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注重了哪些方面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注重了哪些方面

一、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注重了必要性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注重了哪些方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縱橫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使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應選擇合適多媒體課件,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輕鬆活潑、樂此不疲。其目的不是使學生感到新鮮、好看、好玩,而是通過圖、文、聲、象融為一體的技術處理,解決傳統教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以更好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本次賽課中老師們做到了“該出手時才出手,不需要時不亂出”,注重了多媒體運用的必要性。

沙坪壩小學的鄭老師在識字課的教學中,學習第二小節時,學生質疑:什麼是一畦秧苗?什麼是一方魚塘?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這兩個量詞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只有直觀的展示實物,學生才能明白。此時,鄭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畦畦綠油油的秧苗和一方魚塘的圖片。學生自然釋疑,課件的必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

小學生由於受認識能力的限制,在學習中常常會在某一點上“卡殼”,甚至會形成錯誤的概念。教學時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止的關係動態化,直觀地演示事物的變化和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克服認知障礙,從而達到其他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效果。高灘巖小學的楊老師在教學《激動人心的時刻》一課時,因為宇航員的生活離孩子們很遠;航空知識對孩子們而言比較深奧;孩子們年齡比較小,愛國情感還不夠深厚。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體會當時人們緊張的心情,抒發自己的感受,便將“神舟”五號升空的情景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配上一曲激動人心的樂曲,讓孩子們的情愫與文本的情感自然地融為一體。

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注重了創新性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創造離不開知識,但呆板,單調的學習途徑,會大大束縛學生的學習創造性,更談不上創造性的運用知識,所以應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知途徑。多媒體課件友好的交互環境,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思維特點來感悟學習內容,因此,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多種知識達標的路徑,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路徑,能有更大的自由空間,這樣學得的知識較牢固,又可以保持較大的思維靈活度,自然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如在閲讀課教學中,沙坪壩小學許麗老師執教的人教版八冊《觸摸春天》中,她巧妙的運用動畫製作營造情感的氛圍。為了讓孩子們體會盲童安靜如何觸摸春天,感受到蝴蝶鮮活的生命力,她先讓孩子觀看盲童“雙手慢慢合攏”,“蝴蝶在她手心裏撲騰”的精美課件,配上富有生命力的朝氣勃勃的樂曲,給孩子們直觀的感覺。再讓孩子隨着盲童,閉上眼睛,想象“攏蝴蝶”,後來又出示了蝴蝶飛舞的畫面。當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時,思維的蝴蝶能帶領學生沿着路線穿越時空看到樹木、花草、大海,來到大街、學校、家庭。許老師運用書上的圖片作為中心,整個畫面樸實中不失漂亮,再加上教師的描述,把學生帶到了濃濃的情意中,走進了安靜的內心,體會着安靜所經歷的一切,理解到生命的意義。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學文樂趣無窮。許老師此處的設計獨具匠心、別具一格。這樣的課件使用,讓孩子們對課文的內容,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實驗一小的李老師在教學《麥哨》一課時,她專門將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找了出來,然後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合理的運用這樣的句子,她特別用課件出示了三幅圖:成熟的果子、彎彎的茄子、麥田裏的稻草人。通過這樣簡潔明瞭的課件,讓孩子們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一下就説出了許多優美的句子,邊欣賞,邊運用,將所學知識進行了合理的拓展延伸。

在識字教學中,樹人小學的龍琳玲老師執教的人教版二冊識字5一課中,結合“眾”的字義將課件製作成為動畫的形式,形象的再現了“一個人兩個人,一人在前兩個跟”的字義和字形,加上老師的評語:“我們中國的漢字就是這麼奇妙”,讓學生生動的感受到了中國漢字的神奇。課件恰倒好處的運用使老師對識字的方法的教學有了新的突破。

三、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注重了有效性

重視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課件要真正為教學服務,我們必須拋棄那種把課件當作評優課的砝碼、公開課的裝飾的觀念,真正做到只有用課件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才用課件。不能為流於形式而使用多媒體,學生都熟知的東西不需使用多媒體,否則只是浪費上課時間。課件只有成為課堂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深化和拓展,才能真正實現其功能和效用。

在沙坪壩小學郭健老師執教的作文課《看進去,想開去》的教學中,郭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在引導學生回憶2006年那場百年不遇的大旱災的時候,就充分的`體現了它的有效性。郭老師出示了一幅幅圖片,加上動情的渲染,讓學生彷彿又重新回到了那乾旱連連、飢渴無比的夏天,激發起學生盼雨、渴雨的急切體驗。而後,郭老師又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學生引入到天降甘霖的歡暢場景中,引導學生去想像大雨中人物、動物、植物的各種表現。由於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了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再加上教學過程中師生對情境的不斷豐富,這就使得情境成為訓練學生直覺思維的最好憑藉,成為學生進行創造的直接源泉,真正地使學生看“進”去了,並且也想“開”去了。我們説,這樣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才是真正有效的,才真正為教學服務。

又如:大新小學老師執教的《烏鴉喝水》這一課,在引導孩子背誦課文這一教學環節中,老師運用播放動畫片,引導孩子們給動畫片配音的方式,指導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背誦課文內容。“誰來給這段動畫片配音呢?”頓時,孩子們立馬積極地投入到背誦課文中。他們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在短時間內記住了課文內容,與傳統的指導背誦方法相比,更具有有效性。課件的使用有利於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的能動性;有利於讓孩子在課堂上達到背誦課文。這樣的教學手段不僅有趣,還十分有效。

雖然,這次賽課活動中許多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是成功的,但我們覺得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思索,比如:一些學校多媒體設施不夠先進,甚至沒有,這時老師應該如何教學?我們認為教師是否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多花點時間去研究教學方法,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去解決教學問題。又比如:有些語文課文,只能通過反覆閲讀後,通過想象去體會文章的意境。如果忽略了這一點,直接將圖片呈現給學生,不僅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反而會限制了學生的想象。

經驗告訴我們,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也是雙刃劍,不是真正為了教學的需要,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的課件也會讓課堂教學走入誤區,只能讓人看個花架子,學生所獲不多,甚至負擔加重。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充分體現多媒體課件的必要性、創新性、有效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84n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