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愛蓮説教案範文五篇

愛蓮説教案範文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蓮説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愛蓮説教案範文五篇

愛蓮説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背誦《愛蓮説》,並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學習課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增強語感、加強朗讀能力及説寫的能力。

3、情感目標:

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培養高尚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4、創新目標

培養主動質疑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養從不同角度提出觀點的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整合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加強朗讀,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用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積累卡片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主導教法】:誦讀、品析、説寫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賞圖評花,設境啟疑

1.教師啟發質疑

對於美好的事物,人們總喜歡用花來形容、讚譽,可見花是非常聖潔、華貴的。正因為有花,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人們不只是用花來裝點世界,美化生活,還賦予花以一定的性格品質。所以,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的語言。比如:紅玫瑰的花語是愛/美,是送給愛人或者情人最好的禮物;康乃馨的花語是温馨/慈祥,最適合用來送給母親。你還知道哪些花的語言呢?(如勿忘草 :不要忘記我等)

2.學生自由發言

談談各自所瞭解的花語,然後同位交流,説説自己最喜愛的花和它所藴涵的意義。

一、導入課題

1、兩副圖畫相同點,答案就是謎底。

埃及、印度國花;介紹荷花知識及動人傳説。

【典 故】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是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美麗的鮮花對人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世界上不喜愛花的人恐怕很少。但是,不同的人往往喜愛不同的花,而同一個人對不同的花看法也往往不同。宋朝哲學家周敦頤,對牡丹、蓮花、菊花就評價不同,並且在一篇膾炙人口的短文中作了闡述,這就是小品文《愛蓮説》。(板書課題)(多媒體:欣賞蓮花配樂圖片)

2、學生板書課題及作者:特別指出:字正確寫法。

二、解題質疑

1、文體解釋:表,記、説(雜文)、銘、序。

2、從題目就可以看出,周敦頤最喜愛的花是蓮花。同學們讀了這個題目,最想知道的是些什麼?你覺得蓮花美在哪裏?作者究竟為什麼愛蓮呢?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這都是我們將要討論的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帶着這些問題通讀全文)

3、挑戰無標點原文,感受句讀,學生點評。

4、聽MP3錄音,觀看荷花視頻。

5、自由朗讀。

二、自讀解疑,循序探究文章的語言美

1. 提出自讀要求(創設情境,課前播放古箏樂曲)

要解答這些問題,就必須仔細閲讀課文並認真研討。《愛蓮説》是文言文,閲讀時必須反覆揣摩,循序漸進。大家可以分三步閲讀,探究答案。

①第一步: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②第二步:邊讀邊譯,研討不懂的語句

③第三步:讀思結合,探究問題的答案。

2. 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多媒體示範朗讀,使學生進入情境,感受蓮花的美。)

3. 學生自主翻譯全文(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檢查)

根據課文註解,把課文用現代漢語複述一遍,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蕃 染 濯 溢 謂 鮮(多媒體:分頁展示翻譯內容)

4. 學生齊讀課文

這一遍讀的要求是:讀正確字音,並結合註解,疏通文意。注意抬頭挺胸,聲音響亮、精神飽滿。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要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去讀。

三、整體把握,深度感悟

1、作者寫蓮花,可是文章開頭並沒有從蓮花寫起,在寫蓮花之前,作者寫了什麼?

有哪些人分別喜歡它們?(PPT10)

2、思考討論:作者如此愛蓮,那麼,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裏呢?

找出直接描繪蓮花形象的語句,思考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繪蓮花外形的?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賦予蓮花哪些品格?討論完成下表。(PPT11-12)

明確 描寫句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作者是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氣質風度等方面描述蓮花的外形的。

教師隨機點撥:這些語句對蓮花作了生動逼真,盡善盡美的描繪,作者如此深情地為蓮花高唱讚歌,你們覺得作者僅僅只是在描寫蓮,讚美蓮嗎?

[明確]:當然不是,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詠志。這七個分句句句寫花,又句句寫人,是為了歌頌具有蓮花那樣高尚品質的人。

教師隨機提問:作者把蓮花比喻為哪一種人呢?——君子

那麼,什麼是君子?在你眼中的君子應該具有哪些品質?(學生思考後作答)

4、想一想:蓮與君子有哪些相似之處?

結合蓮花圖,學生根據課文中的語句來對應蓮花所隱喻的品質,並悟出各寫了蓮花哪一方面的美?

(多媒體展示:將君子的七種品質對應相應的蓮花圖表)

[明確]:由此可見,蓮花表現的品格: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許。(潔淨而又莊重)正如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不敢輕侮的性格特點。

[教師點撥小結]: 七個短語的描繪,可見作者從七個角度寫出了蓮花的高潔美、質樸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質,將蓮花的外部特徵與內在氣質融合在一起,達到了“形”與“神”的高度統一。

5、請同學們把這些描寫蓮花的語句再齊聲朗讀一遍,注意把握蓮花的高潔品格,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6、課文寫了蓮花,還寫了哪幾種花?有什麼作用?作者對這幾種花各持什麼態度?這些花的花語意義?(PPT13)

請學生儘量讀出應有語氣。

[明確]:蓮花是一種姿態優美品性高潔的花,深的人們的喜愛,不過,人們常常欣賞的都還只是蓮花外形的美,其實真正值得讚揚的還是它的內在品質。我們今天學習的《愛蓮説》,就是一篇讚美蓮的品質,從而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四、 教師小結

同學們都讀得不錯。但大家對“愛蓮”的感情體會得還不夠深,因此還沒有把課文表達的感情充分的讀出來,我們還要仔細體會。我們一起看課文的內容。

總結作者的生活態度,理解文章的意藴美。

1、總結作者的生活態度

作者認為:在封建社會裏,整個社會的風氣是貪慕富貴、追名逐利的,也有少部分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而選擇逃避現實,隱居起來。只有蓮花一樣的君子,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作者讚美蓮,其實是要讚美君子這樣的人,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為人正直、莊重,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是令人敬佩!但是當時社會這樣真正的君子少,而追求富貴的人多啊!作者有感於社會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對他們表示了強列的鄙視!文章借讚美蓮花的可愛來讚頌君子的堅貞氣節,因此這既是作者自況,也是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批評,表現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2、品文論人,整合提升。(討論文章的現實意義)

作者之所以能寫出“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息息相關,更和他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關。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逾地保持

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這在封建社會實在是難能可貴、超凡脱俗的。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環境,有好的,有差的,有的可能暫時生活在‘污泥’中,但文章告訴我們,不管現實社會怎樣,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頭腦,有獨立的人格,有崇高的追求,絕不能隨波逐流,要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做一名堅強、自信、自尊、自愛的人,在逆境中同樣健康成長!

五、能力訓練,習得語感

[過渡]:周敦頤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的文筆是不是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寫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僅要貼近生活,有真實的經歷,還要體現自身價值的鮮明的獨特的個性。本文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運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自然貼切。(邊板書:託物言志)

1、瞭解託物言志。(多媒體演示:播放概念)

[明確]:託物言志是詩歌散文中經常運用的表現手法,即作者藉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寄託、傳達自己的某種感情、抱負、志趣或某種品格志向。用這種方法可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

2、拓展延伸,舉例説明概念。(多媒體演示示例)

[教師點撥]:以花為例。其中蓮花是一種姿態優美品性高潔的花,因此深得人們喜愛。比如: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是以蓮花構成的。不僅因為澳門蓮多、蓮美,更是因為蓮花象徵了澳門人渴望迴歸祖國大家庭的純潔、高尚的心。

[思考討論]:同樣有些文章表面上是寫物,實際上也是寫人。在我們的課本中,這類文章並不鮮見,我們以前學過託物言志的文章嗎?

我們曾學過楊朔的散文《荔枝蜜》,作者以小見大,託物言志,借贊蜜蜂,熱情謳歌了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人民和我們欣欣向榮的偉大祖國,作者願意像小蜜蜂一樣忘我勞動。不少這類值得傳誦的名篇,作者所託之物雖小,但所言之志卻不凡。

[教師啟發]:作者對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觸必須要藉助於描寫所託之物的外形特徵來抒發,這類事物往往外形特徵比較鮮明,只要找準對其外在形象的描寫,就可分析出它的內在品質。事實上,事物的外特徵便是其內在品質的外在表現。

比如蠟燭何等的平凡,卻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這就是無私奉獻精神的體現。

[小結]:我們周圍的事物,由於它的形狀、它的性質、它的“經歷”有很多特點,往往有“寓意”。例如梅花的耐寒,根的只講奉獻而不表現自己,粉筆的.平凡、貢獻大而“粉身碎骨”等。這些事物都可以作為題目來寫詠物言志的文章。

3、練習託物言志的寫法。(放圖像)

[過渡]: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託感情的方法,用“我喜歡______,因為______。”的句式説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於花草樹木。大家可以參照屏幕上放出來的各種花木,也可以任意地另找一種。在紙上寫一下,先説給你的同桌聽,然後我們再一起交流。(但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內在聯繫;第二,要有新意。)

例句:我愛梅花,因為它冒風霜,戰冰雪,總是第一個迎接春天的到來。正如謙遜無私、堅強不屈的革命戰士。

將剛才的造句練習擴充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寫在練筆本上。(多媒體示例演示,學生活動,教師適時點評)(我喜歡朱頂紅??)

六、背誦積累,積澱語感。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同學們讀的很投入,老師再給你們幾分鐘時間,同學們能不能把它背出來。(播放多媒體配畫配樂畫面,再悉心品味一下蓮花的無窮魅力!)

七、課文總結

這堂課我們通過朗讀,掌握了朗讀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了課文內容,瞭解了託物言志這種寫法的特點。《愛蓮説》僅119個字,但它以其豐富的內涵、質樸的語言在中國古代小品文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數百年傳誦不衰。封建時代的君子形象對我們今天如何做人,完善

自我品德修養有一定的啟示。迄今為止許多人仍以“出淤泥而不染”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而那高潔淳樸、不思富貴的品質則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希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同學們都能夠志存高遠,做胸懷磊落、行為正直、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蓮花式的人。

七、佈置作業

1、背誦這篇課文。

2、請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其它物件進行描寫,以《____贊》為題,要求通過描寫的事物抒發感情,説明一定的道理。

3、蒐集使用託物言志描寫的詩句

八、板書設計

愛蓮説

蓮花君子

生長環境:高、直 不同流合污

體態香氣:正直、 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風度氣質:高 潔美名遠揚

愛蓮説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能夠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閲讀文章,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合作與探究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語:同學們喜歡花草嗎?你最喜歡哪一種花草?請説出理由。

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蓮花

過渡語:蓮花,也是我國曆代文人墨客的鐘愛之物。“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水中仙子並紅腮,一點芳心兩處開”等等,這些詩句可謂寫盡了六月蓮花盛開之態。而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宋代文人周敦頤,更是對蓮花情有獨鍾!在夏秋之交,蓮花盛開之際,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悠遠,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這篇千古佳作——《愛蓮説》。今天,我們就來品讀這篇文章。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介紹本文的作者、寫作背景及體裁。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學家。任職南康郡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闢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説》,借花述志。“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疇,可以直接説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2.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根據註解疏通文意;

(2)教師範讀;

(3)學生齊讀,感情充沛,聲音響亮,精神飽滿;

(三)研讀課文,深入體會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並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師總結: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描寫蓮花的。他把蓮花比做君子,賦予了蓮高潔、質樸(潔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達理)、美名遠揚、端莊令人敬重(儀態莊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麼他把菊花比作什麼?把牡丹比作什麼?寫菊、寫牡丹的目的是什麼?

師總結:菊是隱逸者,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羣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貴者,貪圖享樂。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以“菊、牡丹、蓮”喻三種人,以三種愛象徵三種生活態度。既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又通過菊的正面襯托和牡丹的反面襯托突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説説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蓮,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讚美君子形象,這句話是全文的核心。借贊花來贊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或託物言志。

歸納主題: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逐富貴的世風。

(4)本文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

師總結:對偶,排比,比喻,擬人。

(四)遷移拓展

(1)請欣賞幾幅蓮花的圖片。學生再讀課文,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後有哪些收穫呢?在寫法上,《愛蓮説》具有“説”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託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其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寫作中可以運用這樣的寫作手法,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或刻劃,間接表現出作者的志向、意願。採用託物言志,關鍵是志與物要有某種相同點或相似點,使物能達意而志為物核。

(2)積累古詩文中描寫蓮花的詩句,嘗試背誦課文。

(五)作業小結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作業:任選一種自己喜愛植物,採用多種修辭方法,寫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愛蓮説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2、理解作者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3、積累文言字詞。

 二、教學重點

1、蓮——君子的美好形象。

2、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3、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三、教學難點

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瞭解作者。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要求讀音正確、停頓正確。

2.指名朗讀:師生點評:

①關注生字讀音:予:yú 蔓:màn 鮮:xiǎn

②關注句子停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三)深入探究:

1.文章標題是“愛蓮説”,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作者對蓮的熱愛與讚美?

——“予獨愛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設問:這一句通過細緻描寫蓮的形象,表達了對蓮的讚美,那麼它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的?(不急於回答)

①指名讀、齊讀;

②指名翻譯:(強調積累)

詞語:濯,洗。 妖,美麗而不端莊。 蔓、枝,動詞,生藤蔓,長丫枝。益,更加。 植,立。 褻,親近而不莊重。

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③快速背誦。

④討論總結:三個方面:生長環境、長成後的形象和品格。

⑤朗讀指導:請用朗讀來傳達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要讀得有層次,有感情。

指導:“予獨愛蓮”是統領語,“之”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輕讀。以下三層,要讀出層次感。前兩層亦可用描寫語調讀,有審美感情,讀後作稍長停頓,再出末句,以突出蓮的品格。

——“蓮,花之君子者也。”

①指名翻譯:教師強調:之,結構助詞,的。“……,……者也”,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②合作探究: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作者稱蓮是“花之君子”,請大家再來讀上段中描寫蓮形象的那句話。

合作探究: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要把握蓮的整體形象,善於運用聯想把蓮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為一體。

(這是一道開放性探究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種種美德,我們無法盡知,而只能通過蓮的形象來探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譁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象徵君子美好的姿質。所有這些象徵的內容都是通過聯想而產生的,關鍵在於要把握蓮的整體形象,然後仔細尋味;聯想愈豐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變得愈鮮明。)

2.既然題目是“愛蓮説”,那麼文章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篇幅寫到“菊”和“牡丹”?

①指名讀全文;

②教師點撥:請畫出能傳達作者對這些形象態度的詞句。

※菊——“晉陶淵明獨愛菊”、“菊,花之隱逸者也”、“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陶淵明在任彭澤縣令時因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解綬回鄉,隱耕田園,勞動之餘,他特喜愛菊花,十分欣賞這“秋菊有佳色”,甚至還採摘花瓣,帶回家中釀製菊花酒,常常一個人自飲自斟。他飲酒高歌,擊節讚賞:“三徑就荒,鬆菊猶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他以願做霜下傑,學習菊花的品格和氣質來勉勵自己,認為菊花品格高尚,不奉迎風雅,敢於傲雪凌霜。即使是殘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芳,他用菊花的清雅倔強來操守自己的君子之節。後人以陶淵明具有這種不羨慕榮利,志存逸士之節的品格,尊稱他為“靖節先生”。

反覆品味“菊之愛”一句,含有什麼意味?(惋惜之意)

※牡丹——“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盛愛”的程度,有詩為證:(屏顯)

買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户中人賦!

反覆琢磨“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什麼態度?(文中只説牡丹是“花之富貴者”,此外別無貶辭,但從“宜乎”一語卻可以看出他對世風的鄙視。這種寫法頗似“一字褒貶”,足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夫。)

③我們再來背背寫蓮的句子,大家考慮:為什麼還要寫菊和牡丹?這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這是襯托的手法。作者含蓄地表明瞭自己的人生態度:他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願像世人那種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愛蓮”即愛君子之德──這是本文的主旨。)

從全文看,本文運用了什麼寫法?(託物言志)

④小結:作者周敦頤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人品極高,胸懷灑落。曾任南康軍(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縣,“軍”是宋代行政區的名稱)地方行政長官,命人在官衙一側挖池種蓮,名曰“愛蓮池”,足見其對蓮的一往情深。

⑤美讀第二段:要求讀出理解,讀出情感。

前一層是三個並列句,以人為喻,分別指出菊、牡丹、蓮的品格,要用極其肯定的語氣讀出;前兩句要讀得輕些,後一句當重讀。

後一層用菊、牡丹、蓮的不同遭際來批判世風,全用感歎的語氣讀,但其間又有細微差別:“菊之愛”一句有惋惜意,“蓮之愛”一句有慨歎意,“牡丹之愛”一句有諷刺意。

 (四)背誦全文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積累文言詞語。

3、請選一種你喜愛的植物,以“説XX”為題,寫一篇文章。

愛蓮説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背誦並翻譯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

2、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託物言志”的寫法。

 【學習過程】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1、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許多動植物會給我們帶來啟迪。筆直向上的白楊樹讓我們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勞作的小蜜蜂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無聞、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藉助某件事物來抒發感情,可以用到“託物言志”這種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兩篇短文《陋室銘》、《愛蓮説》就是託物言志的名文。

2、解釋加點的詞語。

有仙則名 ( ) 往來無白丁( ) 無案牘之勞形( ) 可愛者甚蕃( )

不蔓不枝( ) 花之君子者也( )陶後鮮有聞( ) 宜乎眾矣( )

3、“之”有時相當於“他 (她 它) ” “這 那”,有時相當於“的” 有時卻只有表示語氣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這後一種用法往往憑語感就可以察覺到。指出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

(1)孔子云:“何陋之有?” ( ) (2)水陸草本之花,可愛者甚蕃 ( )

(3)無案牘之勞形 ( ) (4)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

(5)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 )

4、翻譯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予獨愛蓮之出淤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課堂研討展示

組內交流展示,相互檢查是否都會。

(1)“陋室”的主人是個粗俗低下的人嗎?

(2)從文中看,劉禹錫筆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為什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的?

(3)《愛蓮説》中,稱蓮是“花之君子”,試根據課文説説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當具有哪些品質。

全班展示,突破難點,老師點撥。

文章開頭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作用是什麼?

(2)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3)這兩篇短文都是託物言志的名文,文字優美,意境深遠,體會兩文各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當堂反饋】

(一)課內語段閲讀《愛蓮説》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翻譯文言語句。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人?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寫蓮花高潔.質樸的語句是,描寫蓮花正直的語句是:

②短文以蓮為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

③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第二段結尾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放在“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將它放在結尾的目的是什麼?

4.短文讚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則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

(二)課內語段閲讀《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2、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是:

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的願望和________的生活情趣。這兩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的寫法。

4、完成下面的對偶句創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愛蓮説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愛蓮説》,並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見過蓮花嗎?

生:沒有。

師:不要遺憾,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蓮花圖片:妙筆生花、一 枝 獨 秀、獨 擎 燭照紅裝、世人皆睡我獨醒、小荷才露尖尖角、夢、沉魚落雁……

生:感覺怎樣?美極了。

師:綜觀歷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將蓮作為描寫的對象。有唐代詩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宋代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唐代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 代薛濤——風前一葉壓荷蕖……。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説》,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並不是因為它美,他寫《愛蓮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讚美它的美。那是為了什麼呢?請看課文。

二、介紹作者和題目含義。

1、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峯前,峯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周敦頤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闢一四十餘丈寬的蓮池(後被稱為“愛蓮池”),池中建“賞蓮池”,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説》,借花述志。

2、題目含義

“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疇,既可以説明,也可以議論,還可以用來記敍、抒情。

含義:就是説説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學習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五步閲讀法

大聲朗讀明確字音→仔細閲讀理通文意→分析閲讀體會形象→講解閲讀品味意境→背誦閲讀加深理解

1、聽讀課文錄音,注意字音。生聽讀——散讀——正音(處理講義、播放幻燈)——齊讀。

2、默讀全文疏通文意。

學法指導方法:先重申翻譯要求:

(1)儘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

(3)通暢,準確。

學生默讀——自己翻譯(處理講義)——同桌交流——教師提問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 。“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四、研討課文,進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藝術。

⒈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表現了蓮的哪些品質?

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兩朵盛開的蓮花,將答案填寫在上面。

明確:比作君子;

具體描寫:環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習性——濯清漣而不妖;體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淨植;;氣味——香遠益清;氣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純真自然無媚態——通達、正直——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獨立高潔——令人肅然起敬

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文章題為愛蓮説,為什麼還要寫其他花呢?

回答:還寫了菊和牡丹。 分別比作君子、隱逸者、富貴者。

補充:這三種人分別代表了三種處世的態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處在污濁的環境卻保持自身的高潔,不隨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這種人的特點是志向高潔,但逃避現實,隱居起來。(志向高潔,隱居避世)

富貴者呢?因為牡丹花十分濃豔,從唐朝起就成為富貴人家的寵物。牡丹的價錢很貴,但富貴人競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種人的特點是追求富貴、追求名利。(貪慕榮華,追名逐利)用作陪襯。這樣,更能突出蓮的君子的品格。

襯托: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對照和比較。

小結:作者讚美蓮,其實是要讚美君子這樣的人,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為人正直,名聲很好,又很莊重,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種花來比三種人,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託物言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klp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