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記敍文複習閲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

記敍文複習閲讀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

 教學目標:

①把握記敍文的六要素,瞭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②掌握全文結構,熟練劃分段落層次,歸納層意、段意。

③把握文章重點,研究記敍文的體裁(以記事為主的,以寫人為主的,以寫景為主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選材目的和組材效果,領悟、總結文章中心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①對具體詞語、關鍵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劃分,文章內容的概括,辨析敍述所用方法的效果,體會選材目的。

③能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並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能用簡潔的語言,精練地概括出文章的內容;能對寫作方法的提問,發表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複習記敍文的一般知識

一、記敍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記敍的六要素。

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是使記敍內容明確而必須的,但有時這三個要素中某個是顯而易見的,就不必贅筆了。

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展示了所記敍事件的完整過程,要清楚完整地寫出。

二、記敍的人稱

記敍的人稱有三種情況:

1、是第一人稱的我、我們,用這種人稱更能體現內心感受,反映真實感。

2、是第二人的你、你們,多用於書信體。

3、是第三人稱則能反映更廣泛的視角,更客觀。

三、記敍的順序

記敍的順序有順敍、倒敍、插敍。

順敍是按時間發展的順序進行記敍。 

倒敍是先敍述事件的結果,再回過頭來敍述起因經過。

插敍是在敍述的過程中,插入發生以前的內容,或與所寫事件有關的其它內容。

四、記敍的詳略

閲讀記敍文,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分析記敍的要求、人稱和順序:要素的交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作者一一列出,這是直接交代。另一種是間接交代記敍的要素或通過人物的語言來點明,或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來交代,或通過自然景物的特徵來表明。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響表達效果,也可以不做交待。

2. 分析對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往往通過對人物的具體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因此,分析人物要從分析人物描寫入手,從而理解人物,領會文章的內涵。

3. 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環境描寫指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描寫。環境描寫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自然環境描寫指對日月星雲、山水草木等自然現象的描寫。自然環境描寫能渲染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形象,推動情節的發展,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社會環境描寫指對人物活動的社會背景的描寫。

4. 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生動、形象是記敍文語言的特點。揣摩記敍文的語言不能脱離其語言環境,可以從詞語的選擇、句式的選擇、句序的選擇、表達方式的選擇、修辭方法的選擇等方面去分析、體味。

5. 理解敍述、描寫、説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來説,記敍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敍述,但常常輔之以描寫、説明、議論和抒情。

6. 理解文章的詳略與表達中心的關係:記敍文都很講究詳寫和略寫的配合,文章寫起來有繁有簡,無論詳略繁簡,都是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的。一般説來,詳寫的往往是最能表現中心意思的材料,略寫的往往是同表現中心有些關係的次要材料。

7. 能歸納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體現着作者的寫作目的。記敍文的中心意思是藴含在所記敍的人、事之中的,所以準確歸納記敍文中心意思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文意的內容。對於側重記人的記敍文,要具體分析人物的言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側重記事的記敍文,要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事情的意義,從而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有的記敍文寫幾個人物或幾件事情,這就要在分析每個人物、每件事情的基礎上,把握人、事間的關係,綜合概括出中心意思。

歸納中心意思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訴讀者中心意思的語句。

②抓住文章開頭、結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點題句、關鍵句,用適當的詞語連貫起來。

③還可以通過結構分析來歸納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總結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等。

另外,在記敍文閲讀中應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 如何正確理解文中的重要詞語:所謂文中重要詞語,是在文章主題、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詞語。理解這些詞語對於讀懂全文作用極大。理解這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一是弄清這些詞語本身有哪些含義,二是結合它們所處的上下文語境進行揣摩,三是這種揣摩出來的含義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題和思路。

2. 如何概括段意:

①有中心句的摘出本段的中心句即可,如果是半中心句則需要加以補充完善。

②到本段開頭找,看看有沒有提示本段內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③到本段末尾找,看看有沒有總結本段內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④到上一段的末尾找,看有沒有過渡領起下一段內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⑤到下一段的開頭去找,看有沒有承接上一段內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⑥劃分該段的層次,概括出各層的意思,如果各層次是並列關係,將各層層意合起來就是段意;如果各層之間是偏正關係,比如因果、轉折、遞進等,就要以“正”的部分為重點概括段意。這裏實際上是運用複句知識概括段意,即將每一個層次看做一個分句,將全段看做一個複句。

3. 如何歸納全文主題:

①看開頭。很多文章都是開篇點題,因此分析開篇,有助於把握主題。

②看末尾。許多文章篇末點題,注意分析文章結束部分,也可以迅速捕捉到主題。

③分析文中議論抒情的部分。記敍文中記敍、描寫部分是“畫龍”,而議論、抒情部分則往往是“點睛”。抓住“睛”有助於抓住主題。

④抓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目能傳神,文章的題目總能或顯或隱地傳達出文章的主題,所以要注意分析題目。

⑤分析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你只要分析出該文是在何種背景下、為什麼而寫的,主題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例題解析

【典型例題】

例1. (甲)烏雲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天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晨霧和碎末。

(乙)①海終於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衝向岸邊襲擊過來,衝進了巖石的縫隙裏,又撥拉着巖石的壁壘。

②音響越來越大了。戰鼓聲,金鑼聲,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馬蹄聲,車輪聲,機翼聲,摻雜在一起,像千軍萬馬混戰了起來。

③“彥,這裏會塌了!”妻戰慄起來叫着説,“我怕!”

④“怕什麼。這是偉大的樂章!海的美就在這裏。”我説。

⑤退潮的時候,我扶着她走過窗邊,指着海説:“一來一去,來的時候多麼兇猛,去的時候又多麼平靜啊!一樣的美。”

1. 這兩段文字都寫了對大海的讚美,具體地看,(甲)文讚美的對象是__________,(乙)文讚美的對象是____________。

解析:(甲)文中寫了烏雲、雷聲、狂風和波浪,表現波浪與烏雲、狂風等惡勢力進行的鬥爭,讚美的是波浪的英勇無畏的精神;(乙)文主要寫海潮的聲音,從“我”與妻子的對話中可以得知,作者讚美的是海潮。

答案:波浪  海潮

2.(甲)用象徵手法描寫了兩種力量的抗爭,其中,象徵反動勢力的有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很容易,只要瞭解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徵意義,答案就十分清楚。

答案:烏雲、雷聲和狂風象徵了反動勢力。 

3.(乙)前三節文字用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方法表現大海的美。其中第________節就是間接描寫。

解析:本題要求瞭解間接描寫,首先要清楚這段文字寫的內容是海潮漲潮達到高峯時發出的各種音響,表現海潮的壯美。其中,海潮聲音都採用了直接描寫,只有“妻子”戰慄地叫着“這裏會塌了”、“我怕”。通過妻子的話,襯托出大海漲潮時的偉大力量。

答案:③

4.(甲)裏有7個加“”詞語,其中最能表現反動勢力猖狂的三個動詞是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題主要是認真讀題幹,看清要求。題目要求找出三個表現反動勢力猖狂的動詞。先從文中7個加“”的詞中找出動詞,有4個:壓、抱、甩、摔,再從這4個動詞中選擇3個最能表現反動勢力猖狂的動詞。其中,“抱”表示把“海浪”抱起來,不足以表現猖狂,把它去掉,剩下的“壓、甩、摔”符合題意。

答案:壓、甩、摔。 

5.(乙)文中“我”説“海的美就在這裏”,這裏的“美”指的是(    )。

A. 漲潮時驚心動魄的美。

B. 退潮時温柔平靜的美。

C. 既有退潮時温柔平靜的美,也有漲潮時驚心動魄的美。

D. 漲潮時海浪的聲音組合成的音樂美。

解析:理解句子的意思要聯繫上下文,弄清“我”在什麼情況下説的。前文描寫海潮的各種音響,然後寫妻子的恐懼,“我”是在妻子説“我怕”之後才説出“海的美就在這裏”這句話的,顯然,指的是雄壯的美。

答案:A

例2.(甲)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披着蓑戴着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

(乙)雲還沒鋪滿天,地上已經很黑,極亮極熱的晴午忽然變成了黑夜似的。風帶着雨星,像在地上尋找什麼似的,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雲掀開一塊,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風小了,可是利颼有勁,使人顫抖。一陣這樣的風過去,一切都不知怎麼好似的,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着點兒什麼。又一個閃,正在頭上,白亮亮的雨點緊跟着落下來,極硬的,砸起許多塵土,土裏微帶着雨氣。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雨點停了,黑雲鋪滿了天。又一陣風,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着飛,塵土往四下裏走,雨道往下落;風,土,雨,混在一處,聯成一片,橫着豎着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裏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雲,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風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麼一片,一陣,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幾分鐘,天地已經分不開,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處流,成了灰暗昏黃的,有時又白亮亮的,一個水世界。

1. 下面對加粗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甲段中“別惱”一詞表達人們對長時間下雨的厭惡之情和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B. 甲段中“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從側面烘托春雨閃亮的特點,和“像花針”相照應。

C. 乙段中“亂撞”一詞形容風和雨點的急驟、猛烈,神韻畢現。

D. 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點的氣勢和威力,又照應下文祥子的“哆嗦”,寫得準確、精彩。

解析:甲段描繪的是春雨圖,B項中寫樹葉、小草的綠,以及把春雨比成“花針”,都是間接地寫春雨閃亮的特點,此項正確。乙段描寫暴風雨到來的過程,C項“亂撞”是寫狂風中雨點的情態的,突出了風的猛烈,雨點的急驟,此項也正確。D項“砸”運用得十分準確,突出了雨點的大,很有威力,使得祥子哆嗦,此項正確。只有A項不正確,俗話説:“春雨貴如油。”“別惱”是作者提示讀者下文要寫春雨的特點,這個詞並不是寫人們對春雨的感情,選項分析不正確。

答案:A

2. 甲段間接描寫風的句子是______

解析:風是無形的,因此,寫風主要通過間接描寫,即通過寫其他事物的情況表現風。甲段是寫雨的,字面上沒有寫風的語句,這就需要從描寫雨的語句中尋找與風有關的句子。甲段開始用“密密地斜織着”描寫春雨細密、綿長的特點,為什麼雨會“斜織”着?顯然是因為有風,風吹着細密的雨道,才會出現“斜織”的情態。

答案:密密地斜織着

3. 甲段從視覺角度寫雨,運用一些表色彩的詞語,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給人一種清新温和的感覺;乙段中運用比喻描繪夏雨猛烈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道題的第一問很容易回答,只需從甲段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詞就可以了,如:青、綠、黃。第二問是要求寫出用比喻描繪雨猛烈的詞語,解答時,先要從文中找出描寫雨猛烈的比喻句,再從比喻句中找出詞語,實際上就是比喻句的喻體。寫雨猛烈的比喻句是“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喻體就是“箭頭”、“瀑布”。

答案:青  綠  黃  箭頭  瀑布

4. “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雲掀開一塊”一句中加點詞“掀”是否能換成“撕”,為什麼?

答案:“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雲掀開一塊”,這句話是寫閃電的威力,“掀”是揭起的意思,掀起之後,露出的是一塊或一片,“撕”是將整塊東西分成兩部分,撕開之後,露出的是一條縫。兩個詞比較,“撕”略顯閃電的威力小,只有用“掀”才能充分顯示出閃電的氣魄和威力。

5. 這兩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寫,但作用不同,請簡答其作用各是什麼?

解析:這道題考查景物描寫的作用,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應結合文體來理解。甲段是寫景抒情的散文,文中的景物描寫為了抒發作者的感情;乙段是小説,小説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景物描寫與刻畫人物有直接的關係。

答案:甲段的景物描寫是為了表達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乙段的景物描寫是為了襯托祥子在暴風雨中拉車的痛苦。

教學反思

 

青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7x8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