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8篇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裏行間瞭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

2、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語段,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後來一檢查,只有種在大石頭後邊的一棵瓜秧上,還殘存着一個小瓜。

2、指名若干學生分別朗讀語段,教師簡單評價朗讀的投入程度,相機提問學生:

⑴ “殘存”是什麼意思?

⑵ 有哪些詞語可以在這裏替換“殘存”?

⑶ 通過“殘存”,在你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3、揭示課題:

教師:讀了這個語段,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預設學生質疑:

這個殘存的小瓜最後長大成熟了嗎?

小瓜為什麼種在小島上?

小瓜一個個都打掉了,主人會有怎樣的反應?

(教師選擇課文能夠解答的問題進行板書。)

教師:(板書:彩色的翅膀)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水平啊!請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殘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間有什麼聯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認真讀讀《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不但要把課文讀通順,而且把剛才我們的提問整理一下,看看課文可以解決哪一些問題,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二、建構“海島”意象

1、根據板書,指名彙報讀後所得,引導學生用讀書的方式來回答提問,要求把相關語句讀正確、讀流利,讀得有感情。

2、引導學生建構“寶石島”的意象:

教師:課文中的“寶石島”是一個怎樣的海島?你能夠從課文的字裏行間仔細找找答案嗎?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巡視幫助。

4、指名彙報讀後收穫:

學生可能彙報的要點:

海島離陸地遠。

海島面積小。

海島的自然環境相當惡劣,連昆蟲都沒有。

海島上除了一羣可愛的戰士,好像沒有其他什麼人了。

……

(在指名學生進行彙報的時候,教師需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感情朗讀,儘量不要作過多的分析和説教。)

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寶石島上,建立起這個新的陣地。他們在巖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教師引導語參考:荒蕪的海島開始顯現綠色的生機,寂寞的海島終於迎來了可愛的子弟兵!戰士們笑了,小島也笑了!)

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還開了一朵朵小黃花。可是到了收穫季節,竟連一個小瓜也沒結。有些戰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説:“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願在這裏安家。”

(教師引導語參考:海水是鹹澀的,土地是貧瘠的,沒有和風細雨,多的是風急浪高,西瓜啊西瓜,確實難為了你,但是,我們實在是不甘心啊!)

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

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後來一檢查,只有種在大石頭後邊的一顆瓜秧上,還殘存着一個小瓜。

三、海島“嘗瓜會”

1、找到課文第九自然段描寫“嘗瓜會”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思考,觀察通訊站站長如果問大家:在我們的寶石島上,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我們應該把第一塊西瓜送給誰嘗呢?為什麼?

2、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歸納總結──雷達兵:

教師:是啊,如果沒有雷達兵頭腦裏那些農業知識,恐怕寶石島上的戰士們吃不上自己種的大西瓜了!我們應該讓雷達兵在吃第一口大西瓜之前,先向我們介紹一下他找到答案的過程,你們説好不好?那麼,他可能會怎麼介紹呢?請你展開豐富的聯想,寫一段雷達兵的“戰功”介紹吧!

3、課內小練筆。教師巡視、指導,相機組織學生交流表演。

四、結識戰士“小高”

教師:小高是寶石島觀觀察通訊站的信號兵,是他陪着“我”來到寶石島的。這個小戰士很有意思,請通訊們把課文中描寫小高的一些詞句用“~~”畫出來,多讀讀;説説你覺得這個小戰士的身上有些什麼特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可以同桌或者小組之間相互討論。

2、指名學生彙報對戰士“小高”的印象。

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

小高在碼頭上有説有笑,這時候不吭聲了,緊閉着嘴脣,兩眼直髮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裏緊緊地抱着一隻紙箱子。

(教師引導語參考:一邊是一個大提包,一邊是一隻紙箱子,同學們,這兩樣東西,你能夠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嗎?──裝的東西不同,和小高的距離不同,小高對他們的重視程度不同……讀讀這個句子吧,好一個可愛的小高啊!)

小高點點頭告訴我,晚飯以前,他已經把紙箱裏的小昆蟲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説:“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裏安居樂業。”

五、認識昇華

1、用一兩句話説説,這是一個怎樣的海島,海島上有一羣怎樣的戰士。

2、指名學生彙報後教師提問: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

戰士們為什麼要到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島上生活呢?

戰士們守着這樣一個環境惡劣的小島,有什麼意義嗎?

……

教師:同學們問得真好,這些問題,也是老師一直在思考的。讓我們再來關注這樣兩個問題:

第一:這個小島,可能位於祖國的那些方位?

第二:如果這個小島上沒有戰士駐守,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3、學生髮言後,播放《説句心裏話》結束課文教學。

六、佈置作業

1、摘錄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2、給寶石島的戰士寫一封信,可以刊登在黑板報上,也可以投稿給編輯部,有條件的把信發佈在網站上。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彩色的翅膀》教學設計6,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能按“閲讀提示”的要求學習課文,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表弟”用實際行動改正缺點的精神,感受“表弟”美好的心靈。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新年禮物。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要求:1.藉助漢語拼音把課文讀通順,哪些地方有困難就停下來多讀幾遍。

2.默讀課文,在不懂的字、詞、句下面畫上橫線打上“?”,然後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試着理解不懂的字、詞、句。

3.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作者圍繞“新年禮物”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小組討論交流

1.向本組同學們彙報你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內容不懂。

2.同學之間在小組內互相解決不懂的問題。

(四)師生共同交流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

2.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都講了什麼?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明確:課文記敍了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準備送給老師新年禮物的過程中,改正了過去做作業不認真的缺點的事。

(五)質疑

1.在全班提出自學和小組學習中仍未解決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疏理所提問題。

(六)自由讀課文

培養學生藉助思考題自學課文的能力。

(七)全班交流

1.作者為什麼説:“弟弟送給老師的算不上什麼禮物、其實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明確:(1)使學認識到這是作者對弟弟送給老師禮物的評價。

(2)作業清楚、工整、正確是每個學生應該做到的,所以説:“算不上什麼禮物。”

(3)聯繫弟弟過去的毛病,現在對作業的態度,作業的樣子,可以看出弟弟是真心實意改正缺點,尊敬老師。所以説又是最好的禮物——一顆真誠的心。

2.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指導。

(八)擴展練習

1.把句子補充完整。

(1)弟弟告訴爸爸,他們小隊悄悄地商量過了,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要

(2)他是用美好的心靈,在做着送給

2.從課文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朗讀。

(九)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注意培養學生獨立閲讀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師相機指導下,逐步使學生達到對重難點問題的解決,理解課文,並學習用完整通順的語句表達交流意見的方法。

探究活動

新年馬上就要來臨,你打算送給老師什麼新年禮物呢?能不能也以《新年禮物》為題寫一篇小文。想一想,試一試,也許能給老師個驚喜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蘇教版第二冊《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趕着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一共有兩句話啪!啪!響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鞭聲打破黎明的寧靜等詞句,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因此,在教學這一段是,我藉助音樂邊演示投影片邊深情地講述:天快亮了,無邊的草原靜悄悄的。啪!啪!響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勤勞的牧民們趕着羊兒開始放牧了,草原頓時熱鬧起來了。孩子們彷彿也感受到了遼闊草原的蓬勃生機。接着,我又讓學生們看圖練讀,讀好象聲詞啪!啪!,討論理解打破,黎明,寧靜等詞語的意思,感受草原的寧靜。雖然同學們的感情朗讀的韻味越來越濃,可我總感到還不夠。於是,我讓大家討論: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又是什麼聲音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裏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各抒己見。

喔!喔!喔響亮的公雞啼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嘰嘰喳喳!嘰嘰喳喳!小鳥的歌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笛!笛!笛汽車的喇叭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丁鈴鈴!丁鈴鈴!清脆的鈴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刷!刷!清晰的掃地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嘀嘀嗒嗒!嘀嘀嗒嗒!一陣大雨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從生活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是引導學生走進教材的重要方法。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幫助他們把學的東西與生活現實聯繫起來。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一個個例子互為補充,豐富了常識,開闊了視野,加深了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牧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寫了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教學中,我作了如下設計。

一、激趣導入

1. 放錄音,學生欣賞本課配樂解説詞,老師邊把詩中的情境用簡筆在黑板上繪出。

2. 請學生根據畫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圖意,引出本課題。

二、朗讀古詩

1. 張掛本課放大插圖,教師範讀古詩,學生邊看圖邊聽,注意聽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法。

2. 學生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地。

3. 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把生字讀正確,並採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如通過查找,結合課文註釋等)理解詞義(牧童,林樾,意欲,閉口,立)

4. 檢查自學情況,再讀古詩。

三、品悟古詩

(一)細讀古詩,瞭解詩句的意思。

1. 自讀每句詩,小組交流討論詩意,師再點撥。

a. 學習“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問:牧童在幹什麼?他當時的神態如何?怎麼看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從哪個詞體會得到?

b. 學習“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問:牧童行走間聽到了什麼,他想做什麼?為什麼卻“閉口”呢?

2. 指名説説每句詩的意思。

3. 組織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詩意,作小結。

a. 前兩句詩寫了牧童的神態,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b. 後兩句詩寫了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抓住牧童剎那間的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捕蟬圖”。

c. 整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使得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躍然紙上。

(二)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 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詩的停頓、節奏。

牧童/騎黃牛,意欲/捕鳴蟬,

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

2. 指導朗讀,讀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語氣,讀出牧童捕蟬的動作神態變化。(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指導——練讀)

3. 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四、欣賞古詩

(一)欣賞古詩,展開想象。

學生閉上眼睛,邊欣賞配樂詩朗誦,邊展開想象,想象牧童怎樣捉蟬?是否捉到了蟬?

(二)感受意境,精煉強化。

談談剛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試試編故事。(同桌試編,全班交流、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書P46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

知識目標:體驗“倍”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 難 點:

 重 點 :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實際上就是看:一個數裏有幾個另一個數 。

難 點 :在理解倍的意義基礎上,掌握求一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

 教具準備:數學練習本(生)、課件(師)

 活動過程:

一、 切入舉偶,談話導入

特別喜歡上了咱們小學二年級1班的小朋友們。因為你們聰明、活潑又有禮貌。我想請大家看一部動畫片,可同學們要做到:1、積極舉手答問;2、聽從老師的教導,大家能做到嗎?(能)看着同學們這麼可愛,真是高興,現在就帶大家去看看這部動畫片,大家想看嗎?好,請跟我來。

出示課件,問:

“今天我們要去看一部什麼動畫片呢?”

“奇花島探迷”

多媒體:跟畫面説:在遙遠的大海上有一個美麗的小島,島上有一位老爺爺,過着神仙一樣的日子,他在島上養了好多的花。所以許多的人和小動物都喜歡到島上去玩,那不!今天誰也去了?(小豬)

咦?小豬怎麼不走了?

二、 對話平台

温故知新

原來老爺爺在給他做介紹呢:“我今年種了牡丹花和蘭花(隨機操作課件:牡丹花為1個2,)誰能來説説蘭花是(4)個(2)。”

生回答。

師:“表現得好,(多媒體)送你們一枝蝴蝶花,看!漂亮嗎?”“再來一枝。”

你看到了什麼?數數果實有幾個,花朵有幾朵?

生回答。(隨機操作課件:果實數為(1)個(3),蝴蝶花數為(2)個(3)。

“誰會再來説一説這句話?”

生回答。

(多媒體)師: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機,萬物復甦,老爺爺想把奇花島打扮得更加美麗,他想在南邊的坡上種上一些花。看,爺爺把坑都挖好了。

師:大家看看爺爺挖的兩排坑數有什麼關係呢?

生:第一排有1個3,第二排就有2個3。

師:對,我們把第一排個數看作1份,第二排就有這樣的2份,所以:第二排的坑數是第一排坑數的2倍。

誰再來説説第二排的坑數是第一排坑數的幾倍?

師:你知道為什麼説第二排的坑數是第一排坑數的二倍嗎?

生反饋。

師:看看大家的勞動成果吧!(多媒體)操作課件以示獎勵和讚賞。

師説:如果老爺爺在第2排再挖3個坑,現在的你們還能發現什麼“倍”的關係嗎?

生思考,反饋:第二排坑數是第一排坑數的三倍。

師:你説得真棒!可你知道為什麼説第二排坑數是第一排坑數的三倍嗎?

生反饋:因為第一排坑數是1個3,第二排坑數是3個3,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生反饋:把第一排坑數看做1份,第二排有這樣的3份,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師:想知道第二排的個數是第一排個數的幾倍,就先想想第二排的個數裏有幾個第一排的個數。

師:孩子們你們表現真的精彩!我提議,大家為自己鼓鼓掌加把油好不好?

玩中學

師:3個題目都沒有難倒大家,爺爺十分高興,他要邀請大家到他的後花園去玩玩。

師:喲!爺爺後花園門口就有兩種漂亮的花。嘿,這邊牆上還有兩行字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喇叭花2朵,白玉蘭12朵)

師:過去我們都用O來表示物體,今天我們用一個O代表一朵花,比如:

喇叭花:OO

玉蘭花:OOOOOOOOOOOO

請大家拿出練習本來畫一畫吧!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學生繪畫,老師巡視。

生反饋繪畫過程和想法。

師:如果現在請你來圈一圈,你認為應該幾個圈一圈?

生:2個2個圈

師:好,動手圈一圈吧

把你發現的説給大家聽聽吧!

生:喇叭花是1個2,玉蘭花有6個2,玉蘭花是喇叭花的2 倍。

你能試着寫出算式嗎?

生反饋

生:12÷2=6

生:12÷6=2

生:2×6=12

生:12÷2=6(倍)

師:現在有4種算式,大家想想哪種才是正確的?

生:第2種是錯誤的,他把沒有告訴的數字拿來用,列算式一定要用已經知道的數字才可以。

生:第一種是對的。求誰是誰的幾倍用除法。

生:第3種是錯誤的。求12是2的幾倍就是12裏面有()個2,這種題目要用除法。

師:倍不是單位名稱,不能帶作單位。師小結並板書:像這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用除法。

齊讀

師:今天同學們的收穫真不少,大家在奇花島上獲得了一個關於求誰是誰的幾倍的祕密方法。學了這麼久,大家想不想玩一個刺激的。現在老師要來給大家變一個魔術,好嗎?

學中做

(操作多媒體:)擺花

老師在第一排擺上2朵花,在第2排擺上2個2朵,請大家説第2排花的朵數是第一排的幾倍並且説出算式。

老師在第1排增加到4朵,在第二排擺上12朵,學生説倍數以及算式。

第一排擺上3朵,如果我想讓第二排的朵數是第一排的2倍,我該怎麼擺?

大家看看這兩排花下面還有3行字,大家齊讀題目:

把第一排的花朵數看成()份,把第2排的花朵數有這樣的()份,所以,第2排是第1排的()倍。

把你想到的説給周圍的同學聽聽。

反饋。齊讀。

玩中樂

師:美景欣賞夠了,我們來做個拍倍數的遊戲好嗎?

生拍我跟:生拍2下,我拍6下,説:老師拍的次數是你的3倍。6÷2=3

我拍生跟:生説倍數,説算式。

生生互動。

做中得(多媒體幻燈)

1、書中練習P46-47

2、按ESC退出奇花島課件,切換到幻燈課件。

3、填空:

4、課件出示主題圖:再過兩個多月就要到元旦節了,咱們校長和老師為了讓同學們能夠過得有意義和快樂,決定在那天進行一場文藝演出,瞧!這就是同學們在彩排節目的現場。

咱們一起把上面的句子讀一讀吧。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寫算式,説想法。

小結:我們在這節課中學會了什麼?

三、 活動延伸,知識應用與拓展

量一量班上的黑板的長度和寬度,再估一估長度大約是寬度的幾倍。

這裏有一封信,是我們剛才離開奇花島的時候老爺爺悄悄給我的,他告訴我考驗完小朋友的時候,一定要記着把這封信讀給大家聽聽。大家想聽聽老爺爺都給我們寫什麼了嗎?

20xx.10.7於流芳小學2年級1班

板書:

牡丹:2朵 1個2

蘭花:8朵 4個2

蘭花是牡丹的4倍。

果實:3個 1個3

花朵:6朵 2個3

花朵是果實的2倍。

喇叭花:OO

玉蘭花:OOOOOOOOOOOO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 )倍用除法。

一個數裏有()個另一個數。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隻白鶴能找到魚,並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知道三隻白鶴各以什麼做標誌記住魚的地方。

難點是弄明白為什麼只有第三隻白鶴能找到魚。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分別畫有“三隻白鶴、太陽、白雲”的粘貼圖。

2.生字生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新課

指白鶴圖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動物白鶴腿細細長長的,嘴尖尖長長的,它這樣子最有利於捉魚了。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有關白鶴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三隻白鶴。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注字音,讀通課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要注意長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對照要求進行評議、改進。

三、再讀課文

1.以問引讀,學習第一段。

(1)什麼時候,三隻白鶴在幹什麼學生讀第一句。

(2)他們——學生接讀第二句。

學習生字“飽、埋”。“飽”是形聲字,“埋”是會意字。根據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字形。看看第一幅掛圖,練習朗讀第二句。

(3)連起來練習朗讀第一段。

2.三隻白鶴分別用什麼標記來記住埋魚的地點呢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學一人讀一句,教師板書:第一隻太陽底下第二隻白雲下面第三隻柳樹旁邊。板書生字“第、底、旁”時,讓學生留心看老師怎麼寫,學生跟着書空

(3)出示與書上第一幅插圖內容相似只少了三隻白鶴的掛圖,利用活動的“白鶴”圖,分別演示它們記住的標記。

3.第二天,三隻白鶴按照自己記住的標記去找魚了,誰能找到呢

(1)學生自己讀讀三、四段課文,同座位討論討論:哪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裏的大魚為什麼

(2)大家交流討論。

(3)教師利用活動掛圖幫助理解:

①出示只有背景內容的掛圖,利用活動的太陽圖,演示“剛剛升起”,注意貼的位置與原先位置不同。

②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太陽飛去”。點明此時太陽下的土地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③貼上活動的“白雲”圖(與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白雲飛去”。點明此時白雲下的土地也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④利用活動“白鶴”演示“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得出結論:第三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裏的大魚。因為柳樹長在土裏,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移動的。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複習生字,指導識字、寫字。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學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第”的竹字頭約佔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寫得扁寬些。“底”不要漏寫,最後一筆“點”。“起”的“捺”要長需舒展,托住上邊的“已”。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習3。先比較每組字的異同,再自己組詞,口頭交流,然後寫下來。

2.完成練習4。先讓學生自己完成填空,現進行交流、訂正。

四、擴展練習

課後收集童話或寓言故事,召開一次故事會。

板書設計

29三隻白鶴

怎樣記

第一隻 第二隻 第三隻

太陽底下 白雲下面 柳樹旁邊

誰能找到魚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學習目標:

1. 認識針、忠、盞、稠四個生字,會寫忠、導等9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有進一步尋找辨別方向方法的興趣。

課前準備:

1. 指南針。

2. 課件:天然的指南針(樹影、北極星、樹葉稠稀、積雪)。

3. 生字、詞卡片。

4. 查找辨別方向的其他方法。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 故事導入。(故事主要內容是去野外遊玩,不知怎麼與同學們走散,迷了路。)

2. 設疑:這時你怎麼辦?(請學生想各種可能。)

3. 揭示課題,教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隨機識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隨機識字。

先讓學生了解詩歌特殊的分節方式,再指名分節讀,在讀中正音。

忠(後鼻音) 盞(翹舌音) 碰(後鼻音) 稠(翹舌音)

3. 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裏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用筆做上記號。

4. 討論交流。(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

三、細讀課文,自主學習

1.在25節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進行研究。(四人小組學習)

讀一讀想一想説一説問一問

2.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回答,理解忠實、嚮導、稠稀、分辨等詞語。並用課件演示文中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瞭解為什麼能辨別方向的原因。

3.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指導書寫

1.齊讀課文。

2.鞏固生字。(從生字卡片中找字的遊戲)

(1)我有一顆中國心。(忠)

(2)左右結構的字。(積、稠、稀、針、碰、慌)

(3)找找偏旁一樣的字。(積、稠、稀)

(4)一()燈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盞、稀、碰、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指導背誦

1.組與組之間進行朗讀比賽,教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再次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2.指名説説書中介紹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指出這些方法所應用的特殊環境。(有些白天適用,有些黑夜適用)

3.教師用引讀法,引導學生背誦課文。

二、表演課文,深化主題

1.師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麼都是樹呀,怎麼沒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陽:孩子別哭別哭,我來幫助你。現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樹,大樹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極星:別哭別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裏了。

大樹:我也能來幫助你,你看我的樹葉,一面陽光充足,枝葉茂盛,一面很少見到陽光,樹葉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積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陽光強,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樣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乾眼淚):哦!我明白了,謝謝你們,再見!

2.小組合作表演。

3.選擇小組彙報。

三、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齊背全文。

2.説説你在課外找到的辨別方向的方法,進行交流,並説明理由。

3.仿照25節的寫法,説説你找到的辨別方向的方法。

4.總結: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針,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祕等着我們去發現。

四、課外作業

課外閲讀《十萬個為什麼》等書,瞭解大自然的奧祕。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要求】

1、瞭解《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歌詞大意,並嘗試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書寫“區、臣、醫”三個字,注意間架結構。

3、讀讀背背八條成語和《時間》詩歌。

4、通過口語交際練習,學會商量。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喚起學生對歌曲的記憶。

2、出示歌詞,請學生自己小聲讀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4、這首歌詞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詞語?學生質疑、討論。

(1)重點理解“盪漾”一詞。字典中對“盪漾”一詞的解釋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樣子。歌詞中的“盪漾”應該怎樣理解?

(2)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我的故鄉,是我終身難忘的地方,從詩中找一找,“我”難忘什麼?補充想象,還有什麼難忘的?

(3)再讀讀詩歌,“我”是在哪兒抒發自己的情感?僅僅抒發的是思鄉之情嗎?

(4)想象着歌詞描繪的境界,想象着風雪中駐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讀讀詩。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VCD。

6、學生試着吟唱歌曲。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鋼筆字

1、出示:區、臣、醫。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字形,説説它們的共同之處。

3、仔細看字帖,説説在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1)筆順。 (2)外框的形狀要寫得上窄下寬,底邊要平穩。 (3)出示“反犬旁”,説説哪些字帶有這個偏旁。

4、教師示範書寫,學生書空。

5、學生臨帖,在田字格內書寫,教師巡迴指導。

6、反饋。 ①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書寫,其餘同學注意觀察、評析。 ②展示寫得好的同學作業,進行評析、表揚。 ③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背成語。

(1)出示八個成語。要求學生藉助字典讀準成語的音,不懂的成語做個記號。

(2)交流朗讀成語,糾正讀錯的字音。

(3)交流對八條成語的理解:或根據已學的課文、瞭解的人物來理解,如“才思敏捷、後生可畏”可聯繫前面學習的課文《少年王勃》;或根據著名人物的故事來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紙背”時可舉懷素寫字的例子;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造造句子,學會運用;或讓學生根據平日裏的課外閲讀説説自己的感悟,如“風華正茂、出類拔萃”

(4)再次朗讀,加深印象。

(5)練習背誦,同桌互相提醒。

(6)集體背誦。

(7)指名背。

2、讀背《時間》

(1)世上最寶貴的是什麼?同學們一定會説是時間。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時間》這首小詩。

(2)請學生藉助字典或小組合作,讀通詩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學生質疑,討論交流。

(4)提問:“小河”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勤勞的人從“小河”裏撈起的是無窮的寶藏,而懶惰的人只能撈起後悔和失望?

(5)同學們,你們想做什麼樣的人?

(6)鼓勵學生説説有關“時間”的名人名言或詩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學會商量

1、談話引入(談話要點):

(1)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與別人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也有可能會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況。怎樣才能拿定主意,怎樣才能與別人形成較一致的意見呢?

(2)學會和別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3)怎樣和別人商量,大有學問

2、請學生仔細看圖,自己弄懂圖意,不懂的可以請教老師。

3、學生交流圖意,引導展開想象。

4、討論:遇到圖中的情況,準備怎樣和別人商量?在商量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5、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指導:

(1)去同別人商量事情時,態度要誠懇。

(2)在與別人商量時,要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注意取長補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説清楚。

(4)在一起商量時要注意有禮貌,互相謙讓。

6、四人一小組練習與別人商量,選擇一幅圖準備表演。

7、以每幅圖為例,讓幾組學生表演在遇到某種情況時,是怎樣通過商量來解決問題的。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扮演某個角色,既可示範,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每組同學表演完畢後,請觀眾暢所欲言,發表意見。

8、聯繫生活,説説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還遇到哪些與課本中相似的情況,遇到哪些難題,我們可以怎樣商量,老師創設幾個情境,讓學生討論。 再讓學生選擇其中的話題進行表演練習。

9、教師總結: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讓人為難的事。遇到難事多體諒,多商量,這樣才能處理好難題,我們的關係才會變得更融洽。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欣賞書中的優秀書法作品,請學生髮表感想。

2、出示“戈、心”兩字,揭示今天學寫毛筆字的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二字,尤其注意紅筆標註的筆畫“斜鈎、卧鈎”。

4、指導學生按圖提示的運筆走勢書空。

5、教師示範,並出示字帖上帶有這兩種筆畫的漢字,進一步欣賞感受。

6、學生在大字本上書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dg92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