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認識時間》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認識時間》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認識時間》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1、使學生會讀、會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合作學習、和珍惜時間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會讀幾時幾分。

三、教學過程:

一)謎導入新課

1、有一個好朋友,嘀嗒嘀嗒走不停,叫我學習和休息,你們猜猜它是誰?

2、鐘錶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3、(課件)你能説出圖上小朋友的作息時間嗎?

過渡: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時間。(板書:認識時間)

二)自主探究學習

1、(課件)要想準確地説出鐘錶上的時間,首先我們要了解鐘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鐘面。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仔細觀察看還有什麼?

2、認識分

1)教師指着鍾説:看時針是用來計時的,時針從12走到1是多長時間?時針從1走到2呢?誰還能説一説?

2)分針是用來記什麼的?分針走多少是1分?分針從12走到1是幾分?為什麼?

3)請同學們拿出學具鍾,小組學習數一數,算一算,分針從12走到1是5分,從12走到2是幾分,從12走到3是幾分,——

4)學生彙報,教師出課件。

5)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感知1分鐘(課件計時)

1)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分針走2小格,經過的時間是2分。分針走幾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2)想不想知道1分鐘內能幹些什麼?

學生:跳繩、拍球、夾球、仰卧起坐

3)1分鐘後學生彙報。

小結:一分鐘跳繩()下、拍球()下、夾球()個、仰卧起坐()個。課下老師調查了一下,同學們一分鐘能寫15個生字,20道口算題,打字員阿姨能打200個字等等。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你們看一分鐘能做多少事情,時間的價值是多麼巨大呀!希望同學們能珍惜每一分鐘努力學習。

4、時、分的關係

在鐘錶裏還有一個小祕密,只要你仔細觀察,你就能發現。

1)鐘面,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

2)(課件)在同一時間裏時針從幾走到幾?分針從幾走到幾?

再觀察一次,時針,分針是怎樣走的?

3)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幾時?(板書:1時)

分針正好走一圈是多少分?

他們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所以1時與60分有什麼關係?

(板書:=)學生讀1時=60分

三)讀寫鐘面上的時刻

1、有時時鐘不正好指着幾時。

2、像這樣(出示課件教師演示)

看鐘面時針不是正好指着8時,而是過了一些,所表示的時間就是8時多了,那到底多多少呢?還要看分針。現在分針指向幾,(指向1)分針走了多少分?因此表示的時間是8時05分。(板書)由學生寫出另一種表示方法。

四)鞏固練習

1、讀出下面鐘面的時間。83頁1題

2、撥表練習。

1)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一些作息時間。請同學們撥出這些時間,課件出示,我上午8時05分上第一節課,11:45下班。下午1:25分上班,4時55分下班。

2)小組合作,每人説一個時間,另一個同學撥出來。(組內互查)

3、找朋友。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到了生麼知識,有什麼收穫?

課後反思

一、生活化的魅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開篇不僅很快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由於時間在生活中是無時無刻不在的,學生對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一開始就讓學生通過猜謎語來回憶上學期鐘錶的一些知識,從學生日常生活的作息時間來引入課題,再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經驗去認識鐘錶,通過討論,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經驗上升到知識體系。課上,我告訴學生鐘錶裏還有一個小祕密,認真觀察的學生才會發現。當我用課件展示時針和分針同時轉動但在嘀嗒聲中卻走得一快一慢的情景時,我發現學生的眼睛、耳朵等各種感官都調動起來,精神也高度集中了。在鞏固練習中做找朋友一題時,學生也是興致盎然,我抓住了這個點,以此貫穿整堂課。

二、在實踐中體驗的價值。

學習活動最大的樂趣莫過於能看到學習活動的成果,本課在練習設計中不僅注重了練習的優化,還注重了數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1分鐘就是分針走了一小格,那一分鐘有多長呢?又能做些什麼呢?在此我為學生們設計了感受一分鐘到底有多長這一環節。讓學生們在一分鐘裏做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來了解一分鐘內能做多少事情。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把以獲得的知識、能力應用於生活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並進一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使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實踐活動中學生樂此不疲,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課堂頓時成了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台。

三、在活動中培養能力、發展思維。

在實際生活中,時間無處不在,所以通過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猜想、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新課程標準精神的體現。教師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基本練習,使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在生活中。如:撥表練習。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一些作息時間。請同學們撥出這些時間,課件出示,我上午8時05分上第一節課,11:45下班。下午1:25分上班,4時55分下班。讓學生動手撥出時間,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又有利於培養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覺得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是決定新課程實驗成敗的前提,參與實踐的質量是決定新課程實驗成敗的關鍵。作為一線教師,及時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從觀念到行為都要努力使自己儘快進入新課程所倡導的新的課堂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進新課程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24dk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