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開放性語文教學營造和諧課堂(必修)

開放性語文教學營造和諧課堂(必修)

郎溪縣茶場中學    嚴景北

開放性語文教學營造和諧課堂(必修)

內涵:《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儘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課文生動活潑,很多課文提供了思維訓練的媒介,可以啟發學生從中受到很多啟發。因此語文學科在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方面的條件得天獨厚。

語文教師應將教學過程變成一個意義重組與再生的過程,將課堂變成碰撞思維,激發潛能,陶冶情操的場所。收放自如,才能最大限度的給學生以自主的學習機會,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探究意識,使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發展。因而如何提高識別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計地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創設自由的思維運動空間,設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發展自我,開拓創新,已成為教師的一項艱鉅任務。

建立開放性的語文教學,就是要逐步減少教學的強制性和劃一性,增強教學的選擇性和開放性,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大力推進教學活動由教向學的轉變,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之上,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師生的角色定位

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大大加強了探究式學習的比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處理好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之間的關係,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情境,合適的階段,開展非指導性學習。

1.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忠實支持者。教師的作用從傳統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轉變為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夥伴或合作者。

2.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幫組者和引導者,應當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3.學生的角色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構建者。學生應面對認知複雜的真實世界的情境,並在複雜的真實情境中完成任務,因而,學生需要採取一種新的學習風格、新的認識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識與理解的建構者的心理模式。

開放性的課堂教學

1.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而合理科學的教學內容立足於教材。

教材是我們教學生的“材料”,並非我們教學的“內容”。任何教材都有其侷限性。現行語文教材篇目有講讀和自讀之分,對講讀課與自讀課文的劃分有一定典型性與普通性,但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的側重點的不同,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思想實際、興趣特點的實際等予以適當的調整,把自己認為有講讀價值的自讀課文作以講讀的處理,對一些認為講讀價值不大的課文完全可以作自讀處理,甚至甩掉不管。

語文的精髓藴含在一切優秀的詩文中,因而語文教材的篇目的選擇無不具有相對的隨意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在課本的基本篇目的基礎之上,適當的選擇一些優秀的文章,尤其新課標中推薦的篇目,以及根據各地、各校編輯的校本課程,讓它們也能進入我們的課堂,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2.教學設計的開放性

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對於教學設計過程模式,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所設計的教學系統使開放的,教學過程是動態過程,涉及到的如環境、學生、老師、信息、媒體等各個因素也都處於變化之中,因此教學設計工作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在利用模式設計教學時,應根據不同情況的要求,針對不同的實際問題,決定設計步驟,確定從和入手,重點解決哪些問題,創造、開放性的進行教學設計工作。

教學設計主要是為了學生主動學習和知識建構,創設一種真實而複雜的學習環境。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傳授者和灌輸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學生不再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和外部刺激的簡單反應者,而是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的知識建構者;教材不再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依據和重要載體,而是學生知識建構的認識客體和學習活動的認識對象;媒體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工具、手段和方法,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認知、交往、寫作的工具、手段和資源。更要注重情境的多樣性,協作的多向性和資源的豐富性。

如果採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教學課堂會多出不少出乎意料的變化,必須根據學生的反應適時調整。因此,教學設計就不能像傳統教學設計規定得那麼具體和確定了。只能預設教師的行為,很難對課堂上學生的行為進行預設,只能是有一個大致的設計,更多的還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課堂教學的進展。

3教學形式的開放性

教師的“教”是服務於學生的“學”,所以,教學形式的開放性就意味着學習形式的開放性。

“自主、合作、創新”是新的學習方式,也是開放性的教學方式。不管你是接受學習還是自主學習,也不管你是個體學習還是合作學習,都要體現這一種精神。學習過程中學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確的目標追求,不斷的反思和檢視自我,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要完成的學習任務,積極地尋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這樣內在動力的支持去達到目標的實現。這樣的學習形式和教學形式是有效的。

4.教學手段的開放性

“教無定法”。教法的優劣,關鍵在於看它是否開放了學生的思維,是否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手段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手段讓學生的腦子真正地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馳騁開去。

一切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開發學生創造潛能的教學手段,我們都可以合理科學地借鑑和運用。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等實踐能力;多媒體技術可以讓課堂更生動、更直觀;室外寫生可以讓學生實地感知和真實表達;“無序”課堂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合作精神……凡此種種,只要是為教學服務,只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合理的運用,會讓語文教學效率更高,讓學生學習知識更快,讓學生的思維更活躍。

總之,語文教學的開放關鍵在教師思想觀念的開放,只有思想開放了,才能多角度、全方位的實現語文教學的開放,才能為學生的發展開闢更為廣闊的開放空間,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與創新精神。也只有面向全體學生,實施開放性教學,才能營造學習的和諧、師生的和諧。否則,閉門造車,和諧課堂也純屬無稽之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4yrx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