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密切的關係,健康的心理寓於健康的身體,心理不健康則會導致身體異常甚至患病。因此,我們要使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實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針對問題進行合理的心理治療,從而保障學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發展。

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2.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標準有一理性認識

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心理水平有一正確的認識,從而能針對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調整。結合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表現在:

2.1正常的認識能力

正常的認識能力如敏鋭的觀察力,較強的記憶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穩定又能隨任務而轉移且善於分配的注意力等。認識能力首先表現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以,正常與否可參考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但是,不能認為學習不好的人其認識能力都不正常,因為這裏同經驗和基礎知識有關。

2,2就情緒的整體而言心情愉快、情緒穩定,反應適度心理健康的人積極情緒如愉快、滿意、高興、欣慰、歡樂等佔優勢,身心處於積極向上的,充滿希望的樂觀狀態。如果經常籠罩於消極情緒中,憂愁、焦慮、苦悶、恐懼、悲傷而不能自拔,悶悶不樂,行動無力,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同樣,情緒穩定和反應適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誌。

2.3優良的意志品質

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有明確合理的學習和生活目的,並有達到目的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其行為表現出果斷、堅韌、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堅韌能表現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剋制自己的不良慾望,不受有害刺激誘惑,遵紀守法,勇於克服壞習慣,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2.4良好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為樂意與同學和老師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係,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觀評價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優人之優。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視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謂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為和諧統一的人格。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2.5.1人格結構要素無明顯的缺陷與偏差。

2.5.2具有清醒而正確的`自我意識,不會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2.5.3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2.5.4有相對完整統一的心理持徵。如果一個大學生無端懷疑別的同學在譏笑他,不管別人怎樣的解釋,他總是固執己見,就是人格上的一種偏執,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2.6合理的行為

心理健康與否,總要直接間接地表現在行為上。因此,合理的行為就是健康心理的體現。

以上標準,應視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其間有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關係。學生可針對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加強自身修養,以期達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3.1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發展,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定的物質基礎

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有機體,人腦是人體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發展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通過體育運動,促使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髮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髮展的重要條件。

3.2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為推動心理髮展的一種動力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滿足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較短的反應潛伏期、良好的運動距離知覺和運動速度知覺。又如,籃球比賽中的帶球上籃,由於要了解隊員位置,要求有較大的注意範圍,既要帶球前進,又要防止對方攔劫,需要善於分配注意。幾乎任何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偷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徵,就一個人的自然發展水平來説,當然不能滿足運動學習和運動競賽的需要。但是,在學生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勝對手而進行的運動活動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獲得提高。也就是説,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

3.3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

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3.4體育運動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相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着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機智靈活,沉着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4.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學校體育教育應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

4.1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目前,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重視程度還不夠,因而造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各級領導、組織必須慎重對待並加以研究,以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並使他們能保持健康的發展。其中,要制訂符合我國情況的指標體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份的估計,以便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2在高校開展心理諮詢,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身體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使之更好的適應環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諮詢活動目前在社會上已有開展,有些高校也已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諮詢活動,但是尚不普及,這就使得許多學生有問題只能悶在心裏,長此下去,就極容易造成學生心理障礙。我院曾嘗試性的舉辦了兩次心理健康講座,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效果很好。

4.3採取有效方式,加強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從根本上促進和發展其心理健康。高校的大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已經或正在形成,此時對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對於他們形成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能支配學生的行為規範,進而使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4.4加強體育課和豐富各種課外文娛活動,使學生有健康的身體,為健康的心理提供穩固的物質基礎。

通過加強對學生體育活動的鍛鍊,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能起到積極作用。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形態的發育,改善人體機能,提高運動能力,並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良的性格特徵起到積極作用。由於體育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身體運動而實現的,所以,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加強體育課和學生的羣體活動,並配以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使他們通過體育鍛煉,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9l7w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