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根據已知條件提問題教學設計

根據已知條件提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根據已知條件提問題教學設計

(一)幫助學生弄清求和、求剩餘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係,掌握根據條件提問題的方法,能根據條件提出合適的問題.

(二)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掌握提問題的方法,能根據條件提問題.

難點:理解應用題的兩個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回答問題.

師:我們學習了用加、減法解答的應用題,誰能告訴大家一道最簡單的應用題要具備幾個已知條件和幾個問題?(至少要具備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

板書: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

2.投影出示題目,要求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口述算式和答題,教師在投影片上書寫算式.

(1)綠化校園.二年級種10棵樹,五年級種20棵樹,一共種了多少棵樹?

10+20=30(棵)

口答:一共種了30棵樹.

(2)草地上原來有15只鹿,跑了6只,還剩幾隻?

15-6=9(只)

口答:還剩9只.

(二)學習新課

1.準備題.

(1)投影出示

師:這裏有一條金魚,請一位同學讀出魚身上寫的文字.(有5條花金魚,3條黑金魚)

師:這是一道完整的應用題嗎?(這道題只有兩個已知條件,缺少問題)

師:小金魚應該有自己的尾巴,一道應用題應該有合適的問題.現在我們一起給小金魚找尾巴,也就是為這兩個已知條件提出問題.板書課題:

(2)投影出示

師:想一想:提出這個問題合適嗎?(教師演示把魚尾接在魚身上,讓學生看後回答.因為這是鯨魚的尾巴,接在金魚身上不合適,示意提出這個問題不合適)

(3)投影出示

師:提出這個問題合適嗎?(同上)

(4)投影出示

師:提出這個問題合適嗎?為什麼?(教師演示把金魚尾巴接在魚身上,全部吻合,示意這兩個已知條件找到了合適的問題)

師:誰會解答這道題?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5+3=8(條)

答:一共有8條金魚.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一道應用題只有兩個已知條件,缺少問題,不能計算.下面我們繼續研究怎樣才能為已知條件提出合適的問題.

2.教學例2.

出示例2:有50只 ,12只

(1)指名讀題.

(3)師問:這道題能做嗎?為什麼?(這道題只給了兩個條件,沒有給出問題,所以不能做)

(3)指名找條件.

(4)師:這道題給出兩個條件,但是沒有問題,我們必須先補上缺少的問題才能解答.想一想,這兩個條件有什麼關係?(打手勢表示告訴了兩個數,可以把它們合併起來)

(5)出示3個問題,讓學生討論:選哪個問題合適?

①還剩多少隻?

②有幾隻鴨?

③一共有多少隻雞?

(6)師:把你們選的問題讀出來.(教師在③的下面畫上線)

(7)指名把應用題完整地讀一遍.

(8)解答:(學生口述,老師板書)

50+12=62(只)

答:一共有62只雞.

(9)師問:為什麼用加法計算?

3.改編例2.

出示改編題:有50只公雞,賣了20只.

(1)指名讀題,找出兩個已知條件.

(2)師:在下面3個問題中,選一個合適的問題,畫上線,再算出來.

①一共多少隻?

②還剩多少隻?

③有多少隻鵝?

(3)指名完整讀題並列式解答.教師板書:

50-20=30(只)

答:還剩30只.

(4)師問:為什麼用減法計算?

4.觀察對比:

師: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兩道題,説一説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為什麼選擇了不同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所提問題與兩個已知條件有關係.例2告訴兩個數,可以把它們合併起來,所以選“一共有多少隻雞?”而改編的題告訴我們公雞的總只數,去掉賣了的部分,應該選“還剩下多少隻?”)

(三)鞏固反饋

1.讓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解答“做一做”的'題.

2.做練習十七第1題.

集體做第(1)小題.

(1)指名讀左邊方框中的條件和右邊的2個問題.

(2)師問:選擇右邊哪一個問題合適?為什麼?

(3)指導學生用線把所選問題與左邊的條件連起來,然後列出算式並計算、口答.

第(2),(3)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做完之後,集體訂正.

課堂教學設計説明

根據條件提問題是以後學習兩步應用題的重要基礎,必須切實學好.本節課在學生初步掌握一步加減應用題的結構基礎上,研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內在關係,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把枯燥的數學問題變成生動有趣的具體問題,之後再把具體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突出了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學習新課的過程層次清楚,坡度平緩,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應用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量關係.準備題的設計不但具體形象的説明應根據兩個已知條件,選出合適的問題,而且加深了學生對簡單應用題結構的認識,滲透應用題中問題受已知條件的制約,同時注意到相關知識的科學性.在此基礎上學習例2,學生不會感到困難,以例題的改編和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突出了本課的學習重點,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學習方法

標籤: 已知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ovmr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