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合集4篇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合集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合集4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訓練與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的內涵。

【教學難點】

聯繫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並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蒐集黃河的影視材料和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製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

通過查閲資料瞭解抗日戰爭時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事蹟,瞭解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瞭解黃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蒐集一些與黃河相關的歌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培養興趣,增加積累。

【教學設計】

一、導語

(多媒體播放一段黃河錄象,以《黃河頌》的旋律作為背景音樂,老師激情導入)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以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在藝術作品當中廣泛出現。人們歌詠它,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它蒼桑,它與它的人們一起經歷過抗爭與苦難。今天我們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讚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篇──《黃河頌》

設計意圖:黃河氣勢磅礴,《黃河頌》的旋律激昂,,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教學時充分利用了CAI輔助教學的優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打動學生的心靈。渲染課堂氣氛,奠定本課情感基礎。

二、 話説黃河歷史

1、課前已要求大家通過各種方式查閲有關黃河的知識,現在,請同學們盡展才華,讓我們“話説黃河”,説一説你對黃河知多少:

(學生自由暢談,教師有意識地把學生介紹有關黃河的知識帶人課本,與課本內容相鏈接)

如: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經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肅,黃土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的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華北平原的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現在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城市──咸陽、西安、洛陽、鄭州、安陽、開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互相交流,既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自主學習的習慣,又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而把學生準備的資料和課文相聯繫,既完成初步感知課文又讀厚文本,拓展學生視野,調動學生的知識儲藏和激發學生樸素的愛國情感,此所謂“出乎其中,入乎其內”。

2、小結時自然介入背景:(多媒體顯示)

介紹背景:《黃河頌》誕生於抗日戰爭年代,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着中華大地。光未然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雄奇的山川,偉大的人民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着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會上聽了該詩的朗誦異常興奮,連續寫作六天,於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這部史詩性傑作。這部大型聲樂作品共八個樂章,其中尤以《黃河頌》、《黃水謠》、《保衞黃河》等為人們所傳唱。

設計意圖:初一學生對這首歌詞產生的時代背景的認知比較淺顯,在小結時介入時代背景,使學生更易領悟詩歌的內容,積澱情緒,為第二板塊的“吟誦黃河頌歌”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 吟誦黃河頌歌

(師配樂範讀,生作批註)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節,説一説應怎樣讀。

1、學生自由暢談,可不按文本的先後順序,按照學生喜歡的句或節指導朗讀:

以下幾點朗讀技巧的指導供參考:

如;以歌詞第一節為例指導朗讀時應注意情感、語氣、節奏。

從需要重讀的詞語(動詞)“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詞)“高山、滾滾、萬丈”,可以體會出黃河的一往無前、鋭不可當的英雄氣魄。所以,讀的時候一定要讀出磅礴之勢、豪邁之情。當然也要讀出變化“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沒有磅礴之勢,此時的黃河已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地勢,所以讀的時候要舒緩一些。教師適當師範朗讀,學生個別朗讀或齊讀。

又如:朗誦“頌黃河”的部分,要注意感情的變化。

第一個“啊,黃河”一節由於在讚頌黃河作為母親對中華民族的養育,所以要讀的舒緩。

第二個“啊,黃河”一節由於在讚頌黃河作為屏障對中華民族的保護作用,顯示她的偉大和堅強,所以讀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個“啊,黃河”一節是借用黃河的偉大和堅強來激勵中華兒女保衞黃河,保衞祖國,感情達到高潮。所以,讀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應完全迸發。兩個“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不僅要讀的鏗鏘有力,而且,要讀出變化,後一個要比前一個感情更要強烈,“你一樣的”和“偉大堅強”都要比前一個語氣重,“偉大”的“大”和“堅”的“強”都要採用拖音,

三個“啊”要讀的深沉,聲音稍長,“黃河”要讀的高昂,表明在讚頌。朗讀形式可以有教師範讀,學生分角色朗讀。

2、分小組朗讀、學生評價。

3、師生聯讀。(配樂)

設計意圖:感情朗讀是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新課標中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非常重視,詩歌是訓練朗讀水平最好的題材,況且這首詩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讀。相信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已初步具備了美讀的能力,再加上前面的情感鋪墊,先給一點時間在小組中交流,在課堂中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交流中鼓勵學生髮表見解,提出朗讀的看法。效果一定要比老師要你怎麼讀好得多。

四、 探究黃河精神

1、課堂討論:(多媒體顯示)

⑴ 黃河有怎樣的氣勢和精神,你是怎樣體會的?

⑵ 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作者描寫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為了表達什麼感情?

⑶ 你能仿寫一節詩歌替代本詩的結尾部分,來發出你自己的誓言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2、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發展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閲讀體驗和感受的語言智能。它既是文學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語言的,又是人文的。同時顯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的.基本理念。

五、 詠唱黃河歌曲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筆揮灑激情讚美過黃河。學生交流所查閲資料補充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浪淘沙》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小結:這節課讓我領略了你們的精神和風采,黃河的精神在你們的心裏紮下了深根,黃河的精神在你們的身上得到了延續,你們是希望的一代、發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詠唱黃河歌曲。

(多媒體播放《黃河大合唱》,師生齊唱)

設計意圖:配樂朗誦、理解性欣賞朗誦,增進了學生對詩歌的體驗和感受,引入古代文人頌黃河詩句是橫向拓寬視野,“詠唱黃河歌曲”是活動形式的變換,也是對課首的呼應,同時讓全課的教學餘味猶存。

結束語: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中華兒女,維護的祖國的尊嚴。我們為民族自豪,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奮鬥,為我們的民族擠身於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六、課外作業

1、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並進行表演唱。

2、 收集有關黃河文化和治理黃河的資料,寫成專題文章,為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母親河,黃河》做準備。

設計意圖:作業1美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文學還是音樂。作業2學習語文在課外,課外知識的積累與拓展是新課標的理念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人文關注。

【板書設計】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頌黃河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的目的:

1、 通過遊戲活動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並用

切割製作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遊戲活動中體驗造型表現活動及人交往的樂趣,初步建立集體觀念與大膽表現自我的信心。

3、通過對作品、媒材、工具、製作過程的體驗及探索,培養初步的對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現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感知體驗切割藝術的美,學習以形狀、顏色、選材、切割製作動物並介紹自己的想法。

2、 蔬菜瓜果的製作及切割佈局。

教學準備:

(教師)各種用蔬菜瓜果製作的造型樣品、錄音機 、磁帶 、頭飾、 獎勵標飾、板書 、吸鐵石、教案。

(學生)課本、蔬菜瓜果、頭飾、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具準備情況,穩定學生情緒。

二﹑講授新課

這是我們常見的食物,我把它簡單的改變了一下,變成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蔬果造型。[板書課題:蔬果造型]

這是老師給同學們帶來的新夥伴,他叫Jack。Jack 好像在説話,我們來聽聽他説些什麼呀,哦!Jack向大家問好,同時還想問問同學們,為什麼我的身體要用黃瓜來做,而不用別的什麼來做呢?[學生回答,表揚獎賞發言的學生]Very Good!看來同學們平時喜歡看動物世界,知道鱷魚有什麼特徵,那除了鱷魚之外,根據黃瓜的形狀和顏色特徵,還可以做些什麼有趣的東西?[學生回答,表揚獎賞發言的學生,板書“形式”﹑“顏色”],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用水果和蔬菜的特性也做了幾件有趣的東西。[展示作品,可帶下去走動,並適當做出一些動作],這是……。現在想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在欣賞的同時告訴大家,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要用這種蔬菜和水果做他,並觀察一下他的製作方法。[學生回答,表揚獎賞發言的學生,板書“選材”﹑“切割”]欣賞完老師的作品以後,同學們就以自己手上的蔬菜和水果討論一下,用他們做些什麼。討論好了以後可以舉手跟老師説説,怎麼會想到做這個東西的。[學生回答,表揚獎賞發言的學生]同學們的創意都很好,其實在做的時候並不是很複雜,能大致看的出就行,那現在同學們就可以做一做你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要注意安全。[學生做作業,板書“製作”]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教師放音樂]

四﹑小結

請做好了的同學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學生展示]説説你做的是什麼,是怎樣想的或是學一下你做的小動物的叫聲,或是講述一段或一句有趣幽默的話,還可以説説你做的東西用英語怎麼講的。[學生回答,表揚獎賞同學們]同學們不僅做的好,説的也好。通過這次製作,我相信同學們會對蔬菜和水果有了另一種認識。同時我們也要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哦。

五﹑板書

蔬果造型

形狀﹑顏色

選材﹑切割

製作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舉例説明化石記載着生物進化的歷史,説出各種生物出現的先後順序。觀察化石的圖片,推測每種化石生物可能的生物的生活環境,並且對生物進化的趨勢進行推測。

2、列舉解剖學證據和分子生物學證據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間有一定的親緣關係的結論。

3、認同在生命演化過程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

學習中難點:生物進化的順序

一、前置補償:化學進化論認為生命起源可分為那幾個階段?

二、導讀提綱:

1、化石證據:閲讀課本第7-9頁,課本插圖5.1-6,5.1-7和5.1-8分析並討論下列問題:

①什麼是化石?化石是怎樣形成的?

②為什麼化石能證明生物的進化?

③各個時期的馬在形態結構以及生活環境方面有怎樣的差異?這些差異與馬的進化有什麼關係?

④馬的系列化石説明了什麼問題?請説出你的觀點。

2、解剖學證據:閲讀課本第9-10頁,課本插圖5.1-9,分析並討論下列問題:

①人的上肢骨是哪些骨組成?(要求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説出)

②以人的上肢骨為據,其他脊椎動物的前肢骨與之相比在結構上有什麼相似之處?有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③通過比較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3、分子生物學證據:根據課本11頁表討論下列問題:

①你認為哪些生物之間的親緣關係比較近?你認為哪些生物之間的親緣關係比較遠?

②通過比較分析10種生物與人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的差異,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三、説出你的收穫:

四、鞏固練習:

1、下面對化石的敍述,正確的是[]

A.古代生物的屍體保存到現在就是化石B、形狀像生物的石頭就是化石

C.現在生物經過處理,過幾年就是化石D.古代生物遺體和遺蹟經礦物填充和交換作用形成的

2.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

A.越複雜越低等B.越簡單越高等C.越複雜越高等D.越簡單越低等

3、下面對生物進化規律的敍述中,哪一個是錯誤的[]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簡單到復 C.由水生到陸D.由植物到動物

4、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是:

A、化石證據B解剖學證據C分子生物學證據D胚胎髮育學證據

五、課堂檢測:請閲讀下面從不同地層裏發現的化石的示意圖

1、從馬的進化過程看,在馬的進化過程中,它的前肢的數目是如何變化的?

2、馬進化過程中,體形是如何變化的?

4、馬的四肢有什麼變化?

5、從馬的進化過程可以説明生物進化有什麼特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通過近階段的國培學習,我對教學設計有了新的認識,更明確教學設計的重要性。並多次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怎樣進行教學設計,什麼樣的設計更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現將學習的點滴思考作一小結。

一、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1、只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教學設計。形成了一套老的教學模式,以老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課既便老師講得再精彩,也只能説授課教師講得好,不能説學生學得好。

2、講練結合的設計本無可厚非,但有時講得過多,練得較少;有時認為課堂上訓練得多,學生學到的知識多,這樣的設計就是成功的。現在想來,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聽課、學習,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被剝奪了。

3、從過去的教學計對語文課標研究不夠,對學情分析不夠,重知識的傳授而輕過程與方法,對教學反思不夠。

二、教學設計的新思路

1、作好學情分析,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真正學會學習。因為,教學設計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精神。

2、完善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突出語文課的特徵,靈活恰當選

擇教學方式,重視語文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體現重視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

3、做好教學設計及反思。努力實現“從經驗性到規律性的跨越”。

課前反思:

學生的學情?目標定位是否合理?教學設計是否有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課中反思: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生反應不積極,師生之間爭議等,預想不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重新審視,重新觀察,發現和總結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反思“為什麼,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的策略和措施”,及時調整教學設計,使課堂變得有序且高效。課後反思:我的教學高效嗎?哪些地方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到了什麼?這樣反思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有利於教學經驗的積累,有利於今後的教學設計,也有利於自己的不斷成長。

國培給了我一個好的學習的平台,我收穫很大,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不斷反思教學,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pk3n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