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七篇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七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設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敍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當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本文教學定位在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沒讀過《山中訪友》這篇課文,請展開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漢榮先生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學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德高望重,曾經與自己同呼吸共患難的山中隱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功成身退,隱居山林的朋友,他們約好了對酒吟詩;作者訪問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經常在山中實地寫生。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可李漢榮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訪了怎樣的朋友?讓我們閉上眼睛,去聽聽作者給我們講述他山中訪友的經歷。

二、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並思考:李漢榮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1、誰能説説李漢榮先生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明確:作者拜訪了古橋、樹林、山泉、小溪、螞蟻、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老柏樹等。

2、可是李漢榮先生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

學生討論後明確: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交流探討

1、李漢榮先生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説一句話。

2、既然是山中訪友,那麼李漢榮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嗎?他們又是怎樣交流的?

明確:李漢榮先生在文章中,已經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裏已經成了一個個玄奧而善良的思想,他對大自然的喜愛程度已經遠遠不是隻用眼睛去觀賞他們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與大自然的朋友們交談。然後美讀課文。

3、在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中,你有哪些美妙的想象?

(學生自由談)

四、課堂小結

教師結束語:當你懷着一個好心情看這個世界時,你會發現世界原來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來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員,去親身感受大自然脈搏的跳動,用大自然的語言去跟遊人進行一次心靈的交談。李漢榮先生把自然景物當作自己的朋友,感覺那麼美好,那麼親切。孔子曰: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我説:有朋自山中來,不亦樂乎?有朋自大自然中來,不亦樂乎?同學們,讓我們敞開心扉,走進大自然,去擁抱大自然,廣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課。

五、佈置作業

把在體會課文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時的美妙想象寫下來,課下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電熱器的原理、應用.

能舉出利用和防止電熱的實例.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電熱器及其構造,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分析電熱的利與害,使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問題,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二、教學建議

1.重點是知道電熱器的主要部件,是用電阻率大、熔點高的合金而製成的發熱體,知道電熱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原理.

認識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辯證地分析問題.

2.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通過分析電熱的利與害,使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問題.

三、教學設計方案

複習:

1.焦耳定律及其公式.

2.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在什麼條件與電流所做功相等.

一、電熱的利用

1 純電阻電路就是指電流通過的電路中的所有的導體,電流所做的功全部轉化為內能.這樣的電路叫做純電阻電路.

2 電熱器就是一個純電阻電路,人們利用它來作加熱的設備:

例如: 電爐、電烙鐵、電熨斗、電飯鍋、電烤爐都是電熱器.

電熱器重要組成部分是發熱體,發熱體是由電阻率大、熔點高的電阻絲繞在絕緣材料上做成的,電流通過電阻絲髮出熱量.

電熱器清潔衞生,沒有環境污染;熱效率高;有的'還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調節温度等優點.

例如:電褥、電烘箱;家禽電熱孵卵器,引發炸藥的電熱裝置乃至高空飛行服裏的電熱保温裝置,都是電熱器,它們有不同的構造和用途,但原理都這樣.

二、防止電熱的危害

在電動機裏,電流所做的功主要用來做機械功,但電流通過電動機裏的電阻也會要產生熱量(這樣的電路我們叫它非純電阻電路),會使導線温度升高,温度超過絕緣材料的耐熱温度,絕緣材料會迅速老化甚至可能燒壞,這就需要考慮散熱,還要加快散熱,有的電動機裏隨電動機轉動裝有風扇,同時把外殼作成如圖所示的形狀,都是為了迅速散熱.

收音機、電視機等用電器也都是考慮散熱,它們的機殼上都有散熱孔.

探究活動

課題 :瞭解家中電熱器的工作原理

組織形式 :學生活動小組或個人

活動流程:

1、提出問題

2、實際觀察

3、分析與論證、交流與合作

4、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組裝滑輪組,掌握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

2、能進行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3、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觀察、思維等能力,增強團結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1、滑輪組的繞線組裝,

2、重物上升的距離和繩子自由端所通過距離的測定。理解S與h的關係。

3、會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實驗器材

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2個定滑輪和2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刻度尺,鈎碼(或重物),彈簧測力計,鐵架台,鐵夾,細繩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提問

1、什麼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什麼叫機械效率?計算公式?

為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總功,為此需要測出哪些物理量?每個量怎樣測量?

二.預習提問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步驟。

三.實驗指導

1、在實驗中,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測量應該在工作過程中進行。在測量中,彈簧測力計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必須在拉動中讀數。為了避免實驗時顧此失彼,同一實驗組的同學要分工合作。

2、鈎碼上升高度的測量,可先量出鈎碼到

桌面(或鐵架座面)的距離h1,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鈎碼升高後,再量出鈎碼到桌面(或鐵架面)的距離h2那麼h2-h1就是鈎碼升高的高度h 。為了測量和計算方便,鈎碼前後的高度h1、h2最好是整數。

3、彈簧測力計通過距離的測量,可以仿照測量鈎碼提升高度h的方法進行,或者事先在細繩與動滑輪(或定滑輪)相切處做個帶色的記號,再拉彈簧測力計,量出記號到細繩與動滑輪(或定滑輪)相切處的距離,這就是彈簧測力計通過的距離s 。

4、在實驗中要求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地記錄測得的數據,不能湊數。實驗結束,要整理儀器,並放回原處。

通過提問,檢查學生複習和預習情況,導入新課。

啟發實驗

回顧已學知識,明確實驗內容,瞭解實驗器材、實驗目的、實驗步驟以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為動手實驗做準備。

四.強調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安排實驗分工

四人小組成員好分工:一人負責操作,一人負責測量,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觀察、指揮。

安排實驗

學生“各盡其職”,相互合作,學會合作學習。

五.學生分組實驗,完成實驗記錄並分析數據

1、分組實驗:要實事求是地記錄所測得的數據。不能湊數,更不允許自己不動手實驗,不記數據而抄襲他人實驗數據和結果。

2、數據分析:

①由於W總總是大於W有用,所以η<1;

②從實驗可見,不同的滑輪組,η的值一般不同;

③在實驗中,對於已經組合好的滑輪組,只要用尺測出了鈎碼上升的高度h,數出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n,彈簧測力計上升的高度就可以算出來,即s=nh。

學生分組實驗,完成實驗記錄;教師巡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在全班講解。

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觀察、動手、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尊重科學的態度,掌握實驗方法。

能通過實驗數據做簡單的分析。

六.學生實驗情況小結

總結實驗中的優缺點,及時糾正。

七.習題和實驗探究(內容見《實驗報告》)

1、習題講解:(略)

2、實驗探索:

①即使沒有刻度尺,h和s可以不測出具體的數值,因為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與重物上升的高度h的比值為:s:h=n,n是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再結合測得的重力G、拉力F就可以計算出η。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表示為:

②同一滑輪組,機械效率並非是固定的,η的值隨滑輪組所提升的重物的質量的增大而增大。

③用不同的滑輪組來提升同一重物,越省力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④為了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般採用的主要方法是:A.減小動滑輪的質量;B.減小整個裝置的摩擦。

分析、討論,對知識再探索。

提高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拓廣學生的視野和實驗內容。體會“發展與創造”的樂趣。實驗創新

八.實驗設計或改進建議

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發現實驗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點,根據實際,提出實驗設計的方案或實驗改進建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寫田字格里的6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正確認讀12個生字。

(3)藉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課前教師可以找來一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通過課件展示出來,供學生欣賞,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

2、激情導入:你一定和小動物親近過,玩耍時過,你一定也感受過和小動物在一起時的幸福和快樂。有這樣一個小朋友,他也特別渴望和小動物親近親近,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3、提示課題:《尖尖的草帽》

二、聽讀感知:

教師配合動畫課件複述課文。這樣設計是因為這篇文章整體是圍繞孩子的心裏活動展開的,沒有對話,段落很多,句式很長,所以教師如能結合課件聲情並茂的複述 課文,像講故事一樣,以美的視聽激活文字,使師生共同沉浸於故事裏,小朋友美好的想法和感受中,激起學生強烈的讀書慾望,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有助於學 生揣摩人物內心的情感。

三、初讀感悟,讀中識字

1、在激起了孩子閲讀慾望後,順勢引導學生藉助拼音逐字逐句地嘗試着朗讀課文,在試讀的過程中識字,正音,並把生字畫出來,反覆認讀,把不懂的句子畫下 來,多讀幾遍。最後標出自然段。(這一步是留給學生自己鍛鍊,學習的機會,教師在學生自主閲讀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2、交流學習情況:

(1)指出讀課文(引導學生互評、正音)

(2)識字,認讀(逐步縮小語言環境,把句式長的句子去掉拼音,單獨拿出來認讀,把生字用不同顏色標註出來,再逐步讀詞、讀字,解決字音問題)。

(3)再讀課文,這次要讓學生充分讀,讀充分,力求讀的通暢,同桌兩人還可以互相合作,練習朗讀。在反覆的讀中感悟語文。

四、細讀體悟

在學生初步感知,感情課文後,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小朋友是怎麼發現小蜻蜓的?在哪兒發現的?”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這部分有一重點句:“ 它的翅膀亮得像鍍上了一層金子”。這裏教師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你見過小蜻蜓嗎?在哪兒見過,它是什麼樣子的?”從而理解句義。“那看到這麼可愛的 小蜻蜓,你有什麼想法?”展開學生的想象,也可以引發學生的回憶,然後互相交流。教師在這時候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説一説自己的想法,師生相融。然 後接着引導“文中的小朋友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體會着等等,並把你從中體會到的,感受到的在小組裏互相交流(這時學生在四人小組裏互聽互讀,互相交流, 互相啟發,在小組交流中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文中“我”心理的幾次變化,從一開始第一次猜想,滿懷希望,很有信心到希望落空,但僅僅一剎那,很短的時間,心中 的希望又一次點燃了,又一次充滿期待。就是這樣一個情感的變化過程,非常細膩。

在全班交流感悟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親身的情感體驗去談。

例:“我在草帽下笑着,我等待着經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引導學生想象“我為什麼要微笑”,“我在等待時會想些什麼呢?”這個問題繼續發揮學生的想象,學 生可能會想到:“小蜻蜓,你飛過來吧,和我玩吧,我們一起做遊戲。”“別害怕,我不會傷寒你,我很喜歡你,我們可以做朋友”等等,發散學生的思維,同時結 合學生生活:“你有沒有象這樣的等待過,你當時是什麼心情?”聯繫學生的生活再去體驗,體會着去讀,通過自由讀, 讀,齊讀,在讀中感悟,教師在此基礎上,適時引導“此時此刻,你們想不想和小蜻蜓親近親近,那我們把它叫下來吧!讓它飛下來,和我們玩一玩。”此刻的學生 已經完全融入其中,帶着此時的感受配上優美的音樂,再去讀文。情因感而生,這種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一步步由淺入深的朗讀過程中,學生的心與文中的“ 我”越來越貼近,直至完全相融,此刻的學生已經不是在讀,而是用整個心靈去感受,去表達,最大程度的感受讀書的快樂享受語文的快樂。

五、聯繫生活,加深體驗

1、這個小朋友有這麼多美好的想法,你從中有什麼感受?

2、你有沒有類似於像文中的小朋友這樣的想法或經歷?你是怎樣和小動物親近的?

這一環節,又一次聯繫學生已有的經驗。學生通過聯繫生活加強體驗,使認識得到昇華。

六、識字教學:

本課有6個生字:尖、以、着、帕、要、把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在識字過程中,力求引導學生自己識字。

七、作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4y4o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