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藴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

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麼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

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讀通句子,正音。

⑵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繫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⑶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⑷反覆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⑸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⑹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⑺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指名讀:

正音:伏。

⑵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⑶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⑷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着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並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整21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走協調有序理所當然

背……過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猛漲、褲子、平穩、平衡、聯結、清波盪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温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樑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導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讚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樑,而想念起家鄉小河裏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麼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麼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為什麼搭石留給作者這麼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着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並提出自己通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並寫上旁註,説明為什麼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麼是“搭石”?

2.作者圍繞着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為什麼要寫家鄉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佈局;“惰”右上角是“左”;“序”裏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並擴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複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薰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並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説説你眼前浮現出什麼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台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風景”是什麼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彙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後一段話的意思?

(2)讚頌了搭石什麼精神?聯結着鄉親們什麼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讚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讚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説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課後延伸,拓展

六、板書設計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藴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沒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讓世界充滿愛》、《愛的奉獻》。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出示課件。

(課文插圖。)

1、師述:

我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六個小村莊分佈在小溪的兩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脱鞋綰褲。進入秋天,天氣變涼,過小溪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於是,有好心的人們就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解決這個過小溪的問題。瞧,這就是搭石。

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

21、搭石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作者為什麼要寫它呢?請大家放聲讀課文2~5自然段,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新的發現的。好,放聲讀吧!

(學生自由地讀書。)

2、有新的感受嗎?

3、同學們,難怪作者説“搭石,構成了──學生回答(家鄉的一道風景)”。

4、通過讀書,你們覺得這道風景怎樣?板書:

5、你們覺得這美用什麼感受到的?

三、學習課文、彙報學習情況

好,我們用心去讀課文,去感受,請拿起筆再默讀課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動你的地方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寫上你的感受。好,開始吧!

1、學習第二段:

⑴你從什麼地方感受美?感受什麼美?

學生回答時説話完整:我從第二段這個地方感受美、讀出句子來、再談體會:從這裏我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

⑵出示句子: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⑶請同學們讀讀這句子,想象一下:

①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裏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②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心裏會怎樣想怎樣做?

③滿意離去時,心裏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想好了,兩人小組進行討論也可以表演。

⑷彙報想象的情景,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小結:同學們想象得很豐富,是呀,老人多麼為他人着想啊!請看“無論怎樣”“只要”“一定”“他上幾個來回”“知道滿意才肯離去”這些詞寫得很生動,讓我們感受到為別人着想急的美,所以把這些詞讀得更美。誰來讀?請大家聽後評議。

⑸如果你發現這搭石不平穩,你會怎麼做?你不怕耽誤了時間嗎?我們再來讀讀這種美吧!想讀得站起來讀吧!

2、學習第三段:

⑴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受美?感受什麼美?

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它他的聲音,向輕快的音樂;輕薄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⑵師配樂範讀《讓世界充滿愛》,請大家邊聽邊感受畫面的美,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⑶這畫面美嗎?誰來説説這是怎樣的畫面?

⑷對,這畫面美就美在人們走在搭石上動作協調有序,美在像輕快的音樂,美在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美在構成家鄉一道風景。這麼美的畫面,大家動情地美美地讀讀吧!

(配樂齊讀。)

3、學習第四段:

⑴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同學們,這段話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閃爍着美好的思想,散發着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裏的純樸的人們,互相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⑵“理所當然的事”什麼意思?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理所當然的事”?

⑶文中“理所當然的事”指哪些?你從這兩件事例中感受到什麼?

⑷指導讀:

同學們,“理所當然”這種美的確讓人感動,你能讀得讓人感動嗎?指名讀,讀後評議。

師小結:我也聽出來了,這是一種讓人感動的美。

4、學習第五段:

⑴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以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⑵同學們,讀到這裏,你覺得搭石還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

⑶請齊讀最後一段,讀後談談你對這段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師總結:

(配樂):一塊塊、一排排大事,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2、請同學們再一次一起帶着美好的心靈讀這一段話吧!

五、交流會以及小練筆

1、作者真實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擺搭石的事介紹得具體,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真情。同學們,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嗎?讓你感受到美嗎?

先四人小組中説一説。(配樂)然後彙報

出示課件:交流會“尋找生活中的美”。

2、師小結:

同學們都有着一顆美好的心靈,真讓人感動,這麼多的事,我們從中選擇一件寫來吧!爭取能通過你的文字打動大家,好些吧!配樂,出示課件:小練筆。

【板書】

用心

搭石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指導書寫“暴”。

2、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質疑,培養學生讀中質疑的能力。

3、指導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4、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並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2、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情景圖)同學們看,這個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葱葱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當作者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麗的搭石吧。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交流收穫

1、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本課字詞。(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相信詞語難不倒大家了)

第一組:俗語譴責懶惰汛期(平翹舌音讀的很準確)

第二組:間隔聯結一行人

你發現了什麼?(這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組:山洪暴發清波漾漾理所當然

2、指導“暴”字。(上下結構,下面是個日子,要寫的扁一點,下面有兩部分組成,撇捺要寫的稍微長一點,最下邊是個象水底,水字發生了變形。寫完的同學,自己對照一下課本,看看是否寫正確寫漂亮,寫不規範的同學,課下在練習)

三、初步感知,尋找美

1、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10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一想什麼是搭石?(聽明白了嗎?開始讀吧)

2、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知道什麼是搭石了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説説?

(你找的非常準確,讀的也很流暢)板書,搭石簡筆畫,邊畫邊一起説説什麼是搭石。

3、提問: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麼過小溪呢?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説一説?

(課件出示: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脱鞋綰褲)

4、“綰”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明確:捲起)

那就是説,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脱鞋綰褲,人們收工就必須——脱鞋綰褲,人們趕集就必須——脱鞋綰褲,人們訪友就必須——脱鞋綰褲,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脱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綰褲,你體會到了什麼?(麻煩)

5、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就會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依靠搭石過小溪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什麼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

6、你們都有自己的感受,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寫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它還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想不想去欣賞欣賞這道風景呢。那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跟隨家鄉的人們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體會,找找人們走搭石的有關語句?用筆畫下來。

2、生自由讀。

五、細讀課文,體會美

過渡: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已經走進了大家的心裏。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語句?

(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透過這個句子,我們彷彿看見了在瑟瑟的秋風中,一位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平穩,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關聯詞:無論、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這些關聯詞,我們更能看出老人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質,也正是因為老人的這一善良之舉,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多麼善良,多麼可親的老人啊!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感受一下吧!(生齊讀)

(二)你還畫出了哪些句子,請你來。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們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協調有序)

2、怎樣的動作叫做協調有序呢?

3、這樣吧,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們合作着讀一讀。(現在你們走的是什麼?走不好,就要掉進水裏,有沒有信心?)(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多麼美的句子呀!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在指揮吧?(不是)

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體會的多好啊!

4、再來看看這個句子,你們還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畫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還是這節課的生字呢,課下你查字典了嗎?查字典是種很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課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這個詞語中,綽是第幾種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閉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聽你們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這畫面是多麼和諧啊!(板書和諧)再來讀讀這兩個詞。

7、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一首清麗的小詩,誰能讀出詩一樣的美,誰來讀?

多麼美的畫面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8、是啊,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2、從這幅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謙讓)

3、這份謙讓也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那就把這種友好、親切帶進句子裏讀一讀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2、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着讀着,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生自由讀)

3、讀了句子,那個詞語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伏下,總要,理所當然)

4、正是這樣,老人才能輕而易舉地趴在年輕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5、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麼?(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為什麼?(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別的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麼?(敬老)

7、正是因為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理所當人的事,這更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昇華情感,總結美

1、讀到這裏,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不是)那它是什麼?

2、這像同學們説的那樣,走在搭石上一心為他人着想,相互謙讓,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鄉這道風景最美的風景呀,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3、像作者這樣,通過描寫身邊的小事,讓我們見證了人間真情,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做以小見大。

七、作業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拿起筆,寫寫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

此課被評為校級優質課。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

1、目標明確,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性較強。

我緊緊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注重學生聽、説、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伏下”以及“無論”等關聯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並通過多種方式地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

2、以“美”為切入點,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朗讀,如在學習“協調有序”一詞時,我運用想象,讓學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領讀課文,開火車讓學生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寫的畫面。

3、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通過查閲工具書,給詞語找同義詞和反義詞、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式理解詞語,抓住關鍵詞和關聯詞理解體會句子,從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儘管我課前精心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後,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這些都充分説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後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標籤: 教學 竇桂梅 搭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78q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