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植樹問題》主要是向學生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看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借鑑。

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反思1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不但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潛力的培養,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隊人數與間隔數的關係抽象出植樹問題中棵數與間隔之間的關係,既搞笑味性又貼近學生的生活。

教材在編寫時,都是給出路的長度,求間隔或棵數,但在練習時,很多題都是給出間隔和棵數,求路的長度。避免上節課出現問題的同時我還針對上節課出現的問題對學生提出質疑,讓生生互評或師生互評,重點表揚大部分學得好的同學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精神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主要是運用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問題情境為載體,以認知衝突為誘因,以數學活動為形式,使學生經歷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的全過程,從中學到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以此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透過課前活動,以春季植樹為素材,從讓學生初步認識間隔,感知間隔數與植樹棵樹的關係。

二、以一道植樹問題為載體,營造突破全課教學重點及難點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樹問題的應用為研究對象,引導學生了解植樹問題的實質。

四、多角度的應用練習鞏固,拓展學生對植樹問題的認識。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發現單純的用規律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植樹問題,對學生有些難,所以我在課堂中重視規律更強調方法,注重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體驗。

體驗是學生從舊知識向隱含的新知識遷移的過程。教學中,我創設了情境,向學生帶給多次體驗的機會,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如果説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麼藉助圖形幫忙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枴杖。有了這根枴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更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對數形結合意識的滲透。直接例題導入,引導學生能夠畫圖模擬實際栽樹,透過線段圖的演示,讓學生充分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關係,就此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讓學生自主選取短距離的路用畫圖的方式得出結果。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展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潛力和創新意識。

但是我感覺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上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有時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理解潛力,造成站位過高的局面。今後的教學中要全面、深入的瞭解學生,充分做好更方面的準備。

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反思2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這一內容主要涉及到的知識點有:兩頭植、兩頭都不植、封閉情況下的植樹問題(一頭植和一頭不植)這三種情況。w我選取的是第一課時兩端種植,怎樣才能讓學生即能學會,還要學的輕鬆呢,我反覆研讀教材,兩端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模型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我這節課重點教學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主要目標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奇妙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一、通過自主探索的活動,滲透“以小見大”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節課設計基於我班學生實際情況,課前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同時引導學生明確要學習的內容,緊接着引出例題,探討植樹問題,同時改小數據,將長度改成20米。目的在於,讓學生在開放的情景中,突現知識的起點,從而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方法讓學生理解段數+1,建立起深刻、整體的表象,提煉出植樹問題解題的方法。可引導通過“以小見大”數形結合來找規律加以驗證,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與交流等活動。然後以例題展開,讓學生動腦、動手反覆驗證,最終總結出:段數+1=棵數。這節課的設計依據了認知規律:通過例題感知間隔,以例題為載體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以生活中植樹問題的應用為探討對象,瞭解植樹問題實質,多角度應用拓展。從而不失時機給學生滲透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為將來的後續學習積累更豐富實用的思想經驗。

二、關注植樹問題模型的拓展和應用,反映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植樹問題”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線,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樹”平均分成若干間隔,由於路線不同、植樹要求不同,路線被分成的間隔數和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就不同。現時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如安裝路燈、設立公交車站等等。讓學生從中悟出植樹問題的模型它源於現實,又高於生活。所以,在現實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價值。在學生已經自主地尋找到植樹中前兩種的規律後,我適時的'提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植樹的情況呢?通過學生的舉例,讓他們進一步體會,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不同事件都含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係,它們都可以利用植樹問題的模型來解決它,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整節課,大多數學生的思維表現的很活躍。

三、本節課的不足:

1、把學生對於段數+1應做更多的探究,部分學生並沒有理解這個知識點,只會運用,應再多加討論,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因。

2、一堂課上下來,覺得還是對學生扶的很牢,沒有完全放開,以至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期待日後調整改進。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這節課我很盡心盡力,但也留下了很多遺憾,新的教法的一種大膽的嘗試過程,總在摸索中不斷完善。在準備這節課時我參考了很多資料,學習了很多方法,為的是讓這節課的遺憾能少一些。我把握每一個細節,問題及時解決,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使得數學學習的思想方法得到深度的滲透。

人教版植樹問題教學反思3

《植樹問題》是智慧廣場中的內容,主要是向學生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髮現規律,然後再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植樹問題分為兩端都栽、兩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種情況。本節課教學的是植樹問題中的第一種情況,即兩端都栽的問題。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應及時關注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對五指的手指個數與手指縫之間關係的探究,在直觀形象的手指演示中讓學生初步感知棵數與間隔數的關係。本課伊始,我首先出了個謎語:“一棵樹,五個叉,不長葉子不長花,能寫能做還會畫,就是不會開口講講話。”隨後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指,引導學生得出:五個手指有4個間隔,4個手指有3個間隔,3個手指有2個間隔,2個手指有1個間隔。使學生清楚地看出手指的個數與間隔數之間是相差1的。接下來又通過做快速問答的遊戲,使學生加深認識了植樹問題中間隔數和棵數的關係,為下面的學習做了鋪墊,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激發了起來。由此可見,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放低起點,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

在探索新知這個環節,是這樣設計的:

快樂探究:

在20米長的小路一邊等距離植樹,兩端要栽,可以怎樣栽樹苗?

設計了一個表格

全長(米)間隔(米)線段圖 間隔數(個) 棵數(棵)

1、把上表補充完整。

2、“兩端要栽”的時候,我發現:棵樹比間隔數。

我能用等式表示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數量關係: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畫圖,很快就發現了其中藴含的規律。展示環節,我讓展示小組的學生利用展示台給大家展示,學生指着自己畫的線段圖邊講解邊説,讓其他同學清楚地看到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兩個端點,一共有5個點,也就是要栽5棵樹。改變間距後,段數和棵數相應也發生了變化。

通過自學,小組交流,小組展示,學生很容易的得出了在兩端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是: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1。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學生自主探索的結果。學生把整個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全部自己展示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學習的樂趣。

三、關注植樹問題模型的拓展和應用

規律總結出來了,我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讓學生找生活中的類似現象,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許多事例看上去跟植樹問題毫不相干,但是隻要善於觀察題中的數量關係,就明白它與植樹問題的數量關係很相似,如計算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到終點站所行的距離及爬樓梯問題。求路邊的電線杆、排座位、在路兩旁安裝路燈、插彩旗等等,目的是讓他們利用所學植樹問題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四、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數形結合是數學解題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有助於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本着這個思想我在讓學生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時,我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畫圖解決問題,從而逐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環節,我還設計了我們平時熟悉的鐘聲,讓學生聽鐘聲,在聽到基礎上用線段圖畫出鐘聲和他們之間的時間的間隔。學生在聽、畫之後初步感受了間隔數和棵數之間的關係。同時,通過畫圖,降低了此題的難度。再如:在解決鋸木頭問題時,通過成語“一刀兩斷”引出“一刀兩段”,結合線段圖,清楚地使學生理解間隔數總是比端點數少,使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在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植樹中棵樹和間隔數之間的關係便迎刃而解。

存在問題:

把學生估計過高,以為只要學生弄懂了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之後,解決植樹問題就應該沒多大的問題了,但事實出乎預料,因為例題是給了全長和間距求棵樹,但“做一做”卻是給了間距和棵樹求全長,屬於逆向思維,所以,有好多同學就不知從何下手了,導致出錯很多。其實就是在發現規律與運用規律間缺少了鏈接,應加強對規律的擴散教學,比如:得出規律時,可以總結一下“間隔數=棵數-1,路長=間隔數×間隔長”等知識的擴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z220l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