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和反思

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和反思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和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和反思

一、教育技術對教學手段的影響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於教學所引起的教學媒體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1.教育信息的處理、傳播及管理方面實現教學信息處理化、存儲光盤化、顯示媒體化、傳輸網絡化,並可逐步實現學習資源系列化,教學過程智能化和教學管理現代化。

2.教材形態除了傳統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外,出現了以多媒體計算機為工具的教學課件,三者構成了相互交*的立體化教材格局。特別是計算機教學課件,以其豐富、多樣的信息承載形式,靈活、方便的交互特點,將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教學之中。

3.教學環境改變了傳統的粉筆加黑板這種單一的教學環境,文本不僅印刷在書本上,而且印刷在磁盤上,學生不僅能閲讀書本上的文字,同時也能聽到相應的聲音、看到相應的畫面,實現了以多媒體力核心的組合教學環境。

4.教學方式、方法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課件創設的啟發、引導式的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過程。

二、信息技術對教學過程的影響

(1)教學內容多元化

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必須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充分藉助多媒體設備的優勢,合理設計學生學習的教學資源、提供學習資料、設計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參考學習資料,採用“解決問題式”、“分組討論法”等教法及學法,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習慣。

(2)教學資料共享化

強調師生間、學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影響、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着對話、意味着參與、意味着相互建構;對學生而言,意味着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課不是無謂的犧牲和時光的耗費,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自我實現的過程。交往還意味着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髮展的促進者。這樣就創設了一種師生互惠、互動的教學關係。

(3)教學形式開發化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能照搬教材或照搬教案,應該充分發揮計算機的潛力。

(4)教學過程個性化

現在的教育觀念要求突出學生學的主體性,也就是説,要讓學生動手,讓他們去發現知識,去領會知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既重視教師的“教”法,又重視學生的“學”法。所以,我們要改變原有的單純傳授式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式。

(5)教學手段多媒體化

只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師生雙方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與溝通,可以平等地佔有資料、交流心得、研討問題。

三、信息技術對學習方式的影響

1)閲讀方式的變革:

教育最終必須落實到學生的主動學習之上。因此,在各種形式的閲讀理解中獲取資料和信息,這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主要途徑;同樣,給學生創造最有利的信息環境,教會學生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則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研究和把握當代信息技術帶來的閲讀方式變革是理解和把握信息時代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窗口。當代信息技術所導致的閲讀方式變革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從文本閲讀走向超文本閲讀;

"電子書刊"的出現給人類帶來了福音。在電子書刊中,知識間的聯結不再是線性的,而是網狀的,可以有多種聯結組合方式與檢索方式,從而打破了傳統文本單一的線性結構,向人們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閲讀與檢索方式。

(2)從單純閲讀文字發展到多媒體電子讀物;

傳統閲讀的材料是文字媒體,在電子讀物中閲讀的對象則從抽象化的文字擴展為圖象、聲音、三維動畫等多種媒體。這就是信息時代的"超媒體"閲讀。這種近乎"全息"的跨時空閲讀方式,使閲讀和感受、體驗結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閲讀的興趣和效率。

(3)在同電子資料庫對話中的高效率檢索式閲讀。

計算機給閲讀方式帶來的最大變革是高效率檢索式閲讀方式的出現。我們不妨舉一個實例來幫助人們理解這場變革之意義。自1985年起,我國用7年時間將中華書局校點本《二十五史》輸入電腦,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檢索系統"。當你想從此部鉅著中查找氣象方面有關"風"的資料時,用傳統閲讀檢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運用超文本閲讀和計算機自動檢索的方式,只須鍵入"風"、"氣象"等關鍵詞,並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與氣象無關的"風"),短短6秒鐘之後,電腦就會在通讀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礎上為你篩選出10968段相關資料和14918個詞目,組成一個特殊的文本供你閲讀。你若還想簡化,則可再次與計算機對話,直至獲得滿意的信息為止,而計算機絕對會保證"百問不煩"。

瞭解這種信息時代全新的閲讀與檢索方式之後,就不難想象圖書館、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模式將要發生的巨大變革了。

2)寫作方式的變革:

當代信息技術究竟會給寫作方式和寫作教育帶來哪些變化呢?我以為最突出的有以下四點:

(1)從手寫走向鍵盤輸入、掃描輸入、語音輸入;

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的出現和日益完善化,極大地提高了人類寫作的效率,這不僅表現在文字錄入的速度快,更重要的在於功能的擴展使電子寫作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可以隨意抄寫、複製、增補、刪除等,這就大大節省了人類耗費在寫作中極為龐大的重複性勞動,這是對人類精力乃至生命的節省!一旦掃描輸入、語音輸入等人機接口技術和機器翻譯等技術進一步成熟之後,對全社會人力資源的節省和寫作效率的提高將更是難以估量的。

(2)圖文並茂、聲形並茂的多媒體寫作方式;

其次是寫作內容與形式的變化。在電子媒體的寫作中,符號、圖象、聲音乃至三維動畫的出現和使用則越來越頻繁。這種"多媒體"的寫作形式對於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現代與未來社會中將越來越重要。與此相適應,圖文並茂的寫作能力將要從小培養,也會更受孩子們的歡迎。多媒體"腳本"的寫作與製作會越來越普及,甚至成為中小學教育中開設和考核的必修課!

(3)超文本結構的構思與寫作;

電子文本的結構變化給寫作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帶來的變革更加劇烈。傳統文章與著作的寫作都有固定的線性的文本結構,而電子文本則是靈活多變的網絡式超文本結構。用紙張書寫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節的標題,而在計算機屏幕上寫作和調閲的文章則需要把每個句子和段落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並使相互之間建立起多種網絡化聯繫通道,從而以各種不同的順序提供給讀者。尤其重要的是,對每篇文章乃至章節都應選擇最適當的"關鍵詞"來概括其內容,以便給讀者提供迅速簡捷的檢索方式,這實際上是將文章納入信息社會中巨大的"文章數據庫"。

(4)在與電子資料庫對話中閲讀與寫作的一體化。

當超文本、超媒體的電子讀物和依*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的網絡建立起來的環球巨型資料信息庫出現之後,以往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鴻溝被打破了,讀者根據自身需要所調閲與組合成的許多文本結構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屬於讀者的"創作"成果,這種讀者與資料庫之間的人機對話,顯然是信息社會中一種極其重要的閲讀?寫作能力,而支撐這種能力的則是更加靈活、開放也更加複雜、高效的現代意識與現代思維!

3)計算方式的變革:

(1)從數學計算走向用基二代碼和二進制的數字化模擬和高速運算;

(2)文字的數字化使計算機從語言上升為文化,並使傳統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讀、寫、算)融為一體;

(3)圖像、聲音、影視的數字化使人類進入了"虛擬現實"中的計算機仿真世界;並使數字化成為人類把握歷史、現實與未來的一種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三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帶來課程內容的革新,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要求課程內容必須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要求,增加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內容,例如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以及在其他學科目標中加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內容,並要求各學科課程都必須根據時代發展要求,革新原有過時課程內容。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帶來課程實施的變革,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機整合將帶來革新傳統的教學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環境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體現,信息技術成為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以及強大的認知工具。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帶來課程資源的變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都衝擊了傳統課程資源觀,課程資源的物化載體不再單單是書籍、教材等印刷製品,而且也包括網絡以及音像製品等。生命載體形式的課程資源將更加豐富,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通訊功能與專家、教師等交流,擴大了課程資源範圍。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有助於課程評價的變革和改善,信息技術與課程評價整合後,將帶來評價觀念、評價內容和評價手段的變革,信息技術可以作為自測的工具,有利於學生自我反饋,也可以作為教師電子測評的手段,優化了評價過程,同時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相互溝通交流,有助於學生的個別化自測,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帶來學習方式的革命,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於人類的學習方式產生了深刻的變革作用。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式將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從單一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同時數字化學習也將成為學生未來發展的方向。

四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改變教學結構

1基於整合理念的信息技術教育應用

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兩個層面。一是基於“輔助”的理念,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媒體、手段和方法來幫助教師或學生解決教或學的問題。在這一層面上,信息技術主要扮演媒體的角色,發揮的是媒體功能,體現的是媒體特徵,不能引起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改變,二是基於“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術作為構建自主、探索學習環境的重要要素來支持學習。在這個層面上,信息技術不再是輔助教學的手段,而是成為學習內容或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扮演學習、研究工具的角色,發揮學習環境的作用。無論是知識的學習,還是技能與能力的掌握與培養,都可以基於這種包含信息技術要素的學習環境,達到統一和諧的完成。因此,信息技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引起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改變,特別是在學習方式上,能讓學習轉變單純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學會自主、探究式的學習。

基於輔助教學與基於整合教學的根本區別

計算機輔助教學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異同

台灣學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實驗室柳棟都曾經系統地將二者進行比較,本人在借鑑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後,提出下面的具體分析(參照下表)。

(1)理念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強調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基於全局觀和系統觀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考慮整個課程的整體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識點。它考慮整節課甚至整個單元,強調採取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方法來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則強調的是輔助,即考慮強化某一個知識點,它考慮的只是促進某個知識點的教與學。

(2)信息技術的作用

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課程與教學中的一個因素,成為教師教的工具、學生學的工具以及環境構建的工具。計算機輔助教學則只是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的媒體和工具。根據台灣學者的觀點,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角色可分為五個等級,

從等級0到等級4:

無(等級0):教學中沒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未扮演任何角色。分離(等級1):信息技術被用來教學生如何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內容沒有連結,或連接性很低。

補充(等級2):師生偶爾使用信息技術來教學與學習;信息技術在既有的教學活動中被視為補充的角色。

支持(等級3):在大部分學習活動中需要用到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級4):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師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術來教學與學習;信息技術被延伸地視為一項工具、一個方法或一種程序。

(3)範疇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包含的範疇很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質上包含計算機輔助教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計算機輔助教學基礎上發展起來,不但理念提升,而且範疇擴大。凡是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教學活動都可認為是屬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學習工具、環境構建工具。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範疇則較小,主要是教師使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也有較少的時候學生使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學習。計算機輔助教學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相比較,從計算機擴展為信息技術,從教學擴展到課程,從輔助擴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最高的目標乃是有效地改善學習。在信息技術沒有與課程整合之前,學生的學習仍然進行,並能夠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後,將有效地改善學習,革新傳統的學習觀念,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構築面向未來社會的學習文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計算機輔助教學則主要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結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5)實施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施需要將既有的課程與教材進行重新設計。教師需要轉變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受到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教師信息化技能和教學設計能力、學生信息化學習能力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實施上難度較大。計算機輔助教學則一般只需要教師使用固有的軟件進行演示,對教師的課程與教學設計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計算機輔助教學實施的難度較小。

1、片面理解了培養學生信息素質的含義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不僅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而且還要重視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這包括對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對信息內容的批判與理解能力、及融入信息社會的態度和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的綜合體現才是全面的信息素養。而有些教師只要學生能夠自主上網搜索一些文章或相關的內容,進行機械的拷貝、粘貼就夠了,這顯然達不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的目的。自主學習,人機互動,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閲讀,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預習與開拓視野的目的是很有幫助的,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的信息素質的培養不應簡單地認為只要會自主上網就行了,還應注意訓練他們在短時間內對大量信息的快速瀏覽能力、把握文章重點的能力、提煉主要觀點的能力、評價分析綜合表述的能力、下載發佈信息的能力。

2、將信息作為知識,對學生思維的訓練缺乏科學化

在信息時代,學生以一種非傳統的`方式接受知識,獲取信息,思考評價,解決問題。正確的數字化學習的思維方式對於學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網絡信息容量巨大,同時也良莠不齊,有的只是對某一問題的觀點羅列,有的則帶有片面性甚至誤導性,那麼這種數字化學習的能力培養就要求學生能夠站在較為客觀的立場進行分析,再結合自身的知識結構做出相應的判斷。但有的教師對網絡知識的認識不夠,認為網上的東西都是寶,搜到的信息就是知識,只要學生能夠找到一些材料,經過整合後就可以了。這種引導學生分析學習資料的思維方式就帶有誤導,它容易使學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礙其正確判斷、有理有據地分析事物的能力。信息只有內化到人的認知結構中,並對人的思考與行動產生影響後,才能稱為知識,認知網絡和聯接的重要性在於內化,而不是孤立的數據或信息的簡單排列,更不是因過於廣泛而無法整理或歸類的一大堆內容。如果教師連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等都無法對學生進行科學訓練的話,那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更無從談起了。

3、課堂中的無效協作沒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間和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人機互動,學生不斷追求個性化上網學習的今天,對學生進行協作能力的培養是迫切需要的。很多教師採用了協作學習。然而目前在大部分教學實際中,由於教師對協作的理解除不夠,又或者是在培養學生協作精神具體措施上過於單調,因此學生不想與不會協作的情況較為嚴重。協作學習的效果也很不理想。有的在學生自主協作學習時缺乏合理分工和監督管理,導致由某位同學來全權包乾老師佈置的任務,其他學生在上網時大玩QQ,在網上神聊與學習無關的話題,最終的效果可想而知,學生的協作能力當然是無從培養了。所以教師在安排科學探究活動中,要合理分組、分工,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協作可以有小組協作確定主題,分組合作,協作收集資料,合作完成作品,合作解決問題等多種方式。

4、過於強調學生的主體化

在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結構中,教師是教學進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實施者,這種傳承多年的主宰課堂的教學方式為我國廣大教師普遍接受。而現在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師全權控制為新型教學環境下儘量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迴歸。然而有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卻把主體迴歸的課堂變成了主體放任自流的課堂,過度弱化了教師的作用。這種極端化的傾向在一些對信息技術不太瞭解或對新型教學結構掌握得不太好的教師中存在着。於是在教學中出現了放手讓學生在網絡中自學而不進行監控,讓他們在討論區中自由發言而不圍繞主題,有些差生則不知所措,遊離於羣體之外的現象。不但信息技術環境下數字化學習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連傳統教學中教學任務的完成,必要的師生情感交流,教師人格魅力的薰陶都等丟失殆盡。

二、對教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地位的錯誤理解

在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下,教師要定位為教學情境的創設者,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指導者,學習工具運用的幫助者,協作學習的組織者,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尤其是中小學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自制力有限,那麼以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為主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下,教師的主導地位就更加重要了。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認識不到這一點,對自己的主導地位都失去了。

1、教學情境創設偏離教學目標

建構主義理論十分強調在教學中要創設情境,創設學習情景可以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有利於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習更為有效。“情境教學法”成為教師們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法,該方法既深受學生的喜愛又能取得相當好的效果。然而有一部分教師並沒有真正理解教學情境創設。教師們一味追求在課堂開始階段用CAI課件播放出與本課學習內容相關的視音頻材料即為創設教學情境,如果沒有多媒體的支持就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創設情境。這樣的指導思想下的情境創設就會出現偏離教學目標的現象。其實情境的創設可以有多種方式。適當的多媒體材料可以輔助實現創設情境、教師的語言渲染、激發學生想象、生活實例列舉等都可以創設情境,總之,只要在創設學習情景時,力求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於啟迪性就可以了。

2、重活動形式,輕活動效果

課堂中的教學活動要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密切相關,所有的教學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師在設計學生的活動更要準確地體現教學重點,且能體現出學生在活動參與中的理解、表達能力的培養,活動參與後達到意義建構的程度即活動效果。很多老師存在公開課情節,上到此類的課就生搬硬套某種教學模式,創設情境,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搜索一大堆資料,作成講稿,一個同學讀,一個同學放幻燈片,其他同學演啞劇,形式看上去很多,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教學目的卻沒有達到,還束縛了授課教師的手腳。因而老師們一定要重效果,而輕形式,整合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重視知識、能力,忽視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在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的要求下,教學實踐中教師基本都能做到或有意識做到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的培養,但是對於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卻被很多教師忽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而在很多的課堂教學中,即使是一些做為示範課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都鮮見情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的導向。課堂的縱深度差,對學生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教書”目的達到了,但是沒有完成“育人”的目的。

4、對教學的評價缺乏新的標準

對教學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還應注意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相一致,而不能用以前的評價標準來評價現在的信息技術整合課。然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很難看到有效評價的身影,即使有,一方面表現為教師為了闡明某個觀點讓同學間互評後的總結式點評,更多的則直接採用傳統教學中的試卷式或測驗式的總結性評價。而另一方面對老師的評價也是相對滯後,沒有一個新的、合理的標準。

三、對於技術支持方面的誤解

1、對技術存在一定的排斥觀

雖然大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持接受認可的態度,並且願意在這方面多接受一些新觀點,進行一些嘗試。但是我們也發現技術排斥的觀點也在一部分人中存在着。他們認為以中國教育的現行體制及經濟現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根本無法實現。計算機或校園網擺在那裏裝樣子、趕時髦可以,應付上級的一些硬性要求、檢查評估、家長的要求等也可以,而從“愛護學生”、“保證教學進度”的角度看則是不宜採用的。而且有些教師面對技術問題就會有畏懼感,特別是日益更新的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平時不願意多用,對教育變革不能適應。

2、唯技術主義,過度依賴技術支持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使得很多的現代技術在教學中被使用,如多媒體展台、網絡等,但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於技術。這種現象一般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對硬件的過度依賴。有些教師認為所有需要運用的技術環境都能隨時保證不出差錯,否則課就沒辦法上。我們説這隻能是一種理想狀態。如果有技術的支持,我們能夠做到信息技術在課堂中不同作用的發揮。但是如果因為這樣那樣的硬件環境的制約,導致出現無法按已定教學設計方案進行實施,那麼教師的應變能力要提高,而且要具備處理常見問題、排除常見故障的能力,以保證教學正常進行。二是對於計算機教師的過度依賴。認為計算機老師是萬能的,所有與計算機相關的一切工作理所當然要這些計算機教師包辦,包括課件的開發,多媒體設備的管理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有些技術運用如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平台或多媒體教學系統,簡單的教學軟件的開發等都應是學科老師自身應具備的能力。

3、重精品型軟件,輕實用型軟件

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是教師都很熟悉的詞彙了,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這些軟件也都在發揮着不同的作用。但是隨着對教學軟件重視程度的提高及各級各類軟件評選活動的增多,很多學校出現了重評選型的精品軟件,忽視教學實用型軟件的傾向。於是出現了有評選活動時,學校集中幾個教師用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利用各種複雜的開發工具來製作精品軟件參評,這個軟件幾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我認為應該從關注課件轉到關注教學過程,教學實用型軟件應該成為課堂中CAI的主流。教師要能在較短的開發週期內自己製作教學軟件,只有能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到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對於這種軟件要求不必特別美觀,也不必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別豐富,涵蓋知識點也不必很多,只要能夠成為學生認知工具或情感激勵工具,教學中發揮到實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

四、對教學資源的誤解

1、對信息技術現有硬件資源沒能充分利用

隨着科技的發展及各種各樣教學軟件的推陳出新,很多新技術進入了課堂。如多媒體網絡教室管理平台,網絡教學支撐平台,資源平台,VOD校園點播系統等等。這些軟件再加上許多新媒體如視頻投影儀、實物投影、液晶投影,無線傳聲器等,再加上原有的錄音機,電視機(很多學校直接用背投式電視)等常規媒體,一時之間學校的信息技硬件裝備達到了大型展覽會的水平。然而我們發現有使用這些技術的時候,有的教師並沒有真正掌握這些技術。他們或對其一知半解,但不瞭解某種技術的長處、短處何在,最大特點是什麼,在教學中有什麼特長等,因此無法把這些媒體或技術很好地組合起來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導致技術特色組合不當,教學應用程度較低,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用。也有一些裝備因為無人使用而“暗無天日”,擺設了一段時日之後也隨着信息技術不斷髮展而被“自然淘汰”。

2、過分依賴網絡資源,忽視其他教學資源

網絡在教學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的確因為它具有很多優點,有的老師甚至提出只要想要的知識,網絡上全都有,認為網絡是全能的。但是作為提供學習資源來講,網絡不是唯一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資源可以利用。所有學科的資源基本都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教科書、教學掛圖、其他圖書報刊、影視廣播、網絡,報告會、辯論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布告欄、標牌廣告等等。社會現象、經濟現象、國內外的重要政治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為資源。因此對於資源的調用不應只侷限於網絡資源的查詢。不能認為信息技術就是網絡技術,只有網絡資源才是唯一的資源或最好的資源。

3、資源低水平重複建設,優秀資源不能共享

在信息時代的學習中,資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師的認同。學生只有佔有大量的資源才有可能對學習內容有比較全面的深入的瞭解,才有可能開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學習。在大部分學校中,低水平地重複建設開發資源的現象比比皆是,資源管理方法原始,而優秀教學資源卻無法實現校際共享甚至校內共享。由於沒有良好的組織和正確的指導,教師們在尋找合適的教學資源的過程中疲於奔命,收效甚微,苦惱不已。

4、過於偏重素材性資源

很多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時,只是把通過搜索引擎上找到的相關網頁資源提供給學生,大量素材性的資源羅列在一些。對於無關信息的過濾工作沒有做,對於與學習主題的相關的資源分類的工作也沒有進行。放手讓學生到互聯網上學習的時候,大部分學生獲得的都是無層次、不繫統、針對性差的素材性資源。另外有些教師也要求學生閲讀網絡資料,但是隻要按照教師事先劃好的條框、詳細的問題條目等進行填表式的回答即可,並認為這樣就是完成了對資源的學習過程。這樣的資源易產生被割裂理解的效果,最終於教學無補,與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最高的目標,仍然是有效地改善學習,在信息技術沒有與課程整合之前,學習者的學習仍然進行,並能夠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但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後,將有力地改善學習,革新傳統的教學與學習觀,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構築面向信息化社會的學習文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成功的準則是創建有效的信息化課堂,整合應根據課程的特點、內容的要求、地域的特點、學校的特點、學生的特點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注重創新性,應注重整合的實際效果,不要把它定式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注重整合的思想、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將整合與某一種機器、某一種軟件捆在一起。只有這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夠產生實際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2gjo9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