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初三上冊《出師表》優秀教學設計

初三上冊《出師表》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初三上冊《出師表》優秀教學設計

一、瞭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願望和親賢臣、遠奸佞,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等進步主張,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二、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敍的寫法以及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三、瞭解“表”的有關知識,掌握形容詞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學設想

一、介紹背景和疏通文義結合起來,突破重點詞句,然後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領會內容大意。

二、採用“讀讀,講講,議議”的教學方式,在讀、講、議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的藝術特色。

三、課文的重點是第一部分,在講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採用練習法進行教學,第三部分讓學生自讀背誦。

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

一、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户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表的第一流傑作,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後人所欽仰,正所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傑作。(板書)

二、教師範讀全文(最好能背誦),讀得要有抑揚頓挫,感情充沛,使學生產生激情。

三、解題。

1 什麼叫“表”?這種文體有什麼特點? 明確: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文心雕龍》)此外,還有一種專議朝政的,又統稱“表”。“表”的基本特徵是“動之以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向劉禪(劉後主)的言事呈文。

2 諸葛亮是什麼心情下寫《出師表》的? 明確:實現國家統一是劉備的`遺志,諸葛亮為了實現先帝遺志,在戰略後方日益鞏固的情況下決定出師伐魏。但劉後主卻昏庸無能,聽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後顧之憂。諸葛亮在出師前寫下這篇,以懇切的言辭勸説後主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四、分析結構,歸納段落。

關於本文的結構,教師要引導學生着眼於“出師”二字。具體地説,一是要看作者對出師後國內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説明出師的理由。這兩個問題弄清楚了,全文的脈絡也就清晰地顯示出來。 明確:可將本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從當前形勢出發勸説後主繼承先帝遺志,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經歷,表達“報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確各方面的責任,向後主提出懇切的期望,總結全文。

五、講讀第1段。

1 學生對照註釋,自讀第1段。教師補充註釋。 疲弊:疲弱睏乏。 誠:的確、確實。 危急存亡:形勢危機,決定存亡。 宜:應該。 不懈:毫不懈怠,忠於職守。侍衞之臣:陪侍、保衞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將士。志,士心。 忘身:奮不顧身。蓋:副詞,原來,表示解釋原因。 追:追念。 報:報答。 聖:古時臣下對帝王的尊稱。 恢宏:使志士之氣發揚光大。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 諫:臣下給皇帝提意見

2 學生講述大意。

3 討論問題:

(1)為什麼説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為什麼説“益州疲弊”? 明確:説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聯吳抗曹。但吳國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戰役(即《三國演義》)中講的“大意失荊州”“火燒連營八百里”故事)奪走了荊州全部地區,益州的豪強和南方的夷族統治者也乘機發動叛亂。這時,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國的中心地區即黃河流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明顯的優勢;吳控制長江中下游,經濟力量也比較雄厚;只有蜀偏安於西南一隅,處於不利地位。所以説“益州疲弊”。

(2)諸葛亮為什麼向後主提出“開張聖聽”? 明確:一為發揚光大先帝遺德,激勵振奮忠心為國的臣下士氣;二為避免阻塞“忠諫之路”。“以光先帝遺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譯成“來”;“諮臣以當世之事”的“以”表憑藉,可譯成“用”。

4 分析本段的層次。

板書:

 六、佈置作業。

1 熟讀、背誦第1段。

2預習2—5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ovjyp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