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教學論文(人教版教學論文)

教學論文(人教版教學論文)

                             閲讀學法探索

教學論文(人教版教學論文)

內容摘要: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學生閲讀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明確閲讀訓練目標,還要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力爭做到閲讀與理解同步,促進學生感悟文本內容、獲取知識信息、領悟人文思想的能力,使學生情感受到陶冶和教育。因此,我認為高效的閲讀教學課堂,是讓學生成為閲讀教學的主體,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並且發展探究學習,追求創新學習。

關鍵詞:閲讀,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形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1]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應突出學生主體 的實踐活動,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主動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確良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主體意識,是課堂教學的主攻方向。因此,閲讀教學,就是要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

一、自主學習的實踐。

    新課標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2]在閲讀實踐中,我們道德要探索自主學習法。

1、自主學習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

興趣是尋求知識的動力,閲讀興趣是閲讀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索,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學生只有始終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讓其情感活動伴隨閲讀過程,才能有效地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例如在課堂上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習的興趣。

2、課外的自主學習初探

    在上新課前,要求學生超前自學,讓學生蒐集有關的資料,如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故事,作者生平介紹等;也可讓學生根據預習提示自學課文,運用工具書自查生字,新詞,這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尤為重要。這不僅能讓學生初步讀懂課文,理解課文,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篩選信息的能力,擴展了學生的分析辨別能力。養成了這種超前自學的習慣,以後的閲讀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堂的自主學習實踐

閲讀要改變以往那種傳統的由老師安排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的模式,理解課文要堅決改變用大量時間去分析課文內容,老師講,學生記的填鴨式教學,閲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自主能力,走出“串講串問”模式。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過程,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因人而異。因此,在學習中,要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對課文情感的理解,也要強調主觀意識,還要善於激疑,巧留空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讓他們在感興趣的自主學習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例如在教學《外國詩兩首》中的《夜》時,我就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想不到學生的花樣還真多。有的選了讀詩,有的選了改寫詩,把詩改成了“月下靜悠悠,小溪慢慢流。鶯歌歡唱歇,銀裝素夜裹”甚至還有的用《北京歡迎你》的旋律唱了詩。這樣,學生各得其所,積極性大有提高。在自學完了之後,探討每一節詩意時,我沒有作一一分析,而是讓學生想象,描繪自己的畫面。“同學們的思維打開了,想到了“月下嫦娥飛天,閨土刺猹,月下行船看社戲……”不僅豐富了想象 ,也對以往的課文作了鞏固。在新課上完後的作業設計,更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結合先前的想象實際,讓同學們自行寫詩。這下子學生的興趣可濃了,連班裏成績最差的學生就寫出了“暮降西邊紅”的佳句。這樣的學法後,同學們都踴躍寫詩,這在以前都是要老師佈置的。

這樣的自主學習法一改過去教師指導正氣集體統一學習,強調了個體學習,主動學習,還加強了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繫,從整體上提高了語文素養。

二、發展探究學習

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有四方面的需求,探究的需求,獲得新體驗的需求,獲得認可與欣賞的需求,承擔責任的.需求。“關注和尊重學生的需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3]

1、強調自主思維,反思探究,變“學答”為“學問

愛因斯坦曾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是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所以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需要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4]一堂課學生都會回答,這課還有什麼意思呢?一堂課都是師問生答,學生的思維也很被動,設若學生自已去發現問題,然後自我反思,不就有了學生自我的真知獨見了嗎?誠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樣,這才是個性化的閲讀體現。但如果學生自我不能解答,可尋求別的同學幫助,這就是合作中的探究學習了。

2、強調個人見解的同時,引導合作學習

當學生自學質疑完成後,教師應在課堂中建構起立體的信息溝通途徑,促使每個學生參與其中。進行良好的,有效的合作、交流、討論。明代文學家顧炎五説“獨學無友,由孤陋而難成;各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5]的確“獨木難成林”,眾人拾柴火焰才高嘛。學生成績可能是良莠不齊,提問層次也是高低不一,教師若“挑肥揀瘦",就不能很好的面向全體。但可以組織小組式討論,保留下有價值的問題,然後再展示小組成果。還可以在強調合作學習的同時,培養競爭意識。讓學生分小組完成任務後,再在全班進行級別競爭,以督促學生完成高質量的討論。這種模式在現今的教學中已得到充分利用。還有其它合作學習法,如辯論賽、演講比賽、小組作文接力等。課前資料的蒐集也體現了合作學習。

    在閲讀學習中,每個學生既得到了自我能力的鍛鍊,又分享了其它同學的學習成果,不僅豐富了課堂,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在合作中,也加強了每個同學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

3、探索創新學習

陶行知先生早就説過“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他認為是難的就是讓學生形成創造的意識,能創造,會創造。我個人認為,在前面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都是從宏觀的角度來探討閲讀學習的方法。其實,從微觀上講,各種類型的文章,各個學校教學的差異,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千差萬別,學習方式不能單一地定為某種方法,要強調新式學習法,創新學習法。這裏介紹幾種,僅供參考。

A、登門檻技術法,關於登門檻技術,1966年,社會心理學家費裏德曼和費雷澤做過一個“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實驗[6]應用這個實驗技法在閲讀學習中,可以培養低差生閲讀學習的自主性,自信心。學生每天周而復始地面對每篇課文,有的可能早就頭疼了,那麼就讓他們從小小的要求開始,如作是否喜歡閲讀的問卷調查開始,學生都能簡單地答出,等到將結果公佈後,學生會發現喜歡閲讀的肯定要多,那麼既然這樣,不喜歡的學生就會慢慢向喜歡的學生靠攏。再如寫作文,你要他寫千字文,不是把他給嚇倒了嗎,先要他列提綱,然後擴段,由段不就組成篇了嗎?這就是登門檻技術的應用。

B.懷疑閲讀法,就是帶着懷疑所讀文章的完美性的觀點讀文章。用這種方法閲讀,不僅能促使人較為全面地考慮問題、掌握知識,而且能促使人較好地發揮出內在的創造潛能。為了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

C、全世界一年產生知識信息流達70-80億之多,呈幾何級數膨脹的信息對人們原有的接受能力提出挑戰,傳統的閲讀法在人們要求面向未來學習面前顯得束手無策。要高質、高速及時攝取有效的新信息,結構閲讀法便應運而生。根據閲讀單位的大小不同,閲讀一般可分三種讀法:以字為單位進行閲讀叫點式閲讀;以句為單位進行閲讀叫線式閲讀;以段為單位進行閲讀叫面式閲讀。

D、瀏覽Survey、發問Question、閲讀Read、複述Recite和複習Review,這是英、美等國近年來流行的閲讀法,簡稱為“五步閲讀法”。第一步先全面瀏覽,着重看書的序言、內容提要、目錄和書中的大小標題、圖表、註釋以及附錄的參考文獻等。這樣對全書有一個直覺的、大體的印象,知道哪些是新知識,哪些是自己已經掌握的舊知識,以便確定閲讀的重點。第二步是略讀,着重讀黑體字或其他形式標示出來的主要內容(包括難點和重點),並提出問題,用以激發求知慾,使閲讀變成一個有準備的、主動的、批評的過程。第三步即帶着問題深入閲讀,要求反覆細讀,透徹理解全書,弄清每一個不懂的詞語和問題。對專門術語、重點段落、篇首、篇末的關鍵文字,更要注意,以便迅速掌握文章的精髓。做到有疑而入,無疑而出。可通過圈點、劃線、划着重號、寫批語、記讀書筆記、做卡片等手段加深理解,幫助記憶。第四步是複述或背誦,讀完書後,主動、及時地合上書本複述(或回憶)一下讀物的主要內容,可以幫助集中注意力,發現閲讀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當然,大部分內容並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回憶,而只要概括出主要的內容即可。有時你回憶出的東西很少,説明你學得還很膚淺,還有很多漏洞,得回過頭來彌補一下。第五步就是複習了即根據每次回憶中所發現的問題和熟練的程度,隔幾天做一次有選擇、有重點的複習。要加強記憶,重複學習得掌握時機。根據遺忘先快後慢的規律,一般説來最好安排在第一次學習後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後,分次進行。如此多次重複,猶如“水滴石穿”,何愁大腦不留下清晰穩固的痕跡?

E、劉炎春;淺説"梯讀法"[N];中國教育報;2000年 

閲讀是語文教學中的半壁江山,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語文課的閲讀教學尚在探索中,歷代教育家也沒有奉為經典的閲讀法。由此看來,閲讀是一個長期的、積累的、探索的過程。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閲讀學法,更是搬門弄斧,更多更好的閲讀教法,學法還要靠全民的閲讀實踐去探索。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z]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7

[3]鍾啟泉,崔允,張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Z]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4]張念宏主編,教育名言大全[Z]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191

[5]張化萬,閲讀課要讓學生自主探索[J]福建教育,2001(4)

[6][美]J.L費裏德曼等,社會心理學[M]高地等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

 

標籤: 教學 論文 人教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40q9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