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老師教學反思怎麼寫

老師教學反思怎麼寫

教學反思的寫作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質,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給大家分享了老師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借鑑!

老師教學反思怎麼寫

教學反思1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物理課程在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的同時,更需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所學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在此我就近幾年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寫幾點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物理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

物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新課標下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物理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對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説,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着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

例如:在講慣性知識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在車上豎直向上拋東西時,為什麼車子在快速開動,人卻站在車上不動能夠接到拋出去的東西?同學們會想,是的,東西拋上去了,我們和汽車一起在快速前進,怎麼還能正好接到被豎直拋出去的東西呢?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種想象的原因。

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可以問為什麼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事發生的,為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打雷的聲音?

地球時刻在自西向東自轉,並繞太陽公轉,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筆直向上跳時,地球走了,我們落下來怎麼還會落在原來起跳的地方呢?

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候,可講述為什麼溜冰時候,你向前推牆壁,自己卻反而是向後運動了,人划船時候,怎麼是要向後划水,船才會向前?

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為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反思2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開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一定的數學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內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那麼,幼兒園數學活動區應如何開展呢?筆者根據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這裏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教師對本學期的數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有什麼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達到某個目標的數學活動區。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學活動區內容,創設一個與數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境。比如,本週小班數學活動的目標是“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能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顏色的物體”。那麼,小班教師在當週設置計算活動區時,就應圍繞着這個目標來提供材料。

數學活動區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關鍵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體,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數學知識及誘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是施於操作動作,使外部物質動作,逐步進化到內部概念化動作的物質支柱,提供材料不單是活動前的準備,還是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整個教育過程所需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同,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的組成,效果很好。因此,要把學習任務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業單之類的材料,幼兒按作業單的要求,配合實物進行操作他們會感興趣,活動中不僅能得到有關知識的練習,還能培養任務意識,使它們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增強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時要注重幼兒各階段的認知特點。

教學反思3

那天,我上了評比課——《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是小學五年級第八單元的第一課。自從三年級開始,學生的概括能力就要一步步地引導。然而,要很好地概括課文,需要老師進行方法的指導。本篇課文結構清晰——總分總,同時又有過渡段有助於學生概括課文,因此,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利用過渡段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概括。

下面,我對自己本堂課進行總結,以查找不足,更好地提高自己。

一、設計理念與意圖

不同理念指引下的操作方法肯定不同。隨着閲讀的不斷深入,隨着對優秀教師課堂實踐的不斷捕捉,我越來越意識到“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教教材”是以教材為目的,以完成教學內容為目標,課堂活動圍繞着教學內容而展開,教師圍繞着預先精心準備的教案展開教學,更多的注重預設。學生更多的時候,成為了一種完成教學內容的手段,配合着教師將一篇課文説完。而“用教材教”是將教材當作一種載體,一種手段,將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陶冶當作目的。一堂課下來,學生基於內容的學習,掌握了新的詞語、能力得到的提升、情感得到了陶冶就是一堂課的成功。就像著名教育家於漪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淺探》一文中指出的:“衡量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看課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熱鬧,如何掌聲雷動,而是看學生學到了什麼,知識有無增長,能力有無鍛鍊,求知的主動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無泛起漣漪乃至掀起波瀾,受到文本感情的感染。”

為此,在《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教學設計中,我就要明確這一堂課下來,我希望帶領學生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希望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收穫什麼。為此,我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重點詞語的掌握;結構與寫作方法的指導;過渡句的作用與運用;感悟兩人偉大的友誼與敬業的精神。並將本堂課重點的詞語寫在黑板的另一側,這樣,重點詞語突出,而且有助於即時強調詞語。

二、導入環節的設計

《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學生容易進入情境。因此在最先設計導入語的時候,我想直接從課題進行導入,未設計其他導入語。而巧合的是,在評比課的頭一天,我參加上海市德育基地的培訓時,洪雨露校長給每位教師發了一本《共產黨宣言》,這讓我一下子有了新的導入思路。何不以這本《共產黨宣言》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呢?於是就有了下面的開場白:“昨天,老師外出培訓時領到了一本書,它的書名是?《共產黨宣言》是世界上共產黨的第一份行動綱領,也是全世界最暢銷的作品之一。”學生們眼睛盯着這本書,一幅很想了解這本書的樣子。“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誰嗎?”學生們自然知道:“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你是從哪裏知道的。”于貝爾回答:“我是從書中的這句話知道的‘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就是他們共同起草的’”。“真棒,會從書中尋找答案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馬克思和恩格斯友誼的一篇文章,課題叫?”學生齊讀課題。

三、本堂課的可取之處

其實,自己説自己課的可取之處,有一些自吹自擂了。然而,我還是想總結一下,因為這樣才讓我更加地堅定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方法。

1.注重了學生的朗讀指導。凡是聽過課的老師都感受到了我班在朗讀上的巨大進步。尤其是許霞老師更是對我班學生在朗讀上的進步讚不絕口。這篇文章不是一篇“感情豐富”的文章,因為整篇文章沒有對話,但既然這樣,孩子們還是在朗讀時做到了正確、流利、有感情。在平時的朗讀中,遇到他們拖音時,我會及時讓他們停下來,告知他們朗讀時存在的具體問題,並通過自身示範和學生示範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雖然他們還有反覆,但在一步步地前進了。

2.注重了概括能力的培養。不同的文體,概括的方法不同。本堂課一個比較大的'重點就是結構清晰,中間有一句過渡句,因此,本堂課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過渡句的作用,讓學生知道在文章內容的複述與概括中,過渡句將是一個重要的工具。

3.做到了點評具有針對性。學生回答了問題,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點評。這時老師一定要進行有針對性、有啟發性的點評。無論學生回答的對與錯,全面還是不全面,都要對他們進行鼓勵與指導。當鄭皓文回答錯誤時,我沒有簡單地讓他坐下,而是引導他意識到他抓住的是恩格斯在生活上對馬克思的具體幫助,而不是對他們40年偉大友誼的概括。這時,很多同學受到了啟發了,明白了“概括”的具體含義。

4.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設計了幾個環節:“共同”能否去掉?“困窘”能否換成“困難”、“困苦”等,來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品讀中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偉大的友誼。

5.努力做到由“牽”到“放”。對於第一部分,我帶領學生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分析,那麼在事業他們又是如何親密合作的呢?這部分內容我沒有講解,而是讓學生通過第一部分我們概括出來的抓關鍵詞的具體方法來自主學習。

6.將思維導圖法引入教學。在前一週的週四至週六,我有幸參加了思維導圖的培訓,非常受啟發,我覺得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讓我條理清晰,思路多元化。那麼能否將這一方法讓學生去運用呢?於是在週一的課堂上,我給學生簡單介紹了這一方法。他們非常感興趣,我也有意識地引導他們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預習與複習工作。本堂課,我安排了一個環節,那就是用思維導圖來總結本堂課,大家發現了他們思路很清晰,有的從詞語的掌握,有的從文章的結構,有的從過渡句,有的從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對自己本堂課的收穫進行了彙總。

四、本堂課需要改進之處

1.對於自己所提問題需進一步斟酌。課堂伊始,當我詢問學生哪幾小節概括地講了他們之間的友誼時,站起來的兩位同學回答的都是他們互相幫助的具體事例。這和兩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關,但自己的問題本身也存在着問題。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的問題,自己所提的問題學生是否可以理解?換一種表達方式學生是否更容易接受?這是自己今後在教學設計中需要注意的。

2.對於重點字詞可以加註拼音。對於“厭惡”、“寧願”等詞語,學生在課堂上不只一個同學讀錯,在讀錯後,我也及時帶領着他們進行了正確的朗讀。然而,不多久,在朗讀時,他們再次出錯。那麼,既然自己在教學目標中,認識到了這兩個詞語的重要性,也在黑板上進行了書寫,為何不提前,或者講到時,直接將拼音註上,讓學生有個更直觀的認識呢?

3.以後要注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課後,徐維主任的這一建議,我覺得非常好。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思考:馬克思如此困窘,卻還投入到革命事業之中,你覺得馬克思是一位怎樣的人?一位同學回答:“馬克思是一位非常敬業的人。”此時,我表揚了這位同學。然而,如果我點一下,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向公民層面的“敬業”,這將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地在課堂上得以滲透,也就是更好地在進行學科德育了。

五、繼續努力的方向

1.繼續加強朗讀訓練。

通過聽範讀錄音、聽廣播,加強自身的朗讀水平的訓練;通過教師範讀、學生範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繼續深化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

思維導圖一個很好地學習工具,無論在預習、課堂、課後、複習上都有很大的用處,一定要繼續深入思考這一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繼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師多一些概括方法的指導,多一些學生概括內容的訓練。

4.將學科德育落實到實處。

標籤: 反思 老師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d4zm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