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搭石》教學設計

有關《搭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搭石》教學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藴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

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麼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

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繫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4)反覆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6)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7)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

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着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搭石》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猛漲、褲子、平穩、平衡、聯結、清波盪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温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樑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導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讚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樑,而想念起家鄉小河裏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麼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麼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為什麼搭石留給作者這麼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着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並提出自己通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並寫上旁註,説明為什麼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麼是“搭石”?

2、作者圍繞着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為什麼要寫家鄉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佈局;“惰”右上角是“左”;“序”裏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並擴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複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薰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並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説説你眼前浮現出什麼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台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風景”是什麼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彙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後一段話的意思?

(2)讚頌了搭石什麼精神?聯結着鄉親們什麼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讚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讚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説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課後延伸,拓展

六、板書設計

標籤: 搭石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r9w2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