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數學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體會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過程,並能正確計算5以內加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產生喜歡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數學情境

1.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貓吃魚”圖。

有一天,貓媽媽有事外出,她給小貓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你們猜是什麼?對了,是小貓最愛吃的魚。(出第一幅圖)數一數,貓媽媽給小貓準備了幾條魚呢?

師:貓媽媽給小貓留了3條魚,你猜後來會怎麼樣呢?請你們認真看,發生了什麼變化,是怎樣變化的呢?課件出示“小貓吃魚”片段2,3,4。

2.師:你能把這4幅圖連起來,編成一個故事嗎?把你編的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

生同桌交流後教師指生交流。

二、建立數學模型:

1.師:在“小貓吃魚”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可以一幅圖一幅圖的提問題,也可以連在一起提問題)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後全班交流。

生可能問:小貓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小貓又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小貓再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以上一一在“小貓吃魚”課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師:你們能解決這些問題嗎?想一想,怎樣列式?

生獨立思考後,同桌互相交流並説説是怎麼想的。

師巡視,引導學生説説“為什麼這樣列式?”算式中的每個數都表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寫。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講一講每個算式的意思。

以3-3=0這個算式為例:小貓太喜歡吃魚了,它把所有的魚都吃了,它吃了幾條?(3條)還剩幾條?應該怎麼列算式呢?(3-3)一條沒剩用幾表示?(0)3-3=0

為了進一步理解得0的過程,我設計了動手操作的環節—----擺小棒:

3.聽老師的口令擺小棒。

擺1根小棒,拿走1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1-1=0)

擺2根小棒,拿走2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2-2=0)

擺4根小棒,拿走4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4-4=0)

擺5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還有幾根小棒,應怎樣列算式?(5-5=0)

5-5=0 這個算式中,前面的5表示什麼?(我們擺的5根小棒)後面的5表示什麼?(拿走5根)得數0表示什麼?(都拿走了,還剩0根)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同桌之間説一説。(發現相同的數相減,結果等於0)

4.遊戲活動:玩“青蛙跳水”的遊戲,拿5個乒乓球,一盆水,把球往水盆裏投,看能投中幾個,有幾個沒投中,(也可先預設自己能投中幾個,)再列出相應的算式。

投中1個,有幾個沒投中?5-1=4

投中2個,有幾個沒投中?5-2=3

投中3個,有幾個沒投中?5-3=2

投中4個,有幾個沒投中?5-4=1

投中5個,有幾個沒投中?5-5=0

投中0個,有幾個沒投中?5-0=5

青蛙跳水的遊戲實際上是套圈的鋪墊。

5.課件出示第28頁“試一試”(套圈)。你能根據圖和所給的加法算式,列一道減法算式嗎?

1+3=4 4-( )=( ) 學生可能出現4-1=3 或 4-3=1

説一説,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什麼?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麼關係?(通過這個練習,體會加法和減法意義的聯繫,加減混在一起,也能提高學生興趣)

還有其他的可能嗎?你能列出算式嗎?和同桌説一説。

6.你們玩過“吹泡泡”遊戲嗎?課件出示,(吹泡泡)。請你們認真觀察這幅圖, 説説每幅圖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三、練習應用:

1.29頁第1、2題,可以變換一些形式,比如説:小動物找家;找朋友;摘星星等方式來鞏固5以內加減法的計算。

2.29頁第3題,這是一道開放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培養求異思維。

可能出現:5=4+1 5=1+4 5=3+2 5=2+3 5=0+5 5=5+0

5-4=1 5-1=4 5-2=3 5-3=2 5-5=0 5-0=5

3.29頁第4題,有5個小朋友,桌上只有4個杯子,3把勺。差幾個杯子?差幾把勺?看懂題意,再列算式解決。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麼?(學會了得數是0的減法)

出示:□-□=0,你能説幾個?(老師設計了一個開放題)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尊重和體現編者的意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寓教學於活動之中,讓學生輕鬆地投入學習活動。在情境創設階段,通過學生所喜愛的童話故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產生求知慾。建立數學模型階段,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操作、遊戲、思考等一系列活動,讓他們手腦並用,自主探索研究,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應用拓展階段,注意採用多種有效的練習方式,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2

一、活動內容:

《大和小》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描述物體,初步體驗大小的相對性。

2、能排除顏色干擾,按物體大小分類,培養初步的比較能力。

三、活動重點:

能用“大”或“小”來描述物體,初步體驗大小的相對性。

四、活動難點:

能排除顏色干擾,按物體大小分類。

五、活動準備:

1、大、小熊、大、小椅子各一個,水果卡片若干。

2、課件。

六、活動過程

1、感知大和小。

(1)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感知大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熊。

老師:“寶寶,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看,誰來了?”老師:它們一樣大嗎?幼兒:不一樣大

老師:“比比看,哪隻大,哪隻小?”(教師比劃)幼兒:一隻大,一隻小,幼兒:這隻大,那隻小

(2)引導幼兒分別向大熊、小熊問好。

老師:“寶寶,向大熊問好!”鼓勵個別幼兒親親大熊或跟大熊握手。幼兒:大熊你好!

老師:“你會向小熊問好嗎?”幼兒:小熊你好!

老師:“客人來了,要請客人坐,這兒有兩張椅子,比一比,一樣大嗎?”幼兒:不一樣大,一張大,一張小。

老師:大的給誰坐,小的給誰坐合適呢?幼兒:大椅子給大熊,小椅子給小熊。

教師請個別幼兒將熊分別送到相應的椅子上。

2、按大小分類。

“熊寶寶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禮物,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師幼共同認識熊寶寶送給大家的水果。老師做神祕狀,咦,誰在哭?哦,原來它們覺得擠,請寶寶們想辦法幫幫他們,引導幼兒把他們分開,大水果放在打籃子裏,小水果要放在小籃子裏,然後請幼兒來試試,對做得好的幼兒給予表揚。

3、遊戲:氣球變變變

“今天老師也收到了熊寶寶的禮物呢,看,是什麼?”出示氣球,“這是什麼顏色的氣球?”(紅氣球)

“怎樣使它變大呢?”引發思考。幼兒:吹氣。幼兒:打氣小朋友給老師加油將氣球變大。

“小氣球變得怎樣了?”幼兒:變大了。

“那要讓氣球變小,該怎麼辦呢?”幼兒:放氣

教師操作,慢慢將氣球中的氣放掉。

“仔細聽聽有什麼聲音?”幼兒:呲呲的聲音。

4、活動結束

師生共同去户外遊戲,手拉手圍成圓作氣球狀,聽口令變大變小。大家一起玩變大變小的遊戲,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小貓吃魚”這一課是北師大版第一冊數學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第四節的內容。加減法是學生學習加減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後學習加減法的基礎。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剛學完5以內的加減以後出現的。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情境—— 小貓的一天:從吃早餐到去看好朋友小雞,再到公園遊玩,這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也進一步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含義。2、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使學生髮現數學問題,並能正確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善於思考、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是: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含義,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二、教法

根據教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不拘泥於教材,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學生學習時,往往接觸的不是現實的條件,而是一種情境,本課教學引入了“小貓的一天”,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加減法計算的需要,從生活實際出發,給出一些新鮮的、生動的、有趣的、真實的問題讓學生解答,利用對問題的探究,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就會提高。

2、聯繫實際。這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説教”,而是應該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3、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4、在本節課中,多處讓學生通過“説”表達自己的見解,學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自己的語言談自己的算法,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節課也多處用到過渡語是為了使小貓的一天各個環節能夠連接。

三、學法

(一)編數學故事,激發興趣。

首先故事導入,引入了“小貓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後,用課件出示小貓吃魚的圖,讓學生觀察並猜一猜小花貓接下來會怎麼做,讓學生各抒已見,發揮想象,説説小貓吃魚的故事,並列出相應的算式,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含義。在這一環節裏通過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有效地引領學生在看圖説算式的數學活動中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使得課堂教學獲得了“激趣”(情感層面)和“感知”(認知層面)的雙贏。並在適當的時機進行自評、他評、師生互評。

(二)自主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首先,通過過渡語,引入小雞吃米將會出現什麼情況。其次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學具,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小雞吃米將會出現什麼情況,並用白紙記錄下來。最後展示成果。通過開展個人説加減法算式、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加減法算式、評價等數學活動,“5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對學生而言就不再是單純接受的數學知識,而是自身體驗的數學成果。當學生所寫的加減法算式得到組內同學的認同、全班學生的肯定時,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得到了的激發和鞏固。

又如讓學生看淘氣吹泡泡圖(課件出示),小組內交流觀看結果的意見,形成共識。通過學生有目的的交流再結合書中的“試一試”的練習,體會到被減數變化的減法算式的意義。又如,破密碼(課件出示)是對學生口算能力的訓練。

(三)進行遊戲,加強課外延伸。

由於書上套圈遊戲在室內較難組織,因此我把這部分內容換成夾玻璃球遊戲,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過渡語:貓媽媽非常疼愛小花貓,有一天它釣了三條魚,給小花貓當作早餐。(課件出示一盤可口的魚〈三條〉,一隻直流口水的小花貓)。接着教師提問:小花貓接下來會做什麼呢?請大家猜一猜。你能用算式説明你猜的故事結果嗎?在開始就創設“小貓吃魚”的情景,增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合作,理解新知。

1、活動1,編故事:

首先讓學生廣開思路説説小花貓的故事結果及相應的算式。教師適當給予鼓勵肯定的評價。(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學生初步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含義)

接着引導學生看書:,書中那隻可愛的小花貓是怎樣做的呢?誰願意説一説小貓吃魚的故事?同時課件相應演示,這樣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含義。

2、活動2,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首先在這裏我設計了過渡語,小花貓吃了早餐後去找它的好朋友小雞,看到小雞們在吃早餐。(課件出示5只小雞和兩個盤子)

接着提問:聰明的小朋友,小花貓會看到什麼情況出現呢?請大家動手用學具擺一擺小雞吃米的情況,邊擺邊根據課件出示的格式:5=( )+( )、( )–( )=( )來寫算式。

最後用課件演示各種情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動手實踐,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3、活動3,自主探索,深化理解

用過渡語連接到下一個環節:小花貓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輕鬆過關了,貓媽媽讓小花貓到遊樂園玩一天,到了遊樂園,看到小朋友們正在吹泡泡呢,真漂亮,我們來看看淘氣吹的泡泡怎樣呢?課件出示四個泡泡圖:圖1吹了5個泡泡;圖2破了1個;圖3……

讓學生觀察後説圖意及相應的算式。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到被減數變化的減法算式的意義,

4、活動4,口算能力的訓練

進行玩夾玻璃珠遊戲前,先要解密碼(課件出示口算題目,正確了能進入下一輪遊戲,還能送禮物)這既訓練了學生口算能力,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趣味遊戲,加強課外延伸

解密碼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夾玻璃珠遊戲,其他人觀察並計時,遊戲做完之後,把過程或結果用數學知識表示出來,記錄在紙上,最後學生展示結果。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樂於學習,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

(四)課堂總結

先讓學生説説今天你學到了什麼?説説這節課你的表現如何,其他小朋友呢?通過自評、他評和師生互評,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

接着教師總結:今天,我們陪着小花貓玩了一天,不但學到了數學知識,還知道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們認真觀察,就能發現許多數學問題。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會從不同的方向識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幫助幼兒初步理解序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能靈活準確地運用“第幾”表示物體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10個。

2、幼兒已學會唱歌曲《找小貓》。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找小貓。

1、複習歌曲《找小貓》。

2、交代遊戲規則。

今天我們來做個《找小貓》的遊戲。有10只小貓坐在前面,音樂響起,我們隨音樂唱歌,當音樂停止時,必須找到並説出排在第幾位的小貓不見了。

3、請10個幼兒分別帶上頭飾,坐成一排,其餘幼兒閉上眼睛隨音樂唱歌,音樂聲中教師輕拍一隻或兩隻小貓的頭、暗示他們找地方躲好。

4、樂曲結束後,提問:從左至右數,排在第幾位的小貓不見了,請幼兒回答,如果答對了,藏起來的小貓就出來,遊戲繼續進行。

5、遊戲進行幾次後,教師要求幼兒説出從左至右排在第幾位的小貓不見了,在説出從右至左不見了的小貓是排在第幾位的。

二、引導幼兒討論。

1、為什麼從從左邊數是第3只小貓不見了,而從右邊數是第8只小貓不見了。

2、小結:方向改變了,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也變了。

三、我在第幾排。

1、請幼兒説説自己的座位是第幾排。

個別幼兒回答後,集體驗證。

2、讓幼兒按做早操的位置站好,然後説説自己從前往後數在第幾排,從後往前數又是在第幾排。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5

 活動準備

圖片、操作材料、筆

活動目標

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

觀察發現圖上的線索,初步瞭解蔬菜的不同特徵。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這是誰的家?從哪裏看出來的?(形狀)我們跟南瓜爺爺打個招呼吧。

 二、數客人

師:今天南瓜爺爺家來了好多客人,請你數數一共有幾個?一圈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平時我們數東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麼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有什麼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呢?

師:你是怎麼數的告訴大家,從哪開始數的?

師:數一圈的東西是從從容易記的圖形開始數。

師:我們從像正方形的那個東西開始數(幼兒數)。數到哪裏應該停下呢?

師:數過的東西不能再數了。我們再數一遍到底是多少,先找一個東西把它記牢了,如這個正方形的東西,記住數過的不能再數了。(幼兒數數1-10),現在知道了南瓜爺爺家裏一共來了10位客人。

三、觀察圖片

師:能不能從他們的形狀猜猜這是十個客人可能是誰啊?(第幾個是誰?)

邊提問邊出示圖片。

師:原來南瓜爺爺家門口來了十樣菜。

 四、找鄰居

瞭解鄰居的概念

師:是什麼事情讓這麼多的朋友一起來到南瓜家?(找鄰居)提問:什麼是鄰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的朋友)我們中一班的鄰居是誰?

師:南瓜爺爺會找誰做鄰居呢?(蔬菜)

五、什麼是蔬菜

師:剛才看到的十樣菜裏邊有蔬菜嗎?請你拿好桌上的紙,依次念一念,再拿好一隻筆,把你覺得是蔬菜的東西在它的下面畫個圓圈(教師只是觀察,並不提出意見)。

師:(操作結束後)好,現在把紙跟筆放好,坐好,有些小朋友找對了,有些小朋友還差一點點,到底什麼是蔬菜呢?

師:蔬菜呢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我們一起來看看黑板(教師和幼兒一起找出蔬菜)

師:我們一起來數數一共有幾個蔬菜,你找對了嗎?

師:7樣蔬菜用數字幾表示啊(出示數字7)

 六、給鄰居分配房子

師: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啊?那要找幾個鄰居啊?用數字幾表示

師:5間房子,7樣蔬菜,該怎麼住?

幼:擠一擠

師:那誰和誰擠在一起比較好呢?

幼兒自由講述。

蔬菜的分法有很多,除了顏色,形狀,高矮,還有很多,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一、鞏固紅黃藍三原色的認識,學習按物體的大小、顏色進行分類,在遊戲中發展數數能力。

二、樂意與同伴交流,樂意參與遊戲,樂意體驗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貓、小貓(藍色、黃色)的胸卡若干。

2、紅、黃、藍小魚若干、一大一小鍋子各一。

3、小簍子人手各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讓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鞏固黃藍兩種顏色的認識,並導入活動。

1、扮演角色:小朋友,我是貓媽媽,你們都是我的貓寶寶,媽媽這兒有許多小貓的胸卡,喜歡做藍貓的就找藍色的小貓卡片掛上,喜歡做黃貓的就找黃色的卡片掛上。掛好卡片趕緊找個圓點坐下來。

2、找寶寶:呀,你們都是我的寶寶啦!開心嗎?開心的就叫一聲貓叫?讓我瞧一瞧,你是什麼顏色的小貓啊?還有誰也是小藍貓呢?小藍貓來讓媽媽抱一下,我們親親熱熱一家人,開心嗎?開心的就大聲地叫兩聲。媽媽的小黃貓在哪裏?也來讓媽媽抱一下。開心的叫三聲?

3、選擇路線

師:寶寶們,你們長大了,能告訴媽媽你們有什麼本領?好,今天媽媽在草地上曬了許多魚乾,想請你們幫媽媽去收魚乾,願意嗎?去草地有兩條路,一條是黃色的,一條是藍色的,我們的黃貓、藍貓該走哪條路呢?趕快到路口排隊。過渡:聽着音樂小貓跟貓媽媽去草地。

師:寶寶們,跟着媽媽去草地吧,路上不能你推我擠,注意安全。我們一個跟着一個走。

二、基本部分

一)小貓收魚乾,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發展三以內的數數能力。

(1)師:寶寶們,草地到了,你們看媽媽曬的魚乾多嗎?有些什麼樣的魚乾呢?(引導幼兒説出顏色不同)現在我們可以收魚乾啦!在草地上當心把小草踩壞了,也不能摘小草。小貓們爬一爬,找一找,一隻小貓收一條魚乾。你收到的是什麼顏色的魚乾呢?快把收到的魚乾放在口袋裏吧。收到魚乾高興嗎?用動作表示一下:耶!

(2)請寶寶們爬一爬,找一找,收一條跟自己一樣顏色的魚乾。並請小貓相互檢查一下收的魚乾是否正確。

(3)請每隻小貓去收一條紅色的大魚乾。你收到了一條什麼樣的魚乾呢?

師:呀,還有些魚乾請貓阿姨給我們收吧,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家了。看看哪條路大,哪條路小?請黃貓在大一點的路上走,藍貓在小一點的路上走(聽音樂動作)

二)小貓數魚乾,感知三以內魚乾的數量。

(1)、師:到家了,每隻小貓把口袋裏的魚乾倒在小筐裏,數數看你收了幾條魚乾。(每人自己數--師幼一起數)還有誰也是收到3條魚乾呢?

(2)、你收到的紅魚乾給媽媽看看,有幾條呢?(讓幼兒自己數數)你收到的黃魚乾給媽媽看看,有幾條呢?(讓幼兒數數)你收到了幾條藍魚乾?(目測)

三)小貓燒魚,按大小給魚乾分類

(1)師:寶寶們,肚子餓嗎?媽媽來燒魚乾給寶寶吃,好嗎?你們看媽媽這兒有幾隻鍋子?兩隻一樣大嗎?大魚乾應該放哪個鍋子燒?小魚乾放哪個鍋子?請你們把手中的魚乾一條一條放進鍋裏。大魚乾放在大鍋裏,小魚乾放在小鍋裏。

(2)幼兒放魚,老師對幼兒的行為做即時的檢驗:是否放對了大魚和小魚。兒歌:小貓小貓要燒魚,大魚放在大鍋裏,小魚放在小鍋裏。

師:呀,兩隻鍋裏現在變成許多魚了。

三、結束部分

師:魚兒燒好了,香噴噴的,真好吃啊!瞧!寶寶們想嘗一嘗嗎?來跟着媽媽一起去洗手,吃魚乾嘍!

活動延伸:遊戲《賣魚》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7

一、活動生成:

作為一線教師,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常規工作。到了大班後,隨着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通過統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於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範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

二、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着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後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繫,也就意味着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着眼於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三、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計圖範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五、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願意嗎?

幼兒:願意。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後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請小朋友説説你用什麼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麼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麼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麼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麼不一樣嗎?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計圖。

4、操作體驗,學習製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製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製作成條形統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後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5、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家裏的物品好嗎?統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牆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8

故事背景:

老師帶小朋友去超市買玩具,給每個人買了一個數字拼版。上面有“1、2、3、4、

5、6、7、8、9、0”這十個數字。回到幼兒園,老師拿出“1、2、3”這三個數字,對小朋友們説:“你們能用這三個數字擺出多個不同的三位數嗎?”皮皮擺了一個321,可可擺了一個123,圓圓擺了一個231。小朋友們,你們還有新的擺法嗎?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有序的觀察。

2、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鍛鍊抽象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故事掛圖《數字拼版》;數字卡片;星星卡片。學具準備:

數字卡片

一、導入活動

1、遊戲:排排隊遊戲玩法:

教師準備好“1、2、3”3個數字,請三個小朋友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各抽出1張數字卡片,站到前面來,下面的小朋友邊拍手邊説兒歌:小兔子,真淘氣,跳到東來跳到西,集合!站隊!要求每次3只小兔子站的位置不一樣小兔子站好隊後,下面的小朋友大聲讀出他們手裏的數字卡片。

2、教師出示故事掛圖《數字拼版》,講故事並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故事中的小朋友用123這三個數字擺了那三位數呢?

小朋友用123,還能擺出哪些三位數呢?

二、集體活動:

1、教師拿出數字卡片1、2、3,引導幼兒擺放數字卡片,並記錄在黑板上。教師:“小朋友,我們也用這三個數字來排列一下吧!

我們先讓數字1站在第一位,有幾種擺法呢?

我們先讓數字2站在第一位,有幾種擺法呢?

我們先讓數字3站在第一位,有幾種擺法呢?我們可以用這三個數字擺出六種組合方式!

2、利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星星卡片,組成新的組合。

教師:“老師這裏有三種顏色的星星卡片,小朋友們動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有幾種排列方法呢?

我們可以讓紅顏色的星星在前面,這樣有兩種擺放方法。

我們還可以讓黃顏色的星星在前面,這讓也有兩種擺放方法。我們還可以讓藍顏色的星星在前面,同樣還是有兩種擺放方法。我們一起來數一數,3種顏色的星星卡片一共有6種排列方法。三、操作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用5、6、7數字卡片排列三位數,並記錄。看能排列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四、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用三種不同形狀的積木,進行排列,看看有多少種不同的排列方法,並記錄不同的排列結果。

(2)教師引導幼兒用不同的三個數字,編寫電話號碼,讓小朋友自己組合看看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

(3)園內完成《操作側》第43/44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可給幼兒三種不同的水果,讓小朋友進行不通順序的排列,看看有多少種排列。

(2)家庭完成《親自冊》第43/44頁。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能分辨四種不同的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長方形的認識,知道圖形的特點。

2.能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組合拼出簡單的物體,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3.促進思維的準確性,加強對數學活動的參與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圖形組合圖案7張

紙面教具: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有圖形教具的神祕箱,引導幼兒猜測形狀

——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祕的箱子,請小朋友們上來摸一摸,看看這裏面是什麼,大家摸出來後,説説是什麼圖形?

二、出示不同圖案,引導幼兒尋找圖形寶寶

——這些圖形寶寶想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遊戲,他們躲在了一些圖畫中,我們一起來找找吧!

——(教師依次出示不同圖案)這個圖案像什麼呢?它裏面藏着哪些圖形寶寶?小朋友們來説一説。

三、發放圖形教具,鼓勵幼兒動手創作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2、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利用不同圖形教具拼出其他圖案,並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拼了什麼圖案,用了哪些圖形。

3、教師點評,並將優秀作品貼到黑板上,一起欣賞。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10

設計意圖:

幼兒以能夠掌握單排不同方向的5以內序數的練習(即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本次活動主要為突破從不同方向通過辨別第幾行第幾列能夠準確找出相對位置。

幼兒的思維有着直觀、形象性的特點,而序數卻是抽象的概念,由於受幼兒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單一的圖片加上老師的講解等,往往不易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理解和掌握會比較困難。為此,我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優美的動畫配以輕快的音樂,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觀,使幼兒在輕鬆的狀態下積極的學習。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能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2、操作目標:通過操作使幼兒掌握物體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第幾行、第幾個)

3、能力目標:

1)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2)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活動準備:

1. wawayaya軟件,

2. 水彩筆每人5支、記錄單(如圖1)

3. 5色蘑菇棋子若干、小熊棋子每人5顆、有標記的棋盤(如圖2)

活動過程:

1.看wawayaya活動軟件,探索5以內序數

通過軟件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利用wawayaya活動軟件進行5以內序數練習學習看第幾行,第幾個的方法

總結:如果在一排裏找東西要這樣做:一是要想好從哪個方向數,二是要數出是第幾個;如果要在幾排裏找東西在哪,就要橫着數第幾個,豎着數第幾個,才能找到這個東西

2.在棋盤上設計“種樹”的位置並記錄,嘗試進行5以內序數練習

1)請幼兒觀察棋盤上有什麼變化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圖形。

2、培養幼兒觀察的能力。

活動重點:

通過活動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圖形。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

2、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圖形寶寶(各一個)

3、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圖形“餅乾”(各幾個)

4、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圖形圖片許多供幼兒串圖形項鍊、線和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通過一個小故事,導入活動

師: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

幼:想……

師:那你們可要聽仔細哦,待會兒我還要考考你們呢。

二、圖形,給圖形寶寶喂餅乾

1、 圖形寶寶肚子餓了,我們給它喂“餅乾”吃。

(1)觀察“餅乾”的形狀,有三角形、長方形、圓形

(2)教師手持圖形,找出與圖形寶寶相應的“餅乾”

(3)檢查是不是圖形寶寶都喜歡吃的“餅乾”

(4)請幼兒幫圖形寶寶找“餅乾”

三、串項鍊圖形

1、給圖形寶寶做禮物——項鍊,教師示範。

今天圖形寶寶玩得很開心,現在他們要走了,我們給他們做一條好看的圖形項鍊送給他們,好不好?

2、幼兒串項鍊

3、幼兒相互説一説,比一比,我的項鍊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送給哪個圖形寶寶?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不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擾,感知7以內的數量,提升目測點數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數字1到7。

課件準備:圖片《氣球》,紙面教具《穿糖葫蘆》《水果連連看》。

紙面教具:《穿糖葫蘆》《水果連連看》各打印班級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觀看課件,數一數,判斷7以內的數量。

觀察圖片上3排氣球的差異:大小、顏色、排列都不同的氣球,引導幼兒數一數,發現數量都是“7”,用數字“7”來表示。

——有幾排氣球?第一排有幾個?第二排呢?第三排?一樣多嗎?

小結:每排氣球大小顏色不同,但每排的數量都是7。

打印紙面教具,幼兒分組進行7以內數量的等量判斷。

1、第一組:操作《穿糖葫蘆》,請幼兒找出數量相同的兩串糖葫蘆,用彩筆給它們畫上竹籤。

2、第二組:操作《水果連連看》,請幼兒數一數每張卡片上的水果數量,把數量一樣多的水果用線連起來。

互相分享活動結果,鞏固7以內等量判斷。

1、教師引導幼兒檢查操作結果(用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

——出示個別幼兒“穿糖葫蘆”的結果:這位小朋友做的對嗎?若有錯就繼續引導:這兩串糖葫蘆一樣長,一起數一數他們數量是多少?一樣多嗎?

——出示個別幼兒《水果連連看》的結果:這位小朋友連得對嗎?誰來説説?

2、正確判斷7以內等量的物體。

——可以用什麼方法知道兩排/兩堆的東西是不是一樣多呢?

小結:兩排/兩堆東西的大小、排列都不同,可以用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判斷出它們的數量是不是一樣多。

活動延伸

遊戲活動:在美工區開展繪畫、泥工、蓋印章等活動,讓幼兒設計相應的物品,如7個三角形、7朵小花、7個球等,製作完把相同數量的物品放在一起。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13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設計:認識“>”和“<”

活動分析:

重點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掌握相等與不相等的轉化;難點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裏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隻蜜蜂?幾隻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説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引導幼兒,引出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説出“7”大於“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裏?”(花園裏),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説出“4小於6。”

3、師:“大於號和小於號一個開口向左,一個開口向右,很不好玩,我們得找規律記住它們。”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得方向都對着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着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着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遊戲:學做“>”“<”

找出4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找兩名幼兒分別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9大於7”“7小於9。”

三、猜謎語,(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蔔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引出數字小兔。

讓幼兒觀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數字組成的,找出後,比較大小,填上“>”或“<”。

四、遊戲:擊鼓傳包

玩法:教師搖動鈴鼓,幼兒傳貓頭包,鼓聲停止,包在誰的手裏,就和他的同桌各從包裏抽出一張卡片,比較大小,如“8”和“6”,大數幼兒先説:“8大於6”,小數幼兒説:“6小於8”。遊戲依次進行。

五、戴小猴頭飾,幼兒做小猴子,學習把不等式邊等式。

教師告訴幼兒:“我們要做一個《小猴學樣》的遊戲,遊戲之前先要學樣本領—把不等式變等式。”啟發幼兒説出“4小於3”,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片,並説:“猴媽媽説,兩邊的小猴子不一樣多,太難記了,我想讓兩邊的小猴子一樣多,把“>”變成“=”該怎麼辦呢?小猴子動腦筋想一想。”想出4-1=3、3+1=4兩種辦法都行。

六、聽音樂做“小猴學樣”遊戲。

幼兒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設計思路

對於幼兒“>”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並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課意在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遊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鍊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知道要保持生活物品的整齊,初步瞭解物品配對規律。

2.能將成對或相關的物品進行對應匹配。

3.養成將物品及時歸位的好習慣,體驗整理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瞭解物品配對規律,養成將物品及時歸位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能將成對或相關的物品進行對應匹配

活動準備

1.幼兒鞋子 8 雙,襪子 13 雙,晾衣架 13 個,夾子 26 個,鞋架 1 個,塑料盆 1 個,配對操作板 12 個 配對卡片 12 套

2.PPT 課件

活動過程

1.創設“幫助小兔子大掃除”的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帶幼兒到小熊家裏幫小兔子大掃除,引導幼兒發現小兔子家裏一堆亂放的鞋子。

2.引導幼兒整理物品,能將成對或相關的物品進行對應匹配。

創設幫“小兔子整理鞋子”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能根據鞋子的材質、顏色等因素進行配對。

請個別幼兒操作並提問:“你是怎麼整理的?這兩隻鞋子為什麼要放在一起?小結:圖案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的 2 只鞋子叫一雙,它們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

3.創設“幫小兔子晾襪子”的遊戲情境,嘗試將襪子配對,鞏固配對的技巧。

幼兒操作實踐,鞏固配對的技巧。

提問:都幫襪子找到好朋友了嗎?我們一起檢查一下他們是不是都和好朋友在一起。為什麼説這兩隻襪子是好朋友呢?

小結:顏色一樣、圖案一樣、大小一樣的 2 只襪子也叫一雙。它們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

4.遊戲“找朋友”,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配對的物品。

引導語:咱們小朋友真能幹,幫小兔子做了這麼多事情,小兔子為了感謝我們要和我們一起玩“找朋友”遊戲呢!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好朋友和我們一起玩遊戲呢?

1.教師出示配對玩具,講解遊戲玩法。

請小朋友去找一找誰和誰是好朋友?找到之後把他們貼在貼在綠色的板子上手拉手,我們來比一比誰先找到他們的好朋友。

2.幼兒操作實踐,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XX 和 XX 是好朋友可以放在一起。

3.師幼共同分享交流配對結果。

提問:為什麼説他們是好朋友?

牙膏牙刷(可以幫助我們刷牙,沒有牙膏缺一不可)

碗勺子(勺子幫助我們吃飯,很重要的生活用品)

桌子和椅子(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

魚和魚缸(魚缸為小魚提供了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幫助小魚讓小魚生活得更舒服)

5.創設“幫小兔子卷襪子”情境,體驗幫別人做事帶來的快樂。

今天的天氣真好,小兔子襪子都晾乾了,讓我們一起幫小兔子把襪

子捲起來吧。誰會卷襪子?上來給小朋友示範一下?

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卷襪子的小兒歌,想不想聽一聽?

兒歌:兩個襪子並併攏,腳尖找腳尖,腳跟找腳跟,腳尖腳尖卷呀卷,卷的緊緊的,卷好襪子送回家。現在請每個小朋友選一雙襪子邊説兒歌邊幫小兔子把襪子捲起來吧!卷完的小朋友可以放到小筐子裏哦!

小不隨便亂扔亂放,物歸原處也是一種好習慣。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幫小兔子做了這麼多事,小熊在院子裏給我們準備了好多

好玩的玩具呢!我們一起去玩玩吧!

幼兒數學教學設計15

活動準備

PPT課件、日曆、奶瓶、温度計

活動目標

在認識數字0——9的前提下,將他們排序。

在比較觀察中,瞭解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

數字變化後,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幷樂意產生想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10個格子,幼兒數出。

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二、1、給數字寶寶排序(提示順序,倒序,單數,雙數)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分享老師展示的各種排列方式

(1)認識基數13579

(2)順時針,圓形,三角形

(3)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字,讓幼兒理解這些數字 寶寶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1、日曆

2、奶瓶

3、温度計

4、目錄

四、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

幼兒逐一觀察每個有數字寶寶組成的圖形,説一説畫的是哪些圖形?是有哪些數字寶寶組成的?

五、活動延伸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寶寶,動手畫一畫。

標籤: 教學 數學 幼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pw4jn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