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 篇1

《最後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説。課文記敍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讀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動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懷,我們人類是否應該從中感悟些什麼,學習些什麼?作為教者,我是帶着深深的感動與震撼來揣摩體會故事內容的,相信每一個孩子也會有同樣的感動。

本節課教學環節設計總體意圖是:以抓住“重披戰甲”時嘎羧的心情為主要線索,先引導學生找描寫嘎羧動作和神態的相關句子,再品句中關鍵詞語,進而揣摩嘎羧豐富的內心世界,然後通過感情朗讀表達這種心情。教學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由句而詞,由詞而意,由意而情,層層推進;合作研讀“憑弔戰場”,重點理解14自然段,抓關鍵詞語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形象感知嘎羧對戰友那份深沉的愛,然後通過師生合作配樂朗讀,昇華情感;接着抓住“挖”字,讓學生談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自掘墳墓”部分,讓嘎羧的內涵在學生心裏有所提升,最後再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受到嘎羧的忠誠與善良。

抓住重點語句重點研讀,避免逐段講解的繁瑣,以實現長文短教的目的。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尤其是在進行師生合作配樂朗讀這一教學環節時,我看到很多孩子眼睛裏都淚光閃閃。下課之後,一個女孩子悄悄告訴我:“老師,如果你的音樂再放下去,我的眼淚都要控制不住了。”我想,這是整節課中最成功的地方吧。能夠讓學生入情入境的去感受戰象嘎羧的高尚情懷,這也是我所期盼的。

當然,從實際教學來看還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如在理解“重批戰甲”這部分內容之後,過渡到“憑弔戰場”時,我的設計有些牽強、生硬;在學習最後一部分“自掘墳墓”內容時,雖然抓住了“挖”字來理解,但沒有徹底放開地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談體會,略嫌倉促。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更深切地體會到:

1、要善思: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師應該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

2、要關注:關注文本,關注過程,關注學生。學生的發展是最核心的,無論什麼設計,一定要符合學生。

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 篇2

這篇課文較長,因此我設計了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之後,讓學生談一談對嘎羧的印象,然後再抓住重點句子進行品讀,避免逐段講解的繁瑣,以實現長文短教的目的。

小學語文六年級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但從課堂效果來看,並不能令人滿意。也許是課文內容距離生活實際太遠,學生朗讀下來了,但是平平淡淡,並沒有被戰象悲壯的行為感動,儘管老師範讀,領讀,效果都不太好,簡直在無病呻吟。戰象的善良與忠誠哪裏去了呢?

為什麼沒有被學生消化吸收?我一直在反思,是不是應該抓住一處(如它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為),製出圖片,進行細緻地觀察思考,引導學生透徹地品讀,體會戰象的懷舊善良,再讓學生分成小組在一起讀其他相關段落,體會戰象的堅強忠誠。這樣,不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形式單調。

可惜,我的.課件製作水平太低,真應該繼續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教學反思 篇3

十二月份,楊主任來六年級組常規聽課,根據教學進度,我上的是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這是一篇悲壯、感人、內涵豐富、篇幅較長的動物小説,全文接近2000字。課文記敍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由於課文篇幅較長,內容較多,學生在理解上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備課前我也去查閲了有關長篇課文的教學方法,可以採取“直奔中心”法,即從整體入手,通過整體感悟,讓學生直接觸及中心正題,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研讀,放棄逐字逐句的講解的繁瑣。以實現長文短教的目的。

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先從整體入手,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概括出“英雄垂暮”、“重披象鞍”、“憑弔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場面。並以此為線索,抓重點場景講析。

如何讓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進而揣摩嘎羧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成為了我備課時的一個難點和重點。我想只有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字詞的體會,作者的細節描寫等等,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才能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於是在教學“重披象鞍”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讓學生快速閲讀這一部分,通過讀一讀,畫一畫,找出最能表現對象鞍有深情厚意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我們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這些描寫嘎羧動作和神態的關鍵詞句,體會嘎羧內心對曾經輝煌地留戀和回憶。同時以朗讀為主,在讀中體會戰象的品質,從而感受語言文字的生動,優美。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字詞的體會,作者的細節描寫等等,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生走進了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一個英雄的高尚情懷。同時,我也及時把抓事件——品細節——悟感情這一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依託這種學習方法自學其他的內容。

這篇文章還有很多的空白點,比如嘎羧回到戰場時“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親了又親”,“震耳欲聾”的呼喚等等。於是我結合課後小練筆,引導學生們開始思考:久久的凝望裏嘎羧彷彿看見了什麼?在礁石上親了又親它彷彿在説什麼?在震耳欲聾的呼喚裏,它彷彿在呼喚什麼。這些口語表達的設計,既讓學生走進了嘎羧的內心,體會到他當時的情感,同時也落實了讀寫訓練,夯實了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dyek7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