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課文《憶江南》教學設計

課文《憶江南》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課文《憶江南》教學設計

古詩詞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其目的是讓學生進行一定量的古詩詞積累,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閲讀、理解、領悟和欣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詞作品中情感與美的薰陶。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採用逐字逐詞逐句的呆板方法進行教學,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弄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沒有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與作品的無窮魅力。

《憶江南》堂課的教學,我準備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採用自主閲讀──相互交流──領悟賞析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整體感知作品內容的基礎上來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從而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⑴ 訓練學生通過自主閲讀、查看註釋等方式理解詞的意思。

⑵ 通過領會作品中創設的情境,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⑶ 通過課堂答問,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⑴ 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⑵ 通過對詞中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⑶ 通過感悟作品的無窮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意思;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出詞中所創設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實錄】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許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詞。(板書 憶江南 )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師:同學們知道什麼是詞嗎?它和學過的詩有什麼區別?請同學們帶着問題閲讀課文中的預習提示。(學生看書並思考)

生回答問題:(略)

師歸納:

詞與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兩朵奇葩。詞興起於晚唐,繁榮於宋朝,它的句式有長有短,能比較靈活地反映作者要表達的內容與思維情感。詞有不同的詞牌,如憶江南、西江月、漁歌子、浣溪紗等。詞牌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麼聯繫,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

三、瞭解作者及作品

師: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學過他的什麼詩?你能向大家對他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嗎?

生1:這首詞的作者是白居易,我們學過他的詩有《賦得古草原離別》。

生2:白居易是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唐代三大詩人。

師介紹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詩人,他的詩風平易,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作品。他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白居易在50歲時曾先後出任過杭州、蘇州刺史,秀麗的江南景色和燦爛的吳越文化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憶江南》這首詞是他晚年閒居洛陽時為追憶十多年前的蘇、杭生活而作。

四、自由探究,瞭解詞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參看課文下面的註釋,認真讀課文,瞭解詞的意思。

(學生自由讀文)

師:同學們讀了這首詞,那麼作品主要講的是什麼呢?

生:這首詞講了白居易對江南美景的回憶,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色。

五、進一步品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這首詞總共有幾句,有多少個字?

生:這首詞共有五句,二十七個字。

師: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確實寫得很好,它雖然短小,卻抓住了江南美景的主要特徵,抒發了他對江南久久難以忘懷的情結。通過剛才的讀,大部分同學已經讀懂了詞的意思。既然這首詞寫得好,下面再請同學們認真地品讀課文,你認為這首詞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裏?讀完後可以相互之間進行討論、交流,也可以將你自己的感受及交流後的體會在紙上記錄下來。

(學生認真讀課文,進行交流)

六、引導學生進行作品賞析

師:請同學們停下來。剛才同學們再一次品讀了課文,並相互間進行了討論和交流,我相信大家對這首詞的無窮魅力應該有了自己獨到的感受。下面,請同學們站起來談一談你心中的感受,與大家一起來品味這首詞的精妙所在。

生1:我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寫得好。

師:這兩句好在哪裏?

生1:這兩句是這首詞中寫景的句子,作者描寫了江花和江水這兩種主要景物,概括地反映了江南春天景物的特徵。

師:很好。確實,這兩句是這首詞中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誦。誰接下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寫得好。

師:那麼,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呢?

生2:這兩句話運用了對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

生3:我覺得這兩句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句子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紅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綠比成藍草,比喻非常恰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師:剛才這兩位同學説得非常好,他們從不同的修辭角度上品味了文章的妙處,其他同學還有什麼新的見解。

生4:我也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寫得好。

師:那麼請談談你的見解。

生4:我們都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春天很美,可以讚美和歌頌景物很多很多。而作者受篇幅的限制只選取了江花和江水,我認為景選得好。

師:哦!快講講你的創見。

生4:我喜歡畫畫,我覺得江花和江水一紅一綠,能給人強烈的視覺效果和光彩奪目的感覺。

師:你的見解真是很獨特,也説得非常好。老師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很有成就的畫家。

生5:我覺得憶江面這個詞牌用得好。

師:你覺得作者選用這個詞牌好在哪裏?

生5:老師前面説了,詞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麼聯繫。而作者白居易恰恰選了憶江南這個詞牌,題目剛好與內容吻合,從題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江南的無限眷戀和思念。

七、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師:你很會思考問題,也説得很好。剛才前面的同學都是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來談的,而你卻能從詞牌聯繫到詞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上來。希望其他的同學也能像你一樣把思維的大門敞開,把思維的觸角伸到作品的每一角落,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生6:我覺得文章的最後一句能不憶江南?寫得好。它與前面的題目憶江南和第一句江南好形成前後呼應,使作品顯得很完整。

師:很好。現在同學們的思路被打開了。我希望後面同學的見解更加精彩。

生7:我覺得首句江南好這一句好。這一句既迴應了標題為什麼要憶江南,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後面作者對江南春天美景的回憶與描述。

師:你講得真不錯。

生8:我覺得第二句風景舊曾諳這一句也不錯。

師:説説你的看法。

生8:這一句説明了江南美景對作者來説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作者難以忘懷的,以致引起作者在十多年後還對它難以忘記,思念不已。

師:同學們真是説得太好了,還有沒有更加精彩的見解?

生9:我覺得詞的末句能不憶江南?句式用得好。作者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語氣,體現作者對江南美景的讚揚與無盡的思念,而運用疑問句則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與上期所學的《海上日出》的結尾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有異曲同工之妙。

師:你真不簡單,不僅能體會這首詞的妙處,還能聯繫到前面所學的知識。

生1:老師,我還是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好藍這兩句最好。

師:哦!你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快説説。

生1:我剛才又讀了讀這首詞,雖然作者對江南美景的描述只寫了春花與春水,可我一閉上眼睛,就像置身於江南的春天一般,不僅看到了紅火的花、碧綠的江水,還看到了好多。有孩子們在放飛箏,鴨子在水裏歡快地游泳,蝴蝶、蜜蜂在花叢中採蜜,人們在田野裏歡快地勞動、歌唱。

師:很好!你對作品的理解與欣賞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同學們,我們去品味一篇文章,欣賞它的美,不能只侷限於文字本身的描述。我們應該通過文字表面的描述,想到文章以外更多的東西。下面讓我們一邊聽課文錄音帶,一邊展開我們想象的翅膀,去一起感受作者筆下的江南春。

(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配樂錄音帶,一邊展開想象)

八、結束語

師:這首詞,寫的'是詩人自己的江南之憶,作者描述了美麗的江南春天,抒發了他對江南難以忘懷的情結和無盡的思念。詞雖然短小,但特具情味,又能引起讀者的遐想,讓人玩味不已,確實是我國古代詩詞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這首詞,一起欣賞了它的無窮魅力,對它有了自己獨到的理解。我相信作者白居易和這一首《憶江南》將會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腦海裏。

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教學,我只是想改變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進行一些古詩詞教學方面的嘗試,沒想到會收到這麼好的效果。在整個40分鐘的時間內,我始終被學生的激情感染着,我不僅為與學生一起欣賞《憶江南》這名篇佳作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悦,我更為學生在課堂中的出色表現而感到高興。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感觸頗深:

1、對於語文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感愛作品的美,引導學生走進作者豐富的情感世界,去獲得精神上的愉悦,從而凸現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價值取向。

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是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

3、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轉變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是前提。有的教師説:我也想進行教學嘗試與改革,可是我的學生素質太差,跟不上。既費事又耽誤時間,還不如按老一套進行來得穩當。作為教師,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其實,學生是很棒的,關鍵是看我們教師如何去引導學生,放手發動學生去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標籤: 課文 憶江南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q8y3m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