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二年級數學《9的乘法口訣》課後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9的乘法口訣》課後教學反思

《9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習了1至8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這之前經歷了多次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初步掌握了總結乘法口訣的方法,基本具備了自己總結9的乘法口訣的能力。所以編口訣並不是這節課的難點內容。在這節課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觀察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通過探索和交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課堂教學實踐,變重知識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來實現課堂的科學化、自主化,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

二年級數學《9的乘法口訣》課後教學反思

回顧整堂課,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以下幾點反思。

1、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

本節課複習導入部分我設計為口算複習和填空格兩部分。通過口算乘法算式,回顧1至8的乘法口訣。通過填寫袋鼠跳格圖,強調“依次加9”的規律。目的是利用乘法的意義、加法的計算等基礎知識作鋪墊,為9的乘法口訣的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同時注意了知識的連續性,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

創設情境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我從我國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引入賽龍舟的場面,學生觀看視頻的同時不僅體會到了龍舟比賽熱鬧、激烈的場面,還從定格的`畫面中體會到9的乘法口訣是為了解決9的連加的實際問題而產生,即瞭解了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這樣不但把學生帶入了生活畫面中,緊密聯繫了生活實際,縮短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引發了學生的數學思考。

3、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課程標準》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我注重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目的是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教學中我沒有直接出示口訣,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課件的動態演示依次提出問題,並在黑板上依次貼出能解答問題的算式卡片。這樣設計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讓活躍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在此基礎上,運用學生已有的編制口訣的經驗和方法,自己去思考、探索如何創編9的乘法口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記憶口訣的環節中,我讓自己成為引導者,讓學生自主探索口訣的記憶方法,發現口訣中積的規律,充分發揮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這樣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訣,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用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引導學生熟記9的乘法口訣,從而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

4、設計層次性強的練習。

本節課的練習由淺入深,由簡單的師生對口令遊戲開始,口算乘法算式主要是對9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然後以看圖列式的形式設計了“過三關”練習,對9的乘法口訣和算式進行綜合練習。再以解決問題為主設計“我來考考你”的開放性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oe9j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