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精選5篇)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精選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精選5篇)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1

《小池塘》就是一篇形象生動,內容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課文通過對池塘裏水波,蘆葦,白雲,太陽,月牙,星星在水中的倒影展開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悦,賦予靜態的池塘以動感和生命。教學《小池塘》這篇課文時,在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可以盡情地發揮想象,去理解和感受作者所描繪的“五彩的世界”。通過這篇課文,可以啟發孩子,引導孩子大膽想象。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先整體感知課文,後精讀課文具體感知,後背誦課文昇華感情,最後是知識和拓展和延伸,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描繪自己心目中美麗的小池塘和五彩的世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遇見了一些問題,並由這些問題有了更多關於教學和課堂的思考。

首先,一節能讓每個學生融入其中的課堂中,老師怎樣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很關鍵。怎樣提問?怎樣表述問題?不同的問題應該怎樣針對不同的學生?小班化的教學是要讓每個孩子都深入課堂,都能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那麼老師的提問也應該在設計之初就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不能太簡單或者太難,太簡單的問題學生會覺得缺乏挑戰和新鮮感,太難的問題曲高和寡,讓整個課堂更加缺乏活躍的氣氛。我想,好的問題應該是層層遞進,就如同帶領孩子翻越一座座的山峯,越來越有挑戰性才能激起孩子學習的熱情。另外,老師及時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班級裏的發言明星,都有站起來大聲説出自己想法的勇氣和膽量。

其次,錯誤資源的利用。上課之初的備課是對一堂課的整體設計。在實際的課堂上,難免會出現一些預設之外的情況發生。在發生錯誤的時候是應該回避還是積極的解決?學生出錯就説明對於這點知識還沒有完全掌握,錯誤本身就給了我們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當出現錯誤的時候,請知道的同學來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讓全班同學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都是一個糾錯的好機會,也許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迴避錯誤也許只會讓錯誤更加根深蒂固。

最後是對於教學模式的大膽創新。整個社會都在提倡和呼籲創新,那麼課堂教學也應該有更多的創新出現。拘泥於傳統模式的教學是最保險的方法,但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會讓老師厭倦,也會讓學生厭倦。除了多媒體和教具的運用,在教學中我們還應該積極的對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大膽的創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互動,並在教學後積極的反思,這些都是教學創新的重要內容。此外,老師也要不斷學習和借鑑好的教學經驗。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老師更樂於教,孩子更樂於學!

當然,在這堂課裏還有許多的地方值得我繼續去反思。發現問題並改正問題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2

《小池塘》語句優美,非常適合朗讀,文中描繪的意境讓人神往。

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並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試着把句子讀好。交流時有學生説:“我喜歡月牙倒映在池塘裏,像一隻彎彎的小船。因為月牙的樣子很好看,我真想坐一坐那隻小船。”“我喜歡最後一句,因為我特別喜歡一閃一閃的星星”也有學生説“我喜歡白雲倒映在池塘裏像一羣白鵝。那多有趣啊”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穿插朗讀指導學生特別容易投入,尤其是自己喜歡的那一句。當然,在讀好了每一句之後,我又讓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句子為什麼這麼排列呢?也許是有了前面朗讀的鋪墊,有幾個學生一下就想到了,前面兩句是寫白天的,後面兩句是寫夜晚的。如此再分男女生讀,學生不僅讀好了課文,更重要的是初步感受了課文這樣安排順序的道理,相信此時學生頭腦中的圖像應該更為豐滿了。

接着我問:你覺得還有什麼也會倒映在池塘裏呢?請你説一説,同時我出示了句式:倒映在池塘裏,像。有的孩子説:“蘆葦倒映在池塘裏,像長長的睫毛。”有的説:“粉紅色的桃花倒映在池塘裏,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還有的説:“一片片樹葉倒映在池塘裏,像一條條小魚。”……真沒想到,這樣的設計,學生如此喜歡,既讓學生感受了小池塘的美,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我想:在閲讀教學中,只要我們想辦法去點燃學生的興趣火花,我們的課堂就會煥發出活力。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3

《小池塘》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篇閲讀課文。這篇課文通過小池塘這隻大眼睛看到了一個五彩的世界,給人帶來美的體驗與享受。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美的文字中得到享受,在美的畫面中放飛想象,並能説會寫。

一、教學生會説

在教學中,我始終抱着一個信念——教學生學會説。我引導孩子邊讀邊思“文中的小池塘為什麼像眼睛?”指導學生説説為什麼小池塘像眼睛。在讀懂句子以後,我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學生很快就能想象到小池塘的形象美,再通過形象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説出陽光下的水波是什麼樣的,水邊的蘆葦又長得怎麼樣。兒童是通過形象來思維的,一些逼真的畫面一下子給學生帶來表達的慾望,他們通過自己美麗的語言描繪出一個美麗的小池塘。

二、教學生説好

一開始學生的語言還是清湯寡水,不帶一點修飾。我用兒童的視角,設計了“小粗心”這個人物,讓他們思考小粗心漏掉了表示顏色的詞語行不行?學生在七嘴八舌中理解了小池塘不僅留下的白雲和太陽的影子,也留下了白雲和太陽的顏色。這正契合了第三自然段中“明亮的小池塘,美麗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這一理解難點。利用“誰也在小池塘裏留下自己的美麗?”讓學生學會把句子説生動,説形象。把最先示範的一些句子進行比較,體會到加上顏色、形狀、大小等一些詞語後,句子比原來更有意思了,而“小池塘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教學生寫好

《小池塘》的美就在我們身邊,通過前面説話訓練的鋪墊,讓學生在自己的身邊尋找美,設計“()倒映在池塘裏,像()。”進行寫話訓練。這個寫話訓練是有層次性,讓孩子有種“跳一跳摘桃子”的慾望。寫是進一步思考提煉的過程,學生邊寫邊思,寫完讀的過程也是欣賞、內化、完善的過程。寫後評價更是學習的機會,能讓學生在比較學習中發現長與短,吸取別人的優點,長自己的短處。

課堂上還應多關注每個層次的孩子,爭取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進步,都能説好、寫好。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4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每一次上課教給學生的同時我們自己收穫到的往往更多,在這節課中,我受益頗多。

一、深入解讀文本是教學的基礎

《我愛門前的小池塘》是著名兒童詩作家金波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清新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深厚的情感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清清亮亮、美麗而充滿生機的小池塘。文章分為六個自然段,開頭和結尾互相照應,通過植物、動物、青山白雲對小池塘的喜愛向讀者展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全文以“愛”貫穿始終,作者將自己的對小池塘的喜愛體現在小池塘周圍的景物上,讓人讀起來覺得歡喜,傳遞給讀者一種快樂的情緒。最初看到這篇課文的時候只是很膚淺的認為課文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小池塘的美麗,而忽略了關鍵字“愛”,一篇沒有感情的文章如何能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經典之作呢?而且作者巧妙地運用池塘周圍的景物將文章寫得妙趣橫生又留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想必作者作此文中心中定是充滿了滿滿的歡喜,最終一字一句的將心中充盈的歡喜寫下來。想來在拿到教材的時候我往往最先做的不是把教材反覆的研讀而是急着去翻教參看看該注意什麼?該怎麼設計更好?而這些教參上的東西有多少是我自己的呢?這樣的“拿來主義”沒有透徹的理解怎麼能走進作者的心,體會到文中的情呢?

二、精心的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關鍵

文章的情感、教師的解讀、學生的學習過程都需要一個自然的教授過程,於是教學設計成為了一節課的關鍵,《我愛門前的小池塘》這篇課文在教學設計注重了“情”“趣”二字。以“情”貫穿始終,通過教師的過渡語和總結時時刻刻向學生傳遞着作者對小池塘的愛,使每個自然段的分段教學渾然一體而又層層深入。每一段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把握着學生的興趣點,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低年段的教學特點,如第二自然段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自己就是小池塘周圍的花草樹並通過動作表現出來,學生興致高昂,激發了兒童獨有的豐富的想象力。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抓住“情”“趣”實施的教學行為充分展現了我校實效課堂的魅力,每一個字詞的練習鞏固,每一個語言訓練點都落到了實處,字、詞、句、背誦、語言訓練、想象訓練、寫字訓練一個都沒有少。

三、用心關注學生是教學的重點

在教學中學生的學是課堂的主體,因此老師必須時時關注學生,因為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全在乎於學生的反應。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趣的話題、及時的鼓勵、交錯進行的學習方法都是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好方法。關注學生不僅僅只能停留在注意力上,如何讓學生從不會讀到會讀,從不會説到會説這都需要老師關注。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要求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像個朋友一樣在他不會讀的時候指導一下,在他不會説的時候啟發他一下,走進孩子的心裏,做一個良師也做一個益友。

這節課已經上完了,回想一下我學到的又豈止是教學技術更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王校長手把手的教我、樑校長的指點迷津、羅主任一點一滴的叮囑、望望的捨命相陪等等我都深感於心。一節課凝聚的是一羣人的智慧,一個人的背後有那麼多雙手的支持,這節課真是讓我學到了太多太多。

幼兒園小班《小池塘》課後教學反思5

《小池塘》一篇課文,文字優美、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它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靜態的池塘以生命的動態方式呈現。學完課文,我播放了一段課文配套錄象,加深學生美的體驗,激發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看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説些什麼?學生交流自己情感的積極性很高。

生:小池塘太美啦。

生:大自然真美呀!我想到各地去看看。

生:老師,小池塘太美了!可是在我們村子裏有個池塘,水黑黑的,上面都是些垃圾,到了夏天滿是蒼蠅、蚊子,一陣陣臭味。一點都不美。

師:同學們,那該怎麼呀?

生:我們要保護這些池塘,不亂扔垃圾。

生:看到那些亂扔垃圾的人,我們要去批評他。

這一點在教學設計中顯然我沒有預設到,沒有想到與環境保護聯繫起來。於是在上完課後這樣寫到:多麼聰明的孩子,想法這樣獨特。他能夠跳出我的思維圈,想到了我們沒有想到的,他的感受是新穎的,帶領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認識世界,感悟到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大家努力,大家伸手來保護;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課堂的不可測因素很多,預設實施中總會遇到意外,就需要我們教師對預設進行調整,使預設貼近文本,貼近課堂,貼近學生,促進預設與生成的融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xxn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