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高考作文訓練的有效途徑初探(人教版教學論文)

高考作文訓練的有效途徑初探(人教版教學論文)

     高考作文訓練是高三語文複習的重頭戲,如何導演好這齣戲是高三語文老師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認為,在指導學生進行高考作文訓練過程中,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結合,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

高考作文訓練的有效途徑初探(人教版教學論文)

    一、審美訓練、創新思維訓練與作文程序訓練相結合

    平時的作文訓練,一般以課文文本為範例指導學生作文,讓學生在模仿中鍛鍊寫作思維、體認寫作規律,這種鍛鍊與體認粗放而零散,而且受選文文本的束縛和生活閲歷的限制,思維品質低,難以創新,美文佳篇少而又少。因此,高三語文複習中的作文訓練,不能走老路,更不能走過場,而應該精心設計作文訓練序列,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系統性作文訓練,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作文的一般寫作規律,活躍寫作思維,提高思維品質。那麼,如何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呢?

    首先,按作文程序安排作文訓練序列,即按審題立意、選材用材、謀篇佈局、語言表達四個寫作程序安排作文訓練課時,每個環節留足2-4次作文時間,作文訓練時,既要激活學生原有的寫作經驗,又要用系統的寫作理論充實學生的寫作知識儲備,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寫作程序中每個環節的操作要領,而且在作文時靈活自如地把幾個環節貫通起來。每次作文,既有環節上的操作要領訓練,又有整篇作文訓練。如第一次作文,先安排命題作文的審題立意訓練,同時完成一篇整篇命題作文,不過每次作文有所側重而已。

    其次,審美訓練、創新思維訓練貫穿於每個環節訓練中,即把審美訓練、創新思維訓練與作文程序訓練緊密結合起來。如在審題立意這個環節的訓練中,要充分利用每個命題或設題材料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審美感受與理性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化審美體驗和創新潛能,形成新穎深刻的主題。像以“鏡子”為題的命題作文,指導學生審題立意時,先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確定立意的方向和角度,如果把“以人為鏡”作為立意的切入點,那麼就要引導學生回味有關對人的審美感受,人有外在容貌美與內在品格美,外貌有自然美與裝飾美之分,品格有高尚優美與悲壯美之別。進而啟發學生思考:人生的追求是什麼?是追求假惡醜,還是真善美?又如何去追求?思考的結果很顯然,人生的追求當然是真善美,求真求善求美的途徑當然是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工作實踐,什麼樣的行動與實踐才能求得真善美?當然是古今中外的先進優秀人物的人生奮鬥歷程中的所作所為。至此,審題立意的任務便完成了,學生也就明白:“以人為鏡”就是見賢思齊擇善而從。把這個觀點分解為三個分論點便是:以先進人物的追求為指南,積極進取,讓人生之花燦爛;以先進人物的品行為榜樣,完善自我,讓人生之樹常青;以先進人物的奮鬥歷程為參照,全力拼搏,讓人生之果豐碩。這在立意上不僅有了繼承,還有了創新,實現了立意創新。在其他三個環節的訓練中則把材料創新、結構創新與語言創新的訓練貫穿其中,指導學生積累創新作文經驗,寫出創新作文高分作文。

    二、文體訓練與作文程序訓練相結合

    學生作文有一個通病,就是文體特徵不明顯。學生作文中常出現下列令人頭疼的現象:敍事寫人的文章抒情議論的文字多於敍事寫人,寫景抒情託物言志的文章抒情的篇幅大於寫景詠物,而議論文中又大量穿插個人瑣事。如何克服這種作文毛病呢?分別寫1-2篇記敍文和議論文是不能湊效的。把文體訓練貫穿到作文程序的每個環節中,即把文體訓練與作文程序訓練結合起來,也許效果好些。

    一是按文體要求選材用材,按文體特點謀篇佈局。仍以《鏡子》這篇命題作文為例,如果把它寫成記敍文,選什麼材料合適?寫成議論文又選用哪些材料呢?寫記敍文怎樣安排段落層次?寫議論文又怎樣謀篇佈局呢?作文前要讓學生明白:無論記敍文還是議論文,所選之材必須真實可靠,最好是真人真事真景真物;記敍文的人、事、景、物必須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親身經歷,最好是他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獨特而新奇的;而議論文的人、事、景、物則必須是人們熟悉的,最好是家喻户曉但別人未曾引用過的。因此,把《鏡子》寫成記敍文,則取材於自己周圍的人與事,把生活中能指引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人物(鏡子)作為描寫對象,把他的事蹟作為寫作素材選用;如果寫成議論文,則要選取古今中外先進人物求真求善求美的事例作為素材(論據)選用。至於具體選用哪些材料,一要圍繞審題立意時確定的中心,二要能突出這個中心。謀篇佈局,議論文可按三段論即提出問題(引出話題,提出中心論點)-----分析問題(舉事例、分析説理)--解決問題(照應上文,下結論)來構思行文;記敍文則先確定敍述線索,以時間先後或空間的轉換或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為序,選取所寫對象能作為自己的榜樣的事例、生活片斷或細節,可按求真、求善、求美三個部分確定段落層次,開頭結尾遙相呼應,力求構思新穎別緻,行文流轉自如。

    二是指導學生按自己積累素材的特點選擇作文文體,使材盡其文,求得內容充實豐富。學生作文選擇什麼文體來寫也是一件犯難的事情,尤其是考場上。因此,在高考作文訓練中,要引導學生善於根據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特點選擇文體,如生活閲歷較為豐富,平時留心觀察周邊的人和事,所見人、事、景、物鮮明生動,而且又擅長敍事寫人,那麼多寫敍事文體;如生活閲歷簡單,周邊的人物事件不甚瞭然,而古今中外名人事例心中有數,且擅長舉證析理,那麼多寫議論文體。如果考場作文沒有文體限制,更要依此確定作文文體。總之在文體的選擇上要揚長避短,充分挖掘自己的生活積累,使材盡其文,言之有物,內容充實豐富。

    三是指導學生依文體特點恰當運用表達方式,力求語言精練簡潔,表達準確生動。記敍文與議論文都要敍述事實材料,但怎樣運用記敍這一表達方式卻截然不同。記敍文的記敍要詳盡具體,記敍中應有形象逼真的描寫,而議論文只需概括敍述,即使寫細節,也點到為止。同樣議論的運用也各有千秋,記敍文的議論是畫龍點睛揭示主旨,是簡潔而含蓄地流露思想感情,議論越委婉含蓄,文章就越有感染力;而議論文的議論則是對所敍之事進行分析評説,不能隱含,不能蜻蜓點水,而要深刻透徹,評析闡釋越深透,所敍之事越能彰顯道理,文章也越有説服力。表達方式選用得當,語言特色也就明顯了,記敍文的語言簡潔清新自然生動,而議論文的語言則簡明準確富於雄辯。

    四是指導學生用同一個題目寫不同文體的作文這一方式來進行同題多作訓練,讓學生切實體會並掌握不同文體(尤其是記敍文與議論文)在審題立意、選材用材、謀篇佈局、語言表達上的不同特點,讓學生清楚自己所擅長的文體,以便在考場上作出果斷選擇,而且能夠揚長避短,寫出高分作文。

    三、閲讀鑑賞訓練與作文訓練相結合

    平時作文訓練,往往是“以讀帶寫,以寫促讀”,這種讀寫結合的訓練方式因效果明顯而被大多數老師所採用,而在高三語文複習時,這仍然是一種有效的訓練途徑之一。不過,複習的讀寫結合,不再是課文文本的閲讀與單元作文訓練的結合,而是現代文閲讀鑑賞訓練與作文訓練相結合,更具系統性與集中性,通常通過以下兩方面的對比訓練來實現“以讀帶寫,以寫促讀”。

    1.社會科學論文閲讀鑑賞訓練與散文閲讀鑑賞訓練相對比。如通過比較兩種文體閲讀中所要把握的內容的不同,引導學生體會寫作議論文與記敍文在立意、選材、構思行文等方面的區別,社科文閲讀時要把握的主要內容是:解説闡釋的對象及其特徵,關涉全篇的主要判斷(觀點),引述的材料,觀點與材料的關係,表達意念與語言材料的關係等。而散文閲讀時要把握的主要內容則是:文中刻畫的人、事、物或景具有怎樣的特點,文章分幾個方面、幾個階段來寫,文章主題與作者的情感態度等,兩相比照,學生自然能瞭解兩種文體的異同,寫起作文來也就不會走調走樣。

    2.選文與自我作文相對比。語文複習的選文往往具有典雅厚重的特點,無論思想內容還是表達技巧,都可作學生作文的典範,因此,在閲讀鑑賞訓練中,適時切入學生的自我作文進行對比分析,學生不僅能明瞭自己的差距,還能找準自己的努力方向,激起寫作欲求,寫出使自己也令別人滿意的作文來。

 

歐陽中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38m8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