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角的初步認識》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4、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三角板、卡紙、剪刀。

教學過程:

1、學生説出生活中見到的角

因為在課堂上練習過,所以可以請學生回顧一下,説幾個就可以。

2、比較角

用三角板先來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鋭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鈍角。

在班級中交流的時候,要讓學生説出自己是怎樣比較角的,為什麼説他們是鋭角和鈍角。

3、畫鋭角和鈍角

這部分對學生來説會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先讓學生討論這些角的畫法,然後教師對於學生的討論給於指導,並且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畫鋭角和鈍角,最後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驗證。

4、讓學生先估計,再實際操作,通過比較看看有什麼發現。為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準備兩個長短不一樣的活動角,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讓學生感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5、對圖形中的角,只要學生能數出個數就可以,不要再過多的擴展,以免增加學生的難度。

6、這是一個做角的活動。可利用圖中呈現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歡的其他方法。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而且還可以與本單元的信息窗首尾呼應,突出了動手操作的意圖。

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做一做,然後認真觀察,尋求符合條件的多個答案。

7、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樣?

8、佈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教後反思:

在學生認識了角的基礎上,通過練習,一方面深化了對鋭角、直角和鈍角概念的認識,另一方面學習了畫角的知識。練習時,我讓學生分小組活動,藉助合作交流學習角的畫法。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2

教學內容: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84—85頁的例題,“試一試”以及第 “想想做做”第l—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

2.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是教學的重點,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是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紙片、實物鍾。

學具準備:硬紙條、圖釘、小棒、蠟光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這個週末,小明和小紅可忙了,他們在忙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他們在幹什麼?(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體?

師:這些物體上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説,師課件閃現)

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着我們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樣子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裏?(課件出示三角尺、課本、小鬧鐘)

師(拿出一張三角尺,指着其中的角):三角尺的這裏也是一個角。(課件閃爍) 師(拿出課本):書本的這裏也是一個角,指着其中的直角

師:三角尺,書本上都能找到角,那麼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鍾,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課件閃角)。

(二)適時抽象、建立表象。

師:這些都是藏在物體上的角,那麼數學上的角是什麼樣的呢?

師(用課件隱去物體,剩下三個角):如果我們給這些角脱去外衣,再標上角的標記,就變成了數學上的角,這三個圖形都是角。

1、活動:摸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三角板,跟着老師一起來摸摸看。

像老師這樣摸一摸,師指導摸:如果用手掌摸角這裏(頂點)會有什麼感受?尖尖的

師指兩條邊,這樣摸一摸,有什麼感覺?另一邊呢?直直的

師:數學家們給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聽的名字,像剛才同學們説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師板書:

通常我們還在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小弧線作為角的標記。(板畫)

師:你能説出上面每個角各部分的名稱嗎?(師指出,生説)

師生共同小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師!板書:角)

(三)多層練評、內化新知。

1.找角。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認識角了,那麼該怎樣找角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個角。

師:通常我們在找角時,都要先找到角的頂點,再沿着角的的兩邊分別指一指,你們能用這種方法,找出身邊物體上的角嗎?找出來指給同桌看。

(生找,指名説,學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講台桌面上的角,還有很多學生舉手)

師:憑着我們班同學的聰明.如果你們能繼續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來,由於時間關係,你們課後可以繼續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題)。

出示題目,學生明確題意,用手勢作出判斷,是角的,指出頂點和邊,不是的,説説為什麼不是,教師課件展示。

3.數角(“想想做做”第2題)。

(1)出示題目。

(2)師: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85頁先找出圖形中的角。做上標記,然後數一數,填在括號裏。

(四)動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並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稱,現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角有什麼特點呢?

1.動手操作。

師:如果給你兩根硬紙條和一枚圖釘,你能做出一個角嗎?(生做角,師巡視) 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大嗎?怎麼變?(指名一邊演示一邊説)

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小嗎?怎麼變?

師小結:我們通過張開兩條硬紙條,可以使角變合攏硬紙條可以使角變。

師:通過做這個活動角我們知道角有什麼特點呢?

生:角有大小。(師板書:角有大小)

2.比較(想想做做第3題)。

師:你們的這個發現非常重要!老師這裏有三個鐘面圖,每個鐘面上都有一個角,你能看出上面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生判斷)

師: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説,夏天常用的紙扇,(出示紙扇圖)打開時,紙扇上的角在哪裏?頂點呢?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慢慢打開,扇面上的角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出示剪刀圖):合攏剪刀時,剪刀上的角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小結:什麼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大,什麼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小?

3.觀察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好老師手上的活動角,(把活動角的兩條邊折短)你們發現這個角有什麼變化呢?

生答:角的兩條邊變短,角的大小沒有變化。

師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角的大小與它的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4.(想想做做第4題)

師:現在來看第4題,用兩塊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呢? 生答:兩塊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們對應的角一樣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題)

(1)學生動手摺出一個角,作上角的標記,找出頂點和邊。

(2)師: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該怎麼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該怎麼做?

(3)學生思考——動手摺——展示。

三、總結延伸

1.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是怎麼學會這些知識的?

2.延伸:回家後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並指給他們看,好嗎?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113頁,角的初步認識和説説做做,練習二十二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初步學會畫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鐘面、投影儀、三角板、紅領巾、扇子、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引導學生觀察實物上面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教師導學生觀察大三角板面上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數數共有幾個角。

(2)出示紅領巾,學生説出紅領巾上面的角。

(3)用投影儀出示扇子的圖,指名學生指出扇子上面的角。

(4)教師拿出教具鐘面,轉動時針和分針,讓學生指出哪裏是角,邊演示、邊説明時針和分針張開得小角就小,張開得大角就大。(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認識,不要再作進一步説明)

2、由實物抽象出角的圖形,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把鐘面的時針、分針轉動形成的三個大小不同的角(鋭角、直角、鈍角)描畫在黑板上。

(2)教師以鋭角圖形説明角的各部分名稱,讓學生指出另兩個角的頂點和邊。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三個大小不同的角有什麼共同點,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基礎上總結: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引導學生説出生活中見到的角。

(1)讓學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哪些角。(國旗上面有角,少先隊隊旗上面有角,房屋的山牆上面有角,教室的窗上面有角,家裏的防盜門上面有許許多多的角)

(2)引導學生觀察教室裏什麼東要的面上有角。

教師巡視瞭解學生觀察的情況,把有代表性的實物利用投影儀顯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

4、教學角的畫法。

(1)在投影儀上分三步顯示出畫角的步驟,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畫角的方法。

(2)教師示範:畫角時強調先點一個點。從這點出發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讓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3)讓學生照教師的畫法畫出幾個角。教師發現問題要及時指點,例如,有的兩條邊沒有接上,有的第二條邊沒有從第一條邊的端點畫起等。

二、鞏固

1、做教科書第113頁的説説做做。

第1題,要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角的知識獨立進行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如第二、第四個圖形不是角,第一、第三兩個圖形都是角。

第2題,師生一起把硬紙拉成大小不同的角,並説明兩根紙條張開得小,所形成的角小;張開得大,所形成的角大。

第3題,讓每個學生拿出一張紙,自己依照教科書第113頁上的圖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可以讓學生互教互學,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的學生。

2、課堂練習

做練習二十二第13題。

三、小結

教師先説明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接着要學生説一説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畫角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佈置作業

做練習二十二第4題。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4

教學內容:

1、角的認識、畫角。

2、直角的認識、判斷直角、畫直角。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能力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思維能力。

德育點: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樂趣。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會畫角和直角。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38~39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

能力點: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抽象思維等能力。

德育點: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學會用直尺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三角板、活動角、三角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主題圖,新的一天開始了,同學們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抽出實物中的角,問:你們認識他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師:不僅圖中有角,在我們的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訴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給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細觀察,角是什麼樣的?

生:有一個點,有直直的線。師解釋邊和頂點。

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和邊?

3、判斷下面哪個是角,哪個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學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邊不一樣長的角,讓學生判斷哪一個角大。怎樣判斷?

師生共同操作活動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5、用尺子畫角。從一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學生畫角。

三、拓展運用:

1、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

2、自由用角做畫。

動手畫畫,動腦想想就會做。在下圖中增加兩條線段,使它有4個角。

課後小結:

第三單元:三、角的初步認識來自數學網的精品推薦。 小學數學説課稿 sxsk/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

2、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夠直觀區分角的大小。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會畫角。

教學難點: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能直觀區分角的大小。

教具準備:

三角尺、紙工袋、鬧鐘、剪刀、紙五角星、紙三角形、兩根硬紙條、圖釘、一張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我們學校每個星期一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冉冉升起的國旗上有什麼?(國旗上有五角星),五角星上有角。

你們都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升國旗時都佩戴着鮮豔的`紅領巾。紅領巾是什麼形狀?(三角形)為什麼你認識紅領巾是三角形的呢?(因為紅領巾有三個角)角究竟是什麼樣的圖形呢,你們想不想知道。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新的圖形——角。(板書:認識角)

二、引導探究角

1.找出三角板中的角。

下面我們一起來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幾個角?(3個)你能指出來嗎?教師示範指角的方法。學生模仿指出3個角。

2、從實物中找角。

師生逐一出示準備好的紙工袋、剪刀、長方形紙,用手比劃這些實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現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嗎?(同桌交流,集體交流)剛才我們都是沿着物體的邊找到它們的角,下面這個物體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嗎?出示鬧鐘,指名説一説。(指出:鬧鐘上的時針和分針之間也形成一個角。)

3、認識數學中的角。

教師出示(例題中的三個圖),分別描出一個角,平移到實物下方。指出:這就是我們數學中的角。

4、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指出:直直的這兩條線叫做角的邊,這個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板書:頂點、邊)。提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指名學生到黑板標出各角的頂點和邊。

(3)練習:判斷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是角的圖形在圖形中標出角的頂點和邊在哪裏,不是角的説出為什麼?

5、教學“試一試”。

(1)教師出示兩根硬紙條和圖釘,示範做一個活動角。然後要求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按照教師的方法做一個活動角。

(2)提問:你能把這個角變大一些嗎?學生嘗試將角變大。想象一下:角的兩條邊就像人的兩條腿,腰就是頂點,要使角變大就把兩條腿怎樣(叉開)?提問:把這個角變小一些怎麼辦?引導學生説:合攏。

(3)現在把這個活動角貼着黑板沿着紙條描出一個角。你能像老師這樣描出兩個大小不同的角嗎?學生在作業本上描出兩個大小不同的角。

(4)要求學生找出比較大的角,在圖上標出頂點和邊。

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你知道角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

三、反饋檢測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提問:下面的圖形各有幾個角?

重點觀察第一個圖形,指名説出有幾個角。學生可能會認為有3個角,也有的會認為是1個角,分別讓他們説説自己的理由。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次點出: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邊是直直的。(板書:邊是直直的)

其餘三個圖形,逐個指名説一説,產生分歧時,讓學生各自説説自己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三個不同的鐘面,將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用紅色線條表示。提問: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並説説是怎樣想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與它叉開的大小有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兩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將形狀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讓學生説出:這兩個角一樣大。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分小組活動。每人折出一個角,小組內比一比,誰折出的角最大,誰折出的角最小?

四、反思總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通過學習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歸納:認識了角。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角有大有小。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邊一定是直直的。還會畫角和比較角的大小。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試用)(浙教版)第五冊P1134135

教材分析:

根據教材的編排本節課是《角和直角》將為學生後繼學習《射線和角》做基礎。課本從紅領巾、書本和五角星等實物上的角抽出角的圖形,然後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試一試通過對角的動態變化,讓學生形象的感知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與兩邊的叉開程度有關。直角是特殊的角,生活和生產中常常用到直角的知識,認識直角又是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所以教材安排用三角尺量直角和畫直角的內容,並將它作為本課時的重點。

教材處理:

經過對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實踐,我覺得這樣的安排一節課的時間遠遠不夠,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一個接受和理解的過程。所以我嘗試着想是否能夠將本節課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為《角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為《直角的認識》。針對第一課時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大小有關。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尺畫角,用紙創造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組織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和實驗等實踐活動,在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角以及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角的兩邊叉開程度有關

教學過程:

一、引入角,瞭解知識起點

1、小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會學什麼?

2、(這堂課要學習角)在生活中,你看到過、聽到過角嗎?

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大家,指指看角在哪裏?

3、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摸一摸,碰一碰有什麼感覺?

(尖尖的,有二條線組成┅┅)

4、學生試着畫角。

5、展示所畫的角並評價:你認為這些圖形是角嗎?(由學生分類,並説説理由)

(轉動畫的角)問是不是角?並説説理由(因為形狀沒有變)

(教師選出典型的角並畫在黑板上)

是不是角?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二、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1、尖尖的一點給它起個名字?(引入頂點概念)直直的線叫什麼?(邊)

誰來説説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頂點有什麼特點?邊呢?(直直的)

2、閉上眼睛,把角記在腦中。

3、判斷,並説説理由。

()()()()()

三、畫角

1、看原先的角,説説有什麼想法?那怎樣畫角?

介紹畫角方法(師畫,先畫出尖尖的一點,再在這一點上畫兩條直直的線)標出頂點和邊。

2、生再次畫角(畫出兩個不同大小的角,並寫出頂點和邊)

四、創造角

1、用圓片。

①這上面有角嗎?你能想辦法創造出一個角嗎?

②合作操作,拿出圓片,以最快的速度創造出一個角,並説説用什麼方法創造了角,指出頂點和邊。

(折、剪、先畫再折,直接畫)

2、用長方形

①長方形有幾個角?

②如果剪上刀那角的個數會有什麼變化?

生説,併合作操作。

3、介紹剪法:

五、活動角,感知角大小

1、拉開一邊,另一邊也不動,形成一個角。

2、玩一玩,同桌各拉一個角,比一比誰大?

再拉,比一比誰的小?

3、想一想角是怎樣變大,變小的?(拉開變大,合攏變小)

六、總結:

1、鉛筆盒上有角嗎?

(有角,只不過為了安全才讓它的頂點變圓了)

2、三角尺的角,紅領巾的角,為什麼摸上去感覺不一樣?

(材料不同)

3、今天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設計,我改變了知識呈現的方式,讓學生先説説自己認為的角並畫自己心中的角的樣子。注重從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出發來展開進行教學,最後抽象出角的特徵以及各部分名稱。判斷題中也注重角的邊的特點是直直的以及角的兩條邊可以是不一樣長的,在現實的三角尺上就可以找到原形,通過練習加深了學生的認識。然後的再次畫角以及創造角是學生對原有知識的飛躍。通過拉活動角讓學生感知角的大小和兩邊叉開程度有關,整個過程都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而不是老師怎麼樣去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最後通過對話讓學生知道生活中的角是可以有所改變的以及不同材料製作的角的感覺也會不一樣。這樣,就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聯繫,讓學生體會學有用的數學,數學的學習是有用的。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7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3、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角

教學難點:正確畫角、認識角的大小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課前出示學校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1、師:孩子們,剛才從屏幕上欣賞了咱們的校園,它美嗎?那你們平時喜歡到操場去玩嗎?最喜歡玩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題圖)這些小朋友在操場上玩得多開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細看看,操場上還有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呢,你們看見了嗎?(學生指出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球等)

2、師:這些圖形都是咱們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圖形朋友(出示園丁在剪草的圖)。你們看,園丁爺爺手裏拿着的剪刀,張開就形成了這樣的圖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也形成這樣的圖形,這就角。(板書:角)孩子們,和角打聲招呼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分析:通過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喚起對已學圖形的回憶,並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新課

(一)在主題圖中找角。

1、師指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説)學生説到一個,課件演示一個,師跟着複述一遍,並及時表揚。

[分析: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麼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漸褪下去)那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兒的:(課件中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麼樣兒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

(1)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角:你們覺得尖尖的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生:直直的)。這個頂點和這兩條邊就組成了這一個角。

(2)師再指課件上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分別抽兩生)反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分析: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使學生初步體會角是從物體表面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形,是一種簡單而美麗的圖形,並瞭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稱。此課之前,學生對角的認識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是模糊的、非數學意義的。教師在學生找主題圖的角的基礎上設計了閉眼想、用手比劃,觀看課件動態演示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通過比較,實現了對角的正確認識。]

3、判斷角。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形客人,孩子們,想看看嗎?有我們的新朋友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學生判斷再抽生説理由。(課件出示書第42頁的第1題。)

4、再回到主題圖中講評學生前面判斷角出現的錯。

5、師:你們看,下面兩個圖形裏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圖形又有哪幾個角?(書第42頁第2題,指給同桌看看,再抽生上來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師: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形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我們的教室裏,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們。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裏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教師的要求,兩個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師參與。)

(2)請學生説説找到的角,並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師:小小的教室裏有這麼多的角,那我們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説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分析: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感知角認識數學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學過的知識更理性地找角,這樣的學習過程,正所謂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與能力]

(二)操作,認識角的大小

1、折角

(1)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上有角嗎?開動小腦筋,動手摺一個角,試試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説一説,還不知道的孩子輕輕地打開書P39,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折角的。

(2)學生折角,師巡視指導

(3)展示最快的學生做的角。(讓生拿上來)這是一個角嗎?它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讓摺好的同學把你折的角指給同桌看看,頂點在哪,兩條邊在哪兒?

[分析:皮亞傑曾經指出:動作性的活動對於兒童理解空間觀念具有無比巨大的重要性。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思考怎樣將無角的東西變出有角來,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用學生喜愛的方式外化他們剛剛建立的對角的數學層面的認識,以多樣表現單一,鞏固了對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認識。]

2、做活動角。

(1)師拿出一個活動角:老師這兒有一個角,(師扳動角的兩邊),你們看,這是一個活動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我這樣兒的活動角?用上老師發給你們的兩根小棍。試試吧!(生做)

(2)展示兩生做成的角(大小明顯的):這兩個角有什麼不同?

生:一個大,一個小。

師:對,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嗎?那有什麼辦法知道?

生:可以把這兩個角重在一起。

師:你來試試。

生把兩個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們疊在一起,把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上面這個角的另一條邊在下面這個角的裏面,這説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師:這個辦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這樣把活動角比一比,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看誰的大,誰的小,比出結果了嗎?

[分析:角的大小比較,順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所認識之後安排,以學生組裝的活動角為學具,組織學生討論、探究,羣體互動與教師引導有效整合,並相機指導學生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強化了對角的認識。]

(3)認識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程度的關係。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及評析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及評析師:咱們再做一個變變變的遊戲,把你們的活動角拿在手上,(師也拿在手上)請變出一個比你們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變大點?你是怎麼做的?(請一生示範,把邊叉開一點,角就可以變大點)再請全班做。咱們繼續變,把你們手上的角變小點,再變小點,又是怎麼做的?(把邊合攏一點。)

(4)那角的大小跟什麼有關係呢?跟邊的什麼有關係?分四人小組討論。

(5)抽一組生説。

(6)師小結: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兩條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的認識,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並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三)教學例3:畫角

(1)師:你們看,角多神奇呀,你們喜不喜歡它?那我們把它畫下來,好嗎?怎樣畫角呢?(抽一生説)

(2)師:我們來看看究竟該怎樣畫角。(課件演示角的畫法)師: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畫好了。

(3)師:應該怎樣畫角呢?抽生説説。同時師再演示一遍,並小結:先確定角的頂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4)你們會畫角了嗎?試試看。生畫,師巡視。並展示學生畫的角。

[分析:觀察、敍述、操作,使學生儘快掌握畫角的技能。]

(四)拓展與延伸

(出示一個角)師:如果在這個角里添上一條線,這時變成幾個角了?再添上一條線呢?

三、全課總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麼收穫呢?其實,角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會一一學習的。

評析: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空間與圖形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這兩點要求在本課教學中均有體現:

首先,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數學來源於生活、結合生活認識角。本課中,讓學生觀察校園情景圖,從中找出角,抽象出數學問題,當學生初識角之後,我又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角。培養了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生活,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激發起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其次,角的初步認識內容雖然簡單,但由於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要讓他們建立正確的表象並不容易。我按課標要求注重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找一找、認一認、折一折、做一做、畫一畫等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體現了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這一基本理念。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認識角,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程度有關。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能力,實踐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

根據角的特徵辨認角。

難點:

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程度有關,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大小。

突破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突破重難點。

教學步驟:

一、 創設情境,引出新課

師:同學們,這裏有一個紅領巾,一本童話書和一個五角星,(閃現這些圖形的一個角),抽象出角: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圖形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這種新的圖形—角。

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看上面這些圖形中各有幾個角,你們能找出來嗎?

二、 實物操作,探究新知

(一) 找角

1、 學生找身邊,周圍和生活中的角(分小組找,指名回答)

2、 師小結:(叉開手指,讓學生觀察,這是角嗎?又彎曲肘關節,這又是角嗎?)可見,我們的身體,身邊,周圍角處處可見。

(二) 折角

1、 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張紙,折出一個角(以小組折,組內學生互相幫助,老師個別指導)

2、 請同學們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同時老師示範:先摸角的頂點,再摸角的兩條邊)問:你們發現了什麼?

得出:有一個尖尖的地方,有點刺手,兩邊平平的,直直的,

(三) 認識角

1、 抽象出角的概念

師引導:同學們,你們折出的角有什麼共同的特相同的地方(都有一個)?尖尖的點和兩條直直的邊

課件顯示:角的頂點,讓學生説出還有兩條直線。

得出:角尖尖的地方叫做頂點,角的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兩條邊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師展示角,讓學生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稱。指名回答。

出示課件:下面哪些圖形是角?

三、 比較角的大小

1、剛才通過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下面我們來考考你的眼力!出示課件:誰能判斷出這兩個角中哪個角大,哪個角小?説説為什麼?

課件演示:把角重合,讓學生探究比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強調: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叉開的越小,角就越小。

2、 課件演示:增加角的兩邊長度,讓學生判斷角的大小是否改變?

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3、 比較剛才折出的角,同桌合作,看誰折的角大,誰折的角小。

四、 規範角的畫法

師邊説邊示範:用直尺畫出一個角,具體畫法:

1、 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任意方向畫一條線。

2、 再從這個點向不同方向畫一條線。

3、 兩條線中間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五、課堂小結:

今天咱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課後同學們可以去查有關資料,瞭解角的有關知識,咱們下節課再繼續交流。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9

角的初步認識的教案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

2. 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點;能認識辨別直角,會畫直角

教學難點:判斷直角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張畫有鋭角、直角、鈍角的紙。學生準備手帕、教科書、紙盒、練習本、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教師在黑板上分別畫出鋭角、直角、鈍角,邊畫邊説:“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樣的,我畫的三個角的大小就不一樣。”畫完後,要學生分別指出三個角的頂點與邊,教師—一寫上。

教師指着直角説:“大家看,這個角是不是跟其他兩個角不太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

1. 教學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師讓學生在手帕、教科書與練習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幾個角?並且跟黑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

使學生髮現手帕、教科書與練習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師指出的角的形狀、大小差不多。

教師説:“在手帕、教科書與練習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樣的,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用一種符號把它表示出來。”教師在直角上畫出直角的符號。

教師讓學生拿出三角板着一看,指出哪一個角是直角。然後,讓學生拿出紙,仿照書上的方法折出直角。教師發給學生畫有三個角的紙,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判斷紙上畫的角哪一個是直角。教師説:“先將頂點和頂點合在一起,再將三角板上的一條邊跟角的一條邊合在一起,再看另一邊是否合在一起。”讓學生自己操作,教師巡視,及時糾正錯誤。然後,引導學生説出:如果另一條邊和三角板的一邊也合在一起,這個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這個角就不是直角。最後,讓學生檢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書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做教科書第42頁的題目。

第4題讓學生獨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檢查題裏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後讓學生回答。

3. 教學畫直角。

教師:“我們已學過怎樣畫角。那麼,怎樣畫直角呢?”教師邊畫邊説:“先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跟這條邊的左端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條邊和這條邊也合在一起;再從頂點出發,沿着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這樣就能畫出一個直角。”然後,讓學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紙上畫直角,再説一説是怎樣畫的。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充分列舉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還要讓一部分學生來判斷是否正確。

2、第2題,在方格紙上畫直角。要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檢驗一下。

3、第42頁第5題,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在釘子板上做。沒有釘子板的也可以用直尺或三角板在書上畫出所加的線段。

4、第42頁第7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自己在帶來的紙盒上找直角,看誰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盒子上各有24個直角。)這道題也可以作為一個數學遊戲,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

四、小結

我們學習的直角是一種特殊的角。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處很多,在幾何知識中也佔很重要的地位。

1、今天你有哪些收穫:認識了角有1個頂點和2條直的邊,會數角的個數,角有大小,角兩邊張開的越大,角就越大,角兩邊張開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幾個角?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10

標籤: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wo0xr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