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教育特殊學生的案例分析

教育特殊學生的案例分析

問題的提出:

教育特殊學生的案例分析

上學期,我實習的班級是四年級一班。開學不久的一次寫字課上,班上的孩子們都在認真的寫字,我在巡視,我發現坐在靠窗户第一排的常鑫陽。我走過去,發現他在玩手裏的東西。這引起了我對常鑫陽的注意。隨着一天天的與常鑫陽接觸,我發現上課時,別的孩子能按教師的要求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而常鑫陽課上稍不注意就鑽到桌下,或在桌面上亂畫。寫作業時,別的孩子專心致志地寫自己的作業,而常鑫陽在老師給別的孩子指導時,滿教室溜達,給別的同學搗亂,拿剪子剪紙玩,自己的作業不寫(除非老師眼睛不停地盯着他,他才磨磨蹭蹭地寫,好像這作業是為你寫的),有時還拿別人的筆、橡皮,送到老師面前,説是在地下撿的,以求得到老師的表揚。課間操時,站在那玩手,拽女孩子的頭髮,抽別的孩子。課間趁別的孩子不注意打人一下,有一次還把班上的一個孩子的打哭了。別的孩子還手,打疼了他,他就嚎啕,好像他受了天大的委屈。時不常的把吐沫吐到別的學生身上。因此班上的孩子時時向老師告他的狀,孩子們也不太喜歡和他玩。 問題的癥結:

1、從發育上看,常鑫陽像是幼稚的孩子,活脱脱的像只小猴子。通過多次與家長交談,得知常鑫陽父母離異,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2、運動上:上課不專心,小動作多,愛東張西望,寫字慢,作業不能有效完成,做事磨蹭效率低,課間操不能完整地做動作。

3、行為上:容易激怒,衝動任性,不遵守紀律,不受約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甚至不顧危險,打架鬥毆。3、思維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別人講話聽不進去,重複動作較多,上課時東張西望,學習成績時好時壞,寫字計數常常出錯。

4、人格上:胡言亂語,口出髒話,舉手打人或隨地唾沫。

問題的解決:

通過教師專業化的學習,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實驗,讓我認識到:

1、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

教師要學會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及對自己的超越。

學生是社會的人,“社會的人”是相對“生物的人”而言,其最重要的標誌是有理想、有意識、有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作為“社會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尊嚴、個性和心理境界。有研究表明,學生最大的'精神需求是受到尊重,他們希望與別人、與成年人、與教師平等相處、相互尊重、彼此理解。雖然教師比學生的知識更廣博、能力更強、經驗更豐富,但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的學生觀要求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堅信對學生的尊重、信任、理解、關心是教育好學生、這是塑造好學生心靈的前提。我在課上、課下加大了對常鑫陽的關注,多問他,看着他寫作業。找同學和他玩,帶他上廁所。此外,我利用晨檢、班會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孩子知道,我們這個班,就像一個大家庭,家中的每個人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寫作業時,他和你説話,你不要搭理他,這樣他就不會再找你聊天了,或者你提醒他趕快寫作業。同學間要謙讓,要寬容些,從小要學會關愛他人,長大後,才能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此外,與家長密切合作,從家庭、學校兩方面統一思想,共同教育常鑫陽。)

2、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教師不能把學生看成是一成不變的人。教師要研究學生現實的認識水平、思想水平、經驗水平,而不能簡單地以自己的思想、感情、認識來要求有看待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認識。“天生其人必有材,天生其材必有用。”每一個學生都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每一個學生都有各種發展的可能性,每個教師應該對學生可能發生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所能達到的更高水平抱有信心。學生的自主發展並非齊頭並進整齊劃一,而是各具特色爭奇鬥豔。學生身心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表現是多方面的。每個人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可能以同樣的速度,以同樣的方式達到相同的終點。面對差異,在承認和正視的基礎上,更為積極的態度是研究差異,發展個性特長,使學生羣體呈現出豐富的統一,為各種人才的成長打好基礎,提供條件,使差異成為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

反思和討論:

通過一學期對學生的教育,班上的學生髮生了顯著的變化。常鑫陽上課專心學習的時間長了,一些不良的習慣有了顯著的改觀,很少聽到常鑫陽的號啕大哭。同學間互相謙讓,互相幫助、關心常鑫陽的人多了。但同時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就是在對這些孩子的教育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家長的教育,而這些家長往往認為教師看不起他的孩子,與教師配合方面較欠缺。他們在平時往往較溺愛孩子,與學校的教育常常發生衝突。此外對這些特殊孩子教育的研究、案例較少。

前蘇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是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給人以幸福,那麼任何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不會給人帶來幸福。”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就要求我們要着眼於“人”的發展,設法為他們搭建成長的平台,從生活中長出靈氣。這就是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實驗的出發點和原則,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標籤: 學生 教育 案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4n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