天氣,這樣我們對課文內容與層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五、實踐發現

聽了那麼多雲的自我介紹,我們對這些雲所預示的天氣已經很清楚了。以往我們總習慣於聽天氣預報,今天我們也可以當一回小小的天氣預報員,根據雲圖自己來預報天氣。預報之前也需要小組合作準備一下。因為既然是預報,事先肯定不知道會出現什麼雲,所以只要在非常熟悉每種雲預示的天氣情況的基礎上準備好大致的預報綱要就可以了。預報時要儘量模仿天氣預報員的語氣、語調、動作、表情。也是5分鐘的準備時間,現在開始。

現在是氣象服務時間,想要了解未來的天氣趨勢嗎?讓我們來聽聽天氣預報。

(海南島的上空出現了一片積雨雲,積雨雲……(介紹積雲的特點),那裏馬上就要下雷陣雨,請出門的朋友帶好雨具。)

這位預報員的知識非常豐富,給我們介紹了許多雲的知識,可聽起來不太像天氣預報。有沒有同學再來給我們示範一下?

(上海上空偶而飄着幾多積雲,晴空萬里,氣温23——27°C。人體舒適指數:2級,氣温適宜。穿衣指數:2級,短袖襯衣。旅遊指數:3級,適合外出遊玩。)

這樣的天氣預報非常清楚,很人性化。還有沒有同學想試一下現場預報窗外的天氣?

六、品讀感悟:

1、讀第一段,用一個字來評價語言上的特點。(美)

2、進一步品味語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種修辭,有的是使用某種句式,有的是使用了優美的詞語,有的是使用了某種表達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佈局謀篇的形式。這篇文章有很多美點,小到一個詞語、句子,大到幾個段落,可謂俯拾皆是。下面請大家用“美在……,因為……”的句式,就文章的語言説一句評論式的話。怎麼説呢?像這麼説:如:

本文的語言美在“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因為它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突出地顯示了天氣的天化無常。(對詞、句、段落進行了品味)

本文的語言美在“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牀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因為它運用了八個比喻,準確生動、形象具體地描繪了天上的雲姿態萬千的動態特點。

美點舉例:

“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説明捲雲的輕盈和潔白;

“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鱗波”用了比喻使卷積雲難以描摹的形態特徵具體化;

“像棉花團似的白雲”比喻積雲的鬆軟潔白;

“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用“招牌”比喻天上的雲,形象地説明了雲和天氣的緊密關係。……

總之,都抓住了説明對象的特徵。

七、課外延伸

1、點示:課文講的是“看雲識天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雲”才能識別“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為流傳。你能説出一兩條來嗎?

(燕子低飛,要下雨。雞遲遲不願入籠,是下雨的預兆。蜻蜓低飛要下雨。螞蟻搬家預示將要下大雨。蜘蛛張網補網兆天晴)

師:我還知道一種古老的鹽巴占卜術,將鹽巴丟到火中,發出劈啪聲的預示好天氣,可以遠行;而沒有聲音的就象徵天氣變壞、風雨將至,鹽巴警告人們應該呆在家中,等風雨過去再出門遠行。

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講述。

3、學生課外收尋並積累識天氣的方法。

看雲識天氣3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説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複習分類説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説明順序的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打比喻、分類別的説明方法。

難點: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由於雲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學生一時難於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解決辦法:

1.通過分組討論進行製表的方法,並結合講解,從而使學生能更清楚地瞭解雲層、光彩的變化同天氣變化的關係,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多媒體手段演示雲與天氣的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講講、讀讀、寫寫、練練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能力。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進行説的比賽,其中還培養觀察能力。

2.聽音樂,描述可能出現的畫面。

3.分小組討論,進行製表。

4.蒐集有關識別天氣的諺語,班上交流,並建立一個小天氣預報站。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陰雲密佈,狂風大作,大雨點砸在盆上叮噹響,人們四下奔跑的聲音,雞鴨亂叫聲。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麼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説,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的變化。(訓練學生聽、説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雲和天氣的關係的課文——《看雲識天氣》。

(一)明確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雲識天氣。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説明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説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及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説明了怎樣看雲識天氣。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複習提問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説明什麼的文章?

説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體裁説明文,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範讀,第2題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段、第6題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斷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説明為什麼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説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説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麼説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閲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1)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後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師,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6.分組討論製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閲讀第3段,討論並製出晴天雲彩簡表;第二組閲讀第4、5段,討論並製出陰雨冰雹雲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閲讀第6段,討論並製出光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雲彩簡表

名稱

形態變化

位置

厚度

天氣徵兆

捲雲

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

最高

最薄

象徵晴朗

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卷積雲

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積雲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漸漸消散

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温和

高積雲

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羣成羣的扁球狀排列,兩千米左右

兩行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名稱形狀

變化過程

位置

天氣徵兆

卷層雲

捲雲聚集着,彷彿蒙上白色的綢幕,捲雲慢慢向前推進

晴轉陰

高層雲卷層雲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陽

將下雨雪

雨層雲

高層雲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雲塊佈滿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雲

積雲迅速形成高大的雲山,烏雲密佈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雲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佈情況

色彩

天氣徵兆

產生在卷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

裏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高積雲的邊緣

裏紫外紅

華環小到大晴,華環大到小陰雨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出現在早、晚,太陽照紅雲層

雲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7.同學交流如何看雲識天氣。

8.由多媒體演示雲和天氣的變化,並伴隨音樂.同學們看着畫面進複述。

9.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雲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麼説明方法?

説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這是什麼説明方法?

説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説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説明方法的句子有:

(1)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6)隔着雲看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四)總結、擴展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説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説明看雲可以識天氣。因為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説怎樣看雲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説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説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説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在説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就是本質,雲的種類很多,但説明層次不亂,先説什麼,再説什麼,後説什麼,有助於把“看雲識天氣”的事理説清楚,最後畫龍點睛,説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擬題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閲讀課後的最後一部分,即最後一段分組擬題,互作答案。

結尾總結全文、點題,同時説明了看雲識天氣的侷限性。

(五)佈置作業

1.在課外,練習看雲識天氣。試着根據天空中的雲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教室後牆的黑板上。

(六)板書設計

看雲識天氣4

這周我們學會了有關天氣的諺語,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早晨浮雲走,午後曬狗”。本來對這些諺語我也是半信半疑,但是今天我卻驗證了這條諺語的科學性。

今天上學前,媽媽盯着我穿上厚外套説天氣預報有雨,正準備出門,媽媽一把拉過我説:“祺祺呀,把傘帶上!”我不耐煩地説:“哪兒來那麼多雨呀!”媽媽不依不饒地説:“天氣預報還有假的?你能不能聽話點!”和媽媽來到樓下,我抬頭看向天空,一片片潔白的雲朵在天空中飄蕩着。我心裏頓時有數了,我認真地説:“媽媽,今天不會下雨,要不咱倆打賭!”媽媽一副大吃一驚的表情,繼而問道:“賭什麼?”我不假思索地説:“如果今天下雨,我就洗一個星期的碗。”媽媽斬釘截鐵地答應了。

上課前,看着陰沉地天氣,我有點發愁了。我穿着厚外套還覺得有些冷,難道今天真會下雨?那我可要洗一星期的碗了!唉!早知道就不和媽媽打賭了!可第三節下課一出教室門,我就樂呵了,為啥呢?太陽已高高掛在空中,陽光亮的刺眼。做完課間操,我已汗流浹背了,但心裏卻在高唱:“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都能成……

吃完午飯,我牛氣哄哄的坐在沙發上“咔嚓咔嚓”地咬着手中的大蘋果。媽媽喜笑顏開地説:“祺祺,你怎麼知道今天不會下雨?”我翻了個白眼説:“我能掐會算吶!”媽媽用手指搗了一下我的額頭説:“得了吧!説實話!”我這才一本正經的説:“我們才學過諺語,早晨浮雲走,午後曬死狗,我今天看了天氣吶!”聽了我的話媽媽連聲説了幾個“好”字,並誇我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我的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

這次我終於明白了:諺語是有科學依據的,是人們智慧和知識的結晶。是呀!只要認證細緻地觀察,我們生活中就會有更多的發現!

看雲識天氣5

今天,我去參加了小記者活動,去的地點是蕭山區氣象局。

在那裏有二十四個節氣和四個季節的故事,雲的演變過程特別引人注目,老師講怎樣看雲識天氣”,她先説晴天呢,是天藍藍的,兩朵雲隔得很開很開”,她接着説:下雨、下雪呢,是天很白,雲密集在天上,一朵連着一朵。雷雨天氣呢,是天呈灰色,雲也呈灰色。”

我們還去往北幹山上的觀測台,在那裏我看到了許多精準的儀器。一位叔叔給我們把所有儀器都一一介紹了一遍。介紹完了我們去了一個間裏,在裏面我看到了一些數據信息,比如温度、相對濕度、空氣質量指數、穿衣指數等。看完了,我們又進入了一個房間,裏面擺着許多電腦,原來這是看動畫片用的。我們看了一些關於天氣的動畫片。出了這個房子,我們來到一個叫演播室”的地方,它是天氣預報員播報天氣的地方,我還體驗了一把播報天氣的感覺。

我很喜歡這個地方,更喜歡這次活動。它可以讓我們去用視覺、觸覺等感覺去感知天氣的變化和不同,更可以讓我們提前做出判斷。科學的力量真強大!

看雲識天氣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二)能力目標:

1.學習並啟發學生運用條分縷析的方法去觀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動的比喻對説明事物特徵的作用,體會説明語言準確性。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總分結構順序及分類説明方法。

教學難點:

生動的説明表現抽象、複雜天氣特徵。

課文類型:講讀課

教法設計:

引導學生從實踐中觀察和總結,激發豐富的聯想,鼓勵説出更有創意的理解。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列圖表,明確文章結構層次。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出示小黑板、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二、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雲”和“天氣”有着密切關係,看雲可以辨別,推測天氣的好壞,這篇説明文是怎樣把有關雲和天氣的氣象知識告訴我們的?

三、討論全文結構。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層次及語言特色。

(一)講讀第一自然段

1.朗讀首句提問什麼叫“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2.哪些語句分別説明“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3.朗讀指出修辭手法?

4.這一節按什麼順序寫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讀並背誦指出概括説明作用。

2.往往”、“常常”兩個副詞起什麼作用

(三)詳細研究各種雲同天氣的關係。

1.捲雲、卷積雲、積雲和高積雲形狀、位置、厚度怎樣,是什麼樣天氣?

2.雨天的“招牌”呢?三種雲的特點、高度、厚度、顏色在怎樣變化?

3.“改名換姓”、“躲藏”是什麼修辭手法?

4.從積雲到積雨雲,則是夏天出現的一種特殊情況,它的變化速度和以上有什麼不同呢?

5.歸納與第二節關係。

(四)討論如何根據雲的光彩,推測天氣的情況。

1.雲上有哪幾種光彩?(暈、華、虹、霞)

2.這些光彩特徵怎樣?預示着什麼天氣?

3.引用諺語有什麼作用?

五、討論最後一段作用。

1.觀察雲的形狀、光彩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變化規律呢?

3.最後告訴我們侷限性作用?

六、總結課文。

七、佈置作業:

1.説出收集的有關氣象諺語試辨識天氣。

2.完成練習二。

八、板書設計:

(觀察) (推測) (天氣的變化)

總説:看雲可以識天氣。[總—分—總] [現象]

條理清楚 高、輕、薄 層次分明 形態 分類)

分説:怎樣看雲識天氣。 低、密、厚 (先總後分)

(分類) 光彩:暈、華、虹、霞 [本質]

總説:意義與侷限。

用詞準確 往往、常常

科學嚴密 一般、可能、漸漸等

語言通俗 像.....像.....;剛才-----一霎時------;“招牌”;改名換姓

生動有趣 比喻、排比、對比、擬人;諺語

九、教學後記:

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練習快速閲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和積累文中的比喻句,並領會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看雲識天氣7

一、第一個教學板塊:導入,檢查預習

1、導入語:

請學生七嘴八舌地説識別天氣的方法,我們還可以根據雲來預測天氣狀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文章《看雲識天氣》,看一看,如何根據雲來推測天氣的陰晴雨雪。

2、點出常用雅詞和諺語,並指出這個詞需要了解什麼。

二字雅詞:峯巒招牌點綴預兆輕盈綾紗鱗波崩塌瀰漫徵兆

四字雅詞:姿態萬千變化無常白雲朵朵陽光燦爛烏雲密佈大雨傾盆絲絲縷縷朦朧不清密密層層連綿不斷羣峯爭奇聳入天頂

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二、第二個教學板塊: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找出文中過渡句或中心句。並用“我認為是過渡或中心句,因為”

教師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把握過渡句的位置及文章的內容和結構。

雲的形狀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

板書:雲招牌

雲的光彩暈華虹霞

三、第三個教學板塊:演讀,理清層次

1、明確任務:請大家任選一種雲,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雲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教師示例:“Hai!大家好,我叫捲雲,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帶來晴朗的天氣。”

2、對照課文,學生自説自講,在書上作記號

3、學生課堂交流自評。(邊演邊完善板書)

4、小結:通過自我介紹,我們認識了各種雲彩,明白了它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天氣,這樣我們對課文內容與層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第四個教學板塊:説讀,品味語言

1用一個字來評價語言上的特點。(美)

2、下面請大家用“美在……,因為……”的句式,就文章的語言説一句評論式的話。怎麼説呢?像這麼説:

1)運用貼切的比喻:

“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説明捲雲的輕盈和潔白;

“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積雲的形態特徵;

“像棉花團似的白雲”比喻積雲的形態特徵;

寫捲雲聚集成卷層雲時用“彷彿蒙上了白色的綢幕”作比喻。

(2)運用擬人的手法:

寫卷層雲變成高層雲時,用“這時的卷層雲得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雲了”;

寫高層雲變成雨層雲時,用“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

(3)用描寫的語句:

“陽光透過雲層……依然很清晰”,寫出了“捲雲”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雲山”、“羣峯爭奇”、“聳入天頂”等詞語寫由積雲到積雨雲;“雲底變黑”、“雲峯模糊”、“雲山崩潰”、“烏雲瀰漫”描繪“積雨雲”的發展變化。

(4)用詞準確:

問:寫“積雲”變化為“積雨雲”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時間的詞,找出來,説説它們的作用。迅速、不一會、頃刻、馬上……説明變化速度之快,用詞又不雷同。一

(5)引用了諺語,簡短、通俗、鮮明、生動。

五、第五個教學板塊:尋讀,課外延升

1、點示:課文講的是“看雲識天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雲”才能識別“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為流傳。你能説出一兩條來嗎?

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講述。

3、學生收尋並積累識天氣的方法。

看雲識天氣8

一、學習目標:

1.學習常用的説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的説明方法。

2.複習鞏固比喻的修辭,積累文中比喻句,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3.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並學以致用,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4.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二、重點與難點:

1.學習常用的説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的説明方法。

2.鞏固比喻的修辭,積累文中比喻句,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三、課前準備:

1、課前蒐集一些資料(包括圖片、影像等)加深對看雲知識和天氣知識的瞭解。

2、運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觀看雲的圖片,加強感性認識。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五、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語:“雲往西、披衰衣,雲往南、雨綿綿”生動的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風雲變幻,氣象萬千,天氣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而天氣的變化自有它的徵兆。現在,請同學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你能説出圖中那飄浮的雲彩與天氣有怎樣的關係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雲識天氣》。

二. 檢查預習:

1、聽寫下列字詞:( 共10個)

峯巒 預兆 輕盈 均勻 崩塌 瀰漫

徵兆 一霎間 千姿萬態 變化無常

2、結合課文解詞:(共8個)

① 峯巒

② 一霎間

③ 預兆

④ 輕盈

⑤ 瀰漫

⑥ 徵兆

⑦ 千姿萬態

⑧變化無常

三、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明確:“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2、理清文章思路:(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

文章共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説明雲是天氣的“招牌”,人們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2-6)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天上的雲彩現象和天氣的關係,從而説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1層:(2-5)寫雲的形態和天氣的關係。

第2層:(6)寫雲的光彩和天氣的關係。

第三部分(7)説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

3.設計一種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學生邊默讀邊填寫後,教師明確)

晴天雲簡表

雲名 雲的形態變化 高度 厚度 天氣徵兆

捲雲 像羽毛像綾紗,絲絲縷縷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徵晴朗

卷積雲 像水面的鱗波,是成羣成行的捲雲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雲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消散 2 000米左右 較薄 陽光温和

高積雲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扁球狀,排列整齊 2 000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雲名 變化過程 形狀 位置 天氣徵兆

卷層雲 捲雲聚集,向前推進 像白綢幕矇住天空 高 晴轉陰

高層雲 捲雲越變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陽 低 將下雨雪

雨層雲 高層雲變得更厚 暗灰色雲塊密佈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雲 積雲迅速形成高大雲山 烏雲密佈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雲的光彩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佈情況 色彩 天氣徵兆

暈 產生在卷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 裏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華 產生在高積雲邊緣部分 裏紫外紅 華環由小變大,轉晴;由大變小,轉陰雨

虹 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雲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陽照着對面的雲彩 雲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第二課時

一.探究表述之美:請大家選一種雲和彩,以第一人稱方式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

1.充分利用描寫雲彩的語言材料,抓住特徵描述:

2.讓別人明白你將帶來怎樣的天氣,與天氣的關係。

示例:大家好,我叫捲雲……

二.探究語言之美:

1、請大家用“我認為”-------”句美,美在----”的句式,就文章的語言説一句評論性的話。

例如:我認為“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牀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這句美,美在作者把雲的萬千姿態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能夠激發讀者的想像。等等。

2、齊讀第1自然段,並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雲……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作者運用比喻和排比學習這段語言,要讓學生熟讀,細細體味語言的美妙,盡情想像藍天白雲的奇妙變化,引導學生看出説明角度的變化,並且總結寫作經驗:善於從不同的角度來説明事物。再讓學生模仿寫作。)

三、探究寫法之美:學生分組發現寫法上的獨特之處。

1.美在:層次清晰。

2.美在:抓雲的主要特徵來説明。

3.美在:運用引用,作比較,分類別等多種説明方法來説明事物。

4、語言嚴密準確。例如“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低而厚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此句為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詞………

四、交流積累之美:(小組交流在課外蒐集的關於天氣的諺語)

例如:

天低有雨,天高旱

日落烏雲起,半夜聽雨聲

今晚日落烏雲洞,明朝曬得背皮痛

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

有雨四方亮,無雨頂上光

雲往西、披衰衣,雲往南、雨綿綿

早風雨,夜風晴

春霧曝死鬼,夏霧做大水

春南夏北,磨墨無水

雨打五更日曬

一點雨一盞燈,落到明朝也不停

南風吹清明,田禾大有成

夏至風從西北起,瓜菜園裏少歡喜

東閃太陽紅,西閃雨重重,北閃當雨射,南閃閃三夜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五、教師總結:這是一篇科普説明文,文章緊扣題目,層次清晰。首先從總體上指出雲和天氣的關係,説明可以看雲識天氣。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説明怎樣看雲識天氣。文章中運用了分類説明、比喻説明等的方法,由現象到本質有序地展開説明,尤其一系列恰當的比喻,鮮明而具體,形象而生動,使整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發起人們閲讀的興趣,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只要我們善於觀察也能寫出這樣精彩的文章來的!

六、練習寫作:

課外觀察自然界的現象,用《看--識---》為題,寫一則觀察日記。要求:用比喻,擬人句描寫;用分類別等方法説明。

看雲識天氣9

《看雲識天氣》是一篇介紹雲彩知識的科技小品。課文以雲的變化為線索,以怎樣看雲識天氣為重點説明了雲和天氣的關係、雲的變化與天氣變化的關係,告訴人們可以看雲識天氣。

本案例是借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清文章思路,能説出雲和天氣的關係,能識別雲,預測天氣的陰晴雨雪,同時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因此我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分小組討論,準確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表示的天氣情況。

一、收穫與亮點:

首先,本案例力圖體現“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做)貫穿課堂始終。從情境導入、出示學習目標,創設問題以引導學生自習、學生帶着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到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總結延伸,都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重要思想,激發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教師在課堂的任務只是觀察和思考、發現和指導、激勵和監考,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自我堅持、發現、改正的過程。

其次,本案例在落實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即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的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有代表性和共性的問題教師設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積極討論,各抒己見,在相互討論中掌握知識;對於個性的或通過以上環節仍然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幫助學生回答。

再次,在練習環節裏,本案例採用自練、互練、導練等方式,鞏固學習效果。

總之,本案例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做得到了和諧統一的教育思想。

二、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的環節多,課堂容量過大。容量大導致個別環節沒有充分展開,時間倉促,學生討論不夠,理解不深透。

2、對於學生的發言,沒有進行適當的激勵性評價。

三、改進方法。

1、科學有效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育的弊端,突破傳統教育的時空侷限,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2、結合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開展課堂教學,讓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看雲識天氣10

1. 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2. 老雲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3. 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4.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

5. 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寒霜。

6. 南風怕日落,北風怕天明。

7. 南風若過三,不下就陰天。

8. 日落烏雲漲,半夜聽雨響。

9. 日落西風住,不住颳倒樹。

10. 日落胭脂紅,無雨便是風。

11. 日落雲裏走,雨在半夜後。

12. 晌午不止風,刮到點上燈。

13. 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

14.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風浪。

15. 天空灰布懸,大雨必連綿。

16. 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17. 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

標籤: 看雲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x3p7d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