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好漢查理》的教學計劃及反思

《好漢查理》的教學計劃及反思

【教學過程】

《好漢查理》的教學計劃及反思

一、談話揭題

1、導語:

善良、仁愛的金吉婭同情、體貼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獻出了愛心。這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個感人的故事。

2、讀題:

好漢查理。好漢你是怎麼理解的?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聽課文錄音,激發朗讀的興趣。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檢查讀書情況:

⑴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評議。

⑵和同桌一道再讀一讀這個感人的故事。

4、討論交流:

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三、再讀質疑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內容。

2、初步釋疑:

對於一些淺顯的問題或不大重要的問題,引導學生相機解決。最後提煉出以下兩個問題作為重點探討的問題。

⑴查理有哪些變化?

⑵查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四、讀、思、悟、交流,感受查理的變化

1、查理有哪些變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教師相機出示以下句子讓學生談感受:

⑴不,好漢查理從來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⑵謝謝!查理顯得彬彬有禮。

⑶當然可以。

⑷查理雖然調皮,但説話是算數的。整整一個暑假,他每天都陪傑西在草地上玩。

⑸傑西,我會做個好漢。

通過讀中思、讀中悟、讀後議,學生體會到查理確實變了,紛紛爭着表達:

變得有彬彬有禮了。

變得説話算數,誠實、守信了。

變得有上進心了,自信了。

不再搞惡作劇了。

五、探究查理變化的原因,評價文中人物

1、引導談話:

查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你覺得查理的變化和哪些人有關呢?

跟自己、傑西、羅伯特先生以及鎮上的人有關。

3、你對故事中的這些人物有什麼看法?

學生開始自由表達對這些人物的看法,重點談對小女孩傑西的看法,體會傑西的信任和友誼是查理變化的主要原因。

六、練習有感情朗讀

可以自由組合,分角色感情朗讀。

七、拓展練習

1、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先説一説,再寫一寫。

2、鎮上的人後來會怎麼評價查理呢?請你發揮想象,寫出人們對查理的評價。

學了這篇課文後,你還有什麼疑問?

【課後反思】

自主性學習的首要條件是學會提出問題,而讀書,貴在有疑,這是古今學者的共同體會和寶貴經驗。在這節課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的提問是很有價值的。

如:

1、查理有哪些變化?

2、查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學生在質疑後積極讀書,讀中思、讀中悟、讀後議,使教學水到渠成,體會到查理髮生的變化,感受到了善良、信任、充滿愛心給人帶來的快樂。這樣,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目前,我們培養的應該是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人,應該是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曾言:打開一切科學的要是都是毫無疑義的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問個為什麼。敢問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的一種表現,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學習願望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因,心靈的活力,如果教師善於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願望,那麼學校裏將不會有一個平庸的學生。敢於產生疑問,也就表明學生已投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去了,所以課堂上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多提有質量的問題,創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

課中設疑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不了的讓學生討論,還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單獨提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感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也使一節課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了這個問題,領略到成功的歡愉,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別林斯基説:教學方法應該使學生自覺地掌握知識,使他們發展積極的思維。讓學生自己去尋求問題的正確解答,這不僅對他們領會知識和掌握技巧,而且對他們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當他們嚐到成功的樂趣後,對學習的熱愛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我在課堂教學將要結束時問:

1、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先説一説,再寫一寫。

2、鎮上的人後來會怎麼評價查理呢?請你發揮想象,寫出人們對查理的評價。

我在此設問,讓學生在此討論,評價,目的是讓學生不但能深入課文學好,更能從課文中跳出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課後設疑一般難度應大一點,使學生通過自學後又能夠解決的問題。在本課中,我在總結課文時,留下一問:學了這篇課文後,你還有什麼疑問?激起學生的議論,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新想法。雖然不一定可行,但畢竟是學生迸發出的思維的火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ly8v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