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三年級數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案設計

小學三年級數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127頁上的例題,“做一做”中題目和練習二十九的1—5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分清周長和麪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提問: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正方形的面積?

二、新課

1、學習例題

(1)多媒體出示一個長方形:

3釐米

4釐米

讓學生到前面指一指它的周長和麪積(隨着生的指動,長方形周長的邊閃動,面積變為紅色)。

(2)再讓生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麪積(指名板演)。

(3)讓生説一説長方形的周長和麪積個用什麼計量單位。

(4)讓生説一説長方形的周長和麪積有什麼不同?

生答,師板書: 周長 面積

含義 四條邊的長度和 四條邊圍成的面的大小

計算方法 (長+寬)×2 長×寬

計量單位 長度單位 面積單位

三、練習

1、做“做一做”的第2題

讓學生指一指手帕、桌面的周長和麪積,並説一説如何計算它們的周長和麪積。

2、“做一做”第2題。

讓學生先説一説每個圖形是什麼圖形,再計算它們的周長和麪積。

3、練習二十九

第1題,讓生自己填寫,提醒學生注意不要掉了單位名稱。

第2、3題,讓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4、5題,讓生口答。

求面積和求周長的綜合練習

教學內容:練習二十九的第6—10題。

教學目的`:通過求周長和麪積的綜合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周長和麪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綜合練習

1、做練習二十九的第6題。讓學生獨立做。

2、做練習二十九的第7題。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要注意瞭解一下週長和麪積的單位名稱是否寫對了,對寫的不對的,要找出原因。

3、做練習二十九的第8題。

要求一共收多少千克韭菜,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集體訂正時,指名説一説思考和解答的過程。

4、做練習二十九的第9題。

讓學生自己解答,解答完後,請學生説一説思考和解答過程。

5、做練習二十九的第10題。

二、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做第11*、12*題和思考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d8w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