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淺談作文事例材料的展開

淺談作文事例材料的展開

作文是高考語文的重頭戲,長期以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為了避免在高考作文中無話可説,學生、老師甚至包括家長都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作文事例材料加以應對,但效果卻並不明顯。原因何在?或用例老套流俗,或簡單堆砌,或挖掘不深……總之,是不知道該怎麼展開。筆者認為,事例材料是作者思想觀點站立的依據,是情感志趣迸發的觸點,是文章中心主旨匯聚的河牀。作者在掌握了大量豐富而生動的事例材料的前提下,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展開方法並經常加以嘗試,一定能夠寫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淺談作文事例材料的展開

方法一、述評結合  

“述”即客觀敍述、描述,“評”即主觀評價、評析。在寫人記事的記敍文中,對人物、事件進行生動敍寫後,通過要言不煩、切中肯綮的幾句精短議論抒情表現出人物的突出品質或鮮明個性,揭示出事件藴含的深義或道理,既是對人物思想性格和精神風貌的總體感受與評價,也是對事件本質內涵的深入開掘與解讀。述後之評是由形到神的昇華與提煉,是情意之凝聚,是主旨之迴歸。因此,畫龍點晴、卒章顯志是一般記敍類文體慣用的事例收束方法與技巧。述評結合,敍議相生,手法靈活,不一而同:可先敍後議,先議再敍,或者夾敍夾議。對於議論文而言,在提出鮮明觀點後使用事例材料進行分析論證中,一定要緊密扣合觀點,巧妙切入材料某一角度,對事例解剖、評析,揭示出材料和觀點在某一方面的契合點,如此方可達到論據支撐論點,觀點和材料水乳交融之論證效果。那種觀點加材料、油水分離式的機械疊加論證是膚淺而乏力的。

方法二、正反結合  

在議論性散文或議論文中,正反結合的用例技巧包含兩層含義。首先從對單則事例材料的使用來看,根據寫作需要,既可以在深入挖掘材料的潛在內涵後,截用材料傳統正面的意義來詮釋與之相聯的一個觀點,也可以採用“反彈琵琶”的逆向求異思維,運用它的反面意義來佐證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橫看成嶺側成峯”的正反兩用材料使用手法主要適用於現實生活中人們眾説紛紜、見仁見智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和事件,那些耳熟能詳且又頗具爭議的歷史人物、事件、傳統典故或用現代觀點加以審視能重新解讀出新義的成語、熟語事件。如對於屈原懷石沉江之死,既可以視之為追求理想、堅韌執着或捍衞生命尊嚴、堅守人生價值的正面典型事例,也可以把它作為奮鬥中不懂得變通,成功路上不知曉進退的反面“教材”。一例多用,拓寬了材料積累渠道,豐富了材料存儲倉庫。一事雙義或多義,開拓了認識角度,激活了思維視點,使文章立意新穎並且深刻。其次,正反結合的用例方法還體現在對不同屬性材料的運用上。正反審視、辯證思考是寫作論辯説理類文章必不可少的一種基本思維品質。認識問題既要考查其歷史侷限性,也要瞻顧其現實意義;看待事物既不能抹煞其積極作用,也不能對其消極影響視而不見。對同一問題或現象,只有一分為二分析,正反結合用例,才能把認識的眼界打開,把思維的觸鬚伸向縱深,從而使論據廣博而深刻,使説理絲絲入扣,鞭辟入裏。如寫作以《好奇心》為題的議論文,既要從正面剖析好奇心的真正內涵,並舉出古往今來因強烈的好奇心而有所成就的典型例證,同時也應以冷峻而警省的反面事例擲地有聲地正告人們:我們所倡導和弘揚的好奇心不是平庸的“獵奇”,不是以無聊和淺薄的心態去“發掘”別人的隱私和痛苦,或以可笑和愚昧的衝動去惡搞科學,踐踏真理。  

方法三、點面結合  

“點”和“面”在不同文體中,其含義各不相同,事例材料使用的方法也彼此有別。在記敍類文章和敍事性散文中,“點”是對事件細節的再現與刻畫,是對生動場景的渲染與描寫。一枝一葉總關情,微言微行有真意。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體現於細節,情感價值附着於細節,細節傳真情,細節動人心。因此,對於敍事類作品而言,注重事例細節的價值,提升敍寫對象細節的表現力,是化平淡為神奇的一種基本藝術手段。“面”則是敍述類文章中概述事件主要經過、簡要交代內容大意的一種用例手法。非“面”無以博文,無“面”不足深情。對於議論性散文或議論文而言,“點”是闡述觀點、分析論證時用作事實論據的一兩個富有代表性而又較為具體的事例。“點”的事例運用法是狙擊式的各個擊破的論證策略,它使論據更直觀,形象性更強,論證更有效力。“面”是與觀點或情感具有本質關聯且材料之間富含相似性、邏輯性的一組概括性事例。“面”的事例運用法是集中火力破解論點的論證手段,是運用聯想發散思維來組合事例,從而抒情達意的鋪排點染,它能拓展作者視野,增加文章容量,彰顯排山倒海般的論證力度,蓄積振聾發聵的深厚情理。如在一篇名為《向陽花木難為春》的高考議論文佳作中,考生為了證明“如果向陽花木得到的陽光太多,反而抑制了它們的生長”這一觀點,在舉出漢景帝時期樑王劉武,自幼無功無德卻倍受文帝溺愛,驕橫跋扈,結果受誅而自毀前程的“點”上的單個事例材料後,這樣從“面”推論歸結到:“這樣的例子當然不止一個。劉備溺愛阿斗,丟掉了一生的基業;闔閭放縱夫差自大,吳國由盛而衰;靈帝縱子玩樂,晉國滅亡”。事例由“點”及“面”,論述由淺入深。  

方法四、遠近結合  

遠近結合即古今結合。從一定意義上講,歷史是現實走過的背影,今天是昨天前行的步伐。昨天的事理和情感雖歷經歲月的阻隔和塵封,然而在某些方面卻和今天具有相似性,甚至是同一性。在説理類或抒情類文章中,運用古今事例結合,彼此相得益彰之法,既可使材料更具包容性,説理更含普遍性,也可使抒情主體“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精騖八極,心遊萬仞”,從而營造出一種“獨與天地精神共住來”、只願宇宙萬物入我懷的移情性和共鳴性相生的審美藝術效果。在綜合運用古今事例説理抒情時,應根據行文思路和結構安排,注意事例穿插佈局的時間順序和條理性,如可由古及今,或以今溯古,不可一會兒談古,一會兒論今,時空倒置,思維混亂。高中課文《漫話清高》一文,作者 金開誠 先生在漫談“清高”這一話題時,先揭示出古代封建社會中“清高”的內涵,然後舉出許由、陶淵明等純正清高的事例説明清高應有“實”和“名”之條件和特徵,再以李白和孟浩然為例指出評定“清高”的標準既嚴格又模糊,最後水到渠成地引出當代對“清高”的認識和存在的必要性,剖析由古到今,文脈清晰,闡述自遠而近,文意暢達,可謂古今結合論述之典範。  

方法五、內外結合  

“內外”主要指文中所用事例材料的空間範疇而言,從材料地域特徵來看,既有較為熟悉的國內材料,也有新奇的異域事件;從材料原始出處來分,既包括課本內作品提供的文中人物素材,作者素材,文學、歷史或成語等各類典故,也包含課本外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特色的鮮活材料。在議論性散文或議論文寫作中,運用內外結合、東西合壁的材料組合方式,使情理因附含廣泛性、代表性事例材料的依託而更具説服力、感染力。運用雙管齊下、內外兼顧的材料選用方法,既可大量引進社會和時代的活水,凸現材料的新穎性、社會性,充分顯現文章強烈而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時代價值,從而無形中增強了文章的關注度和可讀性,又可借課本説事,以經典入文來提升作品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底藴。在近年高考作文中,不少考生通過巧借活用莊子、蘇軾、李清照、史鐵生等詩文作者以及項羽、蘇武、諸葛亮、岳飛等文學形象寫出了十分優秀的考場佳作。如陝西高考滿分作文《冷香飛上語文》這樣來化用課本素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語文從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語文被當陽橋頭的張飛一聲吼出,語文從憂國憂民的范仲淹的筆端流出,語文在潯陽江頭琵琶女的琴絃上回蕩。”對不少平時閲讀量不足,視野狹窄,積累單薄,“無米下鍋”的學生而言,如何積極挖掘(使用不可人云亦云,貴在個性化悟解)、有序梳理無限的課本資源並靈活運用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事例素材,是寫作中不容小視也大有可為的研究課題。  

方法六、小大結合  

“小”指作者自已或他人在各類生活空間親身體驗或耳聞目睹的日常瑣事或平凡小事。以小事為材,可增強説理的生動性,認同感,可渲染情感的真摯性、感應性。一般而言,以抒發個人主觀感受、表達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獨特認識和深刻體驗的文章可用細微小事入題綴文,如記敍文、敍事或抒情類散文、日記、書信體等。“大”指超越個人小我,抒寫無限大我的比較重要、有價值的社會生活材料。“大”既是題材外延豐富的需求,也是作品內涵深廣的“吶喊”,更是作者胸懷寬廣、文章大氣的不凡表現。“大”能深文,“大”可見志。然而翻開當前中學生作文,我們卻會經常感受到這樣一番“氣象”:選材件件有小我,瑣屑之事不離口。國計民生從來無,坐井觀天作文章。尤其是議論文寫作中,很多學生看待問題僅從自我角度出發,率性而為地使用雞毛蒜皮之事來解證觀點,而不會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角度運用聯繫的觀點分析問題,在選材用材時,不會運用推己及人,由個體到羣體,由團隊到民族國家甚至人類社會這些深度材料來由此及波、由表及裏地表現重大深遠的嚴肅主題。大我材料的缺失,其直接原因在於認識的低幼傾向,其深層根源卻是個人主義哲學的肆意氾濫,是世界胸襟的嚴重封閉。此種用例之弊,只有從技術層面上逐步提升察微知著、言近知遠的思維水平,在精神境界中涵養“憂以天下,樂以天下”的高尚人文情懷,大力修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人文品格,方可徹底化解之。如2008年上海高考滿分作文《他們》的作者,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易被公眾忽視和淡漠的邊緣化羣體--農民工子女,生動而細膩地摹寫了他們酸楚的生活和艱難的學習環境,言辭懇切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關愛和感動,並在文末大聲疾呼地喊出了“他們,終將成為我們”的熱切期盼和美好願望。試想如果沒有平時大我境界的追求和鍛造,沒有厚重大我精神的滋養和激發,作者能在有限的時間和場合內寫出如此讀之似淡、品之卻深的“大我”之文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7xe4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