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範文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周長》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範文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1

《數學課程標準》關於“空間與圖形”特別強調學習內容的現實背景,強調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體驗。因此,本節課我抓住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放手讓學生去感受、去體驗。

1、強調學生學習的現實背景,從生活中切入。

本節課我以“圍圖案”引入:把不同形狀的圖案鑲上邊框,選取的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生活實際。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圖案時,很自然地把思維轉移到了圖形的邊線上來,形成數學與生活的有效鏈接,對周長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為後面的各種體驗活動奠定了基礎。

2、精心設計活動,重視學生的體驗。

讓學生圍一圍,指一指,描一描,在操作中感受周長的含義;通過量、滾、圍等多樣化的方法,使學生在操作中不斷思考。充分感悟周長的本質,形成求圖形周長的有效策略,使“玩”的過程成為一個體驗學習的過程。

3、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形成有效的解題策略。

在教學“求周長”這一環節時,為學生提供了三次不同程度的`操作與練習,第一次是求實物(樹葉)的周長,第二次是求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第三次是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從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活動中,在思維水平不斷的交流與碰撞中得到發展。

但一節課下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在細節的處理上還有待精細化。例如:在“想辦法得到圖形的周長”這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硬幣周長時,我發現學生對測量方法的選擇很隨意,而且整個測量過程用時比較多,細細想來是在進行測量之前缺少對學生方法選擇的引導。如果在測量之前加上個“你打算怎樣來測量?”問題的探討,也能就會避免上述的問題。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2

汪老師通過剪一剪、指一指、描一描等操作活動,使學生感知並認識周長的含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很快地投入學習狀態。整個教學層次分明,層層遞進:周長概念的建立——周長測量方向探究——生活中的應用——總結梳理。

另外我覺得也有一些不妥的地方:

1、學生的基礎僅有對釐米的測量,教師讓學生測量書本的長度,而書本不是整釐米,學生很難表達。

2、在實物投影上指硬幣周長時,起點用彩筆標一下,其餘用鉛筆,並標一下,很顯然畫了一週。

3、在量硬幣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線,二年級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差,是否選用粗一些的紙條更好。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3

《認識周長》這節課是西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由於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在課堂上,首先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呈現一隻螞蟻圍樹葉邊線爬一週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初步感知"一週"和"周長"這兩個詞語;再利用桌布及樹樁面,讓學生觀察感知“一週”,進一步直觀地感知周長;接着讓學生觸摸感知課本封面的周長,以及找身邊的例子來説一説、描一描,拓展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深化概念,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後,抽象出圖形周長的概念;最後學生動手測量物體面及平面圖形的周長,讓學生經歷探索圖形周長測量策略的過程,體驗知識形成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這節課雖説重視知識的形成與獲取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但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教學評價欠缺。當學生回答後不能及時準確地進行評價,或者是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能夠抓住機會及時地引導學生,並進行評價,這是今後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

其次,教師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方法、總結概念。所以,我想在我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儘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發現、提升數學的美,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讓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享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0k8m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