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通用10篇)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通用10篇)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1

本課題主要讓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温馨,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增進對家庭愛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創設情境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從兒童現實生活出發,通過照片來介紹家人,親切、直接,讓學生感受家的温馨。教育學生學會幫家人做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幫着做。”

教學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故事時都顯得很開心。在課前教師對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情況都比較瞭解,特別是單親的家庭,要注意避免傷害兒童的情感,從積極的方面進行引導,靈活地創設課堂情境。所以在課堂上要注意學生的言行對單親家庭學生的情緒的影響,儘量避免出現學生相互攀比家庭條件和父母情況 。

課堂上利用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看視頻《讓愛住我家》讓學生體會到家的幸福和快樂,很好地把學生引入到課堂中,能讓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課堂尾聲時,我設計了師生一起配上動作一起唱《幸福拍手歌》,這樣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從而達到本課題的教學目標。

本課還有不足之處,本來設計了一個畫一畫“我的家”環節,但由於時間把握得不好,所以沒有把這一環節用上。在最後的環節裏我設計了把對爸爸 媽 媽説的話寫在愛心卡上,但是一年級學生的識字率較低,所以寫的內容都十分簡單,寫不出老師想要的效果,而且在這個環節裏因為時間有點趕,所以沒有叫學生把自己寫的話讀一讀,也沒有讓學生自己貼,這點有待改進。還有就是一年級學生定性較差,比較活潑好動,愛説話。課堂紀律方面控制的不是很好。所以我想,一節好課,應該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游刃有餘地進行,這就需要教師有更高的教學水平,靈活多變的機智。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反思,讓自己在課改的征途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2

這節課是新教材第二冊的內容,它涉及到“綜合·探索”這一學習領域。教學目標是:

1、記憶創造,感受生活樂趣,培養初步的社區意識。

2、瞭解各種房屋的形狀、結構,掌握基本畫法

3、增強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

教學重點是:掌握房屋基本特點,畫自己的家。

教學難點:相互協作,辨別方向,畫出家與學校的方位圖。

看起來學習內容比較複雜,故我將學習重點分解,採用逐個擊破的方法。教學活動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解決房屋的基本畫法問題;第二部分解決辨別方向合理佈局的問題。學習方式第一部分採用個體獨立完成作業;第二部分採用集體協作完成作業。整體上採用先分工後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既展示個體的魅力,又感受合作成功的樂趣。

一上課,我就利用課題吸引孩子們,(因為講的是他們熟悉的、最感興趣的內容),學習的時候,孩子們興致勃勃,在快樂的合作中去體驗,大膽創造。尤其是本課的重點,孩子們都掌握得很好!一幢幢樓房畫得都各有特色,既美觀又精緻。有些小朋友還畫得十分細緻呢,就連房屋中的擺設也透過窗户畫了出來,還畫得有模有樣咧。課堂上,孩子們遇到了一些難題,在我的啟發下他們積極動腦思考,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例如:有兩位小朋友住在一幢樓的不同樓層,他們會合作畫出樓房,在各自住的樓層上署上自己的姓名,塗上自己喜愛的顏色和花紋,以便區別。有位小朋友家離學校較遠,無法辨識出來,我就要求孩子在上學路上找一處大家熟悉的標誌性建築,以它為標準,孩子很快辨識出家的方位……

這節課中,孩子們通過體驗、創造,不僅學會了畫各式房屋,還學會了怎樣辨識方向,也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結束了這一課的學習。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3

今天四年級的美術活動課是《我的家,你的家》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進行家居環境的設計,並製作一個自己喜歡的房間模型。以此來使學生的空間感,色彩搭配以及綜合運用材料製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活動前就請學生把自己的房間畫出來,帶到學校,學生又準備了許多材料,如鐵絲、卡紙、盒子、固體膠、水彩、橡皮泥等,學生們準備的材料很充足,表現學生積極地學習態度和熱情。

在活動時學生把自己的房間介紹給同學,並且欣賞同學的房間圖片,做到了資源共享,使學生對自己和同學的房間有更多的瞭解和認識。學生在製作時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象,每個學生房間的風格各具特色,色彩搭配很鮮明,充分體現學生的童心燦爛。在製作同時學生還相互“家訪”“串門”吸取別人的長處,如果是兩個人一組還相互討論:寫作業的地方在這;鏡子擺在這;電視在這覺得不錯;看我的牀頭多好看……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地位。

本課的活動較成功,達到活動預期的目標,不足之處是還可以儘可能對房間的細微處進行細化裝飾。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4

如果説語文課是以知識為線索,那麼思品課就是以感情為線索.《我愛我的家人》就是一篇感情極為濃厚的思品課。在設計本節課時,我通過感受愛,思考愛,體會愛,回報愛,昇華愛五個環節,來達到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的目的。

愛是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但它又是無形的東西。每個孩子無時不刻都在家人的關愛中成長,他們把家人對自己的愛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很少會去體會家人的愛。其實媽媽一個小小的擁抱,奶奶一頓可口的晚餐,或者是爸爸一個嚴厲的目光,都代表着家人對孩子的關心。但這些如果不是用心地去體會,孩子無法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濃濃愛意。為了讓孩子更能感受到這些愛,我在教學中設計用天平來測量愛,把無形的大愛轉化為有形的砝碼,讓學生通過天平兩邊力量的對比,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法回報的,從而刺激他,從小體諒家人,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進而學會愛自己的家人。

在每一次試教中,大家都會給我提一個問題,環節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對課文的深度挖掘不夠深。在最後一次上課時,我用的是四年級的學生,而且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班級,所以備課時我一直在想如何把這堂課深度挖掘出來。其中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我對家人的愛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舉動”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上我是讓學生打開課本直接看圖來理解的,學生説這四幅圖,我對學生進行評價。其中一幅圖是有説一個孩子對家人謙讓,之前我一直都沒有説到這個階段,因為不知道如何説到這個深度,所以只是教學知識停留在孩子愛奶奶的程度。但在這節課上我突然想到,孩子把最好吃的菜夾給奶奶,不和古時候的孔融有些相似嗎?於是我的表揚語馬上換成:“謙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同時也是愛的表現。”這樣既有了深度,也可以讓我的表揚語更為豐富。

在最後一個環節昇華愛中,我在和學生交流要用什麼方式來回報家人的愛時,我臨時加入的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學生的感受引起了一個共鳴,所以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被我感動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驕傲極了。但是也正因為我沒有提前設計好,所以在組織語言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如果再斟酌一下語言,相信可以把這個環節用得更好。

有人説:“教學就是一項有遺憾的藝術。”所以我在本堂課中也有一些遺憾。課前過高估計學生,所以當學生沒有回答出我的問題時,我沒有很好的組織語言來引導學生,希望下次課能做好一些。通過這節課,我更為深刻的理解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係,體會到教案不是死的,要隨着學生的不同而變化,解決的辦法只有多聽課,多研究,多總結,爭取下堂課上得更好。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5

《我的家在日喀則》是一首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五聲調式的藏族民歌。襯詞“啊嗦啊嗦馬里拉”貫穿全曲,使歌曲的歡樂氣氛更為熱烈,抒發了藏族人民熱愛家鄉和慶賀豐收的喜悦心情。

這首歌曲很短,卻因它極具歌唱與跳躍性的特點,很受學生喜歡。學生可以從歌曲中學到有意思的藏語,海能學跳藏族舞蹈動作。教學中,首先通過自己跟音樂表演一段舞蹈,讓學生猜一猜是哪個民族的?這一點由於學生的知識面不夠豐富,而且沒有服裝造型,所以多數孩子處於猜的狀態,接下來是邊唱邊讓學生跟老師用踏腳的方式做出XXX節奏,這樣設計,即能讓學生初聽歌曲,又能感受藏族舞蹈裏的律動。初聽歌曲,讓學生邊感受歌曲的情緒,同時找到不懂得意思,進而解釋藏語“啊嗦啊嗦馬里拉”,更好的表現歌曲的情緒。歌曲中有個典型節奏XXXX|XX|,教學中,通過學生拍手、跺腳、派件能方式進行。歌曲開頭是個問答的演唱形式,教學中先通過師生問答、一人問多人答、男生問女生答等方式學唱歌曲。之後通過樂器伴奏,先是學生自主選擇樂器,並説出為什麼,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本課最後,通過創編歌詞,將“日喀則”改成“曲阜”,讓學生既感受到創編歌詞的樂趣,同時歌唱自己的家鄉,培養熱愛自己的家鄉之情。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6

《我的家在哪裏》是主題中的一節數學活動,讓幼兒感受門牌號與單元、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學習用數字表示。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自我感覺,這節課是幼兒有生活經驗的,對於門牌號也是比較熟悉的,上起來應該是比較成功的!為此我在課前也沒有怎麼經驗鋪墊!

教學活動下來,這效果讓我意想不到,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有80%的幼兒對於這個內容沒搞清楚的,對於“5幢1單元301室”:5幢“不怎麼懂”,1單元“還可以理解”,301室“在3樓幾室就是不瞭解”。還有20%的幼兒基本上掌握。

課後,我一直想着這個問題,是我的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還是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還是教學策略的問題?這幾個方面,我都一直注意着。後來我也問了同齡班的老師,你們班中的孩子在上這節課時,表現如何?沒想到也是同樣的問題。這就是生活經驗的問題啊!我們這兒的孩子所居住的房子,不像城區中的孩子所居住的房子有一個門牌號,還有幾單元,幾0幾室的?

是啊?這一點我卻忽略了,所以説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考慮的還是不夠周全,方方面面地問題都要想一遍,這樣在活動中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通過這次的活動中,下次我要好好注意!以後不會出現這樣的小問題?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7

學校的教育任務就在於把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密切地聯繫起來,還需要通過各種活動加以鞏固和深化。品德與社會是一門融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基礎知識於一體的綜合學科,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於是,我就根據這次活動的'特點,安排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用手中的筆畫家鄉等活動,讓學生走出學校這個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體驗現實生活。學生既感受了家鄉之美,又學會了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教學時我安排了家鄉的變化、引發的思考、筆下的家鄉幾個教學環節,學生的認知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在引導學生説家鄉的變化時,我又安排了學校的變化、家的變化、周圍的變化幾個問題,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説起,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8

在教授二年級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學生用優美、抒情而有連貫的聲音歌唱。同學們在欣賞了歌曲後,發揮想象,用語言描繪出草原上美麗的景色:藍天、白雲、草地、蒙古包、牛羊成羣……於是我請大家用模聲詞“嗚”輕哼歌曲旋律,同學們都非常投入地唱了起來,可突然幾下又低、又重極不和諧但又十分熟悉的。“嗚”聲轉入耳際,“一定是劉強!又是一陣低而重的“嗚”聲,還夾着幾聲偷笑,我心頭頓時掠過一絲不快,這時又另有幾名學生竟然也偷偷地跟着學,頓時,教室裏引起了一陣騷動。我真想把琴聲停下,對他們批評一番,但轉念一想,還是耐住性子,只是邊彈琴邊用目光搜索到那幾個孩子,在目光的對視中,他們的聲音輕了下來。唱罷,我離開鋼琴,默不作聲地走到大家面前,幾十雙眼睛都盯着我。我認真地説道“草原上的天氣真不錯,藍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太陽公公笑眯眯——突然飄來了一朵烏雲,又飄來了幾朵烏雲(邊説邊看這幾名學生),遮住了太陽,遮住了白雲,哎!我們玩不成了,遊戲也做不了了,真掃興!”同學聽後也都滿臉掃興的樣子,我接着問道:“你想對‘烏雲’説些什麼呢?”同學們爭先恐後:“烏雲,你快走吧,把好天氣還給我們5”“烏雲你真討厭!”同學們的話使“烏雲”低下了頭,我見教育的效果已經達到,便説,“讓我們一起像天上的白雲一樣輕輕地用‘嗚’再來唱一遍,老師相信,烏雲聽見了我們美妙的歌聲一定會變成白雲的!”説完向“烏雲們”投去相信的目光。音樂起,這回再也沒有聽到不和諧的聲音,大家始終用優美動聽納粞崍蘇饈贅棖竺嫻謀硌蓴方諞裁揮惺艿秸舛?“小插曲”的不良影響。

在這堂課所出現的情況中,我採用了“暗示效應”,而不是直接去批評這些同學,給他們留了“面子”。作用反而更好。心理效應在音樂教學中的影響不可低估,心理效應是指由於某個人的言行或某種事物的發生發展而在人的心理上引起的反應和效果。其中暗示效應是教師在每堂課上都會用到的一種心理效應,它是指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從而使暗示考不自覺地按照暗示的意願行動。暗示效應在具體實施中主要表現為直接暗示、間接思想傾向、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平衡等人格效應。

因此瞭解並掌握音樂教學心理效應的特性與規律,利用和發揮其積極作用,防止與克服其消極作用,對教師順利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是十分有幫助的,對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也是大有益處。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9

《我的家鄉在哪裏》的整個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特點:

一、活動化教學: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設計了一系列有效的活動,層層遞進,有序進行,把認知和情感有機地統一於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與各科知識有機地聯繫,營造愉悦的情境,並把課堂與生活聯繫起來,通過課前調查與課後延伸,拓展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品德生活化、活動化、情感化的特點,讓學生在認知家鄉、感悟家鄉的活動過程中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養成熱愛家鄉的習慣,展示熱愛家鄉的行為。

二、合作式學習:

本課多個環節是小組的合作學習。教師通過擴充教材內容,適時恰當地加大了課堂學習的容量,細看學生的活動,由個人呈現蒐集的資料→小組內互換交流→集體共享共識→教師小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所有學生都有了參與探索的機會,他們面對面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相互協作,共同參與,整個課堂形成了信息活動的”場”,在充滿了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羣體交往中,學會互助,學會分享,學會學習。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家》 篇10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在聆聽音樂《擠奶舞》這一環節,我從學生跟教師學跳《擠奶舞》入手,這時的學生興趣高漲,學得很認真;但有一點忽略了,這首《擠奶舞》是聆聽樂曲,應該在學生學會擠奶舞后,再讓學生安靜、完整地聆聽樂曲《擠奶舞》,以“動”、“靜”相結合教學效果會更好,讓學生對樂曲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接着在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這一教學中,我採用讓學生自己模唱歌曲的教學方法,由於一年級學生音準、節奏都不是很準確,教師還是應該分句教唱一下歌曲,學生對歌曲的掌握會更準確。

在此基礎上,我深入挖掘教材所提供的資源,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我用啟發式的話語引導學生參加草原上的“那達慕”大會。先是讓學生為節奏分別配出象聲詞,接着學跳蒙古族舞蹈《擠奶舞》,讓學生體驗與模仿的活動中發現、探究、掌握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更進一步感受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從而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感受到節奏就在身邊,是鮮活的。

在學唱新歌《草原就是我的家》時,由於在課前“找領袖”的音樂遊戲和欣賞內蒙古風光片時,播放的就是《草原就是我的家》的伴奏音樂,學生已初步感受到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對歌曲有了初步的印象。在學唱歌曲前又讓學生聽了兩遍歌曲,又加深了對歌曲的印象。所以在學唱歌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學《草原就是我的家》是很容易的,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的新課程理念。

在進行即興創編、表現音樂時,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尊重學生的編創成果,讓他們為歌曲編創自己喜歡的動作,學生非常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全員參與,課堂氛圍很積極,也激發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媽媽今天很感謝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回家後也能幫自己的媽媽整理整理家中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在每一次活動的實施前,老師都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為孩子思考一下,孩子的年齡特點是什麼?孩子的興趣熱點是什麼?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活動,我想效果會是不錯的。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在講講自己的家,看看自己家的基礎上充分的感知、瞭解了衞生間、卧室、廚房的不同特點;在動手操作整理家的過程中,孩子們進一步瞭解衞生間、廚房、卧室的不同功用;並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也體驗了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pgozy.html
專題