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積累運用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背《望洞庭》,積累古詩,感受祖國山川之美。

2、 閲讀短文《為銀杉保險》,瞭解有關保險的知識。

3、 看圖作文

4、 歡慶國慶節,自辦小報。

教學重點:

閲讀短文《為銀杉保險》,瞭解有關保險的知識。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交流有關保險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讀一讀、背一背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一青螺。

二、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反覆吟誦,讀出詩的韻味。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下來。

三、朗讀《為銀杉保險》,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1、 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着解決問題。

2、 討論交流:

(1) 這篇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 你還知道那些有關保險的事情?

(3) 交流你搜集的資料、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看圖作文。

教學重點

有順序地觀察圖畫。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作文要求

看圖作文,作文要符合圖意。

二、讀題目要求,使學生初步瞭解作文內容。

三、再讀題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對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

學生可以寫從書中的圖畫上看到的和想到的,也可以寫從自己最喜歡的圖畫上看到的和想到的。

四、仔細觀察圖畫,看懂圖意。

有序觀察,看懂圖意;

合理想象,豐富畫面;

編寫故事,符合圖意。

四、學生作文,教師巡視

五、個別面批,指導差生

六、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資料、閲讀、習作、設計、書寫等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蒐集資料、閲讀、習作、設計、書寫等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篩選蒐集到的資料,辦有特色的小報。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辦小報,迎國慶。引導學生關注祖國的發展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指名讀《實踐活動》中的辦小報,迎國慶。

三、全班討論,明確辦特色小報活動的程序和方法。

1、 起報名。要有自己的創造性。

2、 版面安排。美觀大方,圖文並茂,錯落有致。

3、 書寫工整,儘量不寫錯別字。

四、展示小報,互相學習。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區別形近字,鞏固本單元的生字。

2. 照樣子填詞語,補充句子,鞏固比喻句。

3. 讀讀背背,感受古詩的優美意境,增加積累。

4. 寫賀卡,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語文,感受語文在生活中的作用。

5. 自學生字讀小詩,鞏固查字典認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與説明

本次“積累與運用”安排了八個方面的內容:“比一比,組詞語”、“你還認識我嗎”、“照樣子説一説”、“讀一讀,寫一寫”、“寫一寫”、“讀讀背背”、“自學生字讀小詩”、“自主識字園地”。

本次“積累與運用”安排八個訓練內容,既重視本單元基本字詞的複習鞏固,又注意基本知識的實踐運用,還注意了課外知識的拓展積累。因此,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規律,自己總結學習方法,在形成能力的過程中,培養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學習態度。

建議本課用2課時。

解讀與提示

“比一比,組詞語”中出現的形近字都是形相近而音、義相差較遠的。在完成習題時,請同學自主比較,集體交流。

“你還認識我嗎”中第一行選取了“播”組的四個詞,讓學生拓寬視野,增加詞語積累,也可另外設計常用字,讓學生練習擴詞。第二行選取的是四個表示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第三、四行選取了六個四字詞語(成語),可採用遊戲方法,如開火車、接龍檢測學生的認讀情況,還應給學生自由積累的時空,讓他們多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詞語。

“照樣子説一説”給我們展示了本單元出現較多的動賓搭配。通過這樣的練習,培養學生用詞準確的能力,提高他們基本的語文技能。這裏的填空可在學生自主完成的基礎上,用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讀一讀,寫一寫”,旨在讓學生認識比喻句,並嘗試着運用“像”寫比喻句。注意提醒學生比喻句的前後兩個事物不同類,但有相同點。寫完後還可以用“我把什麼比作什麼”來幫助自己檢查是否寫對了。

“寫一寫”是一道寫話練習題。通過寫賀年卡這種情景的創設,既給予了學生表達的天地,也讓他們學會了在節日裏慰問別人。這道題就內容來説強調怎麼想就怎麼寫,要求學生寫上自己的真心話,可以是祝福,可以是建議,可以是祕密。在寫時應講講一般寫賀卡的格式,提出比比誰寫得漂亮的要求。

這次“讀讀背背”的內容是古詩。指導這首詩時,可以藉助看圖,幫助學生更快地記憶詩詞。通過讀通、讀熟,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背誦。

這也是一道綜合運用題,是學生展示自己自學生字能力的大舞台。小詩中有兩種生字,一種是書上標了拼音的,一種是需要學生藉助工具書去查的。要想讀通這首小詩,學生就必須藉助拼音自學,這是對他們拼讀能力的考察; 他們還必須利用部首查字法查出橫線裏的生字的字音,這是對他們查字典能力的測評。這道題可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激勵學生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

“自主識字園地”內的字是本單元出現,但不要求認的字。放手讓學生自主認識,自主鞏固。再通過分組競賽的形式(如:摘泡泡),請同學們交流鞏固。請同學們把自己認識的字的個數填在括號裏。

教學思考與設計(參考)

一、“你還認識我嗎”和“自主識字園地”

1.學完了這個單元的課文,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本單元的生字。出示題中的生詞卡片,用開火車的形式抽讀,適時正音後,再齊讀。

2. 要求掌握的生字讀得不錯,那“自主識字園地”裏的字你又能認識幾個?以小組為單位上來摘泡泡,看哪組認得最多。

3. 學生自讀,填上自己認識的個數。

二、“比一比,組詞語”

1. 字會認了,能靈活運用嗎?讓我們向這些題挑戰。請學生自主完成第一題。再請三個同學分別來説説自己是怎麼比較的。

2. 自由組詞語,和上台説答案的同學組得不一樣的,就在黑板上相應的詞下面寫下來。

3. 全班交流。

三、“照樣子説一説”

1. 讀例子,揣摩動賓搭配的詞語的特點,明白題目的要求。

2. 仿照例子説一説,看誰説得正確,説得多。

四、“讀一讀,寫一寫”

1. 讀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例句,想想在空白處要我們填什麼。

2. 自主完成練習,完成後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評議。

五、“讀讀背背”

1. 做了這麼多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好詩放鬆一下。

2. 老師範讀詩。請學生説説聽後瞭解到什麼。

3. 交流後,學生聯繫畫面,自讀自背。

4. 以大組為單位比賽背誦。

六、“自學生字讀小詩”

1. 欣賞了古詩,感受了古詩意境的深遠,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首現代的兒歌,感受一下現代詩的趣味。

2. 讀題目要求。

3. 複習部首查字法。

4. 同桌合作查字典,給生字注音。

5. 練習朗讀。

6. 抽生讀,男女同學競賽讀。

七、“寫一寫”

1. 欣賞了古今優美的詩篇,讓我們來看看這張賀年卡。讀題目,説要求。

2. 學生自由交流自己想寫給誰,想寫什麼。在同學的交流中老師適時點撥賀卡上的內容要是自己的心裏話,怎麼想就怎麼寫。

3. 學生自由書寫,提醒注意書寫工整。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進行習作訓練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向學生介紹給聯合國祕書長寫信的小朋友及其信的內容。

二、明確要求

1.讀作文題。説説本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寫信給長輩

(2)可以寫家鄉的變化、自己的心裏話……

(3)説話要得體,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書信的格式

四、分小組討論,談談自己打算告訴親人一些什麼情況和想法。

五、用信紙譽好。

六、寫好信封,課外寄出去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

一、 背誦課外選句。

二、 閲讀練習。

三、 想象作文。

教學重點:

設身處地的去讀、去想。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回憶詩歌,背誦。

1、 教師點詩,全班背誦。

2、 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詩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 統計,評選最優秀的詩歌背誦者。

二、 欣賞、背誦《望洞庭》。

1、 聽教師背誦,學生開始自由想象。

2、 學生齊讀。

3、 教師講述洞庭美景及相關的神話故事。

4、 學生自由討論詩歌的意境。練習背誦。

5、 檢查。

三、 課後背誦有關洞庭的詩歌。

第二課時

一、 師生以環保為話題討論珍稀動植物。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動植物?

2、 為什麼要保護珍稀動植物?講解生物鏈。

3、 珍稀動植物的處境。

二、 閲讀短文《為銀杉保險》。

1、 學生自由閲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麼?閲讀第一、二自然段。

1) 解釋植物熊貓,引號在這裏起到什麼作用?繁衍的近義詞是什麼?

2) 説説為銀杉保險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擔心 火災 威脅 國寶

3、 為什麼買了保險後就能起到保護銀杉的作用?你還有其他的辦法保護銀杉嗎?

4、 學生自由討論保護其他珍稀動物的方法。

第三課時

一、 介紹教師節的來歷,教師職業的偉大。

二、 讀題明確作文要求。

三、 分析圖意。

1、 看圖。説出主要意思。

2、 析圖。從主到次依次説出圖中所見的人物或景物。

小女孩、兩束菊花、窗户、枱曆、課本、眼鏡、筆筒、地球儀、墨水瓶、朝陽、牽牛花、

3、 哪些是非寫不可的?描繪一下他們的特徵。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麼?

5、 想後:結果會怎樣?

四、 學生擬題綱(段落式提綱)。

五、 構思五分鐘後開始寫作,教師巡視。

第四課時

講評作文。

從圖意的表達。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達三個方面重點分析。

【本單元複習四課時:聽寫生字詞、四字詞,講解同步訓練,設計自主練習。】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閲讀短文《爸爸的咳嗽》。

 教學步驟

一、提出閲讀要求。

學生讀短文和文後的練習題。

二、再讀短文

1.邊讀邊思考文後的題。

2.給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做記號。

三、學生自學後,討論交流。

1.這篇短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短文講自從搬進新居後,我發現父親的咳嗽病,經過仔細觀察和諮詢,終於找到了病因——硫酸廠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從中應該懂得:a.遇事要動腦筋,仔細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b.環境污染威脅着人類健康,應早日治理。

2.短文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

(1)文章層次清楚,寫了發現病情——仔細觀察——找到病因——希望治理。

(2)形成新穎活潑。採用觀察日記的形式記敍,因果關係清晰明瞭。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 體會在一個句子裏恰當運用反義詞的效果。

2. 能主動地積累《聲律啟蒙》中的對偶句,感受漢語語言文字的音韻格律美。

3. 能積極參與集體討論,圍繞主題大膽發表意見。

4. 用心感受身邊的凡人小事,體會藴涵的真情,寫一篇記敍文。

教學準備

學生:1. 課外閲讀、瞭解《聲律啟蒙》。

2. 留心觀察身邊的凡人小事,感受身邊的真情。

教學課時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温故知新

1. 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2. 説一説:交流自己的發現。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讀句子,深入體會句子中反義詞的表達效果。

3. 賽一賽:進一步體會句子的表達效果。

4. 找一找: 在文中再找找這樣的句子,邊讀邊體會。

二、(對一對)語海拾貝

1. 自由讀讀這兩組對偶句。

2. 各種形式對一對,在字數等方面感受對偶的規律,感受句子的節奏、聲律美,鼓勵學生積累。

3. 展示其他對偶句,激勵學生課外閲讀。

4. 練一練:全班共同練習寫寫對偶句。

三、(説一説)互動平台

1. 默讀互動平台中的對話,也可以分角色朗讀。

2. 集體討論:從同學和老師的對話中,你瞭解了什麼?

3. 回憶總結本單元的`另外兩篇課文《在急流中》和《把耳朵叫醒》,小組討論這兩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勾畫並再讀老師的話:“很多小事都可以成為我們習作的材料,只要我們多留意、細思考,就不會為習作時找不到材料而犯愁了。”結合平時的習作實踐舉例談談自己平常是如何找到習作素材的。

四、(議一議)口語交際:應該錄取誰

1. 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中心議題作出自己的判斷,並有條理地講述理由。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用語文明。

(3)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有不同的意見能與人交流商討。

2. 教學準備。

(1)課前瞭解職場應聘的一些故事,為這次的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2)課前讓學生準備口語交際中招聘故事的情境表演。

3.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引出課題

①指名學生上台表演口語交際中的應聘故事。

②引出口語交際的主題:應該錄取誰?

(2)合作學習,辯論交流

①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

②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見解,尋找觀點相同的同學,豐富自己的認識。

(3)集體學習,開展辯論。

①以“召開董事會”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辯論興趣。

②觀點相同的同學組成一方,雙方辯論。要求:大膽發言,聲音響亮,有自己的觀點,辯駁有理有據,用語文明。

③看看誰的支持者比較多。學生推舉出的“董事長”進行總結,老師根據學情以“人力資源部顧問”的身份進行總結,總結時以幽默的語言肯定學生在辯論中的突發表現,指出不足之處。要將學生的注意點引向辯論的態度、語言的組織等方面。對辯論雙方都要有客觀的評價。

(4)總結自己的收穫。

五、(寫一寫)習作百花園

1. 讀習作提示,明確要求。

2. 小組交流,介紹自己身邊最感人的真實故事。

3. 由小組推薦學生全班集體交流。

4. 自由表達,完成作文草稿。

5. 自己修改或相互修改,教師評價。

6. 展示交流學生的優秀作品。舉辦“我身邊的事”優秀習作展。

六、(學一學)自主閲讀園地

1. 自讀短文,勾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2. 同桌或小組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解決疑難的問題。

3. 再讀短文,體會文章情感。

4. 將這篇短文講給別人聽。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積累12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閲讀故事《綠手指》,能複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參加集體討論,意思能表達清楚,能與別人合作討論交流,扮演不同的角

色,適時適當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體、有條理地記下發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學時數:(5課時)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記下的成語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完成讀讀背背。

1、複習學習過的成語,背一背

2、出示練習的成語,明確要求:比一比,誰用最少的時間把它們記下來

3、學生自由讀成語,試着理解成語的意思,背誦。

4、比賽背誦成語

5、交流其他成語,指名學生寫到黑板上。

〈二〉、閲讀故事,理解內容。

1、獨立閲讀短文,藉助工具書查詞查字,理解短文內容。

2、分小組學習,先讀短文再説説“綠手指”的含義,教師巡視輔導。

3、小組派代表説説對“綠手指”的理解。

4、討論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5、交流閲讀後的感受和收穫。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談話興趣

1、教師談自己購書的經歷。

3、導入話題:如何購書?

〈二〉、回憶購書活動,拓展話題。

1、回憶以前的購書經歷,説説自己在活動中做了什麼,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增加購書經驗。

〈三〉、小組內討論:

1、如何扮演各種角色

2、在形成一個方案的基礎上小組進行演練。

〈四〉、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比賽。

〈五〉、全班同學評議,給予肯定與鼓勵。

〈六〉、課堂小結

1、交流購書心得。

2、作業:自己去體驗購書。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作文興趣

〈二〉、交流啟發,拓寬思路

1、全班交流回憶童年與小夥伴的生活。

2、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熟悉的人,要講得有條理

3、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介紹。

〈三〉、讀習作要求,明確作文要求

1、選擇的人必須是自己熟悉的、喜歡的。

2、選擇的事應該是印象深刻的。

3、事情要寫清楚,語句要通順。

〈四〉、學生嘗試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五〉、評議學生的範文,提高作文水平。

〈六〉、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1、續完成作文。

2、完成練習冊。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

讀背詞《西江月》

教學步驟

一、介紹辛棄疾。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歷來同蘇軾並稱。

二、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

2.獨立思考詞的意思。

三、師生討論,理解詞句的意思。

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道:即黃沙嶺,地名。在江西上饒西南。

“七八個星”二句:這兩句是倒裝句,意思是,天外有七八個星,山前落了兩三點雨。

社:社祠,就是土地廟。“見”通“現”。

四、想象詞中描繪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在靜穆的夜色裏,作者一邊趕路,一邊悠閒地欣賞着美妙的自然景色。徐徐清風中,傳來了蟬的鳴聲,還傳來了稻花的香味和青蛙的叫聲。

一會兒,天空陰雲聚合,近處的星星已被雲彩遮沒。只有遠處的天邊還剩幾顆稀疏的星星,暴雨即將來臨。作者緊走幾步,經過小溪的橋頭,便出現了他熟悉的茅屋小店。

五、體會詞中表達的感情。

全詞描寫的是黃沙嶺的夜景,通過美麗的自然風光描繪,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六、比賽背誦。

七、抄寫這首詞。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積累用來表示人物動作的詞語。

2、背誦成語組成的反義詞。

3、口語訓練。

4、習作。

教學重點:

1、積累詞語、成語。

2、口語表達訓練。

3、進行習作能力訓練。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用來表示人物動作的詞語。

2、説説照片裏的故事。

3、豐富構成反義詞的成語。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學習温故知新

語海拾貝

口語交際

指名讀詞語。

這些詞語用什麼樣的語氣來朗讀?

範讀詞語。

你知道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嗎?

你還知道這類詞語嗎?

學生自主學習。

講解詞語意思。

你知道各組成語之間是什麼關係嗎?

你能舉出一些反義詞的成語嗎

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説説照片裏的故事,請你們拿出準備好的照片,講一講照片裏發生的故事。

小結:大家説得不錯,每個人都有許多照片,每一張照片裏都隱藏着小故事,有時間在選一兩張照片,把其中的故事講給你的朋友聽。

讀詞語。

自讀詞語。

這些詞語都是用來描寫人物動作的詞語。

自由發言。

自由輕聲讀,同桌互相糾正發音。

利用工具書,查找詞語的意思。

自選一張照片,小組內發言。

小組內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完成習作。

2、自主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複習、鞏固積累

指導習作

指導修改

聽寫用來寫動作的詞語。

聽寫語海拾貝中的詞語。

指名讀題。

本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過渡:可以寫照片裏的任何人、事、物,只要與相片裏記錄情景有關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寫。

誰來説説你寫的是什麼?

小結:不管寫什麼,要把想表達的內容説清楚、説具體,讓人看得明白。

請你把寫好的習作讀給你的同桌聽聽,請你的同桌提提意見,在進行修改。

讀學生修改後的習作,評價。

聽寫、互批。

反饋聽寫情況。

讀習作要求。

寫照片裏的故事,可以寫照片裏的人,也可以寫照片裏的事,也可以寫照片裏的物。

選擇照片。

自主回憶,選擇習作的內容。

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把交流的人、事、物寫下來。

寫人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還有心理活動。要寫出人的特點。

寫事情的前因後果,寫當時剎那間的事情、寫照片裏看不到的事情,可以充分想象。

自主修改。

互相評價。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0

積累與運用

教學要求

1.通過複習發現新知,積累詞語。

2.朗讀笑話短文,讀中感悟語言的妙趣,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

3.用已經學會的閲讀方法自主閲讀短文,讓學生掌握讀書的正確方法。

4.通過講述照片裏的故事進行口語交際。

5.會寫照片裏的故事。

重點難點

1.理解詞語分類的規律。

2.積累反義詞,豐富學生的語言。

3.培養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習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生表示動作的詞語,鼓勵學生再説一些。

2.理解和積累反義詞。

3.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養成正確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習慣。

重點難點

1.理解詞語分類的規律。

2.積累反義詞,豐富學生的語言。

3.培養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習慣。

教具準備

字典、詞典。

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10)

1.讀詞語,説説你發現了什麼。(都是表示人物動作的)

2.你還能説出多少這樣的詞語。

3.在課文中分別找幾個表示人物外貌、神態的詞語,寫一寫。

二、語海拾貝(10)

1.指名讀,齊讀。

2.交流共享。你查成語詞典或訪問家長後理解了哪些詞語?

3.再説幾組你知道的成語的反義詞。

三、開心一刻(10)

1.自由小聲讀短文,讀準音,讀通句子,遇到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自己的閲讀體會。

3.你怎麼評價文中的主人和客人。

4.這篇短文給你怎樣的啟示?

四、自主閲讀園地(10)

1.學生自讀短文。

2.檢查自學情況,彙報交流共享。

3.三名學生分段讀短文,生聽評議,是否讀準了字音。

4.説説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麼收穫。

都是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勾畫朱熹的話,並讓學生反覆讀這段話。

5.小聲讀短文,體會正確的讀書方法。

五、佈置作業(5)

自主積累成語。

教後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向同學講述自己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中的故事,語言流暢,條理清楚。鍛鍊説話能力。

2.認真聆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問題,並能給予修改建議。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3.通過同學互改自己的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用自己的話把照片裏的故事寫清楚,語句通順,能用上幾個學過的好詞。

4.堅持使用修改符號在原文上修改,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5)

師出示一張自己的照片:一張照片,就是一片美麗的風景,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這張照片是我……(都是講述照片的故事)

孩子們,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許多樂聞趣事吧。願意講給大家聽聽嗎?

二、小組交流,口語訓練(10)

在小組裏把自己的照片講給小組成員聽。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講述的同學提問。小組內所有成員講完後,請推薦一名講得最好的同學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故事比賽(15)

以講故事比賽的形式,看誰講得最清楚,看誰的故事最精彩。評出優勝者。同時評出最佳聽眾獎。

四、作文(15)

照片裏的故事真是豐富多彩,通過大家的交流,我們彷彿看到了照片裏的人、事、物……趕快把它寫下來。你也可以寫由照片想起的過去的一些人或事。

1.學生寫作,教師巡視點撥。

2.點評學生作文(有共性問題的)。

學生自己讀給大家聽,聽後,學生提出修改建議。

3.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提出修改建議。

4.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要求用修改符號在原文修改。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創造力,鼓勵學生積累與思考。

教學準備

學生蒐集成語及成語故事,作下記錄。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1.老師講故事:掩耳盜鈴

2.過渡談話,在祖國的語言定庫中,有許多言簡意賅,流傳千古的成語,這些成語有很多源於一些生動的故事。今天這堂課我們就開展一場特殊的故事會:成語故事會。

二、組織活動

1.老師宣佈比賽規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要求發言人聲音宏亮,以故事多少定輸贏。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

3.進行故事。(教師可把所講的故事成語記錄在黑板上)

三、編連環畫

1.給學生看一些連環畫。(可以課件出示)教師簡要講講連環畫的作法和要求。

2.生自由選擇故事作連環畫。

3.擇其優秀作品辦一個連環畫展。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 認識引號的用法。

2. 讀背描寫秋景的詩句,積累語言。

3. 閲讀成語故事,培養積累、運用成語的習慣。

4. 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建議;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並能針對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虛心採納別人的意見,養成與人平等交流的習慣。

5. 能清楚、明白地介紹活動的過程;能根據別人的意見修改習作,養成修改的好習慣。

一、温故知新

1. 學生自讀兩個句子,體會每個句子中引號的不同用法。

2. 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歸納出兩個句子中引號的作用:第一句是用於直接引用的部分;第二句中的“威尼斯”是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3. 教師投影出示幾組帶引號的句子,讓學生説説其中的引號分別有什麼作用。

二、語海拾貝

1. 自由讀詩句,注意讀準音。

2. 同桌合作讀,互相指正。

3. 教師抽讀,學生評價。

4. 指導背誦。

5.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景的名詩佳句?背給大家聽聽。

三、點擊成語

1. 自由讀成語故事。

2. 説説你明白了什麼。

3. 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4. 把你知道的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口語交際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下週我們班將開展一項集體活動——秋遊。這次活動的目的是欣賞秋天的美景,鍛鍊大家的動手能力,培養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對於人員的分工、活動的方式和步驟等,你們一定有許多好的建議。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提出自己好的意見和主張。

2. 組織討論。

討論提示:討論時,要把自己的建議考慮成熟,做到按一定的順序表述,提出的建議要切實可行。

(1)現在我們進行第一步:分小組討論。(組長主持:時間10分鐘左右。教師到學習小組中參與討論。)

①每個同學個別發表意見。

②小組商議,使小組同學的建議能形成一致,並推選出小組發言人。

(2)全班討論(推薦一名主持人)。

①各組發言人談本組建議。

②對發言人的建議可以再作補充發言,使建議更可行、完善。

③在全班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班級決定。

3. 組織實施班級決定。

包括人員分工、活動形式、活動步驟、注意事項等。

4. 教師小結。

五、習作百花園

1. 激發興趣,明確要求。

(1)激發學生產生習作願望。

播放近期學校開展的集體活動場面,教師配上熱情洋溢的旁白,讓活動氣氛感染學生,產生寫作的願望。

(2)讀習作題目,瞭解本次習作要寫的內容和習作要求。

①寫發生在校園中的一項集體活動。

②把語句寫通順,把活動情況介紹清楚。

③會根據別人的意見進行修改。

2. 集思廣益,拓展思路。

(1)小組交流: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哪一次活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特別喜歡的,在小組內説給你的同學聽聽。

(2)説完後,大家評一評,達到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目的。

(3)全班交流:各小組推薦講得好的同學在班上講一講,以開啟思路。

(4)教師提供一篇範文給大家欣賞,通過評説,進一步明確寫作要求。

3. 自主寫文,個別指導。

學生自主完成寫作,教師巡視,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選擇有共性的問題相機指導。

4. 指導修改,相互評議。

(1)找兩篇典型習作,在全班讀一讀,評一評。

(2)把自己的習作念給同學或老師聽,互相評議,作口頭修改。

(3)綜合大家的意見自己進行修改,再抄寫。

5. 賞析美文,激勵表揚。

習作批閲完後,選出在選材、語言等方面較好的習作,供大家評議,教師再點評、總結、表揚。

六、自主閲讀園地

1.自主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閲讀《富饒的西沙羣島》,並用你喜歡的讀書符號在文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2.勾畫出你最欣賞的內容,自由練讀,再大聲地讀給你的同桌聽。

3.小組合作交流探究:你讀懂了什麼?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4.説説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

5.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可以是背誦、摘抄等。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所學的漢語拼音,掌握所學的基本筆畫。

2、複習要求學會的或認識的字,積累詞語。

3、能在閲讀短文、句子的聯繫中,在讀讀玩玩中開動腦筋識字、寫字、擴詞,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我們已經和好多漢字娃娃交上了朋友。今天,我們來和漢字朋友們一起玩玩吧!

二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1、這些漢字娃娃的名字叫什麼?你能讀準嗎?

2、學生讀,齊讀。

三複習筆畫

1、這些筆畫,你還認識嗎?請學生認讀。

2、哪些筆畫不容易記住?説説,再寫寫。

3、出示筆畫,學生舉例字。

四積累詞語

1、還有些漢字娃娃,它們互相也成了好朋友呢!我們快去認識一下吧。

2、自己讀。分組按橫排讀詞語。

3、寫寫你想寫的詞語。

五讀一讀,數一數

1、讓學生藉助拼音讀這一段話,教師簡單介紹什麼叫月大、月小、平月、閏年、平年。

2、讓學生看日曆,瞭解一年當中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只有二月是28天或29天,讓學生充分説説自己用什麼辦法記住月的大小。

3、讓學生照書上的圖握住拳頭數一數,邊數邊讀短文,掌握利用拳頭記憶12個月的大小的方法。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清平樂》,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2、閲讀短文,瞭解短文的內容,並有感情的朗讀。

3、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有理有據的説明問題,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4、練習把觀察到的春天景色寫下來,激發學生感受美,熱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古詩詞,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2、有感情的朗讀短文。

3、練習有理有據的説明問題,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難點:

有理有據的説明問題。寫好寫作,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

教學準備:

1、課前預習。

2、佈置學生找春天活動。

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閲讀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清平樂》,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2、讀短文,瞭解短文的內容,並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重點: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古詩詞,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2、有感情的朗讀短文。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詞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背誦過不少古詩詞了,誰願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詞背誦跟大家聽?

我們祖國的詩詞作品浩如煙海,燦若繁星。今天,我們要背的是一首宋詞《清平樂》。

二、指導讀背《清平樂》

1、複習,讓學生説説平時是怎樣讀背古詩詞的。

(學生髮言,教師歸納:查閲工具書,讀通;反覆閲讀,讀順;瞭解大意,讀出韻味。)

2、學生按照上述方法或自己的方式自學這首詞。

3、自由組合,交流自學所得。

(交流內容:自己解決的生字讀音;自己讀懂了什麼;自學中沒有弄懂的問題;課前查閲的有關資料等。)

4、彙報,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正確、流利的朗讀這首詞,並相機點撥吳音翁

亡賴的意思,幫助學生了解該詞大意。

5、指導朗讀。

低矮的茅屋,青青的野草,一對白日對應的老夫妻,幾個各有所樂的孩子,構成了一幅農家天倫之樂的風情畫。你認為該怎樣讀這首詞呢?(從語氣、停頓、重音幾方面指導)

6、快速背誦。

三、閲讀短文

1、出示閲讀要求:

(1)自由閲讀,藉助工具書掃清障礙。

(2)有自己的話説説毛遂自薦的故事。

(3)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

1、學生按照要求自讀短文。

2、彙報自學所得。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短文。

4、小組合作,簡説毛遂自薦的故事。

5、討論:你贊成毛遂自薦嗎?為什麼?

(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師指導、點撥)

教師小結:

古代的毛遂干預自薦,並脱穎而生,為我們留下了一段佳話。作為今天的我們更應該樹立自信,用於展示自我,體現我們新一代少年兒童的風采。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有理有據的説明問題,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練習有理有據的説明問題,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主題導入

同學們,新一學期又開始了。在這一學期裏,你都有哪些打算呢?交流中導入主題。

二、暢談觀點,展開辯論。

1、你認為選自己好不好?

2、彙報,表明自己的觀點。

3、將學生按觀點的不同劃分為兩大組,贊成自己選自己的為正方,反對自己選自己的為反方。每組各推出四名主辨人,其餘同學為支持者,可以隨時對主辨人的發言進行補充。

4、各組討論,圍繞本組選定的觀點,從各方面尋找理由。如成功的經驗、做法、根據觀點做出的推論,有關名言警句等。每個主辨人要認真作記錄,以便集中全組同學的意見,做證明觀點的材料。

5、教師參與討論,相機給學生必要的指導。正方學生可能提出這樣一些理由:自己選自己是有實力、有自信的表現;當今社會大力提倡展示自我,推銷自我;古代的毛遂意自薦而一舉成名,僅認為和不可效仿?故做謙虛其實是虛偽的表現。

反方可能會提出一下意見:自己選自己純屬自吹自擂,出風頭;自己選自己容易滋生驕傲自滿情緒;我們這個國家歷來倡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自己選自己容易造成同學之間的矛盾

6、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三、創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

評議發言,總結、點評。

四、嘗試自我推薦

進行新一輪的班位成員的改選,自己推薦自己。課後準備,交推薦書。

五、教師總結

第三、四課時

教學目標

練習把觀察到的春天景色寫下來,激發學生感受美,熱愛美的情趣。

教學準備:

1、觀察春天美好景色。

2、課前佈置學生找春天活動。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有沒有發現你身邊的環境在發生着那些變化呢?(生自由發言)春天的腳步已經向我們走來了,雖然變化還不是很明顯,但我們這的春天都有哪些變化呢?誰能來回憶一下?(生髮言)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帶着興趣來感受春天吧!

指導寫法:

1、課前,我讓你們開展了一項活動找春天。同學們,你找到春天了嗎?在哪找到的?(指名説)

小結過渡:春天在解凍的小溪邊,春天在綠色的田野裏,春天在搖曳的野花上,春天在綠油油的草叢中同學們,你們真的找到春天了嗎?那麼你最喜歡春天的什麼景物?請你講給同學們聽。

1、要求在小組內較為細緻的描繪春天的景物。

2、指名口述,大家評議。觀察是否細緻,是否抓住了景物的特點。

3、指導寫法。

描寫春天的景色,我們可以選擇幾樣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比如有的同學就準備以找春天為線索,把幾種景物串起來寫;還可以選一樣你喜歡的景物描寫,比如有的同學準備寫春雨,還有的同學準備寫春天的花壇只要能抓住特點即可。

自主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選典型習作23篇,師生共同評議。從觀察是否細緻,是否抓住了景物特點,順序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等方面進行評議。結合評議引導口頭修改,然後各自修改。

積累運用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一、學習一首古詩。

二、訓練閲讀能力,理解短文內容。

三、指導作文。

四、教學生做剪報的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一、成語熟讀、背誦。

二、訓練閲讀能力,教育學生做人道理。

三、指導寫好作文。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1、指導朗讀古詩。

2、學生熟讀成誦能理解。

3、點拔:瞭解詩中“靜——動——動——靜”的序。

3、找課外古詩多讀多背。

二、閲讀

1、學生獨立閲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指導學生把不理解的字詞。(查閲工具書或在合作學習中解決)

3、點拔理解:

1)抓住點明羅馬特點的三句話:“古羅馬的鬥獸場,是遺址中的老祖宗”“羅馬還是一座用雕塑裝飾起來的城市”“噴泉是羅馬城的點綴”。

2)指導瞭解敍述的順序。短文先總述羅馬城與眾不同,再分段描述遺址、雕塑、噴泉的多和美,最後指出羅馬城不僅外在美,而且內涵豐富。

3)短文通過對遺址、雕塑、噴泉的描寫,表現出羅馬城的面貌和豐富的內涵。

4、在熟讀和有所理解之後,指導學生完成文後思考第二題。

三、習作

1、明確題目。

本次習作要求寫秋天的景物。要仔細觀察,有所發現;展開想象,寫出景物特點。

2、指導思路。

指導本次習作,要注意觀察——激趣——選材——想象——敍述這幾個環節。

A觀察:組織學生到野外走走,看看,聽聽,聞聞,觀察有特點的秋景,感受秋天的氣息,或者回憶秋遊活動中感受到的秋天的景象。

B激趣:回憶本組寫景狀物的課文,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周圍景物的關注,感悟秋天的美麗,喚起表達的慾望。

C選材:鼓勵學生把自己觀察的景物向同學説一説,教師要開闊學生思路,調動學生以往觀察的積累,強調寫自己觀察到的,不要人云亦云;還要指導學生通過橫向比較,弄清這一景物不同於其他景物的特點,或者縱向比較該景物的發展變化,寫出秋天景物的特點。

D想象: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把景物特點寫得生動、形象。如,寫秋葉一片片落下來,如果想象成“一片片黃葉飄落在地上,葉落歸根,回報大地媽媽的養育之恩”;或者想象成“秋姑娘向人們發來一份份祝賀豐收的電報”……就會感染讀者,激發遐想。

E敍述:要把景物的特點,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按順序寫下來。可以由遠到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體到局部。邊寫景物邊議論,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3、擬稿。寫好後從內容和詞句上進行修改。

4、講評,謄寫。

四、實踐活動。

1、激發學生閲讀報刊、蒐集保存資料的興趣,學習收集、積累剪報的一般方法,培養隨時隨地蒐集資料的習慣。

2、從剪貼、分類、裝飾等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去做,不要過多地講解剪報的作用和方法。

3、學生相互交流、討論怎樣做剪報,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4、從中挑選有意義的文章、圖片,剪下來,按照一定的類別粘到一個大本子或一冊舊雜誌上,再加上標題,或畫上花邊。在教室裏展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5、教育做剪報貴在堅持,要引導學生逐步養成收集資料的習慣。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24zj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