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七年級《地圖》教學反思

七年級《地圖》教學反思

本學期學校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所講的內容是七年級地理《地圖》一節。課後自己做了反思,現總結為以下幾點:

七年級《地圖》教學反思

新課程強調教育要將教學內容納入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以及學生與文化的關係中。讓“經典”的“地理科學世界”迴歸到學生的“生活世界”。地理學科本就植根於生活,迴歸生活是新課改中地理學科追求的目標,也應該是地理學科的重要特色。如何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呢?我以為,要更新觀念用新的觀念來指導和實施教學活動。

1、能利用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

在本節課裏,導人新課用了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事例。看本市地圖,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2、培養學生不斷反思自我,養成良好自學習慣,樹立學習效率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為了避免教學中“教知識點、背知識點、考知識點” 將看懂本市地圖作為主線 為學生創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情境。瞭解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和註記等。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結合學案進行觀察、討論。全體成員優先完成的小組優先選擇講解哪個知識點,第二完成的小組第二選擇,依次類推。這樣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因為你讓他自己選擇學生就覺得有好大的優越感。就會積極動腦合作完成要求。

3、走進教室的學生並不是一無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學習和交往活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經驗和觀點。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各實際問題的解決,達到“迴歸生活”“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例如讓學生説説在野外迷路了該怎樣確定方向這個設計。

4、做到好中差學生都兼顧。給其他小組找錯改正或補充是好學生鍛鍊的機會。小組自學後的講解,老師叫每組的`同一號來解答(只叫中間號)就是鍛鍊中等生的能力。對於差生在自學時要求每完成一個內容,學伴間就要對照,只有全組都完成才能舉手示意老師,按順序自己選擇講解題。這樣不會拉下一個同學,全班都積極參與。

指出地圖是我們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是我們獲取地理信息的重要來源,它能幫助我們認識家鄉,認識祖國,認識世界。那麼,我們要讀懂地圖,用好地圖,就必須知道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的知識。使學生從思想感情上認識到學習地理的重要性。

5、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有待於加強。目前學生到黑板前的板書能力,課堂語言表達能力,傾聽能力都有待於教師的進一步指導和訓練,以使得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

6、今後需不斷加強學習專業知識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各方面知識,才能更好的駕馭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lm3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