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3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3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蒐集有關李四光其人的資料。

2、準備生字卡片。

3、準備冰山推動巨石的科普錄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彙報預習效果:

⑴《奇怪的石頭》講的是誰的故事?(李四光)

⑵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並介紹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課主題:

剛才同學們的介紹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麼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現在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咱們也去取取經。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藉助後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藉助課後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解疑惑:

現在你認為李四光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嗎?請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説説。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

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麼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1、複習切入,精讀課文:

上節課同學們説得非常好,發現了我們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祕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學不倦。

2、請同學們畫出李四光幼年時圍繞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的問題:

⑴出示所有問題,指導朗讀,你認為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⑵“這麼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來的呢?”

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石頭)説説你從哪看出來的?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相機理解“孤零零”“嚴嚴實實”。

⑶分角色朗讀(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觀看錄像,明白原理:

⑴有關巨石如何毫無痕跡來到故鄉的這個疑惑一直困擾着李四光,二十年後他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妙,你想知道嗎?

⑵觀看科普錄象,演示冰川推動巨石的情景。

⑶情景再現:假如你是李四光,你來我們學校做有關“冰川移石”的科普講座,你準備怎麼把這個知識講清楚,現在請你整理好你的演講稿。

4、齊讀課文。

二、交流感想

讀了這個故事後,你受到了哪些啟發?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説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説一説。

三、分組交流

四、課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於發現問題,勇於探索,最後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找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奮鬥計劃:擬訂一份奮鬥計劃,看自己需要怎麼做,才能向這些偉大的人靠近。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閒、放大鏡、細微、閲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

二、過程與方法:

1.自讀,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佈置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引導讀課後資料袋,瞭解常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啟發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養成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並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

【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穫資料。

2.瞭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結構。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都玩什麼?玩耍可使我們得到許多快樂;玩耍常常被有些大人認為是浪費時間,不物正業的事,然而在科學史上有很多偉大的發現都是在玩耍中發現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玩出了名堂》。

2.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師邊聽邊板書、歸類。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學們都很會思考,相信通過深入的學習課文,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接下來要先請同學們自學課文,小黑板出示自學要求。

2.剛才大家自學得很認真,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出示課件:要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3.詞語讀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當中還藏着幾個多音字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把這些多音字找出來,(出示課件:看、磨、待、調)。

4.這兩個多音字都在課文裏,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讀的時候要注意把這幾個多音字讀準。

三、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注意正確、通順。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我想知道文中所説的放大鏡和顯微鏡是什麼?

3.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作用就是將物體放大,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得更大。

4.接下來讓我們再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看這一次是否能把課文讀得流利。

5.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6.那麼老師就請五位同學來輪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7.他們讀得怎麼樣?

8.老師發現第三自然段有一個句子特別難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請大家認真聽。(出示課件:第三段的最後的一句話)。

9.接下來請同學們帶着問題去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10.剛剛開始,有些同學對課題提出一些問題,我們共同來解決,逐個提出並自由舉手發言。誰能説説課文主要説什麼?(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並且發現了微生物。)。

11.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資料。

12.你讀課文非常仔細,同學們,列文胡克是怎麼玩出名堂的?為什麼説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研究吧。

四、寫字指導

1.我們首先要解決寫字的問題,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堂、鏡、閒”等字。

2.交流如何識記這些字。

3.非常好,強調“腿、鏡、待、調、訪、閒”等字結構。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再來讀一讀,注意要把生字的音讀正確。

4.同學們,你們覺得要寫好這些生字應特別注意些什麼?接下來我們來寫字吧。(先把每個生字在田字格里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的詞語抄寫一遍。)

五、課堂小結,引伸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列文胡克是怎麼玩出名堂的嗎,為什麼説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學習課文吧。

六、作業:生字組詞;抄寫多音字。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2.引導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列文虎克認真觀察、勇於創新的精神。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十五課的生字和詞語。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誰能來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些什麼呢?

2.聽寫本課詞語。

二、品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2.議論一下,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嗎?

3.學習2~4自然段。邊讀邊找出具體描寫列文胡克是怎麼玩的句子,把它畫下來。

4.誰來説説列文胡克開始是怎麼玩的?

5.原來一開始列文胡克是把厚玻璃磨成放大鏡,這個內容是由課文的哪一段來寫的呀?(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

6.那麼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列文胡克是怎麼做放大鏡的?

7.那後來他又是怎麼玩的呢?(出示課件:後來,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8.這句話中的“突然想到”,説明了些什麼呢?(説明列文胡克雖然在玩,但他同時也是在思考的。)

9.看來列文胡克是一邊玩一邊還在思考,這就是我們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話吧。

10.列文胡克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出示課件:列文胡克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呢?)(出示課件: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通過顯微鏡,他看見水裏有許多小生命在擠來擠去;他看見了牙齒裏從未看見過的小東西;他還看到了一個小人國,一個平時我們看不見的世界)

11.列文胡克有了新的發現以後,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呢?(他一定特別激動,因為他有了新的發現。)

12.那麼同學們,讓我們帶着激動的、新奇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吧。

13.大家讀得可真有感情呀!的確讀出了列文胡克當時激動的心情。

14.大家看看文中為啥要加這麼多的引號?(出示課件:為什麼這裏的“小人國”,“居民”都打了引號呢?誰能幫幫老師?)(出示課件:小人國是指列文胡克在顯微鏡裏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而小人國中的居民就是指微生物。並不是指我們現在的人類,所以要加上引號。)

15.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其實已經告訴我們了,小人國裏的居民其實就是指微生物。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資料袋(出示課件:資料袋)。

16.同學們,課文中寫道: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出示課件:為什麼説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呢?)請同學們讀讀三到五自然段,再好好想一想吧。

17.讀到這,你有什麼體會?

(出示課件: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而且通過顯微鏡,他最早發現了微生物,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説他玩出了大名堂。)

18.又想對列文胡克説些什麼呢?

19.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很佩服列文胡克。列文胡克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尊重,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就讓我們帶着對列文胡克的敬佩之情來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吧!

三、拓展。

1.現在,你們對玩又有新的看法了嗎?

2.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可貴的品質,最終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還有誰嗎?(出示課件:愛迪生髮明電燈、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

四、課堂總結。

看一看,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我們要玩,在玩中也要去思考,去觀察,這樣你可能就會有新的發現。

五、作業:那麼在課後,就請同學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吧。

【板書設計】

15.玩出了名堂

看想收穫

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教學反思】

對於三年級的小孩子們,這是一篇較結近他們生活實際的課文。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説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做成放大鏡玩,接着又做成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微生物世界。全文緊扣題貫穿一個“玩”字,啟發孩子們學習列文虎克的這種在平時的玩耍、遊戲中細心觀察、善於思考的習慣。

我在實際教學中,先讓孩子們瞭解有關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然後以課題入手讓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走進教學。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注意培養孩子們獨立識字的能力,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重點提醒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學文時我主要讓學生在理解中注意一下幾點: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課文以“玩”為線索,每段都是寫“玩”,並且提醒孩子們與“名堂”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麼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為貫穿全文的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去閲讀。

另外在教學中,我注意了重點研讀課文的重點:三、四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邊看門,邊磨鏡片,玩出放大鏡,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教學中,我知道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課的重中之重。我引導孩子們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思路,及時延伸、交流,進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鼓勵自由選擇寫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樂趣和收穫。

課堂教學中,我力求結合這段時間裏在“國標學習”中的所學所得,時時用“大語文”觀,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我的語文教學,以提高孩子們的整體語文素養為目的去對待我的語文教學,對待我的學生們。

總之我們要努力地成為學生歡迎的老師,就一定要有一定的專業修養,也要有一定的積極心態。專業素養的提高,需要我們認真地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讓知識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讓理論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實踐,也才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有趣、有效、有用的知識,從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力求能學以致用,讓“國標學習”進駐我的語文教學,紮根我的語文教學。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善良,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能獨立地帶着問題閲讀課文,弄懂課文基本意思。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知道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含義。

教學難點:

明白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的含義,學會理解尊重他人。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紙折的五星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教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出示有關鑽石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鑽石)漂亮嗎?根據你們收集的資料來談談對鑽石的瞭解。(金剛石,硬度很高,很值錢)你們是怎麼知道的?(、問家長等)這樣的方法真不錯,使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2、播放一組採礦的活動場面及鑽石改變人們生活的畫面。師:鑽石雖然漂亮,但它們的得到也是非常不易的,因此也顯得特別昂貴。可以説一顆鑽石往往會改變人一生的命運。今天我們就學習關於鑽石的一個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師:鑽是一個什麼字?(多音字)它的另外一個讀音是什麼?(zuān)組什麼詞?真不錯。

二、閲讀課文、討論釋疑。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要求:藉助拼音、字典,採用合作學習方式,讀通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從剛才的朗讀中,你讀懂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如果有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把它寫在記錄本上,與老師一同討論。

3、抽生分段讀並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用勾出來。學生進行反饋,引導找出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並同桌互相朗讀。

(二)、明確要求,落實目標。

1、課件出示閲讀提示,生自由朗讀。

2、師:閲讀提示要求我們做幾件事?

3、生小組討論後回答:

(1)鑽石到哪裏去了

(2)文中哪些地方給你印象最深

(3)練讀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

(4)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

(三)、抓住重點,品析感悟。

1、鑽石到哪裏去了?你是怎麼知道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2、勾出兩人談話的句子,練讀。

(1)、抽讀。(糾正字音)

(2)、同桌分角色讀。調動情感體會思想感情。抓住急忙焦燥不安不自然友善等詞語進行體會。

(3)、引讀:四個引讀問題:

鑽石不見了,我來之不易的工作可能會失去,因此非常着急地喊到?失業者見自己被發現的,很不自然地説?因為我想起媽媽常對我説,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相信他一定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於是真誠地説?失業者也正如母親説的那樣,心地的確是善良的,他用實際行動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贏得了我的尊重,他説?

(4)、同桌按照對話內容進行表演,體會我與失業者的思想情感。語言與動作應協調,師作指導。

(5)、齊讀。

三、聯繫實際、深化認識。

1、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師:剛才通過大家的朗讀和表演,現在請你們來談談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生自由説,師引導歸納:人的心地大都是好的,如果偶爾犯錯,只要相信他本質不壞,能夠改正,也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2、聯繫實際舉出事例。

(1)、在生活中,你遇到或看到過類似的事嗎?請小組的同學互相説一説。

(2)、你遇到了這種事情會怎麼做?引導學生説出學會寬容、學會尊重的處世方法。板書:學會寬容

(3)、評選班裏的寬容星並把這顆星掛在教室醒目位置。讓全班同學針對剛才的標準進行評比,使每一位學生都受到教育。

四、總結談話,拓展練習。

師: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像這位姑娘一樣理解、寬容別人,相信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那麼事情的結局會讓人滿意的。有一句叫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報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五、課後拓展。

任意選擇一個題目進行練習: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問問他們的看法。

2、如果別人弄壞了你心愛的玩具,説説自己是如何對待的,把心理話記在日記本上。

板書:

第六顆鑽石

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學會尊重、理解、寬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v7e0y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