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內能的利用教學設計範文

內能的利用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內能的利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內能的利用教學設計範文

內能的利用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問題入手,引入了內能是怎樣使用的,並指出了利用內能來加熱,列舉實例説明了很多利用內能的例子,又重點分析了利用內能取暖的發展過程,並聯系環境保護等分析了這個發展過程。

教材直接談到利用內能還可以做功,用實驗證明了內能能夠做功,並分析了這個實驗,能表現出熱機中能量轉化的基本過程,又闡明瞭利用這個實驗的原理可以製造出熱機,並説明了熱機的發明及其改進對現代工業的影響。

教法建議

本節教學要聯繫大量的科技資料,“利用內能來加熱”比較直觀,可以讓學生從提供的資料中分析,並從某個方面上敍述內能利用的發展情況,例如分析課本上提到的“用內能來取暖”的發展情況。本內容的教學要注意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學習生產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內能的方法,對於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議。

“利用內能來做功”要注意實驗教學,從實驗中觀察現象,分析產生現象的原因,並聯系實際思考實驗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可以提供大量的資料,學生從中分析和學習如何利用內能做功的,並從材料中體驗到科技的發展。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內能的利用

【重難點】內能的兩個應用:利用內能來加熱和利用內能來做功。從實驗中分析能量的轉化和聯繫實際的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程引入

方法1、聯繫上一節的內容,知道了人類利用燃料燃燒獲得大量的'內能,那麼人們是如何利用這些內能的呢?可以提供資料,學生閲讀,知道內能的一個重要的應用是用來加熱。

方法2、對於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讓學生分析社區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內能,這説明內能的一個重要應用是用來加熱。

二、利用內能來加熱

方法1、教師提供關於取暖的資料,學生分析取暖的發展過程,説明從火爐取暖到鍋爐集體供暖再到熱電站供暖的優點: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環境衞生。

方法2、對於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讓學生做調查和利用信息學習,教師提出課題,學生自行設計方案,並再此基礎上設計實施方案,做評估和實驗,得出一些結論。教師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調查社區供暖;查閲世界上先進的供暖方法。

三、利用內能來做功

方法1、實驗教學,做好水蒸氣推開活塞的實驗,學生從實驗中學習如下問題:觀察實驗的現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實驗過程中能量的轉化;實驗説明了什麼;從實驗中能受到什麼啟示。在此基礎上介紹利用內能做功製造了熱機,説明工業化社會的出現有賴於熱機的發明和改進。

方法2、對於基礎較好的班級,用上面的方法1進行實驗,然後可以提供資料或學生查找資料,從利用內能來做功開始,到應用,到科技的發展,使學生體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

【板書設計】

第二節內能的利用

一、利用內能來加熱

本質:能量(內能)的轉移。

二、利用內能來做功

1、實驗:水蒸氣推開活塞。

2、熱機:利用內能做功的機器。

3、能量轉化: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4、熱機的應用。

探究活動

實驗探究:蔬菜大棚中內能的利用

【課題】蔬菜大棚中內容的利用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調查蔬菜大棚中內能的利用,並對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議。

【備註】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探究活動範例:城市供熱

活動內容

調查及認識城市供熱。

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調查研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和關注社會的意識及創新決策能力。

活動準備

1、複習與熱相關的內能及能量的相互轉化的知識。

2、分成四個小組,制定調查方案。

活動過程

1、分組調查階段

①學生個人調查自家使用供熱設備及燃料情況。

②一、二小組學生調查學校廚房及教師家供熱方式。

③三、四小組學生調查蘄春縣醫院的供熱方式。

2、課堂討論階段

在學生課外觀察、實驗及調查的基礎上進行課堂交流、討論。

①介紹內能的利用:利用內能做功(內燃機)和利用內能加熱。

②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小結供熱方式:

燃燒燃料供熱:

燃料種類包括煤、石油(汽油、柴油)、天然氣、酒精、炭、柴、草、沼氣(介紹沼氣使用好處)燃燒後能量轉化是燃料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電能供熱:

供熱用電器種類包括電爐、電飯煲、電熱毯、電取暖器、電熱拖鞋、宇航員穿的電熱保温裝置等。(介紹電能供熱好處是熱效率高、無污染、操作簡便)其能量轉化是由電能轉化為內能。

獲得電能的方式有哪些?

化學能(火力發電站);水能(葛州壩水力發電站、三峽工程等);風能(沿海島嶼和草原牧區的風車田);核能(原子反應堆,介紹: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核電站、韓國、日本最近核電站因事故關閉,俄羅斯因“千年蟲”與美國聯合核查核電站,土耳其準備建核電站招標開始等,培養學生關注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形成社會意識。)

光能供熱:

轉換裝置包括太陽灶、太陽爐、太陽能熱水器(介紹其結構及其宣傳口號“一次投資終身受益的綠色能源”。介紹東南亞地區對太陽能利用的政策。(介紹光能供熱優點是無污染的天然能源)其能量轉化是由光能轉化為內能。

③彙報對集中供熱情況調查的結果

城市、農村各2名學生介紹自家供熱方式。

引導分析分散供熱缺點: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廢氣廢渣污染環境。

二小組學生代表分別介紹學校、醫院供熱方式。

學校鍋爐產生熱水、熱氣來蒸飯,利用餘熱給教師、學生提供開水、熱水,學校教師沒有人使用煤。

學生計算:學校利用餘熱供開水0。10元/瓶;一個蜂窩煤0。18元,能燒三瓶開水,每瓶攤0。06元,水費0。02元/瓶,煤爐一般只能使用3個月,每瓶攤成本0。04元,實際家內燃煤供開水費用達0。12元/瓶。另外,燃煤處鐵製品、鋁製品、電器鏽蝕嚴重,老化快。

縣醫院內,鍋爐燃煤產生熱氣,通過管道輸送至廚房、各科室提供開水、熱水,供手術室、婦產科等科室取暖。通過分析,學生認為集中供熱是供熱的較好方式。

④介紹集中供熱:

集中供熱指在城市一較大區域內,利用集中熱源,向該區域內工廠及民用建築供應生產、生活用熱。用大型或較大型的高效鍋爐取代分散的小鍋爐,使鍋爐熱效率達80%~90%以上。集中供熱發達國家有俄羅斯(1985年蘇聯集中供熱普及率70%)、德國(集中供熱普及率90%)、北歐、東歐。

熱電聯產(CHP):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發電機發電,廢氣用來對現有鍋爐裝置補充加熱。火力發電效率30%~35%,供熱、發電聯合的CHP總效率達80%。

3、供熱對環境的影響

大氣污染:煤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被稱“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霧。煤氣等燃料生成了“温室效應”的罪惡魁首的二氧化碳。柴燃燒破壞森林,使生態環境惡化。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能源危機是世界問題,保護生態環境,使用綠色能源——太陽能和先進的供熱技術如熱電聯產等提高熱效率,節約能源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

4、作業

各小組以調查為基礎寫一篇小論文《我家的供熱》

活動小結

供熱涉及能源、內能、熱傳遞、熱效率等內容,學生常熟視無睹,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留心生活的意識大大增強,比如不僅僅就事物的單方面來思考問題,而是多層次、多角度來分析問題。考慮實用性的同時,考慮它的經濟價值等。

內能的利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瞭解內能的實際利用,知道內能的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能力目標

通過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關係的學習,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情感目標

聯繫能量轉化和守恆的關係,感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建立發展的觀念。

教學建議

本節的教學要注重科技和社會的聯繫,避免孤立的學習,要注意聯繫實際和社會實踐。

在內能的利用的發展上,可以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師提供的一些資料學習。

環境保護的學習,可以教師提出課題,學生查閲資料,從信息中學習,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課題】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重難點分析】利用內能造成的環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護環境的措施及其意義。

【教學過程設計】

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方法1、學生閲讀教材,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內能利用及環保有關的材料,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閲讀時思考,可以有: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什麼;大氣污染的危害是什麼;解決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國利用內能的發展歷程是什麼;各種內能的利用方式對環境保護的作用是什麼。

方法2、對於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採用實驗探究和信息學習的方法,實例如下:

實驗探究:調查附近的工廠在利用內能進行生產上是如何進行的,對於環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減小對環境的影響。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地考察,寫出調查報告,分析的結論等。

實驗探究(另一例):調查社區中是如何利用內能的,調查本地區近三十年中利用內能來取暖的發展情況,諮詢和分析現在的取暖和今後的發展方向.同樣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地考察,分析並得出調查報告和結論。

信息學習:網上查閲有關內能的利用,環境保護,及內能利用對環保的影響等方面的資料,並得出自己的結論,小組討論。這種學習是為了形成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板書設計】

第六節 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1.內能的利用

2.環境保護的問題

探究活動

利用信息學習:温室效應和熱島效應

【課題】温室效應和熱島效應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流程】制訂子課題;制訂查閲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並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物理教案-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參考方案】嘗試對温室效應、熱島效應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夠材料的基礎上分析。

【備註】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3、發現新問題。

標籤: 教學 範文 內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8873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