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子劉子自傳》教學設計(粵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子劉子自傳》教學設計(粵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子劉子自傳》教學設計

《子劉子自傳》教學設計(粵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設計者:黃鈿

教學重點:

1、通過問題設置,培養學生藉助註釋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2、體會人物在逆境中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並積累寫作素材。

教學難點:瞭解“永貞革新”對劉禹錫官場生涯和人生履歷的影響。

教學時數:一課時

佈置課前預習:學生自讀課文,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探究以下問題:

(一)、提出問題,並作探討。(討論,強調以文本信息為理據。)

1.一般來講,古代男子的理想可能是什麼?

“仕”

2.“仕”之後,更高的理想可能是什麼?

進一步“仕”,且“達則兼濟天下”

3.作者是否具有這些理想?

   是。有文中琳琅滿目的官名為據

4.作者擔起這些理想時,肩上有無更多一層重負?

   應有。首段所記之祖先,無一人不為官。作者可能承擔着家族期望,一如《項脊軒記〉中的歸有光。

5. 作者是否實現了這些理想?

提示:找出文中作者就任官職的動詞,用詞語描述作者的'仕途。

作者就任官職的動詞:舉 授 改  調  擢  改  出  貶  (詔)徵  (復)授移  入  轉  等

作者的仕途:命途多舛  宦海沉浮  多貶  多外放  終不得志……

(二)、課文末尾的“銘文”,表達了劉禹錫怎樣的人生感慨?你如何看待劉禹錫的官場生涯?

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為銘曰:

    不夭不賤,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數之奇兮。天與所長,不使施兮;人或加訕,心無疵兮。寢於北牖,盡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時兮。魂無不乏,庸詎知兮!

(我)活了七十一歲。在這患病的時候,自己寫的銘文説:

    沒有早亡也不卑賤,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災多難,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賦的才能,不讓我來施展啊,即使有人誹謗,我也問心無愧啊,躺在這窗子下,我到了終期啊,葬近祖墳,還像活着一樣啊,靈魂無處不到,這怎能知道啊!

感慨:仕途坎坷,“重屯累厄,數之奇兮”--“數之奇,心無疵”

(三)、劉禹錫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這篇自傳是怎樣評價“永貞革新”的?

   傳主對“永貞革新”的評價:

      “(王叔文)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為,人不以為當非。”

小結:這篇自傳寫於會昌二年(842),當時他已重病在身,但仍抱病寫下此文。作者在自傳中敍述了自己的出身和從政經歷,特別是他參與“永貞革新”的情況,他認為“永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確的。他回首往事,痛惜萬分。文末的銘文,表明自己的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受讒遭毀的憤慨,溢於言表,感情真切。

二、賞析劉禹錫的兩首詩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後栽。

與“君子所愛”之梅蘭菊荷比較,桃花似更顯其俗豔,可見作者輕蔑譏諷之意,據説寫下此詩,是作者“詔徵--復授連州”的原因之一。              

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由後兩句讀出作者的不屈精神,據説寫下此詩,是作者“追入--轉蘇州刺史”的原因之一。

三、課外擴展

討論、賞析兩首詩(憑弔劉禹錫二十三年矢志不移的耿介之氣。)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四、補充練習

1、翻譯下列詞語 

丁:指遇父母之喪                 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虞:憂慮,這裏作阻塞講。         擢:提拔 

案:案牘,案件,這裏指公事。     過:交往,相處 

工:巧,善於。                   至是尤劇:到這時突然加劇 

事祕:事情詭祕。                 貴臣:這裏指宦官 

大墓:祖墳 

2、翻譯文中的重點句子

(1)叔文實工言治道,能以口辯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為,人不以為當非。

(2)於是,叔文首貶渝州,後命終死。

(3)不夭不賤,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數之奇兮。

(4)天與所長,不使施兮;人或加訕,心無疵兮。

譯文:1、叔文確實善於談論法治的道理,能以口辯服人。得到重用後,從春到秋,他所採取的革新措施,人們都認為是無可非議的。

2、於是,王叔文首先被貶為渝州,後來又詔命賜死。

3、沒有早亡也不卑賤,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災多難,是遭遇的不好啊。

4、天賦的才能,不讓我來施展啊;即使有人誹謗,我也問心無愧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77de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