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三年級下冊作文 >

精選三年級家鄉的景物作文3篇

精選三年級家鄉的景物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家鄉的景物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三年級家鄉的景物作文3篇

三年級家鄉的景物作文 篇1

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我媽媽説:“去時代廣場去看禮花。”

我問媽媽:“那裏好玩嗎?”媽媽説:“你去就知道有多好了。”我説:“那好吧!”

我和媽媽一起去了時代廣場,到了那裏,那裏什麼都有,但是我很滿意地説:“媽媽,你騙我。”因為那裏沒有我喜歡的東西。時間長了,我覺得時代廣場是個好地方,那裏夏天花草樹木很多,時代廣場還有很多昆蟲,一些蝴蝶在花叢中聚攏來,像一個正在跳舞的荷花,過年的時候人山人海,還有一些噴泉。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冰燈,白白的,裏面裝着一盞燈,好像一盞孔明燈,我看見了一條龍在動,閃亮閃亮的眼睛,紅紅的身子。

有趣的就是一個人把小人拴在木棍上,可好看了。我覺得時代廣場是一個著名的廣場,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廣場。

三年級家鄉的景物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臨澤,這兒很美。我最喜歡家鄉的河濱路、怡和綠苑和體育廣場,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河濱路位於大沙河畔,可以算得上是臨澤縣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那裏,一年夏秋季節綠樹成陰、繁花似錦,讓你彷彿進入了美麗的仙境。那兒還有許多景觀,它們錯落有致、設計精巧,當你從不同角度看時,你會發現,原來它們是那樣獨特,那樣別緻。

怡和綠苑是臨澤縣的一個標誌性建築,那兒是我和夥伴們經常玩耍的地方。苑內綠草如茵,火紅的花更是被碧綠的草地襯托得格外耀眼。當天氣晴好時,你站在明媚的陽光下,柔柔的風輕輕撫摸着你的臉頰,手中的風箏在天空中搖曳着,是多麼令人心曠神怡啊!

夜晚,在燈火通明的體育廣場上散步、玩耍或看錶演,你會覺得是多麼的愜意。廣場上有許多跳健身操的阿姨,還有許多老人在打太極、跳扇子舞、舞劍……這個時候,總會有幾個孩子跑到他們的隊伍後面跟着學起來,真是有趣極了!廣場中心的一個大屏幕也被打開了,人們三五成羣地坐在一起看新聞、聊天,這時你會發現,廣場上到處瀰漫着和諧的氣氛,人們在這裏放鬆了心情,消除了疲勞,增進了友誼,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我愛美麗的家鄉,我愛的不止是美麗的風景,我更愛這兒純樸、勤勞的人們,因為是他們創造了這美好的生活!

三年級家鄉的景物作文 篇3

説到一條河,它就在我的屋後。也許這就是我生命的開始,也在記憶中有着深刻的念想。

我時常會撿起一個小石子,拋向平靜的河面,然後讓那朵雲展開一波波迷人的笑臉。

我喜歡水木排草開的一朵朵小小的白花,也有水浮蓮漂浮過來,到第二天,它們也會開出一朵大大的花,花瓣是白裏帶紫,和藍天白雲呼應着。水面倒映的竹子晃悠晃悠的,好像是我那時心裏晃悠晃悠的各種想法。

那時的想法很有意思。或者長大了做什麼,或者我可以有叔叔的那把鉛子槍,然後去竹園裏打麻雀。

水橋邊多的是柳條魚。淘米時,這些魚都會游過來,猛地把米籮拎起來,還真能撈上一兩條。它們躍跳着,似乎在説“把我放回去,把我放回去”。

河的主要元素是水。水這東西,事實上是這自然萬物中最神祕、最空靈的東西。水給人帶來滋潤柔綿,無論是心靈感覺還是視覺直感,都會有它的窈窕和凝滯,這在一個人於春花秋月裏修養抒情之時,於夏雨冬雪裏志凌雲天之際,水是勾勒人心和嚮往的一枝筆,成為靈魂的素描。但是,水也是遊如煙嵐,也是過眼雲煙。它有它的無畏和抗拒,有它的'冷峻和漠然。它能溺人覆舟,也能溺欲覆情。

河水、或説河裏的聲音是隨着你自己的心情而區分的。晚上,水裏小魚竄躍在水面上發出的聲響,風吹岸邊草木發出的聲響,還有竹林子裏那種悉悉唆唆的聲音,都會叫人膽戰心驚、一陣陣肉麻的。

河的兩岸,生長着許多麻草,家鄉人把這種草叫做“毛柴”。它們疏疏密密的,似乎是河的兩道眉。這些草在春天裏長出,隨着田裏的麥子一起長高。遠遠望去,河水清澈的表面,鑲着兩道耀眼的綠色,在陽光下波動、浮豔。麻草的葉尖尖長長的,很硬忍。這種草,牛羊不去食用,人們只是到秋天把它們割下來當柴燒。劍長的幾片葉子中間,有一根毛針,很容易地就能拔出,撥開外面的一層裹葉,就是一條白白嫩嫩的麻草蕾,放入嘴裏一嚼,甜甜的,糯糯的,伴有一絲淡淡的清香。一起的好多孩子,都會去拔毛針,然後把衣服袋子裝得滿滿的,坐在河岸邊專心致志地吃起來。這時相互一起還會比較誰採的毛針嫩而肥,誰採得多,這樣嘰嘰喳喳的,一直到太陽西沉。

這條河向西便彎折向南。轉彎的地方,河面略顯寬闊,上面有一座渠道橋,槽形的那種,用鋼筋水泥建的,用於農田灌溉。橋上面擱置着一塊塊水泥板,也就用作人行了。在非灌溉季節,橋渠裏沒有了水,便成為我們玩耍的地方。夥伴們在這個地方玩耍,免不了就是一身泥灰的,也免不了被大人呵斥一番。不過,我們在一起吵吵鬧鬧的聲響,是那種歡快的聲響,總在渠道里穿梭和迴盪。渠道橋兩頭連着長長的水渠,會長滿雜草野花。好多草在我們那時的叫法都很好聽、或很有鄉野味道,我是在那時認識這些植物的,一直到長大,和這些草的規範的名稱對應起來,在腦海裏就有了清晰的概念。譬如,渠道里最見多的是黃花郎,後來知道,它就是蒲公英,那時折下一枝它的莖幹,輕輕一吹,那些種子就迎風飄去,一直可以飄到河的對岸。

還有癩蛤蟆草,後來知道這叫車前草,還可入藥。這種草也有一根長長的草莖,我們摘下來玩拉力遊戲,我兩手拿一根,你兩手拿一根,誰先拉斷誰就輸。這個遊戲還在我多年以後的一次活動中浮現起來。那是在新疆的阿瓦提,我們在葡萄架下用餐,當地的維人熱情地招待我們,喝酒時用兩個熟雞蛋對碰,誰的先碎誰就輸,得飲酒一杯。我想,這多像我們小時候玩拉草莖的遊戲,同樣有着那份自然的歡趣。還有那種野菠菜、野韭菜、野菊花……這些,堪稱是我們和自然相融相親的第一個朋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anxiace/w87rx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