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1千米有多長》教學反思範文

《1千米有多長》教學反思範文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實踐活動中體驗1千米有多長,知道米和千米之間的關係。學生是在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後認識“千米”的,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太大了,學生很難形成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

《1千米有多長》教學反思範文

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體驗,才能更好地感知我們的數學,運用好我們的數學,特別是像“千米”這種抽象又難理解的長度。備課時,我想通過實踐活動完成本課教學活動。我計劃讓學生在“手拉手”活動中體驗1米、10米、100米分別有多長,從而推理1000米有多長;再實際走一走,感受實際長度。 因此,我將本課分成了3大部分。

一、複習導入。

複習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並讓學生用手勢比劃,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已學過的長度的單位的空間觀念。接着提問如果要表示從你的老家到晉江的距離需要選用什麼單位呢?學生思考着好像選用這些長度單位都不行,於是引入新課。

二、體驗感知。

(1)手拉手活動:讓學生思考併到操場上手拉手體驗,從小到大、循序漸進,讓學生的.行為與思維一步步靠近我們需要的大數。

1、一個同學把手張開大約1米長,那需要幾個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約10米長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夠不夠100米長?

3、多少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約夠100米長?

4、 沿着100米長的路線走10圈就是1000米,還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學生通過走一走體驗到千米真的很長。

1、讓學生沿着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幾步?

2、10米需要走幾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課時間可以去操場上來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時間。

這裏學生通過體驗,在原有知識概念的基礎之上充分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實踐經驗,使學生形成對一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同時對生活中米與千米的運用才會靈活。

三、生活中的運用與單位互換。

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是學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學生學完後還不能夠理解千米的實際意義導致生活中運用錯誤、單位呼喚錯誤,因此教學的重點在於讓學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義。因此在教室裏可以利用張開的手大約長1米這種學生容易直觀的現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數學知識必須讓學生感受、體驗,不能嫌麻煩,學生沒有理解的知識強加給學生,學生在做題就不能靈活運用好知識。從這裏,我更進一步體會到,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讓學生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繫,才能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v2j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