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汪曾祺《午門憶舊》導讀

汪曾祺《午門憶舊》導讀

汪曾祺的散文創作深受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影響。他的文本主要的美學魅力,就在於綿綿不斷地傳達着傳統文化信息,特別是隱含着俗文化的精神傳統。

午門憶舊》這篇散文名為“憶舊”,實際上卻主要是關於午門建築的諸多掌故的介紹,因而散文的主體部分不是人事,而是舊物。

作者首先從建築學、從宮廷氣勢的角度介紹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總體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故宮的正門,是真正的‘宮門’。進了天安門、端門,這只是宮廷的前奏,進了午門,才算是進了宮。有午門,沒有午門,是不大一樣的,沒有午門,進天安門、端門,直接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像一件衣裳沒有領子。有午門當中一隔,後面是什麼,都瞧不見,這才顯得宮裏神祕莊嚴,深不可測。”

午門有什麼作用呢?舊戲和評書裏常有一句話:“推出午門斬首!”哪能呢!這是編戲和編書的人想象出來的。根據作家的一番考證後,他認為,午門的用處大概有這麼三項:一是逢什麼大典時,皇上登上城樓接見外國使節。二是獻俘。打了勝仗(一般都是鎮壓了少數民族),要把俘虜的代表人物押解到京城來。第三,是在這裏舉行廷杖。廷杖,就是在朝廷上受杖。不過把一位大臣按到在太和殿上打屁股,也實在不太像樣子,所以都在午門外舉行。

《午門憶舊》這篇散文名為“憶舊”,實際上卻主要是關於午門建築風格和功能特點等方面諸多掌故的介紹。因而散文的主體部分不是人事,而是舊物,敍述者的`情致便在對於舊物的描述中隱隱地透露出來了。讀者可注意這篇文章與一般“散文”的差別,並細心領會作者在狀物、敍事時文字的特色。

全文可分為五個部分,除開頭、結尾外、中間三部分為:午門建築、午門功用,午門暫作歷史博物館。

作者以閒談的態度,敍寫當年在紫禁城午門的一段生活,追憶舊日的自然景觀 、軼聞掌故,風物人情,將雅與俗兼容幷蓄,合二為一,敍述者的情感在對於舊物的描述中隱隱地透露出來,是一篇很耐讀的“憶舊”散文。

文章情感誠懇親切,而略帶苦澀頹唐的情致和悲愴蒼涼的憂患意識(請讀文章最後兩段文字,細細體味)。

這篇文章的語言文字、娓娓而談,不事雕飾,清新典雅而又不失怡然自得,灑脱、通俗的散談之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2v99m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