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讓學生的心靈在語文中飛翔--淺談語文教學中主體意識的迴歸(網友來稿)

讓學生的心靈在語文中飛翔--淺談語文教學中主體意識的迴歸(網友來稿)

封勇

讓學生的心靈在語文中飛翔--淺談語文教學中主體意識的迴歸(網友來稿)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新課程環境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主體性是人類文化在個體身上的積澱,是人類進化的結果,而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不僅僅是教學的對象,而且是教育的主體,這是現代教學論關注的核心問題,也是現代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的課題,作為語文教學不僅研究主體,而且要更多更好地讓學生迴歸主體、發展主體。

所謂“迴歸主體”,即是把傳統教學中被教師“一言堂”所奪走的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以實現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發展主體”,即努力實現學習主體各方面素質的生動、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迴歸主體是發展主體的條件,所以主體性教育應該終身性。

中學語文作為母語教學,在主體性教育上擔負重任 ,因為“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因此,語文不只是一種交際工具,還是民族思維方式、思想品質、精神風貌等的體現,所以,語文教學應迴歸主體,發展主體。再聯繫傳統語文教育看,早就高喊“放學生自由、讓學生自主”,而實際上被應試教育、升學壓力、各種競爭等限制,其實還是“先生講,學生聽”的一種“淘汰教育”、面向少數人的教育。在這種歷史久遠的傳統教學實踐中,學生成為主體這一問題曾被重視,但沒有得到真正的實現,因此,我們提出“迴歸”,這是面對傳統教學的時弊與當前教學改革的實際而提出的。這應該是課堂教學改革永恆的主題,也是一種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指導思想。那麼應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迴歸主體,發展主體”呢?這個問題認識容易實踐難,這就充分反映了課堂教學改革的艱辛,下面從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是實現“迴歸主體,發展主體”的關鍵。

我們在考察當前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不難發現,為數不少的老師把轉變教育思想仍停留在認識階段,較少的人步入到實踐階段,這主要表現在教師教育思想上的人才觀與教育觀的制約行為上。如當你認為只有升上大學的人才是人才,那麼必然會使你的教育面向尖子生;相反的,如果你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是21世紀的人才,那麼你的教學會不自然的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差生。另外,由於認為唯有考分、升學率才是教學質量的標誌,必然會使你的教學陷入重知識輕能力,重智育輕德育的誤區。所以説教育的現代化,首先應該是教育思想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思想不轉變,不落到教學實踐上,那麼將永遠沒有真正的課堂教學改革。

二、在語文教學中實施主體性教育,必須重視教學策略的應用。

發揮學生主體性,具體講就是要使學生體驗到學語文的愉悦,從對具體學習的興趣轉化對語文知識的內在聯繫及其規則的探求,這就實現了學生的“迴歸主體,發展主體”,要培養這種主體意識,主要有以下幾種策略。

(一)、語文教學應民主化,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育人,而當前語文教學往往把教學目的定位在知識傳授上,而忽視了“育人”這個根本。因此,師生關係毫無平等可言、無民主可言。那麼在教學中,必然要重視“學生”這個主體,特別是語文的文學作品,由於不同的接受,學生極易產生見仁見智的不同理解,這就更需要民主性,更需要發展學生的人格意識與創新能力。這一點從於漪、魏書生等名師身上得到充分體現。

因此,教學民主是現代民主意識在教師身上的美麗折射,是在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粲然的雲彩,它要求教師放開師道尊嚴,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充分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二)、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習動機總是與個人的需要和追求直接聯繫的,如果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自己的需要與追求,那麼他們就會產生學好語文的內在動機。俗話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而教法的優劣主要在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老師講的繁,學生學的累的狀況。採取生動形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愉悦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他們求知的慾望,從而使主體意識得以體現和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發展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方面。

當前的語文教學受升學、考試壓力影響,就過分重視知識的傳遞與接受,而忽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開發,使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習慣,我們都知道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有了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習慣,人的主體性發揮才有質量和效益。因此,思維訓練是培養學生主體性的基礎。當前語文教育應側重於這一方面,使學生在沒有教師“教”的前提下,能自主地“思考”,自主地學習,充分運用好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

(四)、實踐先進的語文課堂教學思想-- “先學後教”。

“先學後教”的含義是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上,鼓勵學生先自由學習,如果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疑問,就鼓勵、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個人探究式或小組合作後仍存在問題的,教師才去教學生,這裏的“教”,就是和學生一起去探討問題、交流對話。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習慣於自己先提出問題,然後要求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去讀書。這種方式有時固然能引發學生思考,但教師的問題不一定就是學生的問題,並且這種以教師提問先入為主的教學方式,容易束縛學生的情感指向和思維路徑,有時可能產生誤導,得不償失。倒不如讓學生在自由閲讀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之後,能自己解決的可由學習小組討論解決,小組也不能解決的,可全班共同研討,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須注意:一是要發現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價值,也要給他百分之百的鼓勵,幫助學生完善對問題的表述,把問題提得更加明確、深刻;再就是通過有效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問題,提出新問題。教師固然要“解惑”,但更要“設惑”,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循環狀態,這樣才能真正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

三、教師素質的提高也是實現學生“迴歸主體”的前提。

隨着教育改革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沒有學校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就不會有好的教學質量我們應樹立“育人百年大計,興師千載功績”的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在不斷更新,我們不能再一味教書、講教參,要讓學生動起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那麼自己必須有良好的素質和淵博的知識,我們不再是“給學生一滴水,我們應有一碗水,一桶水”的觀念,而“應有一湖水,有流動不停的水”,才能適應學生的需要,才能面對現實21世紀的人才的培養。所以,努力地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才能讓更好學生充分發揮自我、迴歸主體。

“流水不腐,户樞不蠹”,讓學生的思緒流動,讓學生的心靈在語文中飛翔,讓學生的主體意識活躍起來,那麼就讓他們“迴歸主體,發展主體”吧!我們希望這種學生主體意識的迴歸成為新課程環境下新課堂教學的模式,變任務型、應試型的語文課為自主性、體驗性的語文課,我們期望語文課堂教學的花壇再次開出萬紫千紅的花朵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xne4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