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教學反思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教學反思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教學反思是各位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回顧和總結,以下是《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教學反思,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教學反思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教學反思【1】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是一個歌唱音樂活動。這次活動結合幼兒剛升入中班,音樂教學活動和顯示生活相結合,使幼兒對歌曲的內容較易體會

活動的目標為: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整個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着這兩個目標,活動中幼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歌聲甜甜的,動作好看,充滿着童趣,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興高采烈。為什麼有如些的效果呢?直觀圖片的運用不僅可以使幼兒較快地理解歌詞,同時也讓幼兒對歌詞保持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在活動最後,幼兒可以脱離圖片,自由演唱,因為直觀的視覺形象已經存在於幼兒的腦海裏。視聽結合是獲取信息的最可取辦法。其次幼兒單純的用聽覺來辨別節奏,是困難的。在幼兒沒有辨別清楚的基礎上,讓幼兒再重複是節奏是非常的。伴隨音樂節奏的出現,教師分別出示節奏譜在黑板上,直觀的形象幫助幼兒梳理清楚了節奏的類型,有圖片的輔助,幼兒再現節奏比較容易。從有圖到無圖,難點就這樣輕鬆解決了。

音樂活動中教師應用多種手段調動幼兒的歌唱興趣,正如《指南》中所指出的:我們要注重全面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和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給幼兒創造寬鬆的音樂環境,放開幼兒的手腳,讓每個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對音樂的感受之中。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教學反思【2】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於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説,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並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並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節,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有一定的瞭解,為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於感到太單調。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節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後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誌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計好了簡單的標誌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後,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麼,幼兒的回答並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後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誌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裏唱到了什麼,然後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活動後,很多孩子們都還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複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箇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y24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