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筍芽兒》教學反思

《筍芽兒》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筍芽兒》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筍芽兒》教學反思

《筍芽兒》教學反思1

《筍芽兒》這篇童話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筍芽兒在春天破土而出,漸漸長成一株強壯的竹子,從而教育孩子要敢於經風雨,見世面,不要做温室裏的花朵。朗讀本課,要表達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我充分發揮錄音教學重現力強的特點,學生的朗讀能力。

上課伊始,通過聽課文錄音,使學生整體感知童話主要內容,瞭解筍芽兒先後聽了誰的話,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講讀過程中,指導學生逐段一邊聽錄音,一邊抓住關鍵詞“撒嬌、央求、自豪”,體會筍芽兒感情的變化。抓住她跟竹媽媽的幾次對話,理解筍芽兒害怕到堅決的態度。如何引導學生把體會到的感情較準確地表達出來,這對於師生雙方都是一個難題。課堂上,我以典範的錄音朗讀為示範,發揮錄音烘托氣氛、重現力強的優勢,引導學生認真聽,模仿讀,仔細辨,再重讀,從而使學生懂得把體會到的感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應從語句的重音、停頓、速度的快慢、聲音的高低等方面入手。

通過錄音教學介入課堂,避免了“這兒讀重音,那裏要延長”類的生硬説教,簡化了朗讀教學的形式,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聽、去讀、去比較、去體會,較快地提高了全體學生的的朗讀能力。

《筍芽兒》教學反思2

《筍芽兒》一篇擬人化的童話散文,課文生動形象,頗得學生喜愛。本文教學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重點。課前,我認真鑽研了教材備了課,並將教學中的每一個步驟都熟記下來。課上基本能按預先設定的思路進行教學,結合聽課老師的看法自己反思如下:

一、在教學第二條主線“探究內因”結束時,用“為什麼筍芽兒會有這樣的變化?”去迴應前面的教學,能讓教學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形成完整性。

二、一堂完美的課應該沒有拖堂,而我卻足足延時三分多鐘,這是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改正的。

三、在課上,我還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竹媽媽對筍芽兒的關愛對它的成長反而形成了一定阻力,而我卻主觀地以為竹**的關愛也幫助着筍芽兒長大。直到聽課老師指出,才恍然大悟。

四、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該掌握好指導力度:學生讀到位,指出不足後,應該再給次朗讀的機會,直到有所進步為止;學生能夠用朗讀體會的段落,不一定要強求説出理由;學生的朗讀情況從一開始讀的不到位到後來的聲情並茂有一個明顯的過渡。

五、在教學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時,我割裂得太過散了,可以把過程全説齊,再一個一個詳説呢!這樣才在教學的時候才有整體性,不會過於散亂。

老師們為我的這堂課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相信對我以後的教學工作一定會有不小的幫助呢!師傅説得好,我好比是那幸福的筍芽兒,在大夥兒的關心、幫助下成長着……

《筍芽兒》教學反思3

《筍芽兒》是一篇擬人的童話散文,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對他們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教學課文時我以讀為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首先,師範讀課文,啟發學生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在老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中初次認識筍芽兒,融入課文意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其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並和同桌議議:如有學生説“課文描寫春天的句子真美呀,我想給大家讀一讀”;有學生讀了“春雨姑娘愛撫着她,滋潤着她。太陽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後説“筍芽兒真幸福啊!大家都關心她幫助她。”筍芽兒“脱下一件件衣服,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到了一種自豪——為筍芽兒自豪。最後,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分角色表演讀文,再通過小組推薦,請四位同學上台表演春雨姑娘、筍芽兒、雷公公、竹媽媽之間的對話,學生把自己當作了課文中的角色,更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讓他們也擁有了一份與筍芽兒一樣自豪的心情。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學中的範讀、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閲讀積極性。不過“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我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學生經過嘗試、指導、表演後,朗讀水平會更上一層樓,由此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筍芽兒》教學反思4

今天與同學們學習了《筍芽兒》一課。本文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的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在教學《筍芽兒》一文時,首先是讓學生帶着任務去預習,掃除了生字與生詞關,並瞭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學習和討論筍芽兒的成長過程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語言的優美。

比如體現成長的快樂。筍芽兒在春雨姑娘的呼喚中,在雷公公的鼓勵下,在竹媽媽的關愛與束縛下,在自己的奮力拼搏中,終於鑽出了地面,看到了美麗的春光,她勇敢地脱下一件件衣服,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她站在山岡上,自豪地喊着:“我長大了!”從閲讀中,學生們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成長的快樂,體會到筍芽兒的勇敢與堅強,他們都表示,要做像筍芽兒一樣的人。

再如學習寫景的方法。

在課文的第6自然段中,作者寫到:“筍芽兒終於鑽出了地面。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麼明亮,多麼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筍芽兒看看這兒,看看那兒,怎麼也看不夠。她高興地説:“多麼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長大!”在這段話中的“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是對美好春光的最好的詮釋。我引導學生找出本段話中有關手描寫春天的景色的句子後,出示了三幅能夠反映春天美景的圖片,請同學們認真地觀看,自由結合,交流觀察所得,研究如何運用文中的描寫春天景色的方法來寫圖片中的景色,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先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再動手寫一寫,改一改。幾分鐘後,我發現有不少學生完成自己的小練筆。有的同學還能夠運用上恰當的修辭手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習作水平,我感到很高興。

《筍芽兒》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背誦課文最後3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地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能根據要求獨立預習課文,對未鑽出地面的筍芽兒説些悄悄話

教學重點和難點:

筍芽兒得到了哪些朋友的什麼幫助。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教學媒體:

筍、竹圖片投影片

課前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喜歡吃竹筍嗎?為什麼?

2、你能説説竹筍是怎麼來的?(可以事先查資料)

二、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齊讀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

三、瞭解課文大意:

1、默讀課文,同桌討論:嬌嫩的筍芽兒長成強壯的竹子得到了許多朋友的幫助,他們是誰?給了筍芽兒怎樣的幫助?

2、輕聲讀課文,思考:筍芽兒在泥土裏,周圍的環境怎樣?筍芽兒破土後,周圍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四、説説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1、出示:筍、竹圖。説説他們的區別。

2、四人小組討論: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師板書:破土而出——長出一層層筍殼——脱下筍殼——長成強壯的竹子

3、春天這麼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着對春天的讚美、帶着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讀後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後互評。

五、總結課文:

師: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麼?(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你悟到了什麼道理?)

六、説寫雙通道:

哎呀,還有一些筍芽兒未鑽出地面呢!小朋友,你願意對他們説些悄悄話,讓他們儘快破土而出嗎?

板書:

3筍芽兒

竹子

春雨小草

鑽出土勇敢

春雷太陽

堅定

泥土裏柔弱

筍芽兒

教學效果反饋:

《筍芽兒》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課文內容比較淺顯,語言生動、優美。在初讀課文後,我採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説一説筍芽的成長過程,初步瞭解了課文的表達順序,併為分角色朗讀課文打下基礎。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抓住筍芽兒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筍芽不怕寒冷,樂於在艱苦環境中鍛鍊自己。我讓學生動筆畫一畫,在旁邊做批註,並讀一讀,體會筍芽兒思想變化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自選合作,自選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到此為止,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課文內容學生讀懂了,理解了,但我並沒有到此就結束了,那樣的話學生還是隻停留在文章的表面,為了使學生學會運用文章的語言文字,我採用了讓學生當老師的方法:“假如你是老師,你會給這篇文章寫哪些評語呢?你又會作出怎樣的批註呢?”有的學生説:“我給出的評語是整篇文章採用擬人的寫法,把文章寫活了,寫生動了,很有創意。”有的學生説“我先把文章的好詞好句給畫下來,然後寫上批註:你用詞準確,這些好詞好句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看,他們給出的評語還不錯吧。在課的最後提問: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學生有的從內容上總結,有的從文章的寫作方法上總結,有的從學到的好次好句方面進行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部分學生的閲讀能力,説話能力得到了相應訓練,並積累了一些好詞好句。但老師在組織學生方面不太好,有些問題提的不夠明確。

課後我佈置了小練筆“筍芽兒鑽出地面會看到什麼?”學生都能結合主題敍述。

《筍芽兒》教學反思6

核心提示:《筍芽兒》這篇文章是擬人體的童話散文,描寫了筍芽兒在別人的鼓勵下,不怕困難,努力鍛鍊,終於破土而出,長成一株健壯的珠子。這篇課文自我感覺好的地方:1、以“是誰幫助了筍芽兒?”引出第1、3自然段,指導學...

《筍芽兒》這篇文章是擬人體的童話散文,描寫了筍芽兒在別人的鼓勵下,不怕困難,努力鍛鍊,終於破土而出,長成一株健壯的珠子。

這篇課文自我感覺好的地方:

1、以“是誰幫助了筍芽兒?”引出第1、3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文段。讓女生讀春雨姑娘,感受春雨姑娘的柔和和輕聲呼喚。讓男生讀雷公公,體會雷公公的聲音稍大和急促粗重的語氣。

2、在黑板上直接畫圖,展示筍芽兒在泥土中,眼前一片黑暗,到扭動身子,一個勁向上鑽,再到長成竹子的過程。雖然形象,但自愧自己畫工不好,由此萌發想學畫畫的想法。

3、課外擴展時,以“你喜歡筍芽兒嗎?”拋出,孩子總是喜歡答一些和文章無關的原因,而沒有從文章中找答案。下次應該這樣問“讀了這篇文章,你喜歡筍芽兒嗎?”引導出,筍芽兒分發向上的精神,並隱射出,這棵筍芽兒其實就是孩子自己,雖然有爸爸媽媽的幫助,但是要破除而出長成健壯的竹子,最終還是得靠自己。春雨姑娘就像自己的媽媽,總是温柔細膩,雷公公就像自己的爸爸,嚴格而又粗重。得出這樣的結論固然很好,但是卻不知學生有沒有深刻體會。

不足之處:

1、本篇課文生字較多,不宜採用集中學習帶讀的方式,學生讀着讀着就沒興趣了。並且本課的生字可擴展的空間不多,不應一一細緻講到位。如果放在課文中採取隨文識字方式更好。

2、文章1—5段採取模仿朗讀、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鼓勵學生朗讀,都只停留在淺層面上。在6、7自然段時,因見學生反映不好,更是匆匆走了過場,沒有抓住重點。“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沒有很好地利用圖片進行朗讀和仿寫。

3、第6自然段,問筍芽兒看到了什麼時,部分基礎較差學生打不出來,其實問題很簡單,由此可以看出,孩子課堂上不愛思考。

《筍芽兒》教學反思7

《筍芽兒》是一篇童話。課文用親切優美的語言、擬人的手法,記敍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告訴我們艱苦環境能鍛鍊人的道理。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春雨的聲音是春姑娘彈奏的樂曲,春雷的聲音是雷公公敲響的大鼓,一層層的筍殼是竹媽媽給筍芽兒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教師、學生和文本三者中,學生無疑是閲讀的主體。教師的分析代替不了學生的閲讀實踐。教師不能把自己對閲讀材料的感悟理解強加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去閲讀感悟。

課堂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了解筍芽兒的成長過程,體會她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對他人的幫助表示理解和感激, 讓學生在讀中體會筍芽成長的快樂,是我這一節課的一大亮點。例如:讓學生不但模仿春姑娘温柔的聲音呼喚筍芽兒,還讓另一個學生想象筍芽兒的動作表演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雷公公呼喚筍芽時,我問:雷公公怎麼來的`?生: 轟隆隆敲着大鼓。 師: 雷公公會對筍芽兒説什麼呀?想象做動作説,即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是閲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內容。

教師善於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並超越文本,幫助學生找準想象創造的切入口,“筍芽兒終於成功了,它會對幫助過它的朋友們説些什麼呢?又會對媽媽説些什麼呢?”這一富於靈性的誘導,使學生心中想象的漣漪盪漾開去,思維的觸角自由延伸,語言潛能得到開發,認知儲備得到激活,情感世界得到滋養;使課堂高潮迭起。他們一個個浮想聯翩,妙語連珠,無不令人擊節歎賞。在這裏,很好地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筍芽兒》教學反思8

本文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以擬人手法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在春天裏的成長過程,讓人感受到了筍芽兒成長之快及春天的逢勃力量。課文在寫作特色上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語句優美,描寫形象生動、這麼優美,充滿童趣的美文,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了閲讀感悟,效果比較好。

課前我對教材作了認真地梳理。這是一篇記敍筍芽兒成長過程的文章。如果作者單純地按筍芽兒的成長過程來敍述,會很單調乏味,大家又怎麼會喜歡呢!在這篇課文裏,作者的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慈愛的竹媽媽,太陽公公。課文把春雨、筍芽兒、雷、太陽等都當成人來寫,有動作、會説話、有感情、形象生動、親切自然。這種寫法叫擬人。(引導學生在説話寫話時,也可以拭着運用擬人句,它會使自己的語言更形象、生動有感染力。)

在教學時,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中。(如、同學們,讓我們捧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所有關愛我們成長的人,筍芽兒終於長大了,它該感謝伴它成長中的哪些人呢?“學生讀文暢言”)。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為此,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同。(如、手語在本課最為特切,最符合兒童的表現。“揉揉眼睛”“伸伸懶腰”“撒嬌地説”……我把這種“動作”與“配文”當作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朗讀活動中,適當點撥“相機誘導”要有真情實感,做到自然逼真,不要生拉硬扯。照顧事物本身的特點和人物心情,把擬人和比喻區別開。如、擬人是把事物當成人,而人本身並不在句子中出現。而比喻句中把某事物比作人時,人必須出現。

自主合作,自主嘗試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知識在於積累 ”如果我們每學一篇文章,都能主動地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久而久之,我們的語言一定會非常豐富,對今後的作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描寫美好春光的妙語佳句,引導學生去勾勾畫畫、讀讀寫寫……)

創設情境,多次多角度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投入到情感之中,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質。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很適合朗讀。(如、第1自然段,要讀出春雨柔和,輕聲呼喚的語氣,感受“潤物細無聲”的意境美。第2自然段,要讀出柔弱,撒嬌的語氣。第3自然段,讀時聲音要稍大,急促、粗重、讀出個性,最後兩個自然段要讀得亮亮,自豪、表現筍芽兒長大時的欣喜。)

課堂不僅注重學生的聽説讀寫方面的語言文字訓練,同時還進行了認知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對提問方式作藝術化的處理,將思想教育寓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和學生共渡難關,絕對做到“讀書不放一難”聯繫生活實際,設計問題。(如、筍芽兒需要用多長時間才能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筍芽兒從破土之後,只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可達10多米的高度,每逢陽春三月,雨後春筍頂巖破土,幼竹一天內可長30釐米左右,要是身於竹林之中,可以聽到竹筍破土時發出的聲響,因此,人們常用“雨後春筍”來形容事物民展之快。)

從表面上看,學生激情很高,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也能積累好詞佳句,對課文的理解也不是很差。通過學生筆上實踐,寫寫簡單的讀筆記,多數學生能用自己的話寫出對筍芽兒的喜愛。但在基礎知識的落實上不理想,為了彌補教學中的不足,本人從作業中作了適中的設計,通過實踐訓練,本課的教學效果還是不差的。

總之,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的同時,更不忽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在語文這個“大家族”中,字詞是學生的原始資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

《筍芽兒》教學反思9

【教學片斷】

閲讀教學要重視閲讀感受和體驗,突出學生閲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而不只是純理性的,甚至機械的分析。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的文章都包含着濃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們在閲讀中不去引導學生體驗這種感情,沒有受到感情的薰陶、感染,學生就不可能對文章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會對這些內容的語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在教學《筍芽兒》一課時,我結合新課程標準,在閲讀教學上作了一些新的嘗試,改變過去重認知輕情感、重理性輕感性、重分析輕綜合的傾向,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感情。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的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温柔的春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約束力及筍芽兒自身的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考慮到《筍芽兒》是一篇童話,寫了筍芽兒在春天裏破土而出成長為一株強壯的竹子,告訴孩子只有從小敢於經風雨、見世面,鍛鍊自己,才能健康成長。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優美。文中出現幾次筍芽兒跟竹媽媽的對話,表達了她從害怕到堅強的態度,是對學生進行有感情訓練的好題材。因此,在設計有感情朗讀方面,我作了如下安排:

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筍芽兒先後聽了誰説的話,她是怎麼説,怎麼做的?分別用不同的符號劃出來。

(生讀課文,有默讀的,輕聲讀的,小組讀的,氣氛較活躍。)

全班交流。

生(李佳平):我還知道筍芽兒聽到春雨姑娘的呼喚後,是嬌滴滴地在回話“誰叫我呀?我還沒睡醒呢!”

(生縱笑,因為該學生説話時聲音嬌滴滴的。)

師:(面帶微笑)我想:大家笑得那麼開心總有原因吧!

(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學生)

生:我覺得李佳平説的很像筍芽兒説話的語氣,是在撒嬌!

生:我有時也是這麼撒嬌的。比如星期天媽媽叫我起牀,我就説“我還沒睡醒呢,再睡一會兒吧!”

(聲音很尖,很甜,同學們不斷鼓掌。)

生:故意做撒嬌的動作(揉揉眼睛、扭動身子)邊做邊説“誰叫我呀?我還沒睡醒呢!”

師:我覺得同學們表現得精彩極了!很好地理解了“撒嬌”這個詞。“請大家四人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一演。

(四人小組合作,挑選角色,認真地準備)

請一些學生自告奮勇表演。

生:我覺得“竹媽媽”表演得很不錯,説話時有些擔心,就像我的媽媽,叫我天冷時多穿點衣服時也是這麼説的。

生:我覺得“春雨姑娘”很關心人,説話時很温柔。

生:我覺得他們把不同的人説話時的不同語氣讀出來了,讓人佩服。

師:(點頭表示讚許)我發現每位同學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自己讀讀這些對話,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課堂氣氛活躍,許多同學讀得有聲有色。)

師:那你們喜歡文中的筍芽兒嗎?

生:我喜歡,因為筍芽兒很堅強,後來破土而出了。

生:我也喜歡筍芽兒,因為剛開始筍芽兒很害怕,後來聽了雷公公的話,終於沉不住氣,鑽出了地面,變得很堅強、勇敢。

師:那你們能把這種筍芽兒的情感變化讀出來嗎?

(四人小組合作,讀得很成功。)

【課後反思】

這堂課改變了過去很流行的一種“談話法”的教學,教師設先預設好結論,千方百計引導學生猜測。我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閲讀是學生個性話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整堂課上,我特別強調閲讀者的個性體驗。比如,帶有“自己”一詞的表述。如剛開始時我強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學生較快地進入了情境。在對話訓練中,我讓學生讀讀自己喜歡的角色,讀出自己的感受。正因為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如在朗讀中很好地理解了“撒嬌”、“嘮叨”、“沉不住氣”等詞的意思,朗讀訓練較紮實。

整堂課很好地落實了“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在與學生的對話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並能通過重點句子的朗讀表現出來。過程和方法:通過四人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躍躍欲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朗讀中體會了筍芽兒從害怕到堅強的態度變化,懂得了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於鍛鍊,才能健康成長。

在朗讀訓練方面,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我思考:

1、學生善於模仿,不願意深入鑽研,導致朗讀的層次性不夠明顯,體會不深刻。如在朗讀筍芽兒鑽出地面這段話時,感情變化不明顯。筍芽兒的心情、小草弟弟説話時的語氣沒有很好的區分。

2、《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知識是為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轉化,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即語言直覺。那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呢?我們經常發現: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是有聲有色,可在課後學生的朗讀又是很平淡呢?甚至是一些練習過的課文。

《筍芽兒》教學反思10

《筍芽兒》是一篇很美的描寫春景的,通過寫筍芽的生長過程,讓人們來感受春天的生機盎然。

成功之處:

1.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擬人的童話散文,課文生動形象,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所以教學時我圍繞“美讀”來展開。不斷去指導孩子圖文結合來觀察筍芽,想象筍芽的動態的生長,想象它鑽出地面的開心,想象它長成竹子的自豪。用擬人化的語言來描述情景,讓每個孩子都變成一個個茁壯成長的小筍芽兒,孩子們越讀越興奮。

2.帶孩子走進情境,讓表演與朗讀相結合,讓課堂充滿活力。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讓男生來扮讀雷公公,讓女生來扮讀小筍芽兒,給他們的朗讀打分,都是百分出頭,且不斷鼓勵,分數也不斷適當攀升。每個孩子都在用心的讀,聲音中傳遞着一種快樂的情緒,同樣也傳遞着春意。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一邊沉浸於活躍而有效的教學氛圍,一邊暗暗的想這節課只用了“賽讀”這一招來進行朗讀指導,就取得那樣好的效果。其實孩子想要的並不多,老師不斷地讚揚和鼓勵,勝過了任何物質的獎賞。如能天天堅持,該會有怎樣的景象呢?

不足之處:

在朗讀比賽,表演中還有部分孩子因為個人能力的缺陷,表現不理想,投入的激情不夠,所以,面向全體,大力度培養學困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筍芽兒》教學反思11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對

話,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讀好不同角色的語氣,體會童話中藴涵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讀好不同人物的對話。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筍芽兒、竹子的音像資料或圖片;投影儀。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麼?(生答)大熊貓最愛吃什麼?(生答)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麼嗎?(生答)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二、自學

標(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劃(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想(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查(同桌互相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

1、正音: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按偏旁歸類讀----擴詞讀----同桌互考,全讀對的同桌獎勵一顆小筍。

2、展示方法:

如:猜謎:兩輛車——轟;尹戴竹帽——筍

動作演示:喚/揉/扭/鑽/撫/辮

3、讀文: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質疑:自學中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四、感悟

1、讀一讀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喚筍芽的段落,想象他們呼喚的語氣一樣嗎?

2、重點指導春雨和雷公公呼喚的語氣。

(1)春雨姑娘是怎樣呼喚筍芽的?(聲音柔和、語氣親切,有“潤物無聲”的感覺)誰能試着“低聲呼喚”筍芽兒?

範讀——指名讀——評讀———練讀——齊讀。

(2)誰來做雷公公呼喚沉睡的筍芽兒?他和春雨姑娘的語氣一樣嗎?(聲音粗重,帶有鼓勵)

練讀——挑戰讀——分組讀——齊讀。

(3)筍芽兒甦醒時什麼樣?通過做動作、聯繫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揉”“伸”撒嬌“”扭“”一個勁地“”鑽“”等詞語。

模仿讀——加動作表情表演讀——男女聲競賽讀——評讀——自願展示讀。

(4)分角色表演讀課文前四自然段。

五、寫字

1、練習書寫“喊、呼喚、筍芽”五個字。教師重點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2、學生練習書寫,互相評價打等級。

教學反思: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一篇課文,《筍芽兒》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敍述了筍芽兒在成長過程。

教學《筍芽兒》這篇課文時,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讀中感悟筍芽兒在大家的幫助下,奮力向上,努力想長大,嚮往外面的世界,最後終於長成了一棵健壯的竹子。我讓學生説説自己想怎樣長大?一位小朋友説:“我要像筍芽兒一樣,克服困難,一個勁兒地長大。”一位小朋友説:“我要像筍芽兒一樣,經歷風雨,才能茁壯成長。” ……。學生的回答,讓老師覺得學生從筍芽兒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了體驗。

《筍芽兒》教學反思12

《筍芽兒》是一篇科學童話,講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筍芽兒衝破一切障礙,由竹筍生長為竹子的經過。為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關於筍芽兒教學反思。通過筍芽兒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説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一起來看下吧!

筍芽兒教學反思由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在教學《筍芽兒》一課時,我結合新課程標準,在閲讀教學上作了一些新的嘗試,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感情。考慮到《筍芽兒》是一篇童話,寫了筍芽兒在春天裏破土而出成長為一株強壯的竹子,告訴孩子只有從小敢於經風雨、見世面,鍛鍊自己,才能健康成長。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優美。文中出現幾次筍芽兒跟竹媽媽的對話,表達了她從害怕到堅強的態度,是對學生進行有感情訓練的好題材。因此,在設計有感情朗讀方面,我做了如下安排:

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筍芽兒先後聽了誰説的話,她是怎麼説,怎麼做的?分別用不同的符號劃出來。

(生讀課文,有默讀的,輕聲讀的,小組讀的,氣氛較活躍。)

全班交流。

生:我知道了剛開始時筍芽兒聽了春雨姑娘的呼喚,想到地面上去,可被竹媽媽攔住了,她被嚇住了,還是呆在了地下。從這裏看出筍芽兒很害怕,課文中説筍芽兒“縮着身子,低着頭”。

生(林燕芳):我還知道筍芽兒聽到春雨姑娘的呼喚後,是嬌滴滴地在回話“誰叫我呀?我還沒睡醒呢!”(生縱笑,因為該學生説話時聲音嬌滴滴的。)

師:(面帶微笑)我想:大家笑得那麼開心總有原因吧!(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學生)

生:我覺得林燕芳説的很像筍芽兒説話的語氣,是在撒嬌!

生:我有時也是這麼撒嬌的。比如星期天媽媽叫我起牀,我就説“我還沒睡醒呢,再睡一會兒吧!”(聲音很尖,很甜,同學們不斷鼓掌。)

生:故意做撒嬌的動作(揉揉眼睛、扭動身子)邊做邊説“誰叫我呀?我還沒睡醒呢!”

師:我覺得同學們表現得精彩極了!很好地理解了“撒嬌”這個詞。那你們能不能扮演筍芽兒,“央求”竹媽媽讓她到地面上去呢?請大家四人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一演。(四人小組合作,挑選角色,認真地準備)

請一些學生自告奮勇表演。

生:我覺得“竹媽媽”表演得很不錯,説話時有些擔心,就像我的媽媽,叫我天冷時多穿點衣服時也是這麼説的。

生:我覺得“春雨姑娘”很關心人,説話時很温柔。

生:我覺得他們把不同的人説話時的不同語氣讀出來了,讓人佩服。

師:(點頭表示讚許)我發現每位同學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自己讀讀這些對話,讀出自己的感受來。(課堂氣氛活躍,許多同學讀得有聲有色。)

師:那你們喜歡文中的筍芽兒嗎?

生:我喜歡,因為筍芽兒很堅強,後來破土而出了。

生:我也喜歡筍芽兒,因為剛開始筍芽兒很害怕,後來聽了雷公公的話,終於沉不住氣,鑽出了地面,變得很堅強、勇敢。

師:那你們能把這種筍芽兒的情感變化讀出來嗎?

(四人小組合作,讀得很成功。)

課後反思:

我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閲讀是學生個性話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整堂課上,我特別強調閲讀者的個性體驗。比如,帶有“自己”一詞的表述。如剛開始時我強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學生較快地進入了情境。在對話訓練中,我讓學生讀讀自己喜歡的角色,讀出自己的感受。正因為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如在朗讀中很好地理解了“撒嬌”、“嘮叨”、“沉不住氣”等詞的意思,朗讀訓練較紮實。

整堂課很好地落實了“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在與學生的對話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並能通過重點句子的朗讀表現出來。過程和方法:通過四人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躍躍欲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情感態度和價觀:在朗讀中體會了筍芽兒從害怕到堅強的態度變化,懂得了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於鍛鍊,才能健康成長。

當然,在朗讀訓練方面,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我思考:

1、學生善於模仿,不願意深入鑽研,導致朗讀的層次性不夠明顯,體會不深刻。如在朗讀筍芽兒鑽出地面這段話時,感情變化不明顯。筍芽兒的心情、小草弟弟説話時的語氣沒有很好的區分。

2、《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知識是為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轉化,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即語言直覺。那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呢?我們經常發現: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是有聲有色,可在課後學生的朗讀又是很平淡呢?甚至是一些練習過的課文

《筍芽兒》教學反思13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麼?

(生答)

大熊貓最愛吃什麼?

(生答)

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麼嗎?

(生答)

(出示筍芽兒圖)

這就是筍芽兒。

(出示竹子圖)

這就是竹子。

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

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

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

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

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後小組説一説自己讀懂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採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後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三、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師範讀:

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4、春天這麼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着對春天的讚美、帶着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

以小組為單位,分成:

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

讀後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後互評。

5、全班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台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6、再讀感悟,啟迪思維:

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麼?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四、指導寫字

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

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五、課外拓展

資料袋:

向學生介紹毛竹。

六、作業

課外閲讀《一粒種子》,想一想:

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板書設計】

3 筍芽兒

春雨 雷公公 呼喚

筍芽兒 撒嬌 扭動 鑽 我要趕快長大 自豪

竹媽媽 忙給 穿 嘮叨 彆着涼

【課後反思】

1、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課文內容,在教學中採用多媒體,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2、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朗讀不同人物的説話,為學生以後的朗讀鋪路搭橋。

3、板書方式在於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突出了筍芽兒以奮發進取的精神,在春雨姑姑、雷公公、竹媽媽、太陽公公的幫助下,由沉睡地下至一個勁兒往上鑽最後長成竹子的過程,通過體會筍芽兒身體不斷生長,思想也不斷成長,領悟到筍芽兒向上進取的精神,這種板書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點。

4、在學法指導上主要採用舉一反三的範例引路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筍芽兒》教學反思14

《筍芽兒》這篇童話散文采用擬人化的寫法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文章語言精美,角色鮮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筍芽兒,温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門的雷公公和慈愛的竹媽媽,在作者的妙筆下活靈活現。由於孩子們對筍芽兒的知識瞭解不多,課前我搜集一些相關的音像和圖片資料,以彌補學習資源的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創境激趣,使學生學習融入到情景之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教學中我創設情境,以讀帶問,以情促思,利用情景表演,讓學生都來當小筍芽,體會他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從而體會到課文所描寫的春景,事實證明,用這種辦法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本課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起來事半功倍。《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本節課識字方式多樣化,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還利用遊戲識字,增強了識字興趣。

閲讀課文能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閲讀形式多樣化,以讀為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教學中的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筍芽兒》教學反思15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重視學生的閲讀能力、情感體驗的培養。《筍芽兒》是一篇科學童話,講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筍芽兒以頑強的意志,由竹筍生長為強壯的竹子的經過。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啟迪學生要趁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勇於進取。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並努力做到評價準確到位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直是新課改所提倡的。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仍然採用配樂朗讀、自由讀、齊讀,默讀、範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如:為了讓學生領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課前讓學生聽課文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熟悉課文,並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朗讀聲中對課文出現的各種人物(春雨姑姑、筍芽兒、竹媽媽、雷公公、)在情感上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和把握。同時,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我及時激勵,且努力做到評價語言到位,具有針對性。如:“讀的很有感情,讀出了可愛的語氣,讀的很認真,聲音很輕柔,讀出了雷公公的氣勢……”這些話語有利的激發了學生積極朗讀的願望。

二、有效藉助電教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學生的情感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採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觀看錄像,投影片,並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欣賞細雨濛濛,春雷轟轟,萬物復甦的春景,觀察筍芽兒破土而出,最後長成蒼翠青竹的生動景象。使學生在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訓練了觀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學文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筍芽兒奮發進取的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的畫面,配以優美的課件音樂,學生在筍芽兒前後的語言變化過程中,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願望。

總的來説,在教學過程中,本節課力求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着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也存在一些不盡之處,有待改進。

標籤: 反思 教學 筍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e7no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