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1

《燕子》這篇課文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回來的小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飛行,剪刀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有的停在了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作者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色,讚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

學習本課,一是要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學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嚮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要學習作者細緻觀察、豐富的想象

及一些表達方法。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以及作者細緻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前我作了以下設想:

一、學生在課前獨學時讀相關資料瞭解燕子及春天的特點,並認識生字、新詞,學會寫14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學生在羣學討論、全班交流展示中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並學習作者細緻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結合教學設想與導學案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1、 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燕子,一説起來,學生就興致勃勃,都非常喜歡。因此課前,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插圖再現課文裏的春光美,增強教學的形象性。教學伊始播放學生耳熟能詳的音樂視頻《小燕子》將孩子們帶進美好的童年,帶進充滿生機的春天,並巧用課文插圖,使燕子的形象和明媚的春光更具吸引力,激發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2、課堂檢測、落實課前獨學

上課前,我首先檢測學生認字詞、朗讀課文情況。在檢測過程中,我發現有少部分學生在課前獨學不到位,如本課字詞不能全認識,課文朗讀不正確不流利,更不用説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理解課文內容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的,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沒有充分地朗讀熟課文,就無法輕鬆地理解課文內容了。如何讓課前獨學落實到位,這是我們值得深思地地方。

3、小組合作、展示交流

教學中,結合導學案,學生在小組內突破獨學過程遇到的難題後,確定中心發言人進行全班交流展示導學案中“導學引領”中的任務,通過全班各小組的展示交流、補充,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時在教學中我還適時的插入課件,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學習寫作方法。

4、研讀感悟、以讀促情

為了在學中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以讀促感,彰顯師生的風采。教學中我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抓住每一個可以展示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聽、讀、説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並及時的給與鼓勵。如抓住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讓學生體驗到讀書的樂趣;在學習擬人句的時候鼓勵學生説出積累的或是自己創編的擬人句,並分析這句子的好處,讓他們在合作的基礎上集中彙報交流,不僅增強了合作意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信,鍛鍊了語言能力,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奠定了基礎。

5、豐富想象,寫作指導

在課堂交流中潛移默化地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藉助插圖想象春天的美好,抓住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藉助具體語句來想像燕子的優美姿態,並把想象的內容,讓學生用自己語言來描述,讓學生在想象中,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感受作者的細緻觀察,從而達到教學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此外,教學語言是一種藝術。教學語言的凝練,精準,富有感召力、吸引力是我追求的一個更高的目標。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2

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可愛的外形,飛行的輕快,休息時的優雅,都一一躍然紙上。我在教學中作了以下一些嘗試:

1、充分利用多媒體再現課文所描繪的場景,促進教學的形象性。我在教學一開始,就為學生播放了一段明媚春光的錄相。學生觀看後都不由自主地發出讚歎。後來我又播放了燕子飛行和休息時的情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飛行的輕快和休息時的悠閒。

2、充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學的自主性。在本課教學中,能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儘可能地創設條件,提供了各種吸引學生個體、學習、自主參與的機會。

3、不斷豐富學生想象,鏈接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如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説説自己去趕集時的感受。再想想課文中説誰趕集?為什麼這麼説呢?學生通過與生活的'聯繫,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多,給人以趕集、熱鬧的感覺。我還讓學生試着説説課外有關春天的詩句,激發學生對語言的興趣。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教學難點是: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的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 ,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想象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二。情境的創設在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學生對課文敍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調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中我在情境的創設上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體驗情境。這課要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春天的特點。我播放了燕子飛行和休息時的情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飛行的輕快和休息時的悠閒。可見,學生獲得的體驗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理解和感受課文。

2。畫面再現情境。根據教材和學科的特點,這節課,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精美的畫面和恰當的音樂,加深了對課文描寫的意境的直觀感受,比如,青草、柳葉、鮮花、小溪流水、青山綠水、燕子、蝴蝶等,讓學生體會到春天的特徵和美麗。由此看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得這些生活經歷有限、生活感受粗淺的低年級學生,不僅眼裏有語言文字,還有相對應的形象畫面,“符號”對應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遺憾之處:

1。學習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教學中,我覺得學生能夠很容易領會,沒有帶領學生加以引導或想象,部分學生對對“正待譜寫一曲春天的讚歌”根本不理解,因此對教學效果略有影響。

2。教學調控不夠靈活有效,教學機智有待提高。

今後在這方面要加強學習。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3

《燕子》一課是鄭振鐸老先生的一篇佳作,課文篇幅短小精悍,將燕子寫的十分逼真、傳神。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描寫準確而生動,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燕子的喜愛之情。那麼在教學前該如何讓學生走進課文預習文章,也像作者一樣喜愛了解春天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呢?我在課前預習做了以下嘗試:1。説燕子(春天到了,可愛的燕子從南方趕來,你知道它長得什麼樣子嗎?你見過它在春天飛翔的情景嗎?如果你在課文裏發現了請把那些精彩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2。畫燕子(小小蠟筆在手中,你眼中的燕子是什麼樣子的,請簡單把它畫出來並塗上顏色。)3。在前面兩點的基礎上初步流利的朗讀課文。

因為這些內容是大家平時能親眼所見的事物,所以都表現的興致勃勃,第二天課堂中,同學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拿出了自己的小作品,一張張整潔的小紙片上展示着同學們的成果,黑色的外衣白色的肚皮,雖然有些同學畫的不太像但我也很感動,給予了最大的鼓勵,在展示的過程中同學們也爭先恐後的説出了自己眼中的燕子是怎樣的可愛,大家嘰嘰喳喳的討論着,於是我説,同學們你們現在多麼像文中這羣活潑的“小燕子”啊!大家都開心的笑了起來。緊接着我利用多媒體再現文中的畫面,直觀形象的讓學生們感受燕子的外形的可愛,飛行的輕快和休息時的悠閒,並且順利地能將文中優美的句子,如:“烏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嘰嘰的叫着”、“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正是因為課前認真的預習同學們才會準確的掌握課文內容,而我覺得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興趣”二字,這篇課文我就充分運用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不僅用嘴巴説,而且有孩子們最喜歡的動手操作那就是畫畫,所以大家才能將這次的預習完成的特別好!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這一點對於每門學科至關重要,甚至還將影響其一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n7jz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