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望江南》教學設計

《望江南》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望江南》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望江南》教學設計

《望江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著名詞作家的生平,詞的風格及代表作品。

(2)掌握吟誦欣賞古詩的技巧與方法。

(3)領會這些詩詞所具有的濃厚的藝術感染力。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掌握適當的停頓、節奏和語氣。

(2)賞讀詩詞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悟性、靈性和創造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古人面對自然、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在感悟中同(2)古人心靈交融,使學生多一份寶貴的情感經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古典詩詞新凝練的語言,優美的意境。

難點:培養學生對詩詞的鑑賞與感悟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展示《久別的人》mtv。

同學們,大家剛才聽到的這首歌曲名字叫《久別的人》,(展示歌詞)有誰能説説你的感受呢?(生説感受。)這首歌曲表達了情侶(朋友)之間切盼重逢卻又無法相逢的複雜情感。是啊,和自己心愛的人分別了很長時間了,想見卻不能相見,心中是何等的痛苦!今天,也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正在江邊,痴痴盼着久別的人的歸來。大家想去看看嗎?那麼,就請同學們跟着我一起走進温庭筠的《望江南》。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閲讀方式,自讀這首詞。(A、瞭解作者。B、讀準字音。C、結合註釋理解詞的大意,並將不懂的字、詞、句作上記號,然後全班交流。)

2、師生交流:

①、解題

“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

②、簡介詞的知識。師:這是一首詞,有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詞的一些知識呢?(生介紹)師補充:詞又叫長短句,曲子詞、詩餘。它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開始只是為配樂演唱時所用,後來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詩體。按字數多少來分,詞可以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至90字以內)、長調(91字以上)。那麼這首詞屬於哪一類呢?

③瞭解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唐代温彥博之裔孫,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詞人,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他的詩與李商隱的詩齊名,時稱温李。花間派。五代時,後蜀的趙崇祚選錄了温庭筠、韋莊等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他們多寫閨情,在詞風上也大體一致,因此,後世就將他們稱為“花間派”。

④積累字詞:A、請一生朗讀,檢查是不否讀通全詞。B、針對字詞相互質疑。

三、整體感知:

<一>指導朗讀:

過渡:俗話説“書讀百變,其義自見。”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詞,在讀中來感受這一幅美麗的畫面。

1、朗讀方法:同學們知道朗讀應該注意些什麼嗎?(如:讀準字音、節奏、重音(感情色彩較重的要重讀)、把握感情基調等。)

2、學生自由朗讀兩次。

3、請一生朗讀一次。

4、聽朗讀錄音,注意語速、節奏、重音。(展示節奏劃分等課件)

5、自由讀,模仿錄音。

6、指名讀。比較,學生評價。

7、男生讀、女生讀。比較評價。

8、齊讀,讀出感情。

<二>概括詞意

過渡:同學們剛才讀得非常好!老師也似乎跟着你們走進了美麗的畫面。那麼,你們能用用簡潔的語言説説這首詞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嗎?

大意:一位思念愛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畢後,在樓上憑欄眺望,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隻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四、理解詞的意境

A、理解人物心境:過渡:剛才有同學説了,詞中這位美麗的女子是多麼傷心絕望,那麼,從整首詞看,她一直是這種心境嗎?請同學們將這位女子等待的心境變化過程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來,並在詞中找出依據。

出示課件:

喜悦充滿希望-------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失望-------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傷心絕望-------腸斷白蘋洲

B、萊辛説得好:“詩是動的畫,畫是動的詩。”下面請同學們跟着温庭筠的妙筆,融入這幅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現這幅圖畫。

展示課件:

説:結合詞意給大家講一個動人的故事

唱:找一至兩首能表達此情此景的歌曲,並唱出其中最合乎意境的幾句

寫: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每一個細節

畫:畫一幅切合詞意的畫

演:扮演詞中的女主人公,將自己融入其中

請各學習小組自行選擇一種形式,開始準備,然後在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些組完成得最好。(生開始準備,師巡迴檢查並加入其中)

C、各組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五、課堂鞏固

背誦練習(A、接龍式背誦;B、指名背誦;C、齊背誦)

六、拓展延伸----改寫這首詞

師:這首詞只有27個字,卻給我們展現瞭如此豐富的內容,同學們能體會到這首詞的語言特點嗎?(凝練、含蓄。)其實同學們也能做到的,相信嗎?那麼,請同學們只須對這首詞的部分詞句作一些改換,就可以將這首詞的畫面改為思婦與她心上人相會的喜悦場面。同學們有信心試一下嗎?

生改寫,然後交流。

《望江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兩首詞。

2、掌握幾種表達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虛為實、比喻誇張,學會運用誦讀品詞知人論世等方法賞析古典詩詞。

3、體悟詞人的情感,理解詞人的內心世界。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幾種表達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虛為實、比喻誇張。

難點:學會運用誦讀品詞知人論世等方法賞析古典詩詞,體悟詞人的情感,理解詞人的內心世界。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生疑發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生唱八年級所學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激發學生學詞的興趣,營造氛圍。

二、學習《武陵春》

1、導入課題。

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交流對李清照的瞭解,教師適時點撥補充。

2、指導朗讀。

⑴教師範讀,學生聽讀,評讀教師的優點與不足。

⑵明確字音、節奏,學生自讀,小組推薦成員朗讀。

3、理解詞句。

先請一名學生完整地交流自己的理解,然後讓其他同學評價,教師適時點撥。

4、感悟感情。

用“我喜歡讀______句,讀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來交流。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聞説”“也擬”“只恐”這三個動詞的作用,引導學生賞析名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體驗意境。

啟發學生聯想想像,鼓勵他們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詞中的意境,進一步感悟詞人抒發的感情。

三、教學《望江南》(採用學習《武陵春》的方法來讓學生自主學習)

1、導入課題。

簡要介紹作者、作品。

2、指導朗讀。

⑴聽錄音朗讀。

⑵學生自由讀,點名讀,評讀,正字音、明節奏。

⑶全班齊讀。

3、理解詞句。

⑴學生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己理解詞的意思。

⑵檢查學生對詞語、句子的理解,適時點撥、強調重點詞句。

4、感悟感情。

學生自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獨特感受來品味語言。用“我喜歡讀_____句,讀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進行交流。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藴含的思想內涵。

5、體驗意境。

⑴展示能概括表現這首詞的內容明片。

⑵多媒體展示畫面,啟發學生聯想想像,鼓勵他們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特定場景下思婦的思想變化過程。

四、比讀兩詞。

靈活引導學生探究處理以下問題:

1、兩首詞中都寫到船這個載體(“千帆”“輕舟”),表達的心情是不是相同的呢?

2、兩首詞都寫到情感的變化,二者有什麼不同?

五、聆聽心曲,感悟情愁。

六、佈置作業

運用修辭手法寫自己內心的一種情感,如“思念”“興奮”“沮喪”等。

附:板書設計

詞兩首

反覆朗讀 理解詞句

感悟感情 體驗意境

《望江南》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望江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詞作者的生平創作。積累相關名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詞曲的朗讀及對名句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詞曲的深刻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中理解詩人所表達的對現實的思考。

教學重點

積累相關名句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詞曲的深刻內涵。

教學方法

朗讀 感悟

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詞的風格導入詞的學習

二、簡介温庭筠

三、讀順全詞

1、讀出節奏 。

2、讀出重音。

3、 示例:“獨”“盡”“千帆”“皆不是”“脈脈”“悠悠 ”“腸斷”。

讀懂大意

1、用自己的話説説全詞的大義。

2、用一句話準確概括全詞內容。

四、讀出層次

建議你再讀全詩,從“時間、景物、情感、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説一句話,表示你讀懂了課文。

1、從時間來看,全詞 描繪了一位獨處深閨的女子從清晨到黃昏一天的活動。

2、從景物來看,全司 的景物猶如一個個掃描鏡頭,從家中→樓頭→千帆→江水,最後定格在白頻洲。

3、從情感看,全詞 女主人公從滿懷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腸寸斷。

4、從手法看,全詞 沒有粉飾、刻板之語 ,多 用白描、直敍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5、從表達方式看,全詞 第一句敍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敍一筆,描二筆,抒一筆],構成敍→描→抒的模式。

小結模式:敍一筆、描一筆、抒一筆(或事一筆 、景二筆、情一筆)

五、讀出情味

“梳洗”一詞表現了女主人公滿懷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粧打扮,是相信愛人今天必定會回來。

小結:

1、“獨”字,説明她是在等候選行愛人的歸來,寫出了這一個女子孤單寂寞的生活處境,同時又引出一個懸念:行人到底歸來沒有?

2、“千帆”點明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了她從希望到捻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心的痛苦(改變語序“千 帆過盡皆不是”)

3、“脈脈、悠悠”描繪了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的思想情緒,她從清晨到黃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結果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江水悠悠,預示着她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預示着她的孤獨生活也將不斷地持續下去。夕陽有意,江水有情,思念無窮。

4、“腸斷”寫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極點,把視線從“千帆”“斜暉”和“江水”那呈收攏回來,集中在“百頻洲”,那是她當初同愛人分手的地方,當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腸寸斷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頭)

六、讀背全詞

屏幕顯示關於詞的來源及特點。

根據學生積累介紹作者

指導朗讀

再讀全詩

深入理解

建議你再讀課文,就課文中的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談 談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教學回顧

《望江南》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詞體初興時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詩人,也兼工詞,有“花間鼻祖”之稱。他的詞多寫閨情,音律和諧,主導風格豔、精巧,在詞史上有較大影響。温詞也有寫得清新、明快的,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2、這是一首風格清新、明快的小詞,不到30個字,卻容納了很多內容:就時間而言,從清晨寫到黃昏;就景物而言,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洲;就人物內心情感而言,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後的“腸斷”。景物層出,情感起伏。全詞沒有粉飾、刻板之語,多用白描、直敍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學情分析

1、對於古詩詞學生雖然在七年級、八年級學習過比較熟悉的,但農村初中的孩子對這首詞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於理解詞意並無大礙)歸來的思婦形象,意思直白,還是較難容易理解的。

2、要讀出這首詞的精妙之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一番的。理解這首詞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培養想象力,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品讀,是很必要的。

3、在品讀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品味詞的語言,感知詞作的意境。從而理解。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2、理解本詞的內容、把握主人公豐富的情感變化。

3、背誦並默寫《望江南》。

(二)過程方法目標

1、查閲資料,弄清生字讀音。瞭解温庭筠和婉約詞。

2、發揮想。象,再現畫面美和意境美。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忠貞不渝的愛情觀。

2、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這首詞的內容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想象本詞的畫面美和意境美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倒入新課。

老師今天做一個小調查,請同學們配合一下。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學請舉手 ,(現場採訪) 假如你父母打電話告訴你明天要回來了,你的心情怎樣?

可是,因為其他原因沒回來,你此時的心情又怎樣?(調動學生情感體驗,緩解課堂緊張情緒。)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和大家有着相似人生體驗的詞。

二、多媒體出示課題——《望江南》。

三、出示學習目標 (多媒體顯示)

學生默讀目標,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和所要達到的要求。

四、朗讀過關 (出示課題、作者、詞作。)

1、《望江南》是這首詞的題目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從註釋中發現,望江南是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老師肯定學生利用註釋,參考書發現知識、解決問題的做法。

2、温庭筠(jūn),老師故意考查學生利用工具書查閲生字詞的預習環節是否落到了實處。同時把字詞教學放在教學過程中落實。

學生糾正“筠”(yún)

指導學生資料助讀,瞭解作者和“花間派”。

(1)作者簡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

(2)花間派:五代時,後蜀的趙崇祚選錄了温庭筠、韋莊等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他們多寫閨情。在詞風上也大體一致,因此,後世就將他們稱為“花間 派”。

3、學生自己默讀,朗讀,同桌互讀。(播放古典音樂《望江南》,給學生營造一個悠遠、美好的朗讀環境。)

4、 教師抽查學生朗讀。(從讀音、節奏、韻味方面給與點撥。應該讀出由喜悦到失落的變化,語氣是歡快到悲傷。)

5、 學生齊讀。

五、理解大意。

學生自學,然後放在小組交流討論。抽查學生概述內容,教師補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愛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畢後,在樓上憑欄眺望,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隻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 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六、體會詞作的思想感情

1、 思考討論如下練習題(多媒體展示)

“梳洗罷”這三個字能揭示出這位女子的什麼心態?

“獨倚望江樓”中“獨”字最能説明女子怎樣的生活狀態?

“過盡千帆皆不是”這句話中你能不能體會出她的心理變化?

想象當時主人公心理活動狀況。

從這首詞中你認為她等了多長時間?什麼地方可以反映出來?

你認為白頻洲會是一個什麼地方?

2、學生分組討論。

3、學生髮表意見,教師總結指正,必要的時候,教師要予以講解。

4、答案提示:

“女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説明她相信愛人一定會回來,心中充滿希望。

“獨”這個字寫盡了她的孤獨和期盼。

“過盡千帆皆不是”從“希望是”到發現“不是”,寫出了女子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讓人為之心碎。

從“斜暉”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從全文,我們卻能讀出,以前她可能在這裏等過,而以後,她也將繼續她的等候,直到愛人歸來。

白頻洲有可能是她和愛人分手的地方。

5、全班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小組提出兩個有價值的問題,臨組交換答題。

七、發揮自己的想象,可有適當的創造,用優美的文字寫一篇小文章。

八、體會這首詞的特點

這首詞共27字,但是卻寫了很多內容。如:時間從早晨到 傍 晚 ,景物有 樓頭、帆船、斜暉、江水,和白頻洲,人物情感變化“希望” “失望”、“腸斷”。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閨中婦女美麗的容顏和憔悴的姿態,窺探到了她豐富的內心世界。可見,詞和詩歌一樣,有概括、凝練的特點,詞人沒有直接表達情感變化,是藴涵在情景中的,是我們從字裏行間分析出的,可見還有含蓄的一面。本詞選取富有特徵的動作和景物,構成人的藝術境界,表現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心理描寫細緻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

九、當堂背誦並默寫《望江南》,小組評比。

採用比賽的方式,看誰背得最快,記得最準。

十、擴展延伸

古代有關思婦的詩詞很多,這些詩詞很好得表現了古代婦女忠貞的愛情婚姻觀。

學生通過多媒體瞭解一些這方面的詩詞,進一步感受他們忠貞的愛情和為愛情腸斷心碎的感人故事。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江城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無飢渴! —— 《詩經·君子于役》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 《春怨》

十一、課外作業

仿照本課學習模式,課外自學《武陵春》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板書設計】

《望江南》

温庭筠(jūn)

詞牌名,有名憶江南,江南好。

温庭筠:花間詞派的開創者。

內容 思想 風格

洗漱完畢後 思獨 不寓

獨靠望江樓 親自 事情

千帆不見親 不情 雕深

斜暉水悠悠 見傷 飾摯

傷心白蘋州

《望江南》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詞作者的生平創作。積累相關名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詞曲的朗讀及對名句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詞曲的深刻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中理解詩人所表達的對現實的思考。

教學重點

積累相關名句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詞曲的深刻內涵。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

課時設計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詞的風格導入詞的學習

二、簡介温庭筠

三、讀順全詞

1、讀出節奏。

2、讀出重音。

3、示例:“獨”“盡”“千帆”“皆不是”“脈脈”“悠悠”“腸斷”。

三、讀懂大意

1、用自己的話説説全詞的大義。

2、用一句話準確概括全詞內容。

四、讀出層次

建議你再讀全詩,從“時間、景物、情感、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説一句話,表示你讀懂了課文。

1、從時間來看,全詞描繪了一位獨處深閨的女子從清晨到黃昏一天的活動。

2、從景物來看,全司的景物猶如一個個掃描鏡頭,從家中→樓頭→千帆→江水,最後定格在白頻洲。

3、從情感看,全詞女主人公從滿懷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因而肝腸寸斷。

4、從手法看,全詞沒有粉飾、刻板之語,多用白描、直敍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5、從表達方式看,全詞第一句敍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敍一筆,描二筆,抒一筆],構成敍→描→抒的模式。

小結模式:敍一筆、描一筆、抒一筆(或事一筆、景二筆、情一筆)

五、讀出情味

“梳洗”一詞表現了女主人公滿懷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粧打扮,是相信愛人今天必定會回來。

小結:

1、“獨”字,説明她是在等候選行愛人的歸來,寫出了這一個女子孤單寂寞的生活處境,同時又引出一個懸念:行人到底歸來沒有?

2、“千帆”點明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了她從希望到捻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心的痛苦(改變語序“千帆過盡皆不是”)

3、“脈脈、悠悠”描繪了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的思想情緒,她從清晨到黃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結果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江水悠悠,預示着她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預示着她的孤獨生活也將不斷地持續下去。夕陽有意,江水有情,思念無窮。

4、“腸斷”寫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極點,把視線從“千帆”“斜暉”和“江水”那呈收攏回來,集中在“百頻洲”,那是她當初同愛人分手的地方,當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腸寸斷的地方。(聚焦定格情頭)

六、讀背全詞

屏幕顯示關於詞的來源及特點。

根據學生積累介紹作者

指導朗讀

再讀全詩

深入理解

建議你再讀課文,就課文中的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談談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教學回顧

標籤: 教學 望江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ron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